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帖子又是唱衰房价的回答获赞最多、排名最靠前……
真实,哈哈……
本来我一直以为中国大陆房价真是过高的,直到我看了一遍世界各地的房价……
怎么说呢,我现在肯定中央的房产调控政策,我认为没有各种限购令情况下房价至少是现在的1.5倍,应该是2倍左右。北京上海房价不说和香港这种天天黑暴地铁站一不小心就被烧掉的地方齐平,至少和人为用“组屋”压制了需求的新加坡齐平吧,至少不会比台北这种经济不好还时时刻刻担心挨导弹的地方低吧……二线城市西安之类,二战日军都没打到西安呢,这种地方房价至少应该比大马士革、阿勒颇、贝鲁特这些天天打仗挨轰炸或者爆炸之类的地方高吧。
说你上海是“小孟买”那是合理啊,上海房价还不如孟买高呢,不是“小孟买”是什么?想当“大孟买”,房价得比孟买高吧?
当然,松了这些限购政策,马上房价就会涨到该有的位置。
所以,房价可能下跌?还暴跌?忽悠人呢这是!中国大陆这个人口数量下,能维持现在的低房价水平,真的是政策调控做的非常好才能达到的了。
谢邀。
还是涨吧。两害相权取其轻,房价涨总好过菜价涨。
前段时间知乎有个“赛麟汽车骗如皋地方政府66亿”的问题,我写回答,说这事没营销号说得那么玄乎,就是土地指标。
评论区里还有不少朋友嘲讽一把:老王现在是不是只会复读“土地指标”这四个字了?
胖友莫笑。非是我甘作复读机,而是当下市场不拓、实业不兴、增发不止,不搞土地指标还能搞甚?让你们到股市里开户你们又不积极。
赛麟相关产业园区附近地价暴涨,R2020027地块涨了107%。和土地上的这些纸面富贵相比,赛麟折腾的66亿不过是一笔小钱。
说是六保六稳,不考核GDP。但这几十年的惯性,岂能一朝即改?
不信,去搜搜各省市的年中新闻,尤其是官媒与地方的政务号,依然在大张旗鼓汇报上半年的地方GDP总结。
下面这么干,也不能说是阳奉阴违。只能说惯性太大。谁知道今年的数字今年不考核、往后会不会又翻回来做指标?仕途升迁是几十年的长跑,何必给自己的前程埋雷呢?
所以今年还是在猛搞GDP。
毕竟失业人数可以推诿,东部推给中部,一线推给五线,城市推给农村。反正户口不在我市,他失业了与我何干。
唯独GDP推诿不得,死死跟在工作总结上,白纸黑字留在档案里,不搞不行。
这一搞,就继续回到折腾土地上。
银行握着这么多纸面上的钱,总得放出去吧?放给中小企业嘛,不敢。经济形势差,不知道几家能收回来;不放,导向摆在这里,“振兴实体经济,扶持中小微企业”,政治任务必须完成。
挑些大企业和国企央企,让他们转道手,把钱放给他们的下游小企业,也算交差了;
可这些大企业们能有多少下游?能借的钱多,能放的渠道少。在这动不动民间利息15%到25%的时代里,大把5%到8%的低息资金份额摆在这里,银行和大企业们都是集体焦虑啊。
这边厢,管钱的在愁钱出不去;那边厢,各位大人在摸索,如何在经济衰退的大环境里继续交出一份好的成绩单来;他们下面,是大大小小各路地方资本,求上面给个准信,指条明路。
从这半年的房价数据来看,路在脚下。
就我个人暴论,经济衰退期里,靠抽一口来顶过去,不是不可以。
其实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人家美帝现在都抽上了头,纳斯达克指数再创历史新高。不看现实里的疫情、黑人暴乱与大规模失业,还以为川皇是里根再世。
只不过,美帝抽得,我们实在抽不得太多。
别的不说,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为了刺激经济,你要印钱;但如果没有国际贸易来获得美元、消化这些增发货币的压力,加上放任这些货币淤积在土地里,那最后这个庞大的货币堰塞湖,总是要炸堤的。
现在已经是各种涓涓细流在往一般消费品里灌,CPI渐渐高企。尽管我们体制特殊,能够冻住不许走,但冻住太多,结果一定是严重干扰市场的自身调节能力。
不说别的大祸害,就市场反馈失灵和市场数据失真,这一类弊端足以导致不少政策失效。
数据都错了,政策有何用?
总之,牢骚一堆,但也只能面对现实。
只是中国不缺房子也不缺地,靠这些钢筋混凝土卷人半生劳动,来应付眼前一个危机,不是长久办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