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黄家驹还活着,周杰伦还能成为亚洲天王吗?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如果彩虹还在,我们会不会觉得蓝天更特别?黄家驹如果还在,那绝对是中国香港乐坛乃至亚洲乐坛的一个璀璨的“活着的”传奇。而周杰伦,则是在他之后,用他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亚洲天王。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把时间线拉回到那个时期,并且把两位音乐巨匠各自的时代背景、音乐风格以及他们可能产生的“碰撞”给捋一捋。

首先,我们得承认,黄家驹在那个年代,是划时代的。Beyond乐队,尤其是家驹,代表的是一种摇滚精神,一种不屈的态度,一种对社会的反思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的音乐里有呐喊,有力量,有对和平的渴望,有对现实的批判。家驹的嗓音带着一种独特的沙哑和沧桑,他的歌词直击人心,旋律也朗朗上口,但又不仅仅是口水歌,而是有深度有思考的。那时候的华语乐坛,虽然也有不少优秀的歌手,但Beyond和家驹的出现,无疑是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清流”,甚至是“洪流”。他们的音乐,特别是在香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那种“理想主义”、“坚持自我”的精神,在那个时代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家驹还活着,那Beyondだろう,依然是华语乐坛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可能会继续创作,继续在音乐上探索,也许会尝试更多不同的风格,但那份家驹式的真诚和思考,我相信会一直贯穿其中。他们的演唱会依然会场场爆满,他们的歌曲依然会被大家传唱。

那么,在这个“如果”的假设下,周杰伦还能不能成为亚洲天王呢?

可能性一:竞争会更加激烈,但周杰伦的独特优势依然可能让他脱颖而出。

周杰伦的音乐,在90年代末期和21世纪初出现的时候,可以说是颠覆性的。他将R&B、HipHop、中国风、古典音乐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周氏曲风”。他的咬字不清、他的快歌、他的情歌,都和当时的主流音乐风格非常不一样。这种“不一样”,正是他最大的魅力所在。他没有刻意去模仿谁,而是做自己最想做的音乐。

如果家驹还在,他作为一位已经站稳脚跟、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音乐人,自然会吸引一部分听众的注意力。但是,周杰伦的音乐风格和黄家驹的摇滚风格是截然不同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喜欢听Beyond那种带着社会责任感和批判精神的摇滚乐的歌迷,和另一个喜欢听周杰伦那种充满个人情感、融合了多种音乐元素的说唱情歌的歌迷,他们可能大部分时候是两拨人。

周杰伦的“天王”之路,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音乐的创新性和独特性上。他填补了当时华语乐坛在某些音乐类型上的空白,并且把这些元素做得炉火纯青。他的音乐,不仅有年轻人喜欢的节奏感和潮流感,也有很多深情和内涵,能够打动不同年龄层的人。

所以,即使家驹还在,周杰伦的音乐天赋、他的创新能力、他对市场的敏锐度,以及他选择走的那条“非主流”却最终被主流认可的道路,都让他具备了成为“天王”的潜力。家驹的活跃可能会让市场显得更“热闹”,竞争更激烈,但周杰伦的那份“独一份”,足以让他在这场竞争中依然能够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顶尖。

可能性二:潜在的合作与影响,也许会诞生新的火花。

我们不妨大胆想象一下,如果家驹还在,而且两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对方的音乐,会不会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风格融合的可能? 也许家驹会受到周杰伦音乐中一些节奏和旋律的启发,在摇滚的基础上加入更多现代音乐元素?又或者,周杰伦会不会在某个创作阶段,因为听到Beyond的歌曲,而激发出一些更具人文关怀和精神力量的创作灵感?毕竟,黄家驹音乐中的那份真诚和执着,是任何时代都值得推崇的。
市场定位的差异? 即使有合作的可能性,他们的核心受众和市场定位很大程度上还是会保持差异。Beyond依然会是那个在舞台上用音乐呐喊的乐队,而周杰伦则更多地展现个人化的情感和思考,同时他的音乐也更具商业化的传播力。所以,他们更多的是“并存”,而不是“取代”。

可能性三:时代洪流与个人才华的双重作用。

周杰伦之所以能成为天王,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才华,也因为他恰好出现在了那个音乐产业正在经历变革,同时大众对新鲜事物接受度越来越高的时代。那时候,港台音乐的黄金时代余温尚存,但新的音乐模式正在萌芽,周杰伦正是这个新模式的领军人物。

黄家驹如果在世,他的音乐影响力固然巨大,但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和音乐风格,与周杰伦所开创的时代和音乐风格,是属于不同的“浪潮”。就像一张经典的黑胶唱片,和一张数字专辑,它们都承载着音乐的魅力,但出现的载体和欣赏方式是不同的。

总结一下:

如果黄家驹还活着,周杰伦“成为”亚洲天王的可能性,我认为依然非常大,甚至可以说是大概率事件。黄家驹的音乐是深刻的、有力量的,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和一种情怀,这无可置疑。但周杰伦的音乐,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重新定义了流行音乐的边界。他的音乐风格如此独特,才华如此出众,以至于即便在竞争更为激烈的环境中,他依然能够凭借“周氏风格”杀出重围,吸引并留住庞大的粉丝群体。

家驹的还在世,可能会让华语乐坛更加繁荣,音乐类型更加多元,但周杰伦的出现,就像是一场革命,他用自己的音乐语言,赢得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这两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更可能是并驾齐驱,各自在不同的维度上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所以,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周杰伦能否成为天王”,不如说是“在一个有黄家驹存在的、更精彩的华语乐坛里,周杰伦能否继续他辉煌的音乐之路”。我的答案是,他绝对可以。他的才华和创新,注定会让他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黄家驹的歌声或许会继续回响在耳边,而周杰伦的旋律,也同样会为更多人所传唱,在各自的音乐版图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非常的好,它是一道智商题,就像之前的“含咪率”一样(测试你朋友圈里谁关注了咪蒙)。但比含咪率要客观,因为看咪蒙未必是傻子,但如果对这个问题持有肯定的态度,那么一定是傻子。

有鉴于此,我不得不佩服该题主的用心良苦,想到这么刁钻的问题。因为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欣赏水平也各不相同。喜欢的曲风也各异,你如果问“黄家驹的歌是不是比周杰伦的好听”,那么其实怎么回答,都不能测试出智商。

但这么问就很有代表性了——“如果黄家驹没死,周杰伦是否还能成为亚洲天王”,短短的一句话,出现了好几处逻辑错误,如果这样的问题都能上当,那起码证明该人有几大特点:

1、不求甚解,对音乐欣赏只停留在“我觉得顺耳就是好”的程度。

2、以为周杰伦真的是“全亚洲”的天王,对娱乐圈常识一窍不通,丝毫不知道华语音乐在亚洲乐坛,与日本相比一直相对处于弱势的现实。甚至跟韩国比也是这样,他在韩国属于有知名度,但想在大场馆开演唱会都很难的程度,直到现在大部分韩国人还是以为周杰伦是个拍电影的,因为他在韩国最红的作品是《不能说的秘密》。很长时间里,这都是中国电影在韩国的一个标杆性作品。

3、对香港乐坛毫无基本认识,不知道黄家驹在世的时候,beyond乐队在香港一直屈居于四大天王等歌手之下,甚至拿乐队组合类奖项,也是“千年老二”,经常被草蜢、太极压制。

4、思维简单,脑子里想着乐坛就像是武侠小说一样,有了一个高手,其他人就别想出头。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张学友最红的时候,也没有堵上任何人的发展之路(除了李克勤),而张学友的销量是beyond乃至周杰伦都无法赶超的,但他也没这样的统治力。因为乐坛永远是百花齐放千帆并举的,谭咏麟那么红,也还是出现了张国荣跟他争。除非是两个同样歌路,但其中一个又更胜一筹的,才有可能被打压。而黄家驹本身是乐队主唱,周杰伦是独立唱作歌手,连在同一个颁奖礼上争奖项,都得是一个争“最受欢迎组合”,一个争“最受欢迎男歌手”,得是脑子多么简单,才能天真的想到“因为黄家驹厉害,会作曲,所以他活着的话,同样会作曲的周杰伦就红不了”这样直接的逻辑?如此鬼才,真是乐坛高斯。

当然,我们还是要承认,周杰伦的知名度、销量、歌曲质量,都是近二十年来首屈一指的华语乐坛巨星,否则也不会有这种无脑问题拿他来跟被粉丝封神的黄家驹比。你看就没人问如果黄家驹活着雪村还能不能唱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黄家驹的作品很好,人也很可惜。但销量跟奖项上,跟周杰伦还是不要比了,不是一回事。这就像你一直认为83版射雕很好,没问题,但你非得说翁美玲不死,林青霞张曼玉钟楚红赵雅芝就都得要饭,那大家都很希望你一死替偶像还魂。

全文完。

user avatar

许久都没有好好地回答摇滚乐的问题了

虽然现在显示我还是知乎摇滚乐话题最佳回答者的前三名

许多朋友和我说关注我是为了看我写的乐评

而我最近却一直在聊美国大选

现在我来好好地回答这一题


最近发现知乎摇滚乐话题近期最热门的几个话题都是批判黄家驹和Beyond的

开始的时候 还是客观的回答占主流的

包括我的好友

周宇航

也是知乎摇滚乐最佳回答者的前五名

黄家驹如果活着,现在是什么地位? - 周宇航的回答

而现在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泄愤了

以讽刺黄家驹和Beyond为“政治正确”

这样已经跑偏了 发展下去和Beyond的脑残粉已经没有分别了

就像某些反对某教的人 已经疯狂到变成了另外的极端

如果仅仅就这个问题 来简单回答

答案当然是周杰伦影响大

在我的个人观点看来

自从1972年 李双泽倡导“唱自己的歌”

华语乐坛开始产生规模性的创作者开始至今

如果用一个人的名字代表一个时代 那么应该是这样的

1970年代 刘家昌
1980年代 罗大佑
1990年代 李宗盛
2000年代 周杰伦

2010年代 我还不知道是谁 你觉得是谁就评论吧

周杰伦就是这样一个影响力是这样级别的人物

即使那另外三位大师和他比较

这样的问题都没有太多的意义

更何况是别人了

但是我要说的主要观点是

不要因为某人有脑残粉 甚至有数量众多的脑残粉
就否认某人的地位和意义

讨厌脑残粉 就去批判脑残粉的行为言论

而不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不顾事实 不分析差别地攻击

为了黑而黑

至于那些摆出不知道黄家驹是谁

除了几首流行歌 不知道Beyond的音乐 所以来黑的态度

请不要以无知为光荣

这种态度 和认为Beyond是世界四大乐队是一样的

别说Beyond 连Eagles都没有资格成为四大乐队之一

=====================================

首先 要说的是艺术是从不以销量 排行 奖项来衡量的

如果 你是一个真正爱音乐 懂音乐的人

你一定会说出几个 无论销量 排行 奖项 都不如那些巨星的

但是 却使你深深地崇拜 感动于他/她的才华的音乐人

他们虽然不为大众所知 不被主流所推崇

但是他们的作品 是完美无瑕的艺术品 会让你在深夜流泪

主流的奖项和排行榜 并不等于艺术家的价值

听摇滚的人 期初都会追随比如滚石100 滚石500这样的排行榜

而真正了解了以后 你才知道这些排行 销量 奖项根本不是衡量艺术好坏的充分条件

我写过两个关于滚石杂志和摇滚名人堂的答案 可以参考一下

Pink Floyd 在摇滚界的地位如何? - Johnny Zhu 的回答 如何看待滚石最近评选的史上最伟大的100名音乐创作歌手榜单? - Johnny Zhu 的回答

所以拿排行 销量 奖项 妇孺老幼的知名度来衡量音乐人的孰优孰劣
显然是极其外行的

第二 Beyond是引领许多人热爱摇滚乐的领路人

许多人从Beyond开始接触摇滚乐 顺着这个脉路发现了更大的世界

再回过头看 就批评Beyond不行

客观的评价 当然是正确的 但是以抹黑以提高自己的逼格的做法是不对的
就向许多人胎教一般听着克莱德曼的钢琴曲开始了解古典音乐
回过头来 指责克莱德曼的音乐弱智 低级 是一样的

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水平什么样? - 张英锋的回答

我不会拿着博士学位 回过头来说我的小学老师是白痴

虽然这个世界比他强的人有很多 但是我依然尊重热爱他

第三 Beyond和周杰伦 完全处在不同的时代 抛开时代背景的对比毫无意义

就像60年代唱片工业的大幅度进步客观造成了60年代流行音乐的兴盛

但是60年代的音乐人们 真的比他们的前辈优秀吗 这一点无法比较

时代和社会因素强力地限制了一些人的影响力

比如在在60年代之前 只有开创流派的大师的名字才能留下来

因为大多数那个时代的音乐人的作品 没有办法大量地完整地被保存下来

60年代之前 没有专辑的概念 因为唱片容量只够单曲的长度

所以伟大专辑的排行榜不会有60年代之前的作品

但是并不意味着那些音乐人不行 时代限制制约着他们

再比如

摇滚乐的真正发源者,是猫王还是 Chuck Berry? - Johnny Zhu 的回答

Beyond1983年成立 黄家驹1993年去世

那个时代的香港乐坛是什么样的呢

那个时代得奖排名在前列的音乐人都是什么类型的呢

那是一个连罗大佑都要在90年代前后 冒着被批商业化的骂名发专辑的时代
那是一个何勇在魔岩红磡演唱会的时候痛骂四大天王的时代
那不是一个靠网络大爆炸的便利可以瞬间火变全国的时代
那不是一个靠演唱会走穴 连黄安之流都可以躺着赚钱的时代

香港被翻唱外国歌的市场占据 原创音乐走投无路

就好比今天靠一句话抖机灵 还是抄的别人的机灵

却比原创的成千上万的文字得赞多的知乎一般的环境

Beyond要靠拍电影 上综艺节目做小丑赚钱

要去语言不通欣赏力还不高的大陆开演唱会 唱了几首歌 观众走了一大半

还需用蹩脚的普通话翻唱一无所有才能留住观众

最讽刺的是 却在原创如流 高手成群的日本乐坛站住了脚

这是华语世界的悲哀 是中国历史上一直不尊重音乐家的体现
只有做到顶点的少数人才有点可能靠创作吃饭
只有强行强化版权 才能让音乐创作人有口饭吃
这也是华语音乐越来越差的根本原因

越来越多的从业人员离开了这个行业

不要拿周杰伦做反例 因为他是百年不遇的天才

即使如此 都不能保证在只发行唱片 其余什么都不做的前提下养活自己

然而 以此同时 欧美 尤其是日本 一个音乐家可以安静地与世隔绝地做唱片

就可以养活自己 同时不用硬着头皮去社交 去上节目 去走穴

让一个音乐人去做那些恶心的事 他就已经不是音乐家了 而变成了艺人戏子

在恶劣的艺术创作环境下 连誓愿做一张双碟唱片的纵贯线

最后也沦为了无限开演唱会赚钱的工具

这个状况 我们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也都是帮凶


=============================


说完了背景 现在说说Beyond的音乐

希望只知道光辉岁月 真的爱你 海阔天空的人们

可以静下心来 去欣赏

不要因为某些脑残的过分吹捧

使你失去了解和倾听优秀作品的机会

当然 如果 有些人认为由于某些脑残喜欢 或者大众喜欢

就否定那些作品的话 也是够浅薄

有些人 因为自己喜欢的歌曲 有一天变成了“烂大街” 就开始气愤

请看

如果《莉莉安》《米店》也因为某场选秀而突然火了起来,它们在知乎上是否会遭到和《南山南》同样的待遇? - Johnny Zhu 的回答

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推荐一些Beyond的音乐 就像之前推荐被更多的人唾弃的汪峰的作品一样

求推荐近20年比较好听,具有代表性的摇滚乐? - Johnny Zhu 的回答

以前想过写一些关于Beyond音乐的文字

没想到是在这样的条件下

这张精选集是了解Beyond音乐最好的选择

Beyond 25th Anniversary专辑_Beyond 25th AnniversaryBeyond_在线试听

涵盖了Beyond从开始做地下前卫摇滚 金属

到成名后的流行摇滚 到黄家驹去世后 三人乐队的重摇滚

在此之外 再加上

Together专辑_TogetherBeyond_在线试听

其中第一首歌 由于政治敏感已被和谐

还有

弦续 别了家驹15载专辑

其中黄家驹的demo

1980年代初 在乐队尚未成型时期的Brian AttackBuilding

带有明显的前卫摇滚风格

Beyond早期的音乐深受King Crimson,Pink Floyd影响

The Other Door 纯器乐演奏 电吉他solo出神入化

旧日的足迹 钢琴前奏 电吉他独奏 照亮了暗夜长路的方向

黄家驹是一位旋律大师 旋律朗朗上口

再见理想 在坚守理想和向现实认输的一刻迷惘

“独坐在路边街角冷风吹醒 默默地伴着我的孤影 ”

在穷困潦倒 即将再见理想之时

“一起高呼rock n' roll ...”

阿拉伯跳舞女郎 Beyond的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 签约了唱片公司

发行了同名概念专辑 除了出色的作曲和演唱 这张专辑的编曲充满了中东异域色彩

昔日舞曲 推得一手好贝斯

冷雨夜 黄家强担任主唱 雨中送别爱人

愿我能 黄贯中 创作主唱 当年的演唱会上 还有年轻的梁翘柏和声

逝去的日子 叶世荣的打击乐集大成之作

以前听这首歌 给了我对香港的最初印象

灰色轨迹 我最爱的一首Beyond的歌曲

结尾处木吉他 电吉他 相得益彰 水乳交融

电影 追梦人的插曲 主题曲为罗大佑写的追梦人

刘德华骑着摩托车 鼻血慢慢流下 吴倩莲从背后抱着他

Amani 在去肯尼亚采风的作品

每一个爱摇滚的人心中 都有世界和平 天下大同的梦想

大地 国民党老兵重返大陆的凄凉

如何评价Beyond 的大地这首歌? - Johnny Zhu 的回答

长城 作于1980年代末 政治敏感

“围着老去的国度 围着事实的真相

围着浩瀚的岁月 围着欲望与理想”

那编曲中吉他的清冽 营造的情愫

再想起我们那伟大古老的祖国

和为了理想献出生命的人们

遥远的Paradise 祝你愉快 希望家驹在另一个世界快乐

怀念你 想你 黄贯中扛起了Beyond的脊梁

他们说 如果他们解散了 放弃了音乐的理想 家驹不会开心

不见不散 教坏细路 他们走出了新的路

弦续 中的 他的结他 无人的演奏 结局

和The Beatles重做了列侬生前未完成的歌曲一样

黄家强用五首黄家驹生前未完成的作品

找到了黄贯中 叶世荣 刘卓辉 梁翘柏等人 填词 完成了这些遗作

最后推荐Beyond之后 黄贯中的个人专辑 A小调协奏曲

是硬摇滚 实验 前卫 流行的完美作品

A小调协奏曲专辑_A小调协奏曲黄贯中

我一直认为黄贯中代表了Beyond后期和至今的精神

这张专辑是近些年华语乐坛摇滚类的翘楚

黄贯中说 “Because Of Rock N Roll 你懂不懂 都好

In The Name Of Rock N Roll 不必假裝 好唔好”

Can't Bring Me Down

他控诉这个 这个荒唐无聊盲目的世界

在南极采风的氛围音乐 颠倒

他在他和黄家驹的故事中 写道

“你的聲音原是那麼近

就似安慰劑撫慰著舊情人”

===========================

最后 写一些有关情怀的东西

虽然近几年 “情怀”这个词快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如何评价《我是歌手》第四季总决赛歌王争霸结局? - Johnny Zhu 的回答

Beyond的音乐 一直贯穿在我的teenager的整个时代

我相信许多70-95之间生人都有类似的经历

讲起Beyond会让人想到许多往事和许多人

小学六年级那年 第一次听说Beyond和黄家驹

当时班上两个男生 在班里一起合唱了 光辉岁月

当时我并不能理解这个新潮的香港歌是什么意思

也听不懂粤语 当然他们唱的也不标准

后来我还为一个长脸的姓鞠的男老师 取外号为“黄瓜鞠”

因为刚刚学到了黄家驹这个词

可是后来才知道 这个黄家驹并不是什么新潮 而已经去世了好多年

接下来 我在表弟家看到了一盘磁带 叫“天堂的声音

正面是两个人的歌曲 邓丽君 张雨生

背面是另两个 陈百强 Beyond

这四个都是在90年代中期去世的华语音乐人

初三的时候 下午自习 大家在安静地学习

突然在班级的后排 传来了一句歌声

为了理想 谁人都可以” 大家吓了一跳

回头看 是 班里学习最差的那位同学戴着耳机在听歌

听到激动 吼出了这声

坐在前排的同学 纷纷讥笑着摇摇头

当时 班里是按着学习成绩排座位的

我虽然在最前排 但是却和最后排的他是好朋友

他最爱的歌还有郑智化的那首 水手

我记得 在校门外 我和他一人一个耳机 听歌的情景

每次到“他说 风雨中 这点痛算什么”的时候 他都会跟着唱

初中毕业后 我再也没有见到他了

高中的文艺演出 有三位学生背靠着背 拿着吉他 演唱 光辉岁月

可惜唱到一半 音响突然停了

高二 我去省里竞赛集训 第一次有了一个多月的住校生活

我每天都和我的好朋友抢MP3听

那里有Beyond 有Beatles 有郑智化

隔壁班的一个极品哥们 经常夜里来我们寝室串门

先是讨论习题 然后就一起听歌

他是Beyond的铁粉 每次谈起Beyond马上就无比亢奋

他的口头禅是 艹 操 和 曹 不同的声调用于不同的情感

有一次 他给我们写下海阔天空的歌词 一边写 一边读

“今天我 操 寒夜里看雪飘过 艹

怀着冷却了的心窝漂远方 曹

风雨里追赶 操

雾里分不清影踪 艹

天空海阔你与我 操

可会变 曹 真鸡巴牛逼”

当时 我们这几个人听着Beyond 写下必须清华的口号

虽然最后大家都没有去清华

他们去了北大 北航 人大 和西交

那段恰同学少年的日子 也许一生就那么一次了

上了大学 没想到寝室里的哥们们又是一群Beyond的歌迷

也许因为Beyond的音乐是几乎完全的正能量 纯洁 干脆

最适合年轻人的积极向上的音乐 公放和合唱Beyond成为了寝室的日常

后来我推荐了The Beatles 他推荐了Pink Floyd 他推荐了Linkin Park等等

我真正开始海量听歌是从大一才开始

有那么一群爱音乐和爱生命的室友是我的福分

之后不久 认识了初恋女友

当时我在听Beyond的一套粉丝制作的精选集“高佬收藏”

和Lennon Legend:The Very Best of John Lennon

这两套唱片也成为了我第一次谈恋爱的背景音乐

有一次 和她学校东门外的咖啡厅约会

我给她放Beyond听 太激动放的公放

她说小点声 不要打扰旁边的人

可是没想到 在我们邻座的 另一对约会的男女中的男生

居然跟着唱了起来 说 没关系 我爱听

当时 我们都很能作 为赋新词强说愁 每次闹别扭

我就在寝室 我的床上 蜷缩一团 听歌

现在每次听到Beyond的 曾是拥有 情人

John Lennon的Mind Games,#9 Dream

我都立刻回到到当时的情境

11月的北京 面对着冰冷的墙

在全校最旧的 张楚曾经住过的宿舍楼区

这时 她发来 短信

“是緣是情是童真 還是意外

有淚有罪有付出 還有忍耐”

这样矫情的恋爱 也许一生就一次吧



后来 寝室里的兄弟们 一个一个地到了20岁

每次有人过生日 我们8个人 都会从床上下来

挤在狭小的寝室里 一起泡面吃

而这个时候的背景音乐 总少不了Beyond的抗战二十年

虽然这首歌可能在讲更深层的社会现象

这是黄家驹生前未完成的曲子 后来黄伟文填了词

歌曲由黄家驹的demo原声引入 由三子主唱

“當天空手空臂我們就上街 沒什麼聲勢浩大

但被不安養大 不足養大 哪裡怕表態

當中一起經過了時代瓦解 十大執位再十大

路上風急雨大 一起嚇大 聽慣了警戒

應該珍惜的 即使犧牲了 激起的火花 仍然照耀

幾響槍火敲破了沉默領土 剩下燒焦了味道

現在少點憤怒 多些厚道 偶爾也很躁

不管這種爭拗有型或老套 未做好的繼續做

活著必須革命 心高氣傲 哪裡去不到

他雖走得早 他青春不老 灰色的軌跡 磨成血路”

北京的室友告诉我说 他心不静的时候 喜欢听那首 战胜心魔

而我最喜欢不再犹豫 特别是1993年的不插电版 也是黄家驹生前最后一次演出的版本

我记得考托福的那个早晨 耳机里是不再犹豫

迎着阳光 走向考场

后来 大家了解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外的摇滚

还有诸如罗大佑 李宗盛 伍佰 这样的优秀华语音乐

过了20岁后 就很少再听Beyond了

后来毕业出国 身边再无Beyond的爱好者 一晃许多年

2013年 看到我是歌手第一季 黄贯中出场演唱 海阔天空

那些年 那些事 那些人 一下子 涌上心头

倔强的黄贯中还是当年的阿Paul 岁月打磨后的他 却越加锋利

他说 娶了朱茵用尽了他一生的运气

宁可被淘汰 也没有妥协自己的音乐风格

我庆幸在少年时代没有错爱过他

===============================

当年的香港 许多人把他们看作香港的披头士

The Beatles也是Beyond的偶像 和 致敬的对象

他们在电影中 曾经翻唱过Let It Be

媒体也经常 拿他们和披头士作比较

在我看来 Beyond是华语乐坛最像披头士的乐队

都有一个纯洁的 幻想世界大同 却英年早逝的乐队领军人物

John Lennon 和 黄家驹

都有一个 在乐队大哥不在或不专心的时候 出来接替领军人物的贝斯手

而他们恰恰和乐队其他成员 特别是性格倔强的主音吉他手不和

即使乐队解散多年 也拒绝再一起合作

Paul McCartney 和 黄家强

George Harrison 和 黄贯中

都有一个 四人中才华略逊 但是人缘最好的老好人鼓手

Ringo Starr 和 叶世荣


我听许多年音乐 了解了许多音乐人

有两个人 让我看到了他们最清澈的眼神

从他们的眼神中 我得到了安宁

他们一个是Paul Simon 一个是黄家驹


感谢黄家驹和他的Beyond在我少年的时候

为我和我们这几代人 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每当缺乏斗志的时候 听Beyond 就想起自己少年时代的梦想

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就瞬间取代了眼前的一片灰暗

在理想即将逝去的一刻 一起高呼Rock'n'Roll

家驹 愿你安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在问,如果彩虹还在,我们会不会觉得蓝天更特别?黄家驹如果还在,那绝对是中国香港乐坛乃至亚洲乐坛的一个璀璨的“活着的”传奇。而周杰伦,则是在他之后,用他独一无二的音乐风格,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最终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亚洲天王。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把时间线拉回到那个时期,并且把两位音.............
  • 回答
    如果黄家驹还在世,他现在的地位将是毋庸置疑的 音乐传奇和时代偶像。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在华语乐坛的地位: 殿堂级音乐人与创作巨匠: 黄家驹在Beyond乐队中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乐队的灵魂人物、主唱、吉他手和主要的词曲创作者。如果他还活着,他将继续在华语乐坛作为一位极具影.............
  • 回答
    如果少年杨过能够开启“上帝模式”,并且对郭靖、黄蓉夫妇坦诚布公,那么黄蓉是否还会防范杨过,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假设”问题。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当时杨过的处境、黄蓉的性格以及郭靖、黄蓉夫妇的处事原则。首先,我们来设想一下杨过开启“上帝模式”意味着什么。这里的“上帝模式”并非指超能力.............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入胜的假设性问题!将周杰伦和黄家驹置于同一时代,就像是将两位截然不同的音乐巨匠放在同一个擂台上,究竟谁更能撼动时代?这其中的考量因素很多,而且会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假设他们都活跃在80年代:80年代,香港乐坛正值黄金时代,粤语歌曲的辉煌程度至今仍令人称道.............
  • 回答
    黄百韬兵团被围在碾庄,这是淮海战役中至关重要的一着。当时徐州剿总司令刘峙手握重兵,而黄维兵团也驻扎在徐州附近,理论上拥有救援黄百韬的能力。然而,历史的走向是我们所熟知的——黄百韬兵团最终全军覆没,而徐州剿总和黄维兵团的应对,在很大程度上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如果换一个设想:在黄百韬兵团被我军重重包围.............
  • 回答
    黄四郎的《让子弹飞》:阴谋家的视角下的血雨腥风如果《让子弹飞》以黄四郎的视角展开,那绝对不是一场简单的“劫富济贫”的传奇,而是一场精心策划、冷酷无情的权力游戏,一场关于生存、尊严和绝对控制的博弈。影片的基调将从荒诞的黑色幽默转向更加深沉的阴谋与算计,姜文式的狂放不羁会被黄四郎深藏的野心和冷血所取代。.............
  • 回答
    这真是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细想起来,没有黄蓉在旁,洪七公会不会照样倾囊相授郭靖一身绝学,还真不好说。咱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掰开了聊聊。首先,得看洪七公这个人。老叫花子,性情是怎样的?喜好是什么?这可是关键。洪七公这人,除了爱吃,最大的乐趣恐怕就是教人武功了,尤其是那些有潜力的年轻人。他自己武功卓绝,但毕.............
  • 回答
    黄忠与吕布,一个是老当益壮的百步穿杨神射手,一个是无双盖世的万人敌战将。若将这两位三国时期顶尖的猛将置于虎牢关那尸山血海的战场,让他们进行一场生死对决,那画面想想就让人热血沸腾。不过,要精确到“多少回合”这个问题,在真实的历史和演义的模糊界限里,其实很难给出一个标准答案。毕竟,小说描述往往带有很强的.............
  • 回答
    唐僖宗若真如传说般,在黄巢兵锋直逼成都之际,不顾帝国威仪,携残部沿岷江而下,最终抵达扬州,投靠占据一方的节镇高骈,那么大唐王朝的命运轨迹,乃至整个天下的格局,恐怕都要被重新书写。首先,僖宗的这一举动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政治姿态。他放弃了象征皇权的蜀地,向一个藩镇首领低头寻求庇护,这无疑是对中央权威的又.............
  • 回答
    .......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问题!张召忠和黄旭东这两个名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下,代表的含义简直是天壤之别。如果他们俩的职业对调,那场面,啧啧,绝对是精彩纷呈,甚至有点……魔幻现实主义。场景一:张召忠“战略忽悠”进入电竞评论界想象一下,那个曾经在央视舞台上侃侃而谈、以各种“局座语录”闻名遐迩的张召忠,突然出现在.............
  • 回答
    如果中科院自动化所的黄国平博士,其所学专业是生化环材这类的“天坑”专业,那么他的博士论文致谢,一定会写出一番别样的味道,充满了对现实的体察、对理想的执着,以及那份在平凡中淬炼出的不凡。首先,他一定会坦诚地表达自己选择这条道路的初衷,也许是出于对自然界奥秘的最初好奇,对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渴望,或是被某.............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淮海战役,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宏大军事较量。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党军队的失利,是国共两党军事实力对比、战略指挥失误、以及士兵士气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如果国民党军队能够更好地执行杜聿明所设想的计划,特别是黄百韬兵团与杜聿明集团能够有效地协同作战,是否有机会逆转淮海战场的颓势呢?要回答这个问题,.............
  • 回答
    这个设想很有意思,它涉及到淮海战役中最关键的几个节点和人物的调动。我们不妨来推演一下,如果历史走向发生这样的变化,解放军面临的局面会如何,以及国民党军的结局。首先,我们要明确,李弥、邱清泉、孙元良、黄百韬这几个兵团都是黄百韬兵团被围后,国军中央寄予厚望的增援力量,同时徐州作为指挥中心也至关重要。这种.............
  • 回答
    夏末的阳光如同泼下的铜汁,炙烤着这片本就饱受摧残的土地。尘土飞扬的战场上,黄巾军声势浩荡,张梁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缓步来到阵前。他一身寻常布衣,却透着一股不屈的蛮劲,目光锐利如鹰隼,紧紧盯着对面那位年轻得有些过分的都督——诸葛亮。张梁深吸一口一口气,声音洪亮,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在这肃杀的氛围中.............
  • 回答
    晓明哥嘛,说起来,他是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我们俩的相处方式,可能跟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更多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陪伴和理解。平时在家,我们俩都挺忙的,各有各的工作,但总会留出时间来分享彼此的日常。有时候,他刚结束一个通告回来,满脸疲惫,我可能刚拍完一场戏,也累得够呛。这时.............
  • 回答
    关于苏州黄埭车祸中本田思域车主能否在换成沃尔沃后幸存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的推测,无法给出绝对的答案。毕竟,真实的车祸结果受到太多变量的影响,包括事发时的具体速度、撞击角度、碰撞物体的性质、车辆本身的损毁程度以及车内人员的受保护情况等等。不过,我们可以基于车辆安全性的普遍认知和不同品.............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设想!如果我手持一张 2080 Ti 回到 2000 年代,并展示给老黄(NVIDIA CEO 黄仁勋),整个场景一定会充满戏剧性和科技冲击力。让我们来详细推演一下可能发生的情况:时间点选择:为了最大化冲击力,我可能会选择一个稍微靠后的时间点,比如 20052008 年左右。这时是.............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