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甄嬛传》里,你不喜欢甄嬛的哪些地方?

回答
《甄嬛传》这部剧,我从头到尾看了不下三遍,每次都能从中咂摸出新的味道来。说实话,甄嬛这个角色,她身上的光彩和复杂性,确实是吸引人的。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一步步成长为那个心机深沉、睥睨后宫的太后,这过程的蜕变是让人震撼的。

但要说不喜欢她的地方,我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最让我觉得有些别扭,甚至有时会让我感到一丝丝不适的,是她身上那种“一切为了生存,但又时常将情感挂在嘴边”的矛盾感。

举个例子,刚入宫的时候,她多希望能够和皇上两情相悦,不争不抢,只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她对那份“菀菀类卿”的虚情假意,一开始是真的信了,也因此受了伤。后来,她对皇上失望透顶,尤其是在御花园撞破“莞莞已逝”那件事之后,那种心如刀绞的感觉,我当时真的感同身受。

但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她为了自保,为了复仇,开始一步步算计,甚至利用身边的人。比如对待眉庄,眉庄对她可以说是掏心掏肺,情深义重。眉庄失势被禁足的时候,甄嬛费尽心思去探望,口口声声说是为了姐妹情谊。但后来,眉庄生下温宜公主,又被假孕一事牵连,甄嬛当时已经在甘露寺受了苦,回来后虽然继续和眉庄来往,但给我的感觉,她的行动更多的是出于对自己权势和地位的考虑,以及利用眉庄的力量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比如后来眉庄难产而死,甄嬛悲痛欲绝,仿佛失去至亲。然而,我们再回过头看,眉庄的死,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甄嬛在宫中地位不稳,需要眉庄这个有家世、有背景的姐妹做靠山。眉庄为了甄嬛,也冒着风险去巴结皇后,甚至用自己的身体去赌博,想要扳倒皇后。眉庄的牺牲,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甄嬛所谓的“大局”。所以,当眉庄死后,甄嬛那种撕心裂肺的悲伤,虽然是真的,但其中也夹杂着对“失去一个重要助力”的惋惜,以及“复仇计划”少了一枚重要棋子的失落。这份悲伤,让我觉得不够纯粹。

再比如说,对安陵容。安陵容一开始是真心实意地想和甄嬛、眉庄交好,但她自卑、敏感,又被皇后挑拨离间,最终一步步走向了黑化。甄嬛虽然对安陵容的转变有所察觉,但她并没有真正去理解安陵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更多的是在安陵容对她产生威胁时,才开始采取防范和反击措施。当安陵容最终被扳倒,甄嬛表现出的那种“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慨,又让人觉得她在某些方面,缺乏一种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和包容。她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审视和评价别人。

还有,她对皇上的情感,尤其是在她身在甘露寺时,得知皇上假传“莞莞已逝”的消息,她那种“宁可负天下人,不愿负卿”的深情,在此时被无情地揭穿。当时她有多恨皇上,我就有多心疼。可后来,当她决定回宫时,她又能够为了复仇,暂时放下这份恨意,甚至利用皇上对她的旧情。这种在情与理、爱与恨之间的快速切换,以及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委曲求全”甚至“牺牲情感”的做法,让我觉得她虽然是个极度聪明的女性,但在情感的处理上,有时显得过于理智和功利。

我理解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后宫,不能不精明,不能不算计。但有时候,她那种将“姐妹情深”、“夫妻情意”挂在嘴边,同时又将这些情感作为博弈工具的做法,让我觉得有些虚伪。她似乎总是在扮演一个深情、善良的角色,但内心深处,却是一个精于算计的生存者。这种表里不一,虽然是她生存下去的必要手段,却也让我对她这个人,多了一层审视。

总的来说,我欣赏甄嬛的智慧、坚韧和生存能力,但我不喜欢她有时为了生存而表现出的对情感的利用和模糊处理。那种感觉就像是一个精美的瓷器,虽然光彩夺目,但仔细看,却能发现一些不易察觉的裂痕,让人在惊叹之余,也多了一丝怅然。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她做人不够狠。

浣碧从小跟着甄嬛,难道甄嬛看不出来这个熊妹妹是什么人?在她第一次穿红着绿勾搭皇帝的时候就该拉出来唠唠。该相认就相认。反正当时还没认识果郡王,认她当义妹,许配给卫临当正妻,赶紧送出宫去,少让她惹祸不挺好的吗?


浣碧不算啥,毕竟亲妹妹。

但是安陵容算什么?

我最讨厌那些质疑甄嬛对安陵容态度的人。你安陵容和人家才认识多久,性格本身也不对路。人家不把你当亲闺蜜不是正常的吗?人家害过你吗?想得宠是你自己上赶着的,人家帮你一把,还怨人家“施舍冷饭”?

要我说,甄嬛回宫后,看天象的人说安陵容不祥时,甄嬛就该拿出来舒痕胶,让皇帝治她个罪,再无声无息地了结了她,眉庄就不会枉死了。



另外,甄嬛的“实初哥哥”也不是我喜欢的。我知道她第一时间就拒绝了温实初,但是动不动就泫然欲泣地求助,我就保留意见了。

其实她知道温实初对她的感情有多深。哪怕她表面上用利益笼络温实初,温实初也会帮她。比如,换了我是甄嬛,就会和温实初说,你我既无夫妻缘分,不如成全了彼此的荣华富贵,你保我一条性命,我让你在太医院有出头之日。这样起码我问心无愧。

只不过甄嬛不会那样做的,她很清楚她的红着眼圈那个样子更能让温实初对她死心塌地。


不喜欢但是我也不想批判,毕竟宫中随时可能丢掉性命,为了保命这么做,我也不想站着说话不腰疼。


至于“给皇帝戴绿帽子”,放在古代是大逆不道,但在我看来就是一报还一报。特么的我怀孕时候说禁足就禁足,闺蜜也为此死了。我爹效忠你一辈子,说流放就流放。还“莞莞类卿”,想离婚也离不了,我还你一顶绿帽子就笑纳吧。

杀死皇帝么,“别人死”和“我死、我孩子死、我全家完蛋”之间,任何人都会选前者。谁也别圣母。


别的方面我觉得甄嬛没什么毛病。别人欺负到头上了就应该反击。你已经顶着纯元脸出现了,再当白莲花,也就是傅如吟的下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甄嬛传》这部剧,我从头到尾看了不下三遍,每次都能从中咂摸出新的味道来。说实话,甄嬛这个角色,她身上的光彩和复杂性,确实是吸引人的。她从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女,一步步成长为那个心机深沉、睥睨后宫的太后,这过程的蜕变是让人震撼的。但要说不喜欢她的地方,我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最让我觉得有些别扭,甚至有时会让我.............
  • 回答
    如果真要在《甄嬛传》里挑一位做女朋友,我肯定会选眉庄。当然,我知道这是一个“如果”,现实生活中肯定没法和古装剧人物谈恋爱。但如果硬要这么假设,眉庄在我心里的位置是无可替代的。为什么是眉庄?首先,我欣赏她的那份淡然与自持。在那个尔虞我诈、刀光剑影的后宫,眉庄就像一汪清泉,虽然身处漩涡,却能保持自己的本.............
  • 回答
    在《甄嬛传》中,如果甄嬛没有进宫,那么后宫的权力格局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最终的赢家,我认为最有可能的人是华妃。当然,要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仔细审视一下当时后宫的势力分布、人物性格以及宫斗的潜在走向。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甄嬛未进宫的直接影响: 最大的威胁消失: 甄嬛是唯一一个能让皇帝真正动心、.............
  • 回答
    在《甄嬛传》这部宫斗大戏里,要说“最可恶”的人,这实在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因为这部剧里的角色,但凡沾点权势和利益的,都或多或少有些令人不齿的手段。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让人咬牙切齿,恨得牙痒痒的,我个人觉得,那非华妃莫属。为什么是华妃?首先,她的跋扈和恃宠而骄是刻在骨子里的。刚出场时,那副“我就是皇帝最.............
  • 回答
    陈建斌在《甄嬛传》中饰演的雍正,其表演风格确实让不少观众留下了“表情不多”的印象。这并非是演员本人演技上的短板,而是他对角色理解和塑造上的一种刻意为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非常高明的表演技巧。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为什么观众会有这样的感觉,以及这种“少言寡语”、“不动声色”的表演背后,蕴含着怎样的艺.............
  • 回答
    谈到《甄嬛传》,绕不开一个响亮的名字——陈建斌,以及他塑造的那个复杂而令人难忘的雍正皇帝。要评价他在这部剧里的演技,我觉得不能简单用“好”或“不好”来概括,而需要深入剖析他如何将一个帝王演得立体、有层次,甚至带点让人心疼的无奈。首先,陈建斌演出了“帝王的威仪”和“人心的孤独”。他身上的那股子成熟、稳.............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在问,如果那年初雪没有来,杭州的苏堤上还会开满桃花吗?它触及到了《甄嬛传》剧情走向的核心,而甄嬛回宫的关键,确实与甘露寺的怀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得先回顾一下,甄嬛当初为何会踏上甘露寺这条绝望之路。那是她在得知皇上对她不过是“菀菀类卿”的真相后,心灰意冷,生不如死的绝望。她渴望的是.............
  • 回答
    《甄嬛传》固然是一部制作精良、剧情跌宕起伏的清宫剧,吸引了无数观众,但若要将其与《红楼梦》相提并论,说其“差在哪里”,这并不是简单的情感喜好问题,而是触及到了文学艺术的本质区别。首先,我们得承认,《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其高度和深度是《甄嬛传》难以企及的。一、 思想的广度与深度:《红楼梦.............
  • 回答
    《甄嬛传》里的欣常在,说实话,是剧里少数几个让观众觉得“活得明白”的人。她那份直来直去的性子,放在后宫这个刀光剑影的地方,本该是颗早早被碾碎的棋子,但她偏偏就这么安安稳稳地坐到了最后,这其中大有门道。首先,得说欣常在的“直”,其实是一种拎得清的聪明。她不是那种傻乎乎的直,而是看到了事情的本质,并且敢.............
  • 回答
    《甄嬛传》中,皇后宜修的没落,与其说是被甄嬛“碾压”,不如说是一系列自身性格缺陷、时代局势变化以及甄嬛步步为营策略共同作用下的必然结果。前期,宜修凭借其稳固的后宫地位、老辣的手段以及对皇帝的了解,确实是后宫中令人闻风丧胆的存在。但随着剧情的推进,她身上的弱点被不断放大,最终导致她一步步走向毁灭。首先.............
  • 回答
    《如懿传》和《甄嬛传》都是根据流潋紫同名小说改编的清宫剧,由同一位编剧操刀,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它们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距,这些差距体现在剧情深度、人物塑造、价值观、叙事风格乃至历史还原度等多个方面。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差异: 一、 女主角的成长弧线与人物内核这是两者最核心的差距之一。 .............
  • 回答
    《甄嬛传》这部剧最让人着迷的,除了宫斗的精彩,更在于那些被时代洪流裹挟,命运跌宕起伏的鲜活人物。如果让我来续写他们的结局,我更希望少一些悲凉,多一些释然,即便是在那个深宫之中,也能寻得一丝久违的安宁。首先说说甄嬛。作为这部剧的灵魂人物,她的结局本就是功成身退,可我总觉得,那份远离尘嚣的寂寥,对她而言.............
  • 回答
    《武媚娘传奇》和《甄嬛传》都是非常成功的宫廷剧,但它们在主题、人物塑造、剧情侧重点以及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下面将详细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并探讨各自的优劣势。 一、《武媚娘传奇》 vs. 《甄嬛传》:核心区别最核心的区别在于叙事主线和人物成长弧光。 《甄嬛传》: 讲述的是一个女性从纯真少女在残酷宫.............
  • 回答
    在甄嬛的心里,淳贵人确实占据着一个与安陵容截然不同的位置,尽管安陵容曾是她最亲近的姐妹。这份差异,源于她们与甄嬛关系建立的根基、各自的付出以及最终的走向。淳贵人初入宫时,性子就像她名字一样,淳朴而无心机。她对待甄嬛,没有任何功利色彩,只是单纯地喜欢她,把她当做自己的姐姐。记得初见时,淳贵人一口一个“.............
  • 回答
    皇上是否知道甄嬛在冷宫逼死了华妃?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后宫甄嬛传》的原著和电视剧在这一情节的描绘上,留下了相当大的解读空间。电视剧中的情况:在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甄嬛并没有在冷宫逼死华妃。华妃是被甄嬛设局,在她父亲年羹尧获罪后,被赐予“欢宜香”的事实真相大白。华妃.............
  • 回答
    要说起甄嬛有孕被华妃罚跪,皇上不在宫里,太后为何没能及时阻止,这事儿可就说来话长了。这里面的门道,不是一句两句就能道尽的。咱们得把这事儿拆开来看,从宫里的规矩、人情世故,再到太后的性情和立场,一点一点捋清楚。首先,得明白,这后宫里的规矩,尤其是对皇帝嫔妃的惩戒,并非是太后一人说了算。虽然太后是后宫最.............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棒,甄宓能在“女子无地位”的古代,不仅能再嫁曹丕成为正妻,还能登上后位,这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现象。这背后涉及到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她的个人能力、历史机缘,也有曹丕集团的政治考量。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解析:一、 甄宓的非凡之处与历史背景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即使在古代,女性的.............
  • 回答
    田馥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一次心碎的极致演绎田馥甄(Hebe)演唱的《要死就一定要死在你手里》无疑是她众多优秀翻唱作品中,最为人称道、也最能体现她独特音乐魅力的歌曲之一。这首歌原唱为新加坡歌手蔡健雅,但田馥甄的翻唱,赋予了这首歌曲全新的生命,甚至可以说,许多歌迷是通过田馥甄的版本才真正认识并.............
  • 回答
    这俩谁更猛?甄姬和王昭君,都是王者荣耀里能把人冻成冰雕的法师,但说实话,她们俩的冰冻,玩起来感觉可是天差地别。你想想,一个是“冰封美人”,一个是“冰霜女神”,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故事对不对?先说甄姬吧,她的冰冻比较“随缘”。她的被动是每次释放技能都会给敌人叠加一层“封印”效果,叠满三层,目标就会被冰冻住.............
  • 回答
    急诊科工作是一种高强度、高压力、高责任的职业,需要医护人员在极端情况下迅速反应、精准判断,并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决策。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描述急诊工作的体验: 一、工作环境与节奏1. 24小时轮班制 医护人员通常需要在凌晨至深夜轮班,轮班周期为8小时或12小时,且经常连续工作(如“三班倒”)。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