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翻译上导致的一种误会。virtual 被不适当地译作了「实际上的」「事实上的」等等。
这给予我们一个深刻的教训:英汉词典有时是靠不住的,不少时候还必须借助英英词典,至少要看看双解。
事实上,据朗文词典的解释:
vir‧tu‧al
1 very nearly a particular thing
2 made, done, seen etc on the Internet or on a computer, rather than in the real world[1]
virtual 的本义是近乎真实的,在这意义上,它不等同于actual。
同时,注意到 virtual 的词源解说:
virtual (adj.)late 14c., "influencing by physical virtues or capabilities, effective with respect to inherent natural qualities," from Medieval Latinvirtualis, from Latinvirtus"excellence, potency, efficacy," literally "manliness, manhood" (seevirtue). The meaning "being something in essence or effect, though not actually or in fact" is from mid-15c., probably via sense of "capable of producing a certain effect" (early 15c.). Computer sense of "not physically existing but made to appear by software" is attested from 1959.[2]
这表明,15世纪中期,该词就用于表达一种「在本质上或效果上的存在」,即使在事实上是不存在的。1959年,被用于表示被软件制造出来的非物理现实。
基于上述理由,在 VR 这个词组中,或许译为仿真现实更为妥当。
教过英语的说两句。
这就充分体现出学英语要多看英英词典的价值了。大家在学英语的时候最好买英英词典,这样才能理解某个单词的真正含义。
简单一句话说,virtual的本义就是“程度上的无限接近”或“相当于”。
翻译成“实质的”,是因为描述的对象在形式上并非达到完全一样(即程度上的100%),但不影响对其性质的判断。
举个例子,吕后在形式上(或程度上)不是皇帝,但实质上就相当于皇帝(也即无限接近皇帝)。
至于“虚拟的”,其实指的是用虚的来构拟实的。换言之,这是指这个虚拟的无限接近于真实。或许,这个词翻译成“仿真”会更好点。
你看,这个含义完全就是virtual本义的引申。
因此,virtual所谓的“有两个矛盾的含义”不是事实。
这个问题初中时就困扰了我很久,当时我们英语老师的解释是只有在计算机相关的概念里表『虚拟』,其余都是『实际』,记住就行了……原因是我们当时能够接触到的名词词组只有 virtual reality。
不过自从我开始学会 google 以后,老师就骗不了我了。其实就是翻译不精确,或者说压根翻译错了。
virtual 和 practical 这一类的词都表示『非常接近实际(reality)』,但距离真正的 fact 还差那么一点意思( real 和 actual)。practical 一般指实践上的。而这一类词在作副词时都表示『几乎』的意思(通常在口语中用的比较多,有种夸张的意思在里头),例如 practically everyone 是『几乎所有人』,但事实上并非所有人。所以把 practically 翻译成 『实践中如此』、『简直』、『99%的事实上』都是没问题的,但翻译成『实际上的』是错的,可现实中能看到有很多这样的翻译:
【practically_实际上】什么意思virtually 也是这个道理,你可以翻译成『几乎』、『简直就是实质上』,但从科学严谨的角度出发就是不能翻译成『实质上』。
最后再来看一句 CET-4 的官方例句:
Virtually all cooking was done over coal-fired ranges.事实上所有的烹饪都是在烧煤的炉灶上完成的。
而这句话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几乎所有的烹饪都是在烧煤的炉灶上完成的』或『99%的事实上,所有的烹饪都是在烧煤的炉灶上完成的』,因为事实上就是有很多烹饪是在用电的炉灶上完成的。
从这个角度看,虚拟现实其实也没有那么的不真实,相反是非常接近现实。
这种翻译不精确带来的理解上的障碍其实还有很多,我经常举的例子是计算机科学中的 cycle-accurate,通常翻译为『时钟精确的』,但更能够容易让人理解的翻译是『精确到时钟的』。
「1」virtual:
http://www. merriam-webster.com/dic tionary/virtual「2」practical:
http://www. merriam-webster.com/dic tionary/practical「3」actual:
http://www. merriam-webster.com/dic tionary/actual现在全日制,多数是以牛津高阶为准吧。吹句大的,牛津字典没总结好。Virtual 其实就一个意思:有实无名。
牛津第一条,其实是本意。我举个例子,曹操和慈禧太后是 virtual 皇帝。
牛津第二条,讲计算机方面的引申义。要知道,互联网之初,网上信息的地位并没有这么高。举例说,某宝、某东是 virtual 商店,有商店的功能,但没某摸得到的门店。可是现在大众越来越接受,网店就是店。逐渐变成有名有实,所以你就糊涂了。
第二条还有第二个问题:中文翻译“虚拟”,听上去像“造假”。其实是计算机以“以虚拟实”。如果翻译成“拟实”,你就能一眼看出,是第一条的引申义了。
别人用几千字给你解释的,我用一句话就可以解释----此“实”非彼“实”。
你的问题不是出在对于英语的理解上,而是出在对汉语的理解上。
汉语里的“实”至少有两重不同的意思:
你用你的汉语语感来仔细的感受一下,汉语里的“真实的”和“实际上的”是同一个意思么?
比如我说:
那么1和2的意思是一样的么?
不但不一样,反而正好相反的吧?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说这件事是确确实实发生过的。
而“这实际上是个故事”是说这件事实际上没发生过,只是虚构的故事。
可见,汉语里的这两个“实”----“真实的”和“实际上的”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
那么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你是把Virtual(虚拟)中的“虚”理解成了汉语里的“虚假”之意,对应的英语是Fake。
同时,你又把汉语里的“实质的(实际上的)”中的“实”理解成了汉语里的“真实的”之意,对应的英语是Real。
在这样的错配之下,你面对的就是Fake和Real这两个意思正好相反的概念。
但问题是,这是由你自己张冠李戴造成的,实际上Virtual的“虚拟的”和“实际上的”这两重意思完全不矛盾。
与“虚拟的国家(比如乌托邦)”相矛盾的是“真实的国家(比如美国)”,而不是“实际上的国家(比如巴勒斯坦)”。
这也就是我在开头时说的----此“实”非彼“实”。
PS:我看到的有的回答中说Virtual在当“实际上的”意思讲时,可以指曹操和慈禧太后是Virtual Leader,也就是事实上的统治者。
然而,英语里并没有这样的说法。
在想表达谁是事实上的统治者之类的事情时,英语里都是用de facto这个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