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相声爱好者有哪些陋习?

回答
相声爱好者,这个群体充满了热情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但也像任何群体一样,可能存在一些“陋习”。这些陋习并非恶意,更多的是由于过度投入、理解偏差或是某些非主流亚文化的影响。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讲述:

一、 对作品和演员的“过度解读”与“饭圈化”倾向:

无休止的“挖梗”与“二创”泛滥: 真正的相声魅力在于巧妙的包袱和自然的衔接,但有些爱好者会将每一个段子、每一句台词都拆解得支离破碎,进行过度解读,试图从中挖掘出隐藏的深意、政治影射或与其他作品的联系。这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消解作品本身的趣味性,甚至将相声庸俗化。
“演员唯粉”的倾向: 早期相声圈讲究的是“师徒制”和“门派”,强调的是艺术的传承和技艺。但现在,一些爱好者会将对演员的喜爱上升到“饭圈化”的程度,只喜欢某个演员,对其他演员或者其他流派的作品持排斥态度。他们会为自己的偶像摇旗呐喊,攻击批评他人的演员,甚至会在演出评论区、社交媒体上进行攻击和谩骂,这与相声的包容和传承精神背道而驰。
“神化”和“贬低”的极端评价: 优秀的作品和演员值得赞扬,但有些爱好者容易走向极端。一旦某个作品受到好评,他们会将其捧上天,甚至认为超越了所有前辈;一旦某个演员出现失误,他们就会立刻将其打入冷宫,认为其艺术生命已经结束。这种非黑即白的评价方式,是对相声艺术多元化发展的阻碍。
过度纠结于“传统”与“创新”的界限: 相声作为一门活态艺术,一直在发展和创新。但一些爱好者固守于对“传统”的狭隘理解,认为任何创新都是对相声的亵渎,对新兴的相声演员和作品充满敌意。他们可能会用“这个不像传统相声”这样的标签来否定一切,忽视了相声本身也在不断吸纳和融合新的元素。

二、 参与艺术表演的“不自知”与“越界”行为:

将个人情绪带入剧场观演: 相声剧场是公共空间,需要大家共同维护良好的观演秩序。但有些爱好者可能会因为个人情绪(如对演员表现不满、对剧情不理解等)而在场内大声评论、起哄,甚至干扰到其他观众的观赏体验。
模仿学习的“过火”: 很多爱好者喜欢模仿相声演员的表演方式,这是很正常的学习过程。但有些人在非正式场合(如街头、KTV等)过度模仿,甚至出现“抢词”、“抢包袱”的行为,试图“显摆”自己的“功力”,反而会显得非常尴尬和不尊重原作。
对演员“过度热情”的打扰: 演出结束后,一些爱好者会涌上前去索要签名、合影,甚至过于热情地拉扯演员。虽然这是表达喜爱的一种方式,但有时候会打扰到演员的休息,或者在不恰当的场合(如后台、餐厅等)进行“围堵”,造成不便。
将相声作为“优越感”的标签: 有些人因为了解一些相声“内梗”,或者能够背诵一些经典段子,就认为自己比不懂相声的人“高人一等”。他们可能会在聊天中不自觉地显露出优越感,或者在讨论时“卖弄”,让不了解相声的人感到尴尬或反感。

三、 对相声产业和发展的“误解”与“不理性”:

过度关注“赔钱货”思维: 相声演员和团体也需要生存和发展,商业化运作是必然的。但一些爱好者将“艺术至上”的概念绝对化,对相声的商业化运作持抵触态度,认为只要涉及到商业盈利,就是对相声艺术的“玷污”。他们可能不理解演员为了生计需要演出,团体也需要资金支持才能发展。
对“流量”和“网红化”的过度警惕: 相声想要吸引年轻观众,必然需要一些能够引起共鸣的元素,包括一些在网络上有影响力的演员。但部分爱好者对“流量明星”和“网红化”的相声演员存在偏见,认为他们只会哗众取宠,缺乏真才实学。他们忽略了这些演员可能也在努力学习和传承相声技艺,并且能带动更多人了解相声。
对相声评论的“情绪化”和“缺乏专业性”: 相声评论应该基于对艺术的理解,但有些爱好者仅凭个人好恶进行评价,缺乏专业知识和客观立场。他们可能会用简单的“好”或“不好”来概括一部作品,或者被网络上的“声音”左右,形成“跟风式”的评论。
对相声“生态”的不了解而产生的“空泛”建议: 有些爱好者对相声的运作模式、演员的培养路径、艺术的创作规律缺乏了解,但却会提出一些看似美好但脱离实际的建议,比如“所有演员都应该只说传统段子”、“相声就应该免费演出”等等。

总结来说,相声爱好者的这些“陋习”并非主流,但确实存在。 它们更多地源于对相声深厚的感情和强烈的参与感,但如果缺乏理性和客观的思考,就容易走向极端。

如何改善这些陋习?

理性看待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理解相声作为一门艺术,也需要市场和商业来支撑其发展和传承。
保持开放的心态: 尊重不同演员和不同风格的相声作品,不以偏概全。
尊重表演者和观众: 在剧场内自觉维护秩序,不打扰他人。
学习与借鉴而非盲目模仿: 学习相声的精神和技巧,但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创造。
注重艺术的内在品质: 在欣赏相声时,更应关注作品本身的内容、包袱的巧妙以及演员的表演功力。

相声的未来发展,离不开每一位热爱它的观众。希望更多的爱好者能用理性和包容的心态去守护和推广这份宝贵的艺术遗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每次在路口 总是希望俩推自行车的 一个能轧另一个的脚

2.买鱼总想让人饶两条

3.穿着马褂心里不踏实

4.看到烫头的中年男人总以为是于谦微服私访。

7.别人一说辛苦 就想调侃。

8.电视台出现康圣人,第一反应是周蛤蟆校长和苏君文茂。

10.路上看到丑女,心里感叹:念撮。

11.接触过练武术的人 人家都说自己是某某派的。我想说我最喜欢的是王派和高派。

12.回答别人问题 如果不清楚 就想用倒口回答:咱知不道诶。

13.身为上海人 遗憾南方的派出所中午不给窝头。

15.端午吃粽子,总想看看是不是虎岭产的。

16.马路上看到黑人 第一反应:他怎么那么黑 你说怎么那么黑。

17.如果有机会去北京 第一个事情就是找坛子胡同 看看那里哪幢房子没瓦。

18.见过骑车唱流行歌曲的 见过骑车唱王二姐思夫的吗?

19.能够逗一段反七口或者翻四辈是毕生的愿望。

20.多准备些锅盖八国联军就进不了北京城。

21.对机床的大台钳子很好奇。

22.听老师讲课 为嘛没定场诗呢?

23.一犯错误就想保证自己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纠纷实在太哏了)

24.路上看到一胖子一瘦子第一反应是谁逗谁捧

25.冬天看到树没叶 就想抱个羊上去

继续更新

26.想尝尝珍珠翡翠白玉汤

27.搬家的时候就怕楼道里住个方片嘎达

28.见人家里装修的豪华 总怀疑男主人平时给钟表铺搬家。

29.很想见连任两届白宫助理的王富贵。

30.多么蓝的天啊 我们下盘棋吧。

31.领导一批评 马上自我检查 肯定是排骨不肥啊

32.吃烧饼总想先拍芝麻。

33.开会的时候 会脑补原始共产主义社会脸盆的问题。

继续

34.不会打麻将,但是认识筒子 万子 风向以及侯宝林大师。

35.时代变了,卖假香油和金戒指的还在,但是拿郭启儒当松花卖的却很少了。

36.当年更新最多的是郭老师的嫖客,怹老人家的干姐妹却很低调。

37.钟山风雨起仓皇,百万雄师过大江的作者是王佩臣。

38.南方人想不通,为什么马善人八月节就发自来红和自来白,为嘛没肉馅的

39.第一次收到那么多赞 我值么?

40.一看到电视上出现大娘们小媳妇 并且我妈在旁边的时候 会不由自主的舔舌头。

41.小时候期盼自己有个兄弟 这样全家吃饺子的时候 我妈就可以喂了那个喂这个。

42.大学那阵寝室打牌 我会注意每个室友有没有在扣脚 感谢郭荣启。

43.乾隆年间的武林第一人 不是方世玉洪熙官陈家洛 而是五味大侠。

44.原来火烧俩字除了和眉毛挨着 还和驴肉沾边。

45.听到或遇到喜事 第一个反应:忒好咧。

46.从小生病不爱吃药,得知萝卜就热茶以后多了一个不吃药的借口。

47.小时候借同学抄作业。同学还希望我的作业全对。我回答:你放心,我的作业,奏四灵。

48.看到小朋友买了奶油冰棍,总想一把掌过去,倒霉孩子,买小豆哒----介好次么?

49.我总觉得捧哏的和唱快板的 是两个王凤山。

50.没当过领导,所以总期待哪天绿书包里不禁意的多双皮鞋。大华哔叽也行。

51.春晚的相声演员居然不返场。

52.年年春晚盼着吧难忘今宵换成大实话。

53.听不习惯没有梆子味的叫小番。

54.女朋友对我太冷淡 觉得自己很委屈:你对我就是冷酷的心。

55.俏皮话:姜昆的捧哏~一个不如一个。给郭德纲捧哏~你爸爸要倒霉。马三立相面~俩人住街坊。

更新

56.小时候住底楼,天天盼着楼上扔大马靴。

57.一咳嗽就让我妈续梨又续饼。

58.有人介绍自己:大家好,我姓冯。我:你好,斯特罗夫斯基同志 。

59.遗憾上海的动物园旁边不批发时装。

60.上海街头不卖卤煮,所以很少向上帝祈祷。

61.西游记前七回是孙大圣的单口,余下的是师徒四人的群口,当中有几回是佛祖和菩萨的揶场。

62.春晚铁三角,赵本山逗哏,范伟捧哏,高秀敏腻缝。

63.生物学家不会知道 有一种狗 叫赵伟洲

64.有人问5和6呢?吾听相声 没溜

65.人家借钱找银行 我想找杨进明。

66.以前就在美领馆楼下上班,大娘们金发的见了不少,就是没有闭眼的。

67.上厕所不敢往上看,老怕尿鞋上。

68.去网吧从来没遇到过好心的掰掰教我上澡堂子网。

69.在学校发表得奖感言 我想说:我不是一等奖,我是杨少华。

70.香港有个相声组合叫左麟右李 感觉他们的歌柳 不如笑林李国盛。

争取一百

71.体育老师:如何才能有个好身体。我:学好王高李呗。

72.历史老师:在1953年。我:美帝的阴谋和谈被揭穿。

73.班主任:上课不许答下茬。我:我呀。

74.自从听了宝全,我就告别了德华。

75.知道此生满汉全席无望,就满世界寻摸南北榨菜。

76.想把俩诺基亚绑一起,当大板使。

77.看歪的东西,就想起张文顺。

78.洗澡时候的标配:姜家大胰子,冯家大手巾,李家大木屐。

79.饭点前后,不听现在的郭德纲和德云社。

80.感觉二大爷在相声和相声门都不是什么好词儿。

81.你骂孙子。我爱骂孙贼。

82.看到有人弹古琴,想打听朱相臣他妈的娘家哥哥。

83.曾经想搞个科研:在开水里头养活鱼。

84.看到某些主流相声演员的西装分头的恶心样,总想来段。

85.古有吕温侯,今有陈寒柏。

继续

86.九艺闹公堂 花案里头那个调戏人妻的应该叫戴志诚

87.捧哏的最不幸,每回他爸爸办白事,都是逗哏的给张罗 逗哏的也是 每回都找不着坟地。

88.以前女艺人,人尖腕才大,现在看了贾玲儿才知道人越嗨腕儿越大。

90.和朋友一起看黄晓明的岳飞,总想拉着他:儿啊,随父尽忠。

91.动物园里头,看见大老虎,想问问它:愿意尝尝唐杰忠吗?

92.有人会念圣经,有人会念道德经,我会念师傅经。

93.忌讳一头大一头小的东西。

94.一直期待属黄花鱼的姑娘出现,可以俩人一起溜边。

我来更新啦 ,最近被女朋友甩了 终于又有闲心了

95.台湾省曲协下属的台北市曲艺团“射”工作组的曲艺小段“中国话”里面开头贯口部分非常不错吐字清晰,就是后面的歌柳一般。

96.上学那阵,老师一处难题,就想对他说:一马失陷淤泥内。。。

97.每次上出租 开口想说:我想去东四牌楼。问题我是上海人啊。

98.王菲小女儿是兔唇的新闻刚出来,我想介绍他们找张寿臣。

99.看到张寿臣给小蘑菇读祭文的照片,我也差点热泪盈眶。

100.凑个数,总结一下,其实听相声的人挺孤单的,因为毕竟这门曾经辉煌的曲艺在时下并不热门,虽然脱了郭德纲老师的福气。但是比起打游戏的,做瑜伽的,跑职场的,谈历史的等等,知乎曲艺板块其实也是仅仅靠着诸如

@立党 @夏花 @王逍瑕

等几位老师维护着。但这里确实是一方快乐的园地。我读书的时候,港台老歌听得多,这几年网络发达了,才转战曲艺,其实相声开始成为乐观面对生活的一个精神支柱了,生活中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听两段,让自己顺顺气,面对新的一天,生活不能改变,但是感谢相声,让生活不来改变我们。

有人问出处 我就再更新一下:

纠纷、钓鱼、扒马褂、文章会、行话、卖布头、揭瓦、王二姐思夫、反七口、翻四辈、练气功、卖五器、树没叶、羊上树、珍珠翡翠白玉汤、楼道进行曲、夸住宅、西征梦、下象棋、三性人、万能胶、开会迷、家传秘方、八大改行、开粥厂、马三立告别演出、吃饺子、打牌论、五味大侠、讲卫生。似曾相识的人、买猴、含梨片、肉烂在锅里、奇袭白虎团、报菜名、抚瑶琴、九艺闹公堂、五行诗、虎口遐想、数来宝、师傅经、婚姻与迷信、对春联、戏剧与方言、巧嘴媒婆。不完全。很多是出自于相声界的典故和江湖丛谈(你们懂的),还有就是郭德纲的垫场以及返场。

其实我最得意的 是陈寒柏和戴志诚的梗。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