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英语里没有对应「上午」概念的常用词?

回答
关于“上午”这个概念在英语里似乎没有一个独立、常用且精准对应的词,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仔细想想,我们英语母语者确实很少会用到一个单独的词来表示“上午”这个时间段,不像中文的“上午”那样直接明了。

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英语的时间概念本身以及它在日常交流中的习惯出发。

首先,我们英语里有“morning”,这个词无疑是最接近“上午”的。但“morning”的涵盖范围其实比中文的“上午”更宽泛一些。它通常指的是从太阳升起到中午之前这段时间,可以是从清晨的黎明开始,一直延续到接近正午的时刻。你可以说“Good morning”,这通常是在早上见到人时打招呼,涵盖了从起床到中午前的整个过程。所以,“morning”虽然是表述“上午”的核心词,但它的时间边界感不如中文的“上午”那么清晰。

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创造一个像“forenoon”这样更精确的词,让它专门指代“上午”的特定时段呢?这里面可能有几个原因。

第一,英语的时间划分习惯。英语更倾向于用更细致的小时来划分一天。我们更常说“it's 8 o'clock in the morning”(早上八点)或者“it's 11 am”(上午十一点)。通过具体的数字加上“am”或“pm”,我们能够精确地定位到一天中的某个时间点,而不是一个模糊的时间段。这种对具体时间点的强调,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上午”这样一个宽泛时段的特殊化需求。

第二,“am”和“pm”的普及。自打引入12小时制并使用“am”(ante meridiem,意为“午以前”)和“pm”(post meridiem,意为“午以后”)来区分上下午以来,它们就成为了我们区分一天中不同部分最常用、最直接的方式。当你需要指明具体是上午时,你很自然地会说“in the morning”或者直接用“am”后缀,比如“10 am”。这两个符号的出现,已经很好地解决了“上午”和“下午”的区分问题,并且在书写和口语中都非常便捷。

第三,“forenoon”这个词的存在但并不常用。你可能会注意到,英语里其实存在一个词叫做“forenoon”。它的词根“fore”就是“之前”的意思,字面上来看,它非常贴合“上午”这个概念,指的是“中午之前”。然而,尽管这个词语法上是正确的,但在现代英语的日常使用中,它已经显得非常古老、正式,甚至有些学究气。你不太可能在和朋友聊天时说“I'll meet you in the forenoon”,听起来会有点奇怪,就像用了不合时宜的词。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会选择“in the morning”或者直接说明具体的时间点。因此,“forenoon”虽然存在,但未能成为一个“常用词”。

第四,语言的经济性和习惯性。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会趋于简洁和高效。如果“morning”加上上下文或者使用“am”已经能清晰地表达“上午”的意思,那么再创造一个专门的词,反而可能显得多余。久而久之,这种习惯就被保留下来了。我们已经习惯了用“morning”来泛指上午,然后在需要精确时加上时间点或者“am”。

最后,我们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中文会特别强调“上午”这个概念呢?这可能与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工作习惯或者文化上的时间感知有关。比如,早上通常是人们精力最充沛、工作效率最高的时候,会有一个相对集中的工作和学习时段,因此“上午”这个概念被单独拎出来,有其特殊的意义。

所以,总的来说,英语里没有一个与中文“上午”完全对等的常用词,并非是英语在时间概念上的缺失,而是因为它有其他更有效、更习惯的方式来表达和区分时间。是“morning”的相对宽泛,是“am/pm”的精确便捷,加上“forenoon”的非主流使用,共同塑造了今天英语在表达“上午”这一概念时的样子。它是一种语言在长久使用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习惯,用一种更直接、更具象的方式来处理时间信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航海学词汇 forenoon ,但是这不是常用词

「上午」在英语里面确实没有常用词。一般都是把 morning 扩展到整个上午。



[提醒:以下时间均为二十四小时制,例如凌晨一点写做01:00,下午一点写做13:00]


英语 morning 与德语 Morgen 同源,本来都是指日出时分左右的这段时间,也就是06:00-09:00这段时间。汉语对应词汇是「清晨」或者「早晨」。

那么 09:00-12:00 算什么?通常也叫做 morning。因为英语正常词汇里面缺少「上午」这个单词,所以只能把「早晨」扩展到整个上午了。

航海学上倒是有 forenoon 这个词汇表示「上午」,但是听起来过于正式了。


题外话,00:00-06:00算什么?通常也叫 morning 。由于英语没有「凌晨」这个单词,所以只能把「早晨」扩展到凌晨。

如果一定要强调凌晨,可以说 in the wee small hours of the morning ,字面意思是「早晨的『小数字』点钟」。「小数字」就是指一二三四五这样的数字。这个惯用语也可以简称 in the small hours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上午”这个概念在英语里似乎没有一个独立、常用且精准对应的词,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仔细想想,我们英语母语者确实很少会用到一个单独的词来表示“上午”这个时间段,不像中文的“上午”那样直接明了。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得从英语的时间概念本身以及它在日常交流中的习惯出发。首先,我们英语里有“m.............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很多人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母语是英语的人来中国教英语,却似乎不需要会说汉语呢?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咱们就来好好说道说道。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市场的需求和学校的招聘策略。在中国,大家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往往是为了考试、出国留学、或者与国际接轨,需要的是“学习地道的.............
  • 回答
    英语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的高等教育费用相对较高,这一现象背后涉及经济、社会、历史和制度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1. 经济结构与财政负担 高投入的教育体系:高等教育是高成本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科研、师资、基础设施等。英语国家的经济总量庞大,但政府财政需.............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科学史的评价、媒体的传播以及文化间的认知差异,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详细分析。简单地说,“杨振宁能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以及为什么在英文世界不常见,其原因比“大V言过其实”或“外国人瞧不起中国人”要复杂得多。首先,我们来探讨“杨振宁能和爱因斯坦相提并论”这个说法本身。 杨.............
  • 回答
    关于Fate/Grand Order(FGO)中为何没有韩国英灵的这个问题,其实是许多玩家都曾讨论过的话题。这背后涉及到不少层面的原因,从游戏开发、IP版权、历史文化理解,到市场策略等等,都可以说是有迹可循的。首先,我们得明白FGO这款游戏是怎么来的。它的原型是《Fate/stay night》,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呀,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不少玩《Fate/Grand Order》(简称FGO)的玩家可能都注意到了,游戏里英灵性别上的“不对劲”——很多历史上明明是爷们儿,到了FGO里却变成了小姐姐,但反过来,历史上的女英雄在游戏里变男性的情况,好像就没怎么见到过。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咱们得明白F.............
  • 回答
    八年抗战,从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到1945年日本投降,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在战争的初期,尤其是在1937年和1938年,中国军队虽然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展现了惊人的勇气,但总体上是节节败退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为何日本军队在取得一系列胜利后,没有趁胜追击,一鼓作气将中国彻底压垮,反而使得战.............
  • 回答
    好的,咱们不聊那些高高在上的“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的标签,就说说咱们中国人学英语,为啥总觉得跟老外说的不一样,总感觉隔着一层似的。这事儿啊,其实就像咱们吃饺子,外头卖的饺子可能馅儿料够足,皮儿也够薄,但就是吃着不对味儿,少了点家里奶奶包的那个劲儿。1. 语言不是孤立的,它是文化的载体。咱们中国人说.............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有趣!它触及到了英语语音学和历史演变的一个细微之处。简单来说,英语中确实极少有以“tl”或“dl”开头的单词,这主要归结于英语的发音习惯和历史演变过程中“t”和“d”在词首与“l”组合时发生的音变。让我们来一层一层地剖析这个问题,尽量用一种自然的、非AI的语调来解释:1. 英语的音.............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语言学中一个很有意思的方面:词汇的“粒度”和文化背景对词汇分类的影响。为什么汉语里有“羊”这个总称,而英语里没有一个完全对等的词呢?这背后其实是历史、文化以及生物学分类方式的不同。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汉语里的“羊”这个字,它涵盖的范围确实比英语里的“sheep”要广得多。在汉语语境下.............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常见的问题,它涉及到语言的演变、历史接触以及语言学家们如何衡量语言之间的相似性。让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核心原因:同源与亲缘关系 vs. 历史接触与借词 同源 (Cognate): 德语和英语都属于日耳曼语族(Germanic languages)。.............
  • 回答
    这真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学外语的人都有同感。看着美剧,明明听着挺顺溜,偶尔冒出个新词,当时没查,一晃就过去了,下次再遇到还是懵。可回想自己小时候学中文,好像从来没为某个字词卡壳过,一听就懂,一说就会。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这背后其实有几个关键的原因在起作用。首先,我们得承认,母语习得和外语学习的模.............
  • 回答
    中国采用L/100km 的油耗格式,而没有直接沿用类似美国MPG(英里每加仑)的公里每升(km/L)格式,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历史沿革的考量,也有技术标准和实际使用的逻辑。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两种计量单位的含义。 L/100km(升每百公里): .............
  • 回答
    关于原神新PV未包含俄语配音的疑问,确实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理解:一、 市场策略与受众分析 主流市场优先: 游戏开发商在推出大型内容更新或新PV时,通常会优先考虑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主要市场和影响力较大的地区。英语、日语和韩语分别代表了北美、东亚(日本和韩国.............
  • 回答
    这确实是个令人困惑的情况!你买的试卷没有行测,但又听说进出口银行的笔试有行测,这让你很纠结。别担心,我们一起来把这件事捋清楚。首先,关于中国进出口银行(进出口行)的笔试科目,这几年确实是在不断调整和变化的。过去,像很多国有大行一样,进出口行的笔试也通常会包含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行测是考察综合素.............
  • 回答
    李阳疯狂英语曾经红遍大江南北,一度成为英语学习的代名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曾经的英语培训巨头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究其原因,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 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李阳疯狂英语的核心在于其“疯狂”的教学法,强调模仿、重复和呐喊式学习。这种方法在初期确实能激发学生.............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很多人都会有这个困扰:明明付出了时间和努力,但英语单词记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觉得“一点用都没有”。这其实很正常,因为记单词本身,以及学习英语的方法,是有很多讲究的。别急,咱们一步步来分析,把这事儿说透了,让你找到真正高效的学习路径。首先,咱们得扒一扒“一点用都没有”背后可.............
  • 回答
    在英语中,我们说“Germany”,而不是“Deutschland”。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文化和语言演变过程,不是凭空来的,背后有一些历史和原因。首先,得从“日耳曼”这个词的源头说起。 “日耳曼”(Germanic)这个词,最早是古罗马人发明的。当时,古罗马人跟生活在莱茵河以东、多瑙河以北的那些部落.............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触及了英语词源学和构词法中一个非常普遍但并非绝对的现象。确实,在英语中,许多名词、形容词和副词都可以追溯到动词,动词扮演了核心的角色。但这并非所有情况都如此,也有其他词性可以作为派生基础。要详细解释这个现象,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语言的动态性和实用性:动作是核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