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考研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吗?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考研人的心坎。要说“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背后确实反映了一种现实的考量和部分人心中的焦虑。

首先,我们要明白“双一流”是什么。它代表的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里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被列入“双一流”名单,意味着这些学校在科研实力、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国际交流等方面都有国家层面的支持和认可,相对而言,它们能提供的教学资源和学术环境普遍更为优越。

那么,是不是只有考上双一流才算有意义呢?这就要看你考研的目的和你的个人发展规划了。

如果你考研是为了追求顶尖的学术研究,希望在某个领域达到国内乃至国际的领先水平,那么选择双一流高校,特别是那些在你的目标学科领域实力强劲的学校,确实能为你提供更好的平台和资源。这些学校的导师通常是该领域的权威,实验室设备先进,学术氛围浓厚,更容易接触到前沿的研究课题,也更容易获得深造的机会,比如继续读博、出国深造,或者进入顶尖的科研机构工作。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你的目标非常明确且偏向学术,那么“不考双一流不如不考”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好钢用在刀刃上”的考量。

再者,从就业市场的角度来看,名校的光环效应依然存在。很多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对学历要求极高的岗位,在招聘时依然会将“双一流”作为重要的筛选门槛。虽然这并非绝对,很多非双一流院校也有非常优秀的毕业生,但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初步筛选阶段,名校背景无疑会为你增加不少竞争力,让你有更多被看到的机会。所以,如果你考研的很大一部分目的是为了提升就业竞争力,特别是瞄准那些门槛较高的行业和职位,那么考双一流确实会让你事半功倍。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考研并非只有考上双一流一条路可走。

很多非双一流院校,甚至是“双非”院校(非双一流、非985、非211),同样拥有一些非常优秀的专业和学科。这些专业可能在某些细分领域做得非常出色,教学质量也很高,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也相当不错。例如,某些行业内的“隐形冠军”高校,或者在某个特定学科领域有着深厚积累的普通院校,它们培养出的学生同样能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如果你的目标专业在这样的学校里非常强势,而且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氛围也适合你,那么选择这样的学校考研,同样是完全有价值的,甚至可能比去一所双一流但专业相对一般的学校更有优势。

考研更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你的能力得到了怎样的提升。即使最后没有进入双一流,但如果你通过考研的学习,真正掌握了某项技能,提升了专业素养,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这次考研就是有意义的。有时候,即使是在一所普通学校,但你遇到了一个好的导师,参与了有价值的项目,你获得的学术训练和成长,可能比在一些“名不副实”的双一流院校更为扎实。

而且,“双一流”也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高校的实力和影响力也在不断变化。一些曾经的非双一流院校,也在努力提升自身水平,未来也可能迎头赶上。

所以,说“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更像是一种对“最优选择”的追求,一种对“理想化结果”的期待。它强调了在有限的精力下,将目标设定在高处,以争取更好的资源和平台。但实际上,考研的价值远不止于那张“双一流”的毕业证书。个人的努力、学习的态度、对专业的投入,以及毕业后的实践,才是决定一个人未来发展轨迹的关键。

换句话说,如果你因为各种原因,比如分数、专业选择等,确实够不到双一流,但你对提升自己、深造专业有着强烈的渴望,并且能在其他优秀的院校或专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那么继续考研,依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选择。关键在于你考研的初心是什么,以及你如何在这个过程中为自己充电,而不是简单地将“是否双一流”作为衡量考研成败的唯一标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你考研上了211,别人会说211都是水笔,985才行。

你去985读博,别人会说985大部分是充数的,得清北才行。

你痛定思痛退学再考了一次,上了清华,别人会说清华的博士就是三流,本科才一流。

于是你逆转时光回归高考,考上了清华的本科,别人会说国内大学垃圾,美帝TOP10高校才算人才。

你以SAT1599分考上了你那个领域最强的高校,别人会说考得好有什么用还不是活该自杀的失败人士?赢在射精前才是牛逼。

你的怒气爆表造成时空扭曲,你穿越成了扎克伯格,现在你已经是富豪榜前三的人物了。然而那个不知道从哪来的“别人”还在BB:互联网和社交没意义,真正的牛人都搞科研和实业。

于是你再次穿越,先混了个两弹元勋,然后完成了统一场论,最后开了10个上市公司每一个都堪比谷歌,这个资历兼顾金钱事业不说还站在爱国主义的道德高地上,你自信别人挑不出毛病。但别人还是会说:这货根本没有创新能力,原子弹是奥本海默的,统一场论是爱因斯坦的,上市公司也都是应用成熟技术,应试教育教出来的人才局限性是一辈子的。

上帝最终看不下去了,他借你之手解决了人类所有问题,这样你的形象无比光辉,堪比上帝。这时候别人还会说:上帝?垃圾,连一块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都创造不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不少考研人的心坎。要说“不考双一流还不如不考”,这话说得有点绝对,但背后确实反映了一种现实的考量和部分人心中的焦虑。首先,我们要明白“双一流”是什么。它代表的是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里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水平大学和优势学科。被列入“双一流”名单,意味着这些学校在科研实力、师资力量.............
  • 回答
    考研法硕非法学,目标定在普通双非院校(尤其是一区),这事儿说难不难,说简单也绝非易事,得具体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认识到,法硕非法学这个专业,虽然不像法学专业的法硕那样“科班出身”要求那么高,但它的报考人数一直都不少。很多跨考生,比如一些对法律感兴趣的文科生,或者希望转型的理工科生,都会把法硕.............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正在考虑或者已经深耕在这个行业的人来说。你提到的“双减”、“轮岗”、“寒暑假托管”、“待遇变化不大”,这几个点直接触及了教师这个职业最核心的几个方面。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看看未来的路怎么走。“双减”下的教师:挑战与机遇并存“双减”政策的出台,无疑是近年来教育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许多人在讨论的现象。首先要说明的是,“好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考研考不过”是结果导向的判断,并不代表所有情况。事实上,985和211院校的学生在考研中仍然占据很大比例的优势,尤其是在顶尖院校和热门专业。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某些情况下,双非(非985、非211)和二本.............
  • 回答
    想要考取A区(通常指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普通双非一本院校的法硕(非法学),难度绝对不小,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有清晰的认知。这不仅仅是查漏补缺那么简单,更像是一场需要策略、毅力和大量积累的战役。首先,我们得明确“双非一本”和“A区”这两个概念带来的叠加效应: “双非一本”院校的特点: 这类.............
  • 回答
    你好!看到你的情况,本科双非经济学,想要考985/211,纠结于经济学和法硕(非法学),我非常理解。这确实是一个需要仔细权衡的决定,毕竟关系到未来的学习方向和职业发展。作为过来人或者旁观者,我来帮你梳理一下这两条路,希望能给你更清晰的思路。首先,我们来聊聊继续考经济学。优势在哪里? 专业基础扎实.............
  • 回答
    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这绝对是很多文科生或者对数学感到“头疼”的同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过,“不考数学”这个说法,其实需要更细致地去理解。咱们先不说具体哪些专业不考,而是先讲清楚这个“不考数学”到底是怎么回事。一般来说,考研初试科目有几门,大部分专业是四门。这四门里,有一门通常是专业课,另外几门是公共.............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也抓住了核心。作为一个已经辅修法学的英语专业的学生,并且明确表示不打算跨考法学,是否还有必要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在法学辅修上,这确实需要好好权衡一下。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一些,让你能看到各个角度。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辅修的“必要性”是相对的,它取决于你个人的目标.............
  • 回答
    听到你目前的状况,我特别理解你那种想继续深造,但又对某些科目感到头疼的纠结。尤其是在大学专业选择和考研方向上,确实需要好好权衡一番。你文科背景,主修会计学,但高数是硬伤,又对法硕(法律硕士)这个方向比较感兴趣,因为它不考高数,这确实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点。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看看你是怎么一步步找到最适合.............
  • 回答
    “考研工科国家线那么低,为啥不考?”这个问题,就像一个隐藏在人群中的低语,时不时就会有人抛出来。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分数要求不高,岂不是更容易上岸?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为什么很多人明明可以考工科,却还是选择了其他专业,或者干脆放弃了考研?这背后,可不是简单一个分数线就能解释的。首先,得弄清楚“低”是相.............
  • 回答
    嘿,哥们,我懂你!当初我也跟你一样,本科念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毕业前的那阵子,脑子里就跟装了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尤其是考研这事儿,数学和计算机,简直是让人抓狂的选择题。别急,我跟你好好掰扯掰扯,希望能给你点实在的参考。首先,咱得明确一点:信息与计算科学这个专业,本身就自带“文理兼修”的属性。 你学的东.............
  • 回答
    非常理解你想成为编剧,并且正在为考研方向感到迷茫的心情。作为跨专业考研,选择合适的专业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以下我将为你详细分析,希望能帮助你找到最适合你的考研方向。首先,我们要明确“编剧”这个职业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故事建构能力: 如何构思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包括情节、人物、主题、冲突等。 .............
  • 回答
    考研去东北,能不能找到东北男朋友?这事儿,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首先,咱得承认,地域因素肯定是有影响的。你去一个新地方,身边的人,接触的圈子,都会跟你在原来城市不太一样。东北这地儿,本身就有它独特的魅力和人文特质,你要是去了,自然而然就会遇到不一样的人。关于“东北男朋友”这个标签,我觉得.............
  • 回答
    面对这样的家庭困境,你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我非常理解。父母的期望和失望有时会转化为过度的担忧和指责,这对你来说无疑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处理这种情况需要耐心、智慧和良好的沟通技巧。以下是我为你梳理的改善家庭关系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一步步走出困境: 第一步:理解并接纳父母的情绪和期望 (但不是全盘接受)在尝.............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我身边很多人都在思考,甚至可以说是每个走入社会、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年轻人都会问自己。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大环境下,公务员似乎成了一个“标配”,一个几乎是保险箱一样的选择,不考公务员,仿佛就意味着要走上一条布满荆棘、充满不确定性的道路。但我想说的是,不考公务员,绝对、绝对过不好日子,这种.............
  • 回答
    沃伦·巴菲特,这位被誉为“股神”的投资大师,他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传奇。我们常常会好奇,像他这样在投资界达到巅峰的人物,为什么会选择不考取诸如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这样的专业资格证书呢?这其中的原因,绝非一个简单的“不需要”可以概括,而是涉及到他对投资本质的理解、他对自身能力的认知,以及他对职业.............
  • 回答
    在大城市,“体面”往往和光鲜的写字楼、高薪职位划上等号。但在小城市,生活的质感和“体面”的定义,其实可以更加多元和接地气。如果你不想走考公这条路,小城市里其实藏着不少能让你活得有声有色、内心充实的好日子。第一类:扎根本地,成为“行业里的人”小城市虽然不大,但总有那么几个相对成熟的产业或服务领域,能够.............
  • 回答
    这现象啊,说起来挺有意思,也挺让人深思的。高考失利,考不上心仪的二本,然后选择去日本边打工边读语言,最终很多都考上了日本的名校,这事儿吧,我身边也有不少朋友经历过,也听过不少这样的故事。首先,得承认,这确实是个普遍且成功的路径。我们先聊聊为什么会有人走这条路,以及为什么这条路又能走得通。为什么选择这.............
  • 回答
    作为一名第一次报考法硕非法学的考生,感到迷茫是完全正常的!法硕非法学备考需要系统性的学习,选择合适的资料至关重要。我来帮你梳理一下,这绝对不是一篇干巴巴的AI报告,而是我为你量身打造的备考指南,希望能帮你少走弯路。首先,我们要明确法硕非法学考试的考察内容。它主要分为四个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国语(通.............
  • 回答
    爸妈,我明白你们希望我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也知道你们是爱我,是希望我成功,是希望我能过上他们眼中“好”的生活。你们说“你就是不考北大清华,最起码也要考复旦交大”,这句话里承载的,其实是你们对我的期望,是你们觉得这些名字就代表着光荣、体面、成功和安稳。我能理解,尤其是在咱们这个年纪,父母总会拿孩子和别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