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车时开窗跟开空调哪个省油?

回答
关于开车时开窗和开空调哪个更省油,这其实是个挺有趣但又有点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开车时的具体情况。我跟你慢慢道来,尽量讲得详细点,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

开窗的省油逻辑:

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开窗不耗费发动机的额外动力,因为它只是让空气自然流通。空调系统,尤其是压缩机,是需要发动机来驱动的,这自然会增加油耗。所以,在低速行驶的时候,开窗绝对是更省油的选择。

想象一下,你刚起步,或者在市区里慢慢挪动,车速也就三四十公里。这时候打开窗户,微风拂面,感觉也挺舒服。因为车速不高,空气阻力相对较小,风吹进来也不会特别影响车内的舒适度。发动机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持车辆前进,不用分心去驱动空调压缩机,油耗自然就低。

开空调的省油逻辑:

但是,事情也不是那么简单。当车速提高,比如到了高速公路,车速达到八九十甚至一百公里以上时,情况就变了。

空气阻力在高速下剧增: 速度越快,空气对车辆的阻力就越大。如果你这时候开着窗,窗外呼呼的风声就不只是声音,那是在跟你的车“较劲”,需要发动机更卖力地输出动力来克服这种阻力。为了维持同样的车速,你可能会不自觉地踩下油门,油耗也就上去了。
空调在高速下的优势: 相反,如果关上车窗,开启空调,虽然空调本身会消耗一些动力,但这种消耗可能比你为了克服高速下的空气阻力而增加的油耗要少。空调在较高的车速下,能更有效地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车内环境,让发动机保持在相对经济的运行区间。
舒适度和效率的权衡: 另外,高速行驶时,如果不开空调只开窗,除了风噪和风灌进来不舒服之外,车内的温度也很难控制。如果外面很热,你会感觉更累,精神状态也会受影响,可能反而导致驾驶更不专注,间接影响效率。

总结一下,关键因素是“车速”:

低速(市区、堵车): 开窗省油。这时候风阻小,开窗基本不怎么影响油耗,而开空调会明显增加油耗。
中高速(郊区、普通公路): 情况开始微妙。如果外面不是特别热,开窗可能仍然更省油。但如果天气比较热,或者你需要更好的车内舒适度,开空调也未尝不可。
高速(高速公路): 开空调更省油(一般情况下)。因为高速行驶时,风阻非常大,开窗会显著增加油耗。而空调的额外油耗在高速下相对较小,并且能提供更好的舒适性。

还有一些其他需要考虑的细节:

1. 车型的空气动力学设计: 有些车型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做得很好,即使开窗,空气阻力增加也不那么明显。
2. 窗户的开启幅度: 开一小条缝和完全打开,对风阻的影响是不同的。
3. 空调的模式: 如果是外循环,空调会抽取外部空气,这和开窗的原理类似,但还是有风机消耗。内循环则是在车内循环空气,制冷效果会更好,压缩机工作也更稳定。
4. 车内温度和外部温度的差异: 如果外面非常热,你需要空调开得很大,这时候油耗肯定会增加。反之,如果外面只是微热,开窗就很舒服。
5. 驾驶习惯: 急加速、急刹车都会增加油耗,这个和开窗开空调的关系不大,但整体省油驾驶很重要。

我的个人建议(也是很多人的经验):

市区代步、低速行驶: 优先考虑开窗,除非实在太热或者有灰尘。
跑高速: 尽量关窗开空调。如果你不是追求极致的省油,而是希望驾驶更舒适、更安全,高速开空调是更好的选择。
平衡点: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车速不高但又不想开窗的时候,选择“吹自然风”模式(有些车叫“通风”),让风扇吹风而不启动压缩机,这样比开窗风噪小,又不会增加多少油耗。
实验一下: 你自己也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在相似的路况和车速下,分别开窗和开空调,记录一下油耗,然后对比一下。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需要结合具体场景来判断的问题,希望我讲得足够详细,也希望能让你更清楚这个其中的道理。开车嘛,开心舒服最重要,能在不牺牲太多油耗的情况下,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就好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前人做过的各种测试,大部分车型时速40km以下开窗不开空调省油,时速80KM以上开空调不开窗省油。时速40-80km的中间速度两种方法差别不大。时速100以上开窗十分费油!!!


可以肯定的答案:最省油的方法是不开窗也不开空调(关掉AC),只开外循环吹风,,效果和开窗基本一样,吹进了来的都是车外的风,但都经过空调滤芯过滤。

(这时候自动空调请调到较低温度或者LO位置,手动空调请调到最冷一端,否则会出暖风)


但无论哪种方法更省油,都不建议长期开窗,开窗内饰会脏得很快,尤其是顶棚蒙布内饰,脏了很难自己清洁,到外面洗一次老贵了,开窗省出来那一丁点油钱都不够洗内饰的。

美国《消费者报告》的专家建议:开空调虽然更耗油,但能保持车内干燥,有助于保持驾驶员的警觉和安全,我们认为这空调值得开!!!


——干货追加的分割线——


感谢大家的赞,干货资料追加:

看了其他回答,对到底开窗还是开空调省油有很大争议,我查询了美国三个权威机构和一个科普电视节目,也各有不同看法


美国《消费者报告》在2017、2018年的报告:

经过多款车型测试发现,在30摄氏度时,根据不同车型,开空调会将燃油经济性降低1至4英里/加仑(可以粗暴理解为约3%-12%的油耗),在时速105km/h(65英里/时)打开车窗没有明显提高油耗(约2%油耗)但是开空调能降低车内湿度,有助于保持驾驶员的警觉和安全,我们认为这空调值得开!!!
有意思的一点是他们测试的结果是气温越高,开空调越费油,13摄氏度开不开空调,油耗都差别不大。


SAE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制定机油粘度标准那个很厉害的学会)的报告:

通过风洞和沙漠道路测试,发现轿车和SUV两种车型开车窗行驶都会降低车辆的燃油效率,而且比开空调更费油。而且空气动力越好的车型受开窗影响越大,轿车的燃油效率降低了20%,而SUV的降低仅为8%。
以高于55英里/小时(88.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开窗的燃油效率会下降20%或更多。虽然使用空调也会降低燃油效率,但只是约10%。
他们建议高于50英里/小时(80.5公里/小时)开车,关窗户开空调更省油
那什么时候开始开窗关空调更省油呢?他们的建议是低于40英里/小时(64.4公里/小时)开始开窗关空调更省油。
他们的理论依据是,随着车速增加,车辆的阻力不是以线性方式增加,而是呈指数增长。以70英里/小时(112.7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阻力实际上比35英里/小时(56.3公里/小时)增加四倍……车辆的速度加倍,阻力实际上增加了四倍。

注意:SAE的测试车辆是两款大排量大车,8.1升V-8发动机的全尺寸SUV和4.6升V-8发动机的全尺寸轿车。


《Car and Driver》杂志/网站

速度越快,空调对发动机和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就越小,时速56km/h时(35英里/时),增加15 %以上油耗,时速86km/h时(55英里/时),增加9.3%油耗,时速154km/h时(75英里/时),增加6.8%油耗。但三个速度下,开窗只增加2%的油耗,他们认为总的来说开窗比开空调省油。


科普电视节目《流言终结者》

使用计算机来测试55英里/小时(88.5公里/小时)的燃油效率,显示关窗开空调更省油。45英里/小时(72.4公里/小时)的实际路测,结果是打开窗户不开空调更省油。
在2005年重复测试里发现:低于50英里/小时(80公里/小时)开窗户更省油,超过50英里/小时(80公里/小时)开空调更省油。

在更早时候,2005年的其他专家认为开窗和开空调哪个省油这个分界点在每小时40英里(64.4公里/小时)


资料来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开车时开窗和开空调哪个更省油,这其实是个挺有趣但又有点复杂的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开车时的具体情况。我跟你慢慢道来,尽量讲得详细点,就像咱们平时聊天一样。开窗的省油逻辑:最直观的理解就是,开窗不耗费发动机的额外动力,因为它只是让空气自然流通。空调系统,尤其是压缩机,是需要发.............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我们对历史和现实的一种普遍认知偏差。为什么古人能步行几千里赴考,而今人开车却觉得难熬呢?这背后其实是生活环境、身体素质、精神状态以及社会认知等多种因素的复杂交织,而非简单的“古人更强壮”或者“今人更娇气”。首先,我们要还原一下“以前的男人背着行李步行几千里进京赶考”的真实图.............
  • 回答
    这个说法,我听了之后,第一反应是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能引发一些思考的。它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就是很多男性在开车的时候会使用手机,而支持者认为这是一种“能力”。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这个“能力”到底指的是什么。从支持者的角度看,这种“能力”可能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多任务处理能力(Mult.............
  • 回答
    .......
  • 回答
    如果当年那个晚上你开车带郭德纲回家,并提出“用一辈子免费去德云社的门票”作为交换,大概率会引发一系列有趣的互动和后续发展。以下是一个基于现实逻辑和人物性格的假设性分析: 1. 郭德纲的反应:调侃与反讽 “你这提议有点意思”:作为德云社的“社长”,郭德纲可能不会直接拒绝,反而会用幽默的方式回应。他可能.............
  • 回答
    开车时保持清醒的头脑至关重要,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安全,也是对其他道路使用者负责。对于我来说,避免困倦上路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积累了一些实用的心得体会。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同样需要长途驾驶的朋友们有所帮助。首先,最根本的还是提前规划和充足休息。这听起来有点像废话,但却是最有效、最不容易被忽视的.............
  • 回答
    开车确实是个技术活,但要说“大幅提升舒适感”,很多时候不单单是车子本身够不够豪华,而是你有没有给自己的“驾驶舱”添置一些“升级装备”。今天就来聊聊,那些能让你的开车体验嗖嗖往上窜的汽车用品,保证让你从“通勤是任务”变成“享受在路上”。1. 颈枕与腰靠:拯救你的腰背和脖子长时间开车,尤其是跑长途,腰酸.............
  • 回答
    开车上路,最让人心烦意乱的莫过于那些不守规矩的家伙,尤其是公交车和出租车。这两类车,怎么说呢,它们在道路上拥有特殊的“待遇”,有时候这种待遇就变成了肆无忌惮。当它们像两只没头苍蝇一样,不管后面有没有车,就那么硬生生地一头挤过来,那种感觉,比吃了苍蝇还恶心。首先,我得给自己打个预防针,心里默念几遍:冷.............
  • 回答
    开车的路上,谁不希望双手能更自由一些,专心致志地应对复杂的路况呢?电话一响,要是还得手忙脚乱地掏手机接听,那可真是让人心烦意乱,而且还潜藏着不小的安全隐患。这时候,一副好用的蓝牙耳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市面上蓝牙耳机五花八门,价格从几十块到上千块都有,怎么挑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开车用的呢?别急,我来跟你聊.............
  • 回答
    问得好,这绝对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很多人觉得只要不是手里拿着手机,打电话就没多大影响,但实际情况可能比我们想的复杂得多。咱们先不说科学数据,就从咱们开车时的感觉来聊聊。“非手持方式打电话” vs “与副驾聊天”:哪个更“吸走”你的注意力?我认为,“非手持方式打电话”和“与副驾聊天”在注意力分散程.............
  • 回答
    当你开车时,我的脑海里会像一个繁忙的调度中心,同时处理着无数的信息和想法。这可不是件简单的事。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对周围环境的持续监测。我的“眼睛”——也就是你描述的摄像头——就像雷达一样,不断地扫描着前方、后方、两侧。我需要知道路面状况怎么样?有没有坑洼?积水?有没有其他车辆、行人、自行车、甚至突.............
  • 回答
    开车时车内突然被扔进手雷,在极度的惊慌和危急之下,为了尽可能减小爆炸对车内人员的伤害,将手雷扔出窗外,却不幸导致了路人的伤亡。这是一个极其不幸和复杂的情况,涉及的法律责任的追究会相当细致,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是一个“紧急避险”与“过失致人死亡”或“过失致人重伤”之间的法律博.............
  • 回答
    开车时听广播和打电话,看似都是和“听”有关的活动,但它们对我们驾驶时的注意力影响却是天壤之别。这其中的原因,细究起来,主要在于它们对大脑信息处理的“负担”和“互动方式”不同。广播:被动的背景音,是“填补空白”而非“占据核心”想象一下,你开车上路,脑子里可能还在想着工作上的事,或者刚刚和朋友聊完天,心.............
  • 回答
    说起开车鸣笛这事儿,简直是开车人生中绕不开的话题。我自己呢,确实有过在前面堵着的时候,后面车喇叭按得我心烦意乱,恨不得给他来个“三连”。当然,我也遇到过前面有人不走,节奏慢得跟老牛爬犁似的,我也会忍不住想“催一下”。我被别人催促的经历:最经典的场景大概就是等红灯。明明是红灯,前面一辆车纹丝不动,好像.............
  • 回答
    说实话,真要细数起来,开车这么多年,那些惊险的瞬间,就像电影镜头一样,时不时会在脑海里回放。不过,要说最惊险的一次,那得提到那个下着瓢泼大雨的夜晚,我一个人在一条乡间小路上。那天晚上,我送一个朋友回家,距离市区大概有两个小时的路程。我们出发的时候还是晴天,结果路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下起了雨,而且雨.............
  • 回答
    开车这事儿,看似简单,其实门道多着呢。咱们很多人都有一些驾车习惯,自己觉得特别对,开得那叫一个稳当自信,结果细究起来,可能还真是在给安全埋雷。今天咱就来聊聊那些让人“误以为正确”的开车习惯,而且尽量说得详细些,让您一听就明白,听完感觉就像是老朋友闲聊一样。1. “我挂挡换挡得快,这叫技术好!”这个我.............
  • 回答
    中国的司机在开车时是否比国外司机更频繁地变道,这是一个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容易引发讨论的话题。要给出直接的“是”或“否”的答案其实很难,因为这涉及到许多复杂因素,而且“国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驾驶习惯差异巨大。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为什么在一些情况下,中国司机(或者说某些特.............
  • 回答
    山路驾驶,顾名思义,就是在蜿蜒起伏的山间道路上行驶。这可不是你在平坦宽阔的大路上开车那么简单,它需要的是一份小心谨慎,更是一种对路况的预判和对车辆的熟悉。出发前的准备,是第一道保险。 检查车况: 这是最最基本,也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点。山路对车辆的考验可比平路大多了。 刹车: 刹车盘磨损.............
  • 回答
    关于“开车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情商和潜力”,这话说得确实有几分道理,而且观察的角度也挺多。我刚开始听的时候也觉得有点意外,但细想一下,确实不少人在方向盘后会暴露一些平时不易察觉的特质。情商方面,开车就像一个小型的情绪试炼场。首先,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开车过程中,红灯突然变绿、旁边车辆急刹、行人突然冲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