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广州人到香港说广东话会被听出来不是香港人吗?

回答
这个问题嘛,其实挺有趣的,我跟你讲讲。

总的来说,广州人到香港说广东话,很大概率会被听出来不是香港人,但也不至于到了“一句都听不出来”的地步。 其中的门道,比你想的要多一些。

你想想,广东话,或者说粤语,其实就像是同一种语言里不同的“方言”或者“口音”。就拿普通话来说,北京人、东北人、四川人说起来,虽然都说普通话,但听着总有点不一样,对吧?粤语也是一样的道理。

为什么会有区别呢?主要有几个方面:

1. 词汇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异: 这是最容易被听出来的。虽然都是说粤语,但广州和香港在日常用语、俚语、网络流行语,甚至是一些生活习惯相关的词汇上,都有自己的特色。
举个例子: 香港人可能更习惯用“乜嘢”来表示“什么”,而广州人则可能用“咩”或者“乜”。再比如,一些形容词的搭配,或者表达一些具体事物的名称,可能会有差异。
新闻和媒体的影响: 过去,香港是粤语流行文化(电影、电视剧、音乐)的输出中心,很多我们熟悉的粤语歌曲和台词都来自香港。但随着时代发展,广州的本地文化也越来越有影响力,新词汇、新用法也在不断产生和传播。所以,即使是同一句话,用词的“地道感”就会不一样。
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 很多词汇的出现是跟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香港人在一些金融、商业、娱乐方面的用词,可能就会比广州人更专业或者更地道,反过来也一样。

2. 语调和发音上的细微差别: 粤语本身有九个声调,但不同地区在具体发音时,声调的起伏、发音的轻重、一些字的读法,都可能存在微妙的差别。
就像前面说的普通话口音一样, 粤语的“口音”也是存在的。广州人说起来,可能会带着一点点“广府”的韵味,而香港人则有他们的“港式”节奏和语调。这些差别不是说谁对谁错,而是不同地区生活环境长期形成的一种语言习惯。
一些字的读音: 有些字在广州和香港的发音可能略有不同,虽然通常不影响理解,但熟悉粤语的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来。比如,一些鼻音、韵母的开口度等,都可能存在细微的差异。

3. 语言习惯和说话节奏: 即使词汇和发音基本相同,但说话的习惯、语气、停顿、连词的运用,也会透露出一些信息。
比如, 香港人说话可能节奏更快一些,或者在表达礼貌和客气时,会有一些特定的句式和词语习惯。广州人说话也同样有自己的节奏和习惯。
一些“语气词”和“连接词”的使用, 在不同地区也会有所不同,这些东西虽然不起眼,但却是构成语言“风格”的重要部分。

所以,是不是会被听出来?答案是:有很大的可能性。

但请注意以下几点:

不是绝对的: 如果你学的粤语发音非常标准,词汇运用也非常地道,而且说话的节奏感也很像香港人,那可能别人就不一定能马上听出来。毕竟,很多广州人学的粤语就是以香港为范本的。
取决于听者的敏感度: 有些人对语言的敏感度非常高,他们可能随便一听就能辨别出来。而有些人则不太在意这些细节,只要能顺畅沟通就好。
沟通顺畅是关键: 即使对方听出来你是广州来的,只要你说的粤语是清晰、连贯、且对方能够理解的,大家也都会很乐意和你交流。香港人普遍对粤语的使用者是友好的,不会因为口音而产生什么歧视或不悦。
现在的融合度: 随着交通和信息越来越发达,广州和香港的语言交流也越来越频繁,很多词汇和用法已经开始互相渗透,所以这种区分度也在慢慢变小。

总而言之,如果你去香港,说一口流利的粤语,大家大概率是可以和你顺畅交流的。别人有没有可能听出来你是广州人?很有可能,但也没必要因此感到有什么不好意思。这就像我们说普通话,别人听口音也能猜到是哪个地方来的,这本身就是一种地域文化和语言的有趣体现。

所以,大可以放心地用粤语去交流,享受和当地人沟通的乐趣就好!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哈哈!!!會!!!

(為方便閱讀,下轉簡體)


广州粤语和香港粤语的区别,就像南韩和北韩(或北韩和南韩或朝鲜和韩国--摆脱杠精保命之举),我听不出区别,你听不出区别,但他们可能只需要一个呼吸一点口气,就能分清对方:

你有点kpop的味道!!你有点核bao的味道!!



说笑。。下面才是正文

我在小时候广州生活过,回到香港,OMG,几乎每个香港小年轻就听出我的广州西关口音 ,说我“爆乡音”,有种《帝女花》粤剧的感觉


我发现某些字,广州话会比港式粤语来的重,香港人讲话会比较平比较懒比较温柔,广州人讲话会高高低低字眼分明抑扬顿挫

还有港粤广粤专用词,类似擦胶胶擦这些level one的其他答案应该也会提到,我就不数了,最最最值得注意的,亲身踩雷现身说法,就是“打包”这个词!!!!


广州说打包很正常,但十年前的香港很少说打包,应该是带走或者拎走


…………………………此为高潮分割线………………………


有次,去茶餐厅叫点吃的回家

跟伯伯说:打包吖唔该-

我保持微笑散发青春>( ̄▽ ̄)

= (¬_¬。)<老伯斜眼一啤


他答:拎走吖嘛?死人先要打包!

(病人在医院死去,医生护士将尸体用床单包好)


我。。。。。。。


唉~(˘•ω•˘)~不过因为文化输入,打包一词越来越频繁,老一辈已经接受,年青人百无禁忌,所以现在在香港可以随心所欲放声高呼

“我要打包!”

“麻烦帮我打包!”



不过建议少在红磡用,因为有可能你旁边那台猛男,刚好处理打包后出来三点三


ლლლლლლლ第一次更新ლლლლლ


強行解釋一波:


有朋友留言想知道"在紅磡,有人刚处理打包完出來三點三"的意思 下面來解釋一下咯


首先解釋什麼是"三點三!"

3:15PM刚好在午饭和晚饭中间时间,用于补充体力、凝神静气、提神醒脑、关机重启,慢慢"三点三"成为下午茶的代名词


再者——話說,紅磡除了大家熟知的"紅磡體育館",在本地還有出名的"紅磡殯儀館"


而"打包"——各位看完我上面的悲惨经历,应该都充分认识到它的意思(附"打包图)


╮(╯_╰)╭ so ~有可能,殡仪工作人员才刚刚处理要打包 ( ㄕཀ ʖ̯ ཀ),出来叹杯茶吃个包,就听到有人在旁边放声高呼

“我要打包!”

“麻烦帮我打包!



不是不行,只是有点怪<( ̄ c ̄)y▂ξ 。。。


…………………在红磡不要打包分割线…………………


你们的热情再次点燃我更新的冲动

第二次更新,再说两个亲身经历得误会吧

一个普通版和一个高能版

(真的人生处处是误会 )


先来一个普通版(๑>︶<)


话说,小女子工作刚进公司(对,就是传说中的名牌街——尖沙咀广东道Canton RD)


犹豫得到上天眷顾,被安排坐在靠近门口的位置,每天上下班必经的打卡位,所以经常有人用他们的方法慰问本可爱。。。。

“唔该,可唔可以帮我嘟下门?” (๑❛︶❛๑) 好的”

“唔该,有无计数机?”“(*^ω^*)有哒”


“唔该,有无胶纸啊?”“|(´・_・`)懵逼脸”

我意识中的胶纸


嗯→_→原来胶纸是这个哦⊙∀⊙

胶纸=透明胶


慰问继续。。。

“唔该,想问问有无胶布啊?”

|(´・_・`)|(´・_・`)懵逼

当时,不愿服输的我左右脑犹如同时开动

左脑:给自己来一个脑筋急转弯——什么东西又胶又布,时胶时布,胶布混合,布胶交融

究竟是胶多还是布多?

是先有胶还是先有布?


右脑:已知胶纸=透明胶,等式两边“胶”相抵

纸=透明

布。。。。


经过0.0005秒的思考,决定放弃治疗,毫无章法的递上双面胶。。嗱~

只见对方徐徐对我竖起手指

(╯-_-)╯╧╧不是这个!!

是这个。。。。。。。

原来手指paper cut了。。

胶布=止血贴


不过现在一看,止血贴真的是又胶又布,时胶时布,胶布混合,布胶交融 (ノ◕ヮ◕)ノ*:・゚✧


普通版说完了,下面开讲一个和“打包”同级别尴尬的高能误会。。。


……………………免治蛋治三文治分割線…………………


有天妈妈不在,妹妹上课,家里只剩下我一个,要在妹妹回家之前煮好饭,心里决定来餐火锅,想象是这样的。。。

急不可耐便动身出去买材料。

芫茜、蒜头、底料、蔬菜、丸子,肠仔。。。。

回家!!!


回到家,猛然发现Σ(°Д°;!!!!没有肉!!!!

立刻打电话给妹妹,很快,妹妹在超市回电:

“家姐,你要咩肉吖?”

“雞肉,牛肉,猪肉都要”

“有免治同唔免治ge,你要邊種?”


免治这个词一看就是那种,

不用切!不用腌!已经有调味在里边!

果断选择免治,快!狠!准!最重要是还不脏手!

我简直不要太聪明哒!!!!


结果我看到了四盘绿豆大小的肉……………………

………………………………………………………………………………

…………………………………………………………………………碎

(维基百科解释是:免治,是一种以绞肉或碎肉制作而成的澳门菜肴,是澳门土生葡菜的代表之一。这种菜肴通常由牛肉或猪肉制作,并会加入少量糖蜜和进行调味。免治也可以和炒鸡蛋搭配,称为“免治炒蛋”。免治一词来自英文的 Minced,有剁碎的意思)谢谢 @方人胥


你们有吃过肉碎火锅吗?

你们有试过用肉末打边炉嘛?

我有!!!!



。。。。。。。。霸王硬上弓分割线。。。。。。。。


满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驱使我第三次更新

(应该是最后一次了吧。。毕竟写这么多字不容易,我又不是作家 ╮( ̄⊿ ̄)╭)


昨天刚遇到一个问题,真的很想很想知道,在这里阻碍大家几分钟,集思广益,强行插入˶⚈Ɛ⚈˵


为了知道“在香港称作胶纸的胶纸究竟在广州称作透明胶还是跟香港一样把胶纸称作胶纸而不是透明胶,在香港称作胶布的胶布究竟在广州称作止血贴还是跟香港一样把胶布称作胶布而不是止血贴”,带着问题浏览了相关答主的回答,意外地发现了一件细思极恐骇人听闻瑟瑟发抖的事情(有人会把加黑那段字一口气全部读完吗? )


记忆中有位小机灵提及"擦胶"一词分清广州人深圳人香港人

广州叫胶擦,深圳叫擦子胶1,香港叫擦胶。

先给大家重温一下这货的样子,我怕等会你忘了


下文继续。。常年来回广州香港的我,幸运地认识了三位深圳朋友,

昨天发出问题,今天中午全部得到回复。。。


住在罗湖:擦书胶2

住在福田:橡皮3(开始说"铅笔擦4",后改口)

住在南山?龙岗?:擦布胶5

(仔细想想也可能是擦簿胶,擦补胶,他用语音)


剛剛得知,深圳也有叫"擦字膠6"的~


但我当时没有细想,第一想法就是:离谱!!!!

擦布。。。胶?发泡胶我就听过!!

擦布和咩胶结合可以变擦胶?



我知道深圳属于移民城市(这种情况我不知形容为相互包容还是乱七八糟了。。)

而且。。。居然一个叫擦子胶都无!!

究竟擦胶系深圳叫咩?!!!!!!



有无深圳朋友解答一下。。

这货在深圳一共有多少称呼?

每个区叫法均不一样吗?

深圳本地擦胶是叫什么呢?

其他名称又是分别从哪里传进去来的啊?


。。。。。。。。霸王自刎分割线。。。。。。end

【来自2018年12月6日的画外音:今天天朗气清,最适合翻盘——我那个住在龙岗的损友解释,他现在工作的地方,当地人称擦胶为“擦布”,他当时沉迷工作一时短路而已。

有缘再见,掰~

user avatar

坐标广东江门。我高中的时候,听我们英语老师说起她去香港的经历。

老师带着她儿子去香港购物,中途到一家餐馆用餐。老师的儿子嘀咕一句“呢间店嘅空调都唔凉(这家店的空调不凉快)”,那家店的香港土著女店主马上怼起来:“哼!大陆人!‘空调’喔?系‘冷气’呀!要揾空调返你地大陆啦!(大意是他们都不叫‘空调’,而叫‘冷气’,叫我们想找空调就回大陆)。”

老师说起这件事一脸气愤。我们班最调皮的男生安慰道:“老师,消消气,下回咱见到她,就说,‘你家的air conditioner不行

(ง •̀_•́)ง”

老师:(。ò ∀ ó。)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