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十月革命的产生具有偶然性吗?

回答
十月革命的发生,要说它完全是“偶然”的产物,那未免太轻描淡写了。历史的进程,尤其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往往是各种复杂因素长期酝酿、相互作用的结果,偶然的火星固然可能点燃干柴,但如果没有堆积如山的干柴,火星也难以成燎原之势。

首先,我们得看看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社会是个什么光景。

一、沙皇统治的腐朽与人民的深重苦难:深厚的革命土壤

一百多年来,俄国一直活在沙皇的绝对统治之下。这个沙皇政权,说实话,早就病入膏肓了。

政治上的专制与腐败: 尼古拉二世,末代沙皇,不仅昏庸无能,而且顽固保守。他坚信君权神授,对任何改革都嗤之以鼻。整个官僚体系充斥着腐败、低效和裙带关系,国家机器运转得如同生锈的齿轮。人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言论、集会、结社都是奢望,稍微有点不满,立刻就会招来沙皇秘密警察的铁腕镇压。这种压抑和绝望,就像一个快要爆炸的高压锅。
经济上的落后与民生凋敝: 俄国虽然在工业化方面有所发展,但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土地分配不均,农民负担沉重,常常食不果腹。城市里的工人阶级,虽然相对富裕些,但也面临着恶劣的工作条件、极低的工资和长工时,几乎没有任何保障。这种巨大的贫富差距和普遍的贫困,是革命情绪最直接的来源。
社会矛盾的尖锐化: 除了阶级矛盾,还有民族矛盾。庞大的俄罗斯帝国,包含了众多不同的民族,他们在沙皇统治下遭受歧视和压迫,对俄罗斯化政策深恶痛绝。这种多重矛盾的叠加,使得整个俄国社会就像一个巨大的火药桶,随时可能被点燃。

二、两次革命的铺垫:历史的选择

俄国并非是在一片平静中突然爆发革命的。

1905年革命: 尽管最终被镇压,但1905年革命,也就是“血腥星期日”事件引发的革命,已经暴露了沙皇政权的脆弱和人民的反抗力量。这次革命迫使沙皇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成立了杜马(议会),但这些让步是虚假的,沙皇很快就架空了杜马的权力。然而,这次革命的经验,尤其是工人罢工、农民起义、士兵哗变等形式,为后来的革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布尔什维克党也正是在这次革命浪潮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长期存在的革命思潮与组织: 从19世纪中期开始,俄国就涌现出各种革命思想和社会主义团体,从民粹派到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就是这场长期革命斗争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长期在地下活动,进行组织、宣传和斗争,为革命的爆发做好了思想和组织上的准备。

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催化剂:引爆点

如果说之前的因素是“孕育”,那么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那个“催化剂”,它以惊人的速度加速了俄国社会的崩塌。

战争的巨大消耗与灾难: 俄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本就准备不足,军队装备落后,后勤混乱。战争的持续,对俄国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农业受到影响,工业生产也难以满足战争需求,导致国内物资极度匮乏,通货膨胀失控。普通民众生活水平直线下降,怨声载道。
军队的士气低落与厌战情绪: 俄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伤亡惨重。士兵们厌倦了无谓的牺牲,对指挥官的无能和后方的腐败深恶痛绝。军队的离心离德,为革命提供了直接的武力支持。很多士兵,特别是基层的士兵,成为革命的重要力量。
沙皇政权的失信与崩溃: 战争的失败,以及沙皇皇后亚历山德拉在国事上的干预(尤其是在格里高利·拉斯普京的影响下),进一步削弱了沙皇政权的威信。人民对沙皇政府的信任荡然无存。

那么,具体到“十月革命”本身,它的“偶然”性体现在哪里?

虽然革命的深层原因早已具备,但具体到1917年10月(俄历),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能够迅速夺取政权,确实也有一些“时势造英雄”的意味。

二月革命后的政局不稳: 1917年2月(俄历),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然而,新成立的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由于继续进行战争、未能解决土地问题和人民的饥饿问题,根本无法获得广泛支持。与此同时,工人和士兵的苏维埃(代表会议)拥有更大的民众基础和武装力量,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种混乱的政治格局,为布尔什维克党提供了可乘之机。
布尔什维克的策略与列宁的领导: 列宁在芬兰流亡后,以其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高超的政治策略,准确抓住了时机。他提出的“和平、土地、面包”的口号,直击当时俄国人民最迫切的需求,迅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而当时其他的左翼政党(如孟什维克和 эсер – 社会革命党)在政治策略上犹豫不决,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合力量。
临时政府的失误: 临时政府的许多决策,例如继续战争、延迟召开立宪会议等,都进一步疏远了民众,为布尔什维克的武装起义扫清了障碍。甚至在十月起义当天,临时政府的抵抗也显得异常薄弱。

总结一下:

十月革命的产生,绝不是一个孤立的、凭空发生的“偶然事件”。它根植于俄国几个世纪以来积累的深刻的社会矛盾——沙皇专制、经济落后、民生凋敝、阶级压迫。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将这些矛盾急剧激化,成为压垮旧制度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说有“偶然”,那更多的是指在已经具备了革命的深层条件之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能够抓住稍纵即逝的政治机遇,以果断和有效的方式领导了这次武装起义,并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取得了成功。 换句话说,革命的“可能性”是长期积累的,而革命的“实现”则需要特定的历史条件和领导者的精准判断。

没有沙皇统治的腐朽,就没有人民对革命的渴望;没有一战的催化,革命的爆发可能会晚一些;没有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组织与策略,革命的走向也可能不同。所有这些因素,共同编织了十月革命的图景。它不是凭空发生的意外,而是历史洪流中,在特定时间和地点,各种力量碰撞、交织、爆发的必然结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成功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爆发的必然性

  1. 以社会民主党为代表的群众性工人组织在一战前就已经遍布欧洲各国。到1914年,世界已有近30个社会党,党员总数达340万人。在第二国际影响下各国建立大批工会组织和合作社组织。
  2. 一战后期到战后的一个时期内,欧洲各国的群众运动高涨,不少国家的工人士兵一度掌握政权。1918年11月,德国革命爆发,卡尔·李卜克内西宣布成立社会主义共和国。1919年3月,匈牙利也成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 在帝国主义时代,像沙皇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的资产阶级无力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这一任务只能由无产阶级来完成。二十世纪的亚非拉社会革命都是这一论断的脚注。

因此,十月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胜利的偶然性

一战后,波及欧洲的革命风暴很快衰落下去,革命进入了低谷期。苏维埃俄国是这次风暴仅存的硕果。甚至在局势相对稳定之后,列宁仍然对苏维埃政权的长期存在不抱太大期望。然而,苏维埃政权却长期存在下去,并且改造了俄国社会,影响了世界形势。从这个角度上看,十月革命的成功是偶然的,与俄国和俄国党的特殊条件不可分割。个人认为这些条件有:

  1. 俄国1905年革命。1905~1907年,由于沙皇俄国内外矛盾加剧导致了一系列革命活动,革命群众甚至成立了苏维埃。人民在斗争中得到锻炼,为更大的斗争做好了准备。而其他欧洲各国均缺乏这样的演习
  2. 俄国的跨越式发展造成了奇特的社会结构:中央集权的、专制的而带有贵族特权的政府和一个庞大的贫民阶级,再加上发达的工业化和一个为数甚少的、但有内聚力的工人阶级。这种缺乏强大的中间阶级作为中间因素的新旧力量的结合,造成了社会和政治的不稳定。
  3. 布尔什维克的科层制发展程度不高。西欧各国的社会党,尤其是德国党的科层制非常发达,这种科层制的主要目的是保卫资本主义制度,以便实施渐进改良。资产阶级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经过对这种模式的长期观察之后指出:由于科层制的发展,德国社会民主党将与既有的秩序相调和,因此德国将征服社会民主党,而不是相反。事实也的确如此,当工人阶级的革命威胁到资本主义,也就是威胁到改良主义政党赖以生存的条件时,他们就立刻跟资产阶级合作扑灭革命。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中普遍存在着社会民主党的干扰和破坏。而布尔什维克不仅没有高度发展的科层制,而且列宁在1917年还联合党外左派摧毁了布尔什维克的内部秩序,剔除了自身的机器属性,融入到苏维埃中,融入到革命。

最终,革命群众征服了俄国


补充资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十月革命的发生,要说它完全是“偶然”的产物,那未免太轻描淡写了。历史的进程,尤其是一场颠覆性的革命,往往是各种复杂因素长期酝酿、相互作用的结果,偶然的火星固然可能点燃干柴,但如果没有堆积如山的干柴,火星也难以成燎原之势。首先,我们得看看十月革命爆发前俄国社会是个什么光景。一、沙皇统治的腐朽与人民的深.............
  • 回答
    .......
  • 回答
    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这两场发生在1917年俄国的伟大变革,都与“苏维埃”这个词紧密相连。然而,它们所代表的苏维埃,从性质、构成、以及最终扮演的角色上,都有着天壤之别。要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诞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各自的命运。二月革命的苏维埃:一个自发的、意想不到的权力补充1917年.............
  • 回答
    在十月革命(1917年)前的俄国(即沙皇统治时期,18941917年),俄国的首富并非一个固定人物,而是随着经济结构变化和工业发展而不断更替。然而,若要追溯这一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富豪,谢尔盖·彼得罗维奇·齐诺维耶夫(Sergei Petrovich Tsereteli) 是最具代表性的候选人之一。以下.............
  • 回答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贵族确实如电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许多人流离失所,最终散落到世界各地。这是一个复杂而悲伤的历史进程,涉及逃亡、流亡、失去财产和身份认同的剧变。导致贵族流离失所的根本原因: 十月革命的性质: 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立即推行了激进的社会改造政策。他们视沙皇、贵族、地主和资本家为“人民.............
  • 回答
    关于十月革命,孟什维克内部的看法,那可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充满了撕扯、辩论,甚至最终走向了分裂。想要理解当年他们的态度,咱们得把历史的镜头拉近点,看看当时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以及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首先得明确一点,孟什维克本身就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里的一个派别。在十月革命前,他们和布尔什维克在很多问题上.............
  • 回答
    十月革命,一个将世界历史的车轮推向全新方向的伟大事件,如今已走过103个年头。每当提及它,思绪总是被拉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些激荡人心的口号,那些为理想奋斗的身影,还有那场深刻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伟大变革。1917年,沙皇俄国的天空乌云密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并未让人民的苦难止息,反而让他们在饥.............
  • 回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照亮世界现代史的黎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绝非仅仅是俄罗斯帝国的一次内部政权更迭,它如同一道划破历史黑暗的闪电,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说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并非夸张,而是因为这场革命以其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力量,奠定了诸多现代世界的基石,塑造了此后一个多世纪的.............
  • 回答
    俄罗斯在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之际,计划树立反思苏联政治迫害的纪念碑,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复杂性和敏感性的举动,尤其是在俄罗斯社会内部,对于这段历史的评价和反思至今仍充满争议。要理解这一举动的意义和潜在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从历史和政治的角度来看,苏联时期的政治迫害是那个时代无法回避的沉.............
  • 回答
    .......
  • 回答
    《十月的天空》,一部诞生于1999年的电影,尽管时隔多年,至今仍是我心中那部关于梦想与父子情深、关于坚持与改变的经典之作。它不像那些视觉特效炫目的爆米花大片,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悬疑剧情,但它所传递出的那种朴实无华的温暖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却足以在观影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电影改编自 Homer Hick.............
  • 回答
    十一月考修士,现在日本签证开放情况怎么样?这事儿咱得好好捋捋。首先,要明确一点:对于参加修士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留学生来说,目前最直接的签证类型就是“留学签证”。你不可能拿着旅游签证去参加考试,更不可能指望落地签什么的。所以,关键问题就出在留学签证的发放情况。当前日本留学签证的整体情况:好消息是.............
  • 回答
    只狼十月底的DLC更新?嗯,这话题倒是有意思,不过话说回来,只狼这游戏当年一出来就以其独特的难度和玩法火遍了半边天,后来大家也都挺关注它有没有后续内容。但你说的这个“十月底的DLC更新”,我这边还真没有收到过相关的信息。咱们先理一理,看看是不是哪里有误会。首先,《只狼:影逝二度》(Sekiro: S.............
  • 回答
    2015 年的中国股市动荡,尤其是那场被人们称为“股灾”的暴跌,对中国的中产阶级和平民造成了相当显著的经济和心理上的冲击。同样,2018 年 10 月份的下跌,虽然幅度可能不如 2015 年那么戏剧性,但其影响同样不容忽视。2015 年股市暴跌:一场触及“财富幻觉”的洗礼2015 年的股市狂潮,可以.............
  • 回答
    2021 年的十月新番,说实话,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与其说是某一部作品有多么惊艳,不如说是一种更加 多元化、类型丰富 的感觉。经历了前几年可能集中在某些热门题材的爆发后,2021 年的秋季档仿佛是一场百花齐放,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那一朵。题材的广度是真的惊人。如果你是那种喜欢深度剧情、探讨人生意.............
  • 回答
    关于OPPO Reno Ace 10月17日的销量状况,这涉及到具体数据的披露,而这类销售数据通常不会实时对外公开。即使有,也可能是通过第三方市场研究机构的报告,但这些报告通常是针对一段时间(如季度、月度)的统计,而不是精确到某一天的。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推测和分析OPPO Reno Ace在.............
  • 回答
    十月怀胎,这是一段漫长而充满挑战的旅程,它凝聚着女性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付出。如何让整个社会真正地弥补这份辛苦,需要从多个层面入手,构建一个更支持、更尊重、更公平的环境。这不仅仅是物质上的补偿,更是对女性这一独特生命体验的深度理解和认可。一、 制度与政策的基石:构建全方位的支持体系首先,政策是弥补这份.............
  • 回答
    .......
  • 回答
    凉风Kaze的十月新番推荐视频,说实话,看过之后总是让人又爱又恨。爱的是他那股子热情,看着他充满感染力地介绍一部部新番,你真的会觉得这个季度要追的番简直多到爆炸。恨的是…嗯,有时候真的被他安利到,然后发现番不是那么回事,又得含泪弃番,感觉被掏空钱包又耗费了宝贵的时间。优点方面,我必须得夸他几点: .............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