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的地方我不太清楚,我说一下我们学校的情况。
北师大一年的本科生人数大概是2600人左右,其中山东考生的数量大概是150人左右,占比将近1/18。在研究生阶段,这个比例大概是1/5。而在博士阶段,我们一个专业9个人里有4个人山东的……
高考分省录取的政策,让很多学生只能在本省跟省内的同学PK。但是研究生和博士可是没有分省录取这个说法,谁更会考试谁就能过线。即便是保研,那也主要是看在学校内的整体表现的。
至于山东考生到底有多恐怖,就看看这两天一直在说的陈秋媛被顶替上学事件吧。陈秋媛当年高考考了546分,但就是这么一个分数,居然离当年山东的本科线还差3分……
那一年山东的一本线是多少?理科606,文科600。
注意,这只是一本线,离985、211还差得远。也就是说,在那一年,你考599分只能上二本,考620勉强上个好点的双非一本,考630、640以上基本上才可能稳上985、211……
那一年跟山东使用同样一份考卷的某隔壁省份,文科一本线574,理科一本线571——而山东的二本线是文科578、理科568。
也就是说,万一你是个文科生不幸考了575分,在这个省份你可以上一本,在山东……也是可以挑个好点的三本的。
所以后来我在外地上学时候,也曾经闹出过一个笑话。那一年6月底,我去开会的时候,跟周围的几个人聊天。他们聊到了自己朋友孩子考试的问题,说有个孩子文科考了560分。我当时顺口一说,那上个好点的三本还是没问题的。
结果人家看傻子一样的看着我,说“你说啥?三本?这成绩都能上好点的一本了”。
后来我想了一下我为啥犯这么个错误,因为那年我亲戚家的孩子高考,考完了跟我说山东的文科二本线是570,我以这个作为参照,下意识就觉得560只能上三本……但特么谁知道人家省的一本线才530多。
反正,为什么大多数985、211院校的学生考不过双非或者二本的学生,我没法给准确答案。但如果一个西部省份吊车尾进211大学的考生,考研考不过一个来自山东的双非一本的考生,真不用觉得惊讶……
我们系当年就是这样。“上等985”本科,王牌生化环材。
大概10%出国到美加澳新;
大概30-35%保研;
这基本上前50%成绩的就收割得差不多了(10%出国的基本上都是能保研的,都会把名额让出来)。后50%很多是关系户或是本地人直接能找工作甚至回家接班的,还有很多急着工作赚钱的,所以考研本身就不是大众选择。
考研的基本上分两种:
逃离火坑专业
自己成绩不够保研
注:985里面成绩在后50%不意味着笨,可能只是不爱学习,或是不爱这个专业,或是玩大了。当年说不定也是全省高考的几百名,天资还是在的。
最后我们系本科考自己研究生,只考上了3个人。实际上真正过线的只有一个人,另外两个人数学成绩不够90分。系里比较生气,加上自己学生的确好用,基础好,科研能力强,就改变条件,改为数学+专业课总成绩过线就行,于是才3个人过线。
搞笑的是,这三个人还有一个没去读。宿舍条件太差太脏,这人身体不好,得了肺结核,回家修养去了,后来就在故乡当了公务员。
至于为什么考不过呢?很简单,因为太素质教育了。平时讲课都是那些专业课,很精深,还有实习实验,学得很广,是按科研苗子培养的。实际上我们这种985本科虽然在国际上不入流,但是科研功底打得极深极扎实,去美国名校底子也够了。当然现实中可能70%以上的人最后都为了吃饭改行了,基本功扎得再深也没用,不提。
而考研看的是什么?政治、数学、英语。专业课再精深也不见得有用,因为这仨很无聊很无用,是需要长时间刷的。
我们教授课上直接说:很多二本双非考研大户,完全是大一进去了就开始准备考研,专业课都是浮云。所以数年有备而来,当然碾压985本很多人在大三还没开始准备。
教授这样说的时候也是抱怨:因为从他们的角度,需要会做科研的学生,不是考研机器。真正研究生阶段,做科研当然不如本校保研上来的人,因为保研的很多大四甚至大三都开始跟老师干活了。
但社会不可能让人人满意。教授有教授的抱怨,也得给双非和二本的人翻身的机会不是?考研自有其公平性之所在。尤其是对于高考大省的落榜者,考研本身就是第二次高考,翻身的机会。
还有,985本科学生因为已经是名校,四年享受学校名头够了,其实不怎么重视学校牌子了,名校的硕士并没什么吸引力。好的985和Top 2都有一种倒挂,就是本科学历最值钱,研究生其次,博士生更差。至少我们系的前10基本上都在海外(美国为大多数),只有一两个在国内。
所以也偶尔出现了能保研不保(自己考、换专业,或是直接工作)、考本系上了也不去的现象。
其实985本科平台无论怎么看都是不错的,有各种出路和机遇。本科时稍微用点心,一般不用再考研了,除非换专业。
首先,这个现象并不普遍。
其次,北京西藏外国户口的211学生和山东户口的二本生,同卷高考,谁的分数会更高?我也不知道。
因为他们中中等和优秀的,你根本遇不到。
我做公务员时候,经常听见一些前辈讲:重本读出来有什么用,你看考试还考不过我们专科生勒,十个专科生考上了,只有一个重本生考上了,大家起跑线都是一样的。
但是我在心里想,尼玛我们班上重本的都在一线啊因为,就是考公务员的,也在市省级啊,你个县级人家看得上?能回来的都是在外面没办法好吧?
有些招聘直接不来你们这儿你知道伐?人家走的渠道你根本晓不得你知道伐?
因为给你普通学校专科生知道了,又要说被区别对待了,为啥这些渠道对他们985.211都不用考试,或者给的名额那么多。
你们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人家根本不敢给你知道晓得伐?
还在这儿沾沾自喜这个那个了。
别的不说,看看去华为211.985技术的待遇,你的待遇?如果你说,我也差不多啊,那请问你这样的在你们学校遍地都是吗?
更别说人家出国读书和工作的概率了。
你是看不见,就以为没有,因为层次都不一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