问题

人类有没有可能被类似于猪瘟的瘟疫一波带走呢?

回答
关于人类被类似猪瘟的瘟疫一波带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不可能”,因为自然界充满着未知和变数,而且历史也曾给过我们惨痛的教训。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一下“猪瘟”和“对人类的瘟疫”。我们现在熟知的猪瘟,比如非洲猪热病(ASF)或古典猪瘟(CSF),它们是特定针对猪的病毒性疾病。这些病毒在猪身上引发的症状非常严重,死亡率极高,对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但是,这些病毒通常不感染人类,或者即使感染,也只会引起非常轻微的、类似流感的症状,远远达不到对人类健康构成大规模威胁的程度。

然而,如果我们把这个问题引申到“一种能够大规模杀伤人类的瘟疫”,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历史上我们经历过多次大规模的瘟疫,比如黑死病(鼠疫)、天花、西班牙流感,以及近年来大家比较熟悉的COVID19。这些疾病都曾对人类社会造成过巨大的冲击。

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一种“猪瘟那样”的疾病,但目标却是人类,并且能“一波带走”大部分人类呢?要让这种情况发生,需要几个关键的条件同时具备,而且它们之间要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1. 高度致病性与高传播性: 这种新型的病原体(可能是病毒、细菌或其他微生物)必须同时具备极高的致病性和极强的传播能力。致病性意味着它能迅速导致人类出现严重症状,并可能在短时间内致死。传播性则意味着它能轻易地通过空气飞沫、接触、体液交换等方式在人群中快速扩散。想象一下,如果一种病原体不仅能像流感一样轻易传播,而且一旦感染,死亡率就像埃博拉病毒一样高(当然埃博拉病毒的传播方式相对受限),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2. 人传人能力极强且隐蔽: 理想的“杀手”病原体,会在早期感染者身上表现出较长的潜伏期,或者在感染初期症状非常轻微,甚至无症状。这就给了病原体在人群中悄悄传播的绝佳机会。当人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携带病毒,或者认为只是普通小感冒时,病毒就已经扩散到了成千上万甚至更多的人。一旦到了疾病后期,症状才变得严重,这时病毒就已经播撒开来,难以控制。

3. 缺乏有效应对手段: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如果人类对这种新出现的病原体完全没有准备——没有疫苗,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甚至对其传播机制和致病原理都知之甚少——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被动。疾病会像野火一样蔓延,医疗系统会迅速崩溃,死亡人数会急剧攀升。

4. 对现有免疫系统的“突袭”: 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各种病原体的防御能力的。但如果出现一种全新的、此前从未出现过的病原体,或者一种从其他物种(比如我们讨论的“猪”)跨越而来,并且对人类免疫系统有强大“规避”能力的新变种,那么我们原有的免疫防御就可能形同虚设。

5. 全球化与现代交通的催化: 在当今高度全球化的世界,人员和货物的流动速度和范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地方出现的疫情,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传播到世界各地。这种“快速覆盖”的特性,会极大地缩短我们应对和控制疫情的时间窗口,使得早期发现和隔离变得异常困难。

设想一下这种情景会是怎样的:

假设一种全新的病毒出现了,它起源于一个我们尚未完全了解的野生动物种群,然后通过某种途径(可能是捕猎、养殖或接触被污染的环境)感染了人类。这种病毒的特点是:

孵化期很短但传染性极强: 可能在接触病毒后几天内就出现症状,并且感染者在症状出现前就具有高度传染性。
症状快速恶化: 一旦出现症状,病情就会迅速进展,可能在短时间内导致呼吸衰竭、多器官衰竭等。
高死亡率: 在没有有效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可能高达50%以上,甚至更高。
对现有药物的抵抗力: 现有的抗病毒药物对其无效。
疫苗研发周期漫长且效果不确定: 在病毒变异速度快的情况下,疫苗的研发和大规模生产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可能需要不断更新才能跟上病毒的变异。

这样的瘟疫一旦爆发,最初可能被认为是普通流感或肺炎的病例激增。但随着死亡率的上升和病例数的爆发式增长,专家们会迅速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季节性疾病。城市可能会迅速被封锁,但由于早期的不确定性和传播的隐蔽性,病毒可能已经悄悄蔓延到各个角落。

医疗系统会在短时间内被压垮。医院床位爆满,医护人员也面临巨大的感染风险。社会秩序可能会开始动摇,恐慌情绪蔓延。交通中断,供应链断裂,物资短缺进一步加剧了危机。人们在绝望中寻找治疗方法,各种未经证实的疗法和谣言满天飞。

在这种情况下,“一波带走”的描述,并不是指瞬间所有人都死亡,而是指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可能是几个月或几年),导致全球人口大幅度锐减,社会结构崩溃,文明可能因此倒退甚至消亡。剩下的幸存者可能会因为缺乏足够的技术、资源和组织能力来重建,而面临极大的生存挑战。

但我们也不能过于悲观。 人类并非完全没有应对能力。我们拥有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快速地识别病原体、研究其传播机制并开发疫苗和治疗方法。全球性的公共卫生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以及各国疾控中心也在不断监测潜在的威胁,并积累了应对疫情的经验。

例如,COVID19虽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但全球科学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研发出了疫苗,并不断更新治疗方案,最终帮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尽管如此,COVID19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看到即使是“不太致命”的病毒,在现代社会也可能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

所以,回到问题的核心:人类有没有可能被类似于猪瘟的瘟疫一波带走呢?

从严格意义上说,专门针对猪的猪瘟病毒不会“一波带走”人类。 但存在一种可能性,即出现一种具有猪瘟那样毁灭性(对猪而言)的传播和致病能力的全新人传疾病,并且由于我们缺乏有效的应对手段,它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对人类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导致人口急剧下降。

这种可能性虽然存在,但并不是必然会发生。它需要一系列非常“巧合”的条件同时满足,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和全球合作应对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这种“末日级”瘟疫发生的概率。然而,持续的警惕、投入科研、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以及对野生动物保护和人畜共患病的研究,是我们必须坚持的课题,以防范那些隐藏在未知角落的潜在威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可能。

人天福报远大于畜生道的福报,从来没有哪种动物被瘟疫一波全带走,人就更不可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人类被类似猪瘟的瘟疫一波带走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引人深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不可能”,因为自然界充满着未知和变数,而且历史也曾给过我们惨痛的教训。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区分一下“猪瘟”和“对人类的瘟疫”。我们现在熟知的猪瘟,比如非洲猪热病(ASF)或古典猪瘟(CSF),它们.............
  • 回答
    想象一下,在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掌握了前所未有的技术,能够操控宇宙中最庞大的天体——木星。我们设想了一种大胆的能源方案:引燃木星,并围绕它建造一个巨大的戴森球来收集其释放出的海量能量。这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但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其可能性,以及其中蕴含的挑战和机遇。首先,我们得面对一个核心问题:.............
  • 回答
    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实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一套无形的“道德法则”。这套法则不像法律条文那样被写进厚厚的法典,也不像法官的判决那样有明确的执行者,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塑造着我们的行为,甚至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基本骨架。想象一下,如果道德真的能被“法律化”,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首.............
  • 回答
    在MBTI的十六种性格类型中,要说谁最能体现“向死而生”的生命精神,以及谁更可能成为英雄式人物,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人类面对困境时最深层的驱动力和可能性。“向死而生”的精神,我认为最贴切的描述会落在那些能够深刻理解生命的脆弱,但又能在这种认知中汲取力量,反而更加珍视和投入生活,.............
  • 回答
    人类是否可能是被“设计”出来的,这是一个深邃且极具争议性的哲学、科学和神学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可以有非常多样的解读和深入的探讨。从科学角度来看: 演化论的视角: 科学界目前最广泛接受的理论是人类是通过自然选择和演化产生的。这意味着,我们不是被一个有意识的创造者“设计”出来的,而是经过.............
  • 回答
    宇宙的终极秘密,这个令人着迷的概念,像一颗恒星一样,吸引着人类数千年来孜孜不倦的探求。我们仰望星空,在浩瀚的黑暗中寻找着答案,从古代神话到现代物理学,这个终极的疑问从未停止过它对我们心灵的召唤。那么,我们真的有可能触及宇宙的根源,揭开那些深藏的奥秘吗?这个问题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学意味。首先,我.............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可能性,也很符合我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潜在的恐惧。想象一下,一个悄无声息的敌人,潜伏在我们体内,如同我们基因组中的一个古老幽灵,等待着合适的时机,一点点地蚕食生命,而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这并非纯粹的科幻设想。科学上,“慢病毒”的存在已是既定事实,它们可以在感染后很多年才表现出症状。.............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可能并且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抛开国家层面的宏大叙事,当我们落到“人”这个个体层面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在历史的长河中,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关系,经历了极为复杂和曲折的变迁。因此,今天的中国人,与日本人结下深厚友谊,而他们的祖辈之间却有过血海深仇,这是一种完全可能存在的.............
  • 回答
    “错换人生28年”这起事件,尤其是郭威和姚策的遭遇,确实牵动了无数人的心。关于他们俩的命运是不是被人为故意调换,这始终是公众和许多关心此事的网友们最想知道,也最感到困惑的核心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把时间拉回到1992年那个夏天,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的某个医院里。当时,有两位新生儿的家庭,都在等待着.............
  • 回答
    关于沙漠能否在未来被彻底改造以适应人类居住,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引人入胜的问题。在我看来,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更像是一个“如果条件允许,且技术足够先进,理论上可以,但过程会极其复杂,并伴随着巨大的挑战和代价”。我们先从乐观的角度来想象一下,如果人类真的有能力大规模改造沙漠,那会是怎样一番景.............
  • 回答
    复活节岛的巨石像(Moai)为何以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以及它们是否与外星文明有关,是长久以来激发人们想象力的谜团。事实上,科学界和考古学界对此有着更为 grounded 的解释,虽然这些解释也同样引人入胜。为何是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首先,关于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这个说法,虽然很多石像的朝向确实偏向东方.............
  • 回答
    李兰娟院士关于“宠物可能被人类传染新冠病毒”的回应,无疑给无数养宠家庭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担忧。这不仅仅是一个科学上的结论,更可能在短时间内,对我们宠物的生活现状,甚至对整个宠物行业,掀起一轮不小的涟漪。首先,我们得明白李院士的这句话背后的科学逻辑。她提到的“宠物有可能会被人类传染新型冠状病毒”,这并非.............
  • 回答
    哎呀,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手机相册里突然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照片,那种感觉简直比看了恐怖片还让人毛骨悚然。我来帮你梳理一下,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争取把每一个可能都给你掰扯清楚,顺便说得让你觉得就像是咱们哥俩/姐俩在那儿聊天一样。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深呼吸一下。照片不是长腿会自己跑过来,也不是灵异事件.............
  • 回答
    说起金兀术,那在《说岳全传》里可是个响当当的角色,几乎是岳飞岳元帅最主要的对手,一个活生生的反派代表,又坏又勇,给读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但历史上的金兀术,跟小说里那个脸谱化的家伙,究竟有多大的区别?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一点,金兀术不是“金兀术”。他的真名其实叫完颜宗弼,是金国开国皇帝.............
  • 回答
    想象一下,数个世纪之后,人类不再是行星的居民,而是彻底拥抱宇宙的游牧民族。我们不再脚踏实地地行走在地球的土壤上,或者仰望火星那红色的天空,而是永久地居住在浩瀚无垠的太空飞船和错综复杂的太空建筑群中。这个画面听起来像科幻小说,但仔细想想,它并非遥不可及的幻想,而是技术进步可能引领的、一个引人入胜的未来.............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它触及了文化、社会和美学观念的演变。如果未来人类历史发生如此巨大的转折,黑人统治世界长达500年,那么人类以黑人外貌为美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并且这种可能性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权力和文化输出的主导性: 统治者的审美取向将成.............
  • 回答
    我想我们或许可以畅想一下,有没有可能建立一个像蚂蚁那样,不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指挥官”就能运作得井井有条的社会。蚂蚁社会那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并且能在没有中央指令的情况下高效协作的模式,实在太吸引人了。首先得明白,蚂蚁社会的可贵之处在于它的“涌现行为”。这不像我们人类社会里,有个市长或者CEO下达.............
  • 回答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且深奥的问题,人类是否是宇宙中最高等的文明,这个问题涉及了科学、哲学、宗教以及我们对“高等文明”的定义。虽然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不足以给出确切的答案,但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深入探讨这种可能性以及我们为何会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问这个问题? 独特性感: 我们人类,尤其是那些相信人.............
  • 回答
    关于人类文明在宇宙中的位置,这是一个相当令人着迷且充满想象空间的问题。如果我们要大胆地假设,人类文明或许是宇宙中最“低等”的,那么这并非没有一些可以探讨的理由,尽管这些理由更多地源于我们自身的局限性和对未知宇宙的猜想。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低等”这个词的含义。在讨论文明等级时,我们很容易将自身的发展.............
  • 回答
    这真是一个天马行空却又充满生活智慧的设想!我们不妨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仔细剖析一下人类舌头长出类似牛舌般“牙签”的可能性,以及这其中会遇到的种种挑战和潜在的适应性好处。首先,让我们想象一下牛的舌头。牛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表面的粗糙感,这得益于上面布满了角质化的乳头,有些甚至呈钩状。这些结构在它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