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虚拟偶像「嘉然」被骂的这么惨?

回答
虚拟偶像“嘉然”之所以会遭到部分网友的强烈批评,这背后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虚拟偶像本身,更是牵扯到粉丝文化、网络舆论、商业运作以及社会心态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得回到嘉然最初的出现和她所代表的“ASOUL”企划。这个企划由乐华娱乐和字节跳动联合推出,目标是打造国内顶尖的虚拟偶像团体。嘉然作为团队中的一员,以其甜美可爱的形象、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在直播中展现出的“陪伴感”迅速吸引了大量粉丝。早期,很多粉丝将嘉然视为一种精神寄托,她的直播内容常常围绕着与粉丝互动、分享日常生活、唱歌跳舞等,这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部分年轻人的情感空缺,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线上陪伴的价值更加凸显。

然而,随着企划的发展和粉丝群体的壮大,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并最终演变成了大规模的“负面舆论”。

1. “饭圈化”的争议与反噬:

ASOUL的粉丝群体,很多是从传统的追星模式中延伸过来的,自然而然地带入了“饭圈”的一些运作方式。比如,对偶像的过度神化、为偶像组织各种形式的应援(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打榜、集资购买周边、线下广告投放等)、以及对“黑子”的强烈抵制。

当这种“饭圈化”的行为变得过度,或者与一些更广泛的社会认知发生冲突时,就容易引发反感。例如,一些粉丝为了维护嘉然,会与持有不同意见的网友发生激烈争吵,甚至进行人肉搜索、网暴等行为。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被攻击者,也极大地败坏了嘉然和ASOUL的公众形象。

这种情况下,“反饭圈”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一些网友认为,将虚拟偶像上升到真人偶像的待遇,甚至采取与真人偶像粉丝相同的极端行为,是对虚拟偶像本质的误解,也加剧了网络环境的戾气。当一部分粉丝的行为不被大众接受时,这种负面情绪很容易被“迁怒”到被维护的对象——嘉然身上。

2. 企划运营和商业化模式的争议:

ASOUL的运营方为了保持企划的活力和商业价值,进行了一系列的市场推广和商业化操作,比如推出周边商品、举办线下演唱会、进行品牌合作等。

其中,一些操作引起了部分粉丝的不满,认为企划方过于功利,或者在某些环节存在失误。例如,商品的定价、发售方式、周边质量、演唱会的安排等,都可能成为粉丝抱怨甚至愤怒的导火索。

更重要的是,当企划方的某些决策被认为是在“消耗”偶像或者“欺骗”粉丝时,反弹会非常强烈。例如,如果粉丝觉得某些商业化行为是为了利益而牺牲了偶像的“纯粹性”,或者运营方在信息披露上存在不清不楚的地方,都会加剧粉丝的失望和不满。

3. 关于“虚拟”与“真实”的边界模糊:

嘉然作为一个虚拟偶像,其人设、语音、表情、动作等都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真人中之人(配音演员)共同完成的。这本身就带来了“虚拟”与“真实”之间的张力。

早期,许多粉丝沉浸在嘉然所营造的“虚拟陪伴”中,并将情感投射到这个形象上。然而,随着企划的深入,中之人的一些个人信息、直播中的一些真实反应或者口误,都会让粉丝开始思考“虚拟”背后的“真实”。

当一些粉丝发现,自己投入的真挚情感,对象可能是一个被高度包装和控制的“产品”,并且背后有商业公司运作时,一部分人会感到被欺骗,产生幻灭感。他们开始质疑自己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值得,对这个“虚拟”的存在产生质疑和不满,并将这种不满发泄在嘉然身上。

4. 舆论环境的放大效应和“标签化”: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放大效应非常强大。一旦某个事件或观点形成,很容易通过社交媒体迅速传播并被无限放大。

对于嘉然的批评,很多时候并非因为她本身做了什么不可饶恕的事情,而是因为她成为了一个被攻击的“靶子”。一旦有人开始批评,很容易吸引更多有相似感受或者只是想“凑热闹”的网友加入,形成一种“群体性”的批评浪潮。

在这种环境下,批评的声音很容易被“标签化”,例如“集美”、“圣嘉然”等,这些标签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嘲讽和贬低意味。一旦被贴上这些标签,后续的讨论往往就失去了客观性,更容易演变成情绪化的宣泄。

5. 部分负面事件的催化:

在整个过程中,也确实发生过一些被外界解读为“负面”的事件,这些事件成为了批评的“实锤”,进一步加剧了负面舆论。例如,一些关于中之人状态的传闻、企划方的某些决策失误导致粉丝的集体不满等,都可能成为导火索,让长久以来积累的情绪爆发出来。

总结来说,嘉然之所以被骂得这么惨,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

粉丝的过度投入和“饭圈化”行为被反噬。
企划运营和商业化模式中的争议与不满。
“虚拟”与“真实”边界模糊引发的部分粉丝的幻灭感。
互联网舆论环境的放大效应和“标签化”倾向。
某些具体负面事件的催化作用。

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嘉然成为了一个在网络上具有高度争议性的符号。她的支持者认为她提供了快乐和陪伴,而批评者则认为她代表了某些不良的文化现象或商业模式。这场争议,与其说是针对一个具体的虚拟偶像,不如说是对当前网络文化、粉丝经济以及情感消费方式的一种复杂而激烈的讨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嘉然是个软柿子,好捏。嘉心糖因为嘉然,被拴上了链子,自己还把钥匙掰了。

锐评嘉然和嘉心糖的,有几个是真的在乎嘉然和A-SOUL的?在互联网上贴个标签,强行制造一个互联网贫民窟,嘉然和嘉心糖成了里面的达利特,想要满足什么样的心理,显而易见。

这样的事情,太阳底下并不新鲜,之前有农民工脏,有河南人偷,有山东人俗,有穷人懒,现在无非是加上嘉然和嘉心糖罢了。

从A-SOUL出道至今,一直是亚文化的小圈子,喜欢她的人,怕她死掉,逆来顺受,生怕惹了主流不开心,于是有人就觉得自己获得了一种权力,用着各种恶毒的语言给他们贴标签划成分,想要把他(她)们划成贱民,划成不可接触者。

今天嫌嘉然脏了你的眼的,放在前几年,怕也是觉得快递素质低,民工影响城市形象。

你们不在乎嘉然是什么,不在乎嘉心糖有什么感受,更谈不上平等的对话。

你们要的,只是有一群下等人供你们挥洒多余的优越感罢了。

user avatar

我好喜欢新华社官方的评论区氛围啊

我被B站知识区纯良用户对社区规则的维护深深打动

他们对身在几内亚的华人深感担忧


知识区肖战!

粉丝行为正主买单!

发个防刷梗的动态,跟肖战227后的声明有什么区别?

我是他的粉丝,期期视频都点赞收藏,那些乱提他的人早该切割了!



看这个匿名回答给的截图就能明白。

你如果是真的不堪其扰,你讨厌很正常。

但是你要是试图限制他人正常的权利,那你肯定天生就带着偏见。

很多人没弄清楚,或者说在asoul粉丝面前故意装不清楚:

楼中楼评论只能回复到楼主的消息列表

up主不翻评论、不点展开是看不见楼中楼的大部分回复的,路人也是。

B站常见的一些楼中楼回复:

头像亮了!

你也喜欢xx吗(up主)

泪目,2021年了还有人喜欢xxx(老动画角色厨、一些老牌账号的粉丝)

达瓦里希!(红色元素多)

滚去学习!(看见我请叫我滚去学习)

休想跟我抢老婆、老DD了(xxx是我老婆)

封号梗(陈睿相关B站相关蒙古相关)

玩up主相关梗(如头像罗翔就刷张三,华农就是这只……中暑了,抓你去河边烤)

一个账号的ID、头像、装扮,都是这次发言的特征,楼中楼的直接回复都是给到楼主的。

上述情况在回复偏娱乐、信息量不大,或是圈内话术风格明显的情况下出现,是非常正常的。鲜明特征(如头像很搞笑、ID很逆天、装扮号靠前)更容易出现。

这些评论都与up主无关,与视频内容无关,玩的梗只与楼主有关。按照这个回答的标准,都是ky。


是的,一个带有明显asoul粉丝特征的账号用asoul粉丝熟悉的话术上了热评,居然不允许其他asoul粉丝在楼中楼里打招呼互动。互联网何时要一个群体闭塞到如此地步?

如果你只是讨厌他们把招呼的方式,你不展开楼层就好了。

你乱干涉别人的楼层,ky的是你。

除非up主本人下场参与管理楼层。这是只有up主有的权利。


这个回答能有100多赞,说明有不少人是逢开asoul必点赞的。

有些人希望那些成分沾了asoul的账号只能在asoul圈子里发言,可每个人都是多面的存在,他们有在其他圈子发言的自由,也有在“萍水相逢”楼中楼相认的权利。

在一些人眼里,asoul粉丝只要出现,就是一种错误(然而asoul粉丝早已遍布很多圈子)

user avatar

加个利益相关好了:17年就开始看春日望的观众,知道我在说什么的应该都是v圈老人了,不会真觉得我是什么都不懂的“傲慢圈外人”吧。

我不讲小圈子的黑话,不用一些自己都不能理解的术语去包装美化一个事实上很sb的行为,是因为我喜欢和正常人交流,并且不想当孔乙己,所以我尽量讲人话(笑)


1. 如果说“asoul部分粉丝到处引流发病”是一种无法控制、且其余粉丝都已经默认了存在合理性的现象,那嘉然和as其他几位因此被牵连,甚至被路人骂就是一种更加普遍且自然的现象

毕竟前者还不太常见,但是后者的“粉丝行为,偶像买单”是存在很久的潜规则了。(嘉心糖们可能觉得嘉然不算偶像,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路人觉得)


2. 有的嘉心糖又要说了:现在粉丝们已经收敛了很多,并且开始自我规制。

但最开始到处引流的那个时期,大规模入侵其他圈子已经给很多路人留下了非常坏的第一印象。何况现在这种到处乱刷的现象还没有真正消失,嘉然及其无辜粉丝因此被骂只能说是必然的。

最开始既然选择了万象天引,那到最后路人缘败坏的结果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嘉心糖们要学会习惯。


3. 其次有的嘉心糖觉得路人骂嘉然,或者直接地图炮整个粉丝群体解决不了问题。

然而没有来自粉丝内部或者as众人的亲自号召及强力约束,只靠路人举报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乐子人跑出来撒野抹黑的是嘉然的形象,真正的粉丝应该比路人更有动力与决心去维护圈内环境,打击这种现象。

现实却是,圈子内部几乎放任自流,官方也只是轻飘飘地带过,圈内大部分人就指望路人如果遇到了自己举报来解决。

那雪崩的时候确实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整个圈子被骂也是求仁得仁。


4. 最后有人可能要说:以前那些具有抽象属性的圈子也是这样啊,为什么那时候不提自肃环境的事?

很简单,以前的那些抽象圈子,根本就不在乎路人缘,也不在乎路人对整个群体开地图炮——但现在的嘉心糖在乎;

以前的那些抽象圈子,毫不在乎诸如孙笑川之流被骂被黑的问题,也无所谓别人抹黑了孙笑川的形象——但现在的嘉心糖十分在乎嘉然的形象。(孙笑川这两年也已经过气了,现在最潮的圈子是动物园,也是早期嘉心糖引流的圈子)

这就是问题所在。有些嘉心糖一边乐于到各种抽象圈中引流,一边又很在乎嘉然的名誉,很显然,这种引狼入室的问题路人是无法帮你解决的。


5. 结论也很简单,现阶段既然根本解决不了,那也别怪大家一起摆烂:你们到处乱刷可以,管不了也行,那我因此不爽你们的嘉然就更理所当然,骂几句比举报还要省时间。

别只想着做切割,解决不了实质问题一切切割在路人眼里都没用,大家都没时间,只是本能的讨厌这些引流人嘴里天天提到的嘉然而已。


更新:

1. 路人地图炮波及无辜粉丝的问题

上面提到过一点,下面具体来说说:

其实很简单,路人根本不会想那么多,也没有时间没有义务去细究与辨别你们嘉心糖内部的粉丝派别,在绝大多数圈外人眼中,嘉心糖就是一个群体,任何一个人的发言都代表着嘉心糖的形象。

因为一个人而对整个群体产生不好的印象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不会因为你们是嘉心糖就发生改变。能改变的只有减少己方不分场合乱刷的事情发生

如果自己圈子内不自肃,放任乐子人跑出去撒野,最后遭到地图炮的时候才喊冤,等于说你们也有责任的吧?


什么,你说人太杂、乐子人太多根本管不了?那我只能说你不想管他不想管,官方也只是形式大于内容的劝阻,所有人都在当鸵鸟,那雪花们最后就别惊讶为什么突然间就雪崩了。没人维护的圈子里养出些什么样的乐子人,以及他们会给圈子带来怎样的骂名,诸位应该都有心理准备了吧?

说来说去又回到最开始的问题了——谁叫嘉心糖们最初选择了万象天引呢?

把什么人都引进来,却又无法有效地管控,或者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去约束他们的行为,最后整个圈子都被骂只能说是求仁得仁了。


任何决定都是有代价的享受过万象天引带来的流量,现在骂名来了就想脱身?天底下没有这么好的事。


2. 发展走向

短期来看,上面的这些矛盾是无法调和的,我也只能在这回答一下问题本身——嘉然为什么会被骂。

而这种现象就如同部分嘉然粉丝到处ky的行为一样——不对,但同样无法控制。在矛盾解决之前,双方都只有去习惯它。都一样。


3. 题外话

都有“披皮黑”or“反串黑”这种生物和名词出现了,这个圈子还不算饭圈吗?知道这些术语最早来自哪吗?(笑)

不只狭义的娱乐圈里才有饭圈文化,男性群体中很早就有类似的文化了:

最早的手机圈(华为与小米粉旷日持久的大战),电竞圈,还有这两年的原神与方舟圈子——为了自己粉的品牌/战队/游戏相互攻讦、反串,这与饭圈何异?

现在au与anti-au的大战,不过是这种男性中的饭圈文化,快要进入饭圈真正的发源地——娱乐圈罢了。


4. 评论区有知友说as圈与传统粉圈的结构是有很大不同的:在这里更自由,粉丝群体能避免被资本pua,当然同时也更无序。

这点确实如此,很明显乐华或者字节现阶段还无法对au们的钱包下手,au们还处在自愿追星的状态。

但同时要注意到:

传统饭圈的打榜、反黑、互撕这些行为,大多都局限于各自的超话或者豆瓣话题内,也就是圈地自萌型追星。哪怕两家粉丝之间的对立与撕逼再严重,平日里也不会让大众看见,更不会在无关的地方,没头没脑地让你去关注他们家哥哥,甚至在下方自嗨搞团建——而这些,是影响路人观感最直接的因素

在路人所能接触到的嘉心糖里(最常见于钓鱼,引流等场合,这些人大部分都做着与以前抽象壬无异的行为——

评论上来便阴阳怪气,也不会自己创造有趣的金句,永远在复读一些别人玩剩下的烂梗。你要是打算讲道理,马上就和你摆烂:“啊对对对、你太懂了都给你懂完了、何不顺从你”,除了这些不需要动脑就能打出来的字,在互联网上的表现就像一群失去了正常交流能力的bot——

这样一个群体在正常人中什么风评可想而知。

【关于这一点,诸位可以移步此回答的评论区,现成的例子还挺多的。】


而问题又在于,以前那些四处乱刷并阴阳怪气的狗粉丝,你骂他们甚至骂孙笑川他们都无所谓,欣然接受,但是在as这里显然就不行了,嘉然是他们的偶像,而非孙笑川之流。

这种同时具有抽象属性与饭圈属性的群体,短期看来,风评根本不可能扭转,被骂是必然的。

5. 有知友提出,这种“到处乱刷”的小鬼现象以前也有很多圈子存在:恶臭的一点有狗粉丝群体,纯良一点的如jojo圈的小鬼。

确实这种现象并非au独有,但是,以前这些群体在外的名声很好吗

狗粉丝就不说了,人人喊打;到处刷jojo的,不是因此还诞生了新名词“jo小鬼”吗?甚至有段时间整个jojo圈的名声都很差。这些群体中难道就没有正常人了吗?肯定有,但还是免不了被地图炮。

现在as圈的待遇并不特殊,不过是发展到后面,au的群体越来越复杂了,既有抽象壬又有mmr。而au中后面来的mmr,是难以接受as以及整个圈子都被骂的,因此路人一说什么就反应强烈,再一对线,au在路人眼中就更像饭圈了,印象更差。

所以现在as圈呈现出了一种“一边是乐子人/小鬼在外使劲招黑,一边是mmr又不允许路人因此骂as”的割裂现象。


PS:这两种嘉心糖也都在评论区里出现了,并且对该答案发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

一边为了护着嘉然在评论区里舌战群儒,并试图将乐子人开除粉籍,表示现在的嘉心糖都是善良的粉丝;

另一边则在发表“嘉心糖不都是乐子人?不会还有真情实感的嘉心糖吧?他们巴不得嘉然倒了or嘉然倒了他们也无所谓”等言论。

有趣的是,明明在同一个评论区里,他们却似乎对彼此都视而不见——除了在直接开除对方粉籍这一点上保持高度一致。

对于以上行为艺术一般的评论,建议两边的嘉心糖先自己内部统一一下口径再来,到底哪边才是真正的嘉心糖我暂且蒙在鼓里。

user avatar

嘉心糖自知是引流,还是要装魔怔饭圈人。一边装魔怔人一边魔怔地解构自己的魔怔,我愿称之为魔怔悖论。

他们故意[这都涉及辱骂歧视?]给你看,[涉及辱骂歧视,已删除]。

他们自己有没有陷入认知失调呢?我觉得应该是有的,毕竟拿自己开刀自我解构,这是必然的后果。但他们也会装作没有认知失调或者装作无所谓,又开始对这种认知失调进行新一轮的解构。

在这种层层解构之下,他们把“人设”“姿态”“人格面具”“身份”的荒谬性彻底揭露了出来,打开了一个可以真诚表达的空间,虽然看起来有点怪异。如果你看明白了这种技术,就会发现他们一直在这种魔怔话术的掩护下表达着自己的真实情绪。

不只是嘉心糖,其实这种交流技术在互联网上早就出现了。

他们知道自己想要去热爱某样事物,却害怕自己因为热爱而变成自己厌恶的人,变成饭圈人士或者资本的刀子,变成被他人利用的武器。所以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焦虑,并且时时刻刻警醒着自己。

就拿枝网作文查重率来说吧,这种玩法其实并不是什么魔怔行为,它背后的逻辑是这样的:饭圈人热衷于复制转发各种一模一样的文案进行刷屏,宣传和控评。要防止自己沦为饭圈人士,就要保证自己不成为资本的附庸,不能搞这种标准化控评,必须要体现每个人的个性。所以这些人玩的梗,写的小作文,发的病,都讲究原创性和质量。故而,你发的热评,必然有人帮你查重。可以看出,他们想要把自己打造成优秀的二创群体,而不是和内容消费的本性背道而驰,和弘扬人的个性背道而驰的饭圈群体。

故意恶心路人也体现着一点,他们想要暴露自己的危险性,让厌恶自己的人提早避而远之。在饭圈内,其实有一类群体叫做“反黑站”,相当于粉丝自发组织的公关部门。他们会把一些反串黑的夸张言论进行举报和控制,然后打造一副好人形象,其实是人面兽心。但嘉然粉丝明白这其中的虚伪。他们处于一种自相矛盾之中……只好用这种方式行事,以告诉路人“我们的确是恶的,请提防我们”。可惜的是,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引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我觉得他们自己也明白,只是麻木而已,通过不断自我否认到达的一种麻木。

这些网络文化是反理性主义的,常常也是解构主义的。因为历史告诉我们,理性主义总是走向虚伪,更不用说在互联网语境了。人们想要活得像个人,而不是一个人设。人们不想要虚伪,不想要被控制。所以一切简单的直接的表达都不再可能了……必须要穿过复杂的阴阳怪气的话语,不知所谓的发病,才能在这种怪异性的夹缝里传递一点真实的情感。这就是现代性的一个阴暗面,是现代性带来的永恒苦果。我们每个人都在承受这一代价,只不过嘉心糖意识到了这点而已。

这是互联网亚文化的一个奇观,但并不是偶然和任性。你们要明白背后深刻的历史内涵。要知道,每一种亚文化,都对应一种压抑,都对应一种荒诞,都对应一种希望。

user avatar

就以前那种引流方法,被骂属于是正常的。

真要切割就得在一二月份甚至更早再切割,那时候受影响的路人还不太多,基本没怎么出圈,舆论还没有形成。

可惜那时候大多数au心里想的可能还是“哪怕恶心到七个,引到三个就算赚”吧。

等到asoul已经dssq之后,再进行切割就没有任何“正当性”可言了,你说你从来不刷屏不引流,引流的全是反串黑和小鬼,“他们不是真正的AU”,可路人没有义务去分辨啊,“开除X籍”这招基本只在内部有用,对于一窍不通的路人甚至可能会起到反效果,“你们是不是在甩锅啊”。

这是极度去中心化+亚文化破圈的必然后果,更不用说au骨子里都有一股网络老嗨的味儿。

同时,正向的dssq也会带来反向的dssq,譬如“资本的大手”“刷数据”“官方水军”“nc粉头子”等等刻板印象的复读,也会在路人中不断传播发酵。

不要总觉得破圈是什么好事情,视角是个很重要的东西,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个事物的观察可能截然相反,一旦标签化之后一切正面负面的东西都只能加强思想钢印。

asoul这个项目已经足够足够养活自己了。(如果这都养不活,以后中国大概就不会有任何新的3dvtuber了。)

而且目前虚拟偶像行业真的说不上多大,60多亿很多么?真人偶像在千亿级别呢,就算乐观一点达到这个水准恐怕也要几年时间。

与其天天想着破更大的圈,引更多的路人,不如缩回小圈子自娱自乐,asoul团队最好也别天天惦记“友商”如何如何,深耕技术,不断孵化新节目新企划才是长久之道。

user avatar

不懂就问,这个虚拟主播和肖战有什么区别

在我看来,肖战和什么王一博、蔡徐坤没有任何区别,我既不关心也不在乎。有人说肖战的粉丝怎么怎么样,我还真就不信其他明星的粉丝有多冰清玉洁,无非是肖战倒霉,碰上了自己的粉丝搞出了大麻烦。

但肖战的问题在于,节奏发生后,不仅没有第一时间进行切割,反而一直在装死,导致了节奏越来越大。如果事件发生后,他迅速发个声明,他或许约束不了自己的粉丝,但这波争论也就马上消失在公众视野了,哪会来什么杂七杂八的事情?

那么问题来了,到现在为止,一群自诩为“玩梗”的贵物粉丝们在互联网上疯狂排泄,请问这位虚拟主播有没有和他们进行明确的切割?

你说这样做有用吗?他们该哪样不还是哪样吗?

是没用,但对自己有用

肖战迟迟不切割是为了自己的粉丝经济

那到最后,说来说去,不还是一个披着“二次元美少女”皮的二代肖战么

——————————————————————————

其实我也不是不理解,锅全让嘉然背,也不尽然

你说肖战他能完全主宰自己的发声通道吗?当然不行,他得听公司的。所以说风波闹到这个地步,他自己的想法其实并不重要,是整个公关团队的应对失当造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嘉然不如肖战

虽然肖战也是个被资本所控制的艺人,他不能随随便便和公司闹掰急眼,但是他的“核心资本”——那张脸,可是他自己的。所以说,如果到了真的不可调和的地步,他是可以和公司翻脸跳出来继续混一口饭吃的

那嘉然呢?她的“核心资本”,那个皮套,是属于她的吗?她根本没有资本与公司翻脸,“嘉然”这个形象对于公司来说只是个产品,一如绊爱的一号机、二号机一样

所以,指责嘉然为什么不对现状加以干涉,这确实是不太应该的,因为这是运营团队乃至公司的决定,她对此有没有话语权,是存疑的

可以说,嘉然算是个艺人,她对自己的形象是有考虑的

但资本不会,嘉然只是一个产品。全网风评变差的同时带来的是流量的飞升,与收益的暴增。它不在乎什么可持续发展,毕竟一个艺人的“生命周期”也就那么点日子,长远运营是划不来的

所以说,“嘉然”会不会对现状加以干涉?

会有这么一天的,但那是公司根据流水流量等一系列要素分析过后,确定“嘉然”这个产品已经没有进一步收益空间时,最后捞一把再走的时候

————————————————————————

我发现我答一些键政话题都没这么小心,用词这么谨慎,仿佛有种内心深处的惧怕,这种感觉和围观饭圈妹妹时如出一辙,一种对面和我不是同一生物的恐惧感

但饭圈妹妹有一个好,她们要是能说出下面一类的话,会因为被认为太蠢而被开除粉籍的

user avatar

以前我总觉得那些乱引流的人魔怔,被骂了还要说一句“关注嘉然”的是反串,要切割,但有一天我在贴吧看到一个帖子,挂的是纯路人经典评论,大概就是批评“乱引流”的,下面的评论清一色的是“问他关没关注嘉然,就是为了恶心他”。

我沉下心想了想,还真是,一来“引导粉丝”这个事确实是听得不乱引,乱引得不听,二来有哪个管理成功的大数量群体的案例呢?嘉然明面上已经有150万粉丝了,网络这种没有实名不需要负责的环境,你让官方下场管理粉丝,管理到什么程度?能按住反串的手让他们不碰键盘吗?

第三就是,“纯路人”的偏见是根植于心里的。来回就是“夹子音”“肖战”那些话,要不就是“评论区精准表现了这种现象”之类的。殊不知自己就是一个过滤器,只能看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且不说知不知道asoul是个五人群体了以及直播风格凭什么能在一众极其内卷的国v里脱颖而出了,我跟你说她舞蹈强,你听得懂吗?知不知道爵士韩舞宅舞的区别,知道带上动捕跳舞和真人舞者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吗?作为asoul五个人都不可分割的整体中的一部分,知道贝拉的高音能飙到哪个音吗?知道asoul的二创到了何种地步吗?当然也会有人说“这跟胡乱引流乱刷有什么关系”,那就回到我前面的论断了:劝导粉丝这种事,刷的不听,听的不刷,你可以对这种现象不满意,一口一个“肖战”,是不是不会别的用词了?需不需要我给你们科普一下肖战被全网嘲是为什么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切割粉丝是不可能的,辩解也是完全无效的,一般来说能接受嘉然和asoul这种画风的不会有“纯路人”那套典中典(摘自评论区:你们怎么不早点把我引来),能感受到嘉然魅力的甚至还会感觉引得还不够;而许多喜欢爆典的“纯路人”本身确实是带着恶意和偏见的,最起码我看到相当一部分人在用下三路,群体攻击和不自知的双标在评价这种事。有些人会说“被粉丝恶心到了”,这能掩盖你们的素质低下吗?现在的女孩正常说话都要被骂夹子音,动不动就巨婴幼教乔碧萝,殊不知乔碧萝套了皮也是个底边。所以为什么我还要费尽心思给你解释“嘉然很好,粉丝有不好的,我给您道个歉呢”?

前两天我看到一个关于原神饭圈化的回答,我觉得很贴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饭圈”和“肖战”是个用来攻击人的帽子。看了这么多回答,有一个人能清楚明白的回答出来饭圈是什么吗?国内饭圈的形成跟微博的评论算法这种技术因素有什么关系?在嘉然之前难道网络上都好声好气的没有饭圈没有引流没有魔怔人?你觉得被骂以后还在那引流“关注嘉然”是有点剑,是恶心,那就对了。理性讨论只留给带脑子的人,我可以跟你谈动捕技术,谈“元宇宙”是不是在割韭菜,谈中文互联网的独特生态,谈嘉然粉丝的形成现象背后内核,谈“饭圈”的精确定义,谈asoul五个人的舞蹈和歌唱水平,谈国v和日v那一套历史,谈洛天依海子姐嘉然的区别…但是对于大部分带着偏见的人,这些都是徒劳的,所有的这些都比不上“粉丝引流”(尽管这早已经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的老古董了)带给他们的恶心感。所以我能做的,只有一句“关注嘉然,顿顿解馋”。

如果你被恶心到了,没错,我确实是故意的。还是那句话,理性讨论只留给有脑子的人。你看到的嘉心糖没跟你讨论正经东西,不是他们不会,只是你不配罢了。

user avatar

你就告诉我,有哪个文娱圈的人不是“网上一片骂声”?

你说一个?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