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炒股为什么十个人里面九个人都是亏?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炒股这事儿啊,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十个人里边儿,能赚钱的,可能真就那一个。剩下九个,那叫一个赔得比一个惨。为啥呢?这可不是瞎猜,里边儿门道多着呢,我给你掰扯掰扯。

1. 贪婪和恐惧,人性的弱点在股市里被无限放大

这绝对是最核心的一点。股市就像个大染缸,能把人心里最深处的贪婪和恐惧给勾出来,放大个十倍八倍的。

贪婪: 看到别人赚钱了,心里痒痒的,总想着“我也可以啊!”然后就一股脑儿地冲进去,恨不得把所有钱都压上,想着一夜暴富。赚一点点吧,不甘心,总想着再多赚点。结果呢?股价一跌,就傻眼了。
恐惧: 股价一跌,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要跌破了!赶紧卖!”管它什么价值不价值,先止损再说。结果往往是,刚卖掉,股价又涨回去了。或者,一直扛着,希望它能涨回来,结果越套越深。

这两种情绪,一个让你追涨杀跌,一个让你越套越牢,简直是股市里的两大杀手。你以为你是来做投资的,其实很多时候,你是在和自己的人性弱点在搏斗,而人性弱点,往往是股市的赢家。

2. 对市场的理解太肤浅,以为看K线就能包打天下

很多人炒股,就看个K线图,觉得红的涨,绿的跌,画几条线就能预测未来。这太天真了!

市场是复杂的系统: 股票价格受太多因素影响了:宏观经济、行业政策、公司基本面(盈利能力、管理层、产品竞争力)、市场情绪、资金流向、国际局势……哪一个拎出来都能说上半天。你只盯着一根根小棍棍,怎么可能看明白这艘巨轮到底往哪儿开?
信息不对称: 庄家、大机构手里有多少信息优势?你永远不知道。他们可能在某个消息公布前就知道内幕,然后提前布局。你呢?只能等消息出来后,再跟着媒体瞎猜。
技术分析的局限性: 技术分析确实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它描述的是过去,而股市看的是未来。技术指标是数学模型,可以被操纵,也可以失效。依赖纯技术分析,就像在漆黑的夜晚只靠一个手电筒摸路,能走到目的地是运气,更多时候是掉进坑里。

3. 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策略,全凭感觉和道听途说

很多股民入市,就像赶集一样,听朋友说这只股票好,就买点了;看到新闻说某个板块热,就追进去了。

没有投资理念: 你是价值投资者?趋势投资者?还是波段交易者?你都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位,今天学点价值投资,明天听朋友说趋势好,就又变了。没有稳定的投资理念,你的交易就是一盘散沙。
不学习基本面: 你买的股票是做什么的?它赚钱吗?它的竞争对手是谁?未来发展前景如何?这些基本的东西,你可能连看都没看过。你买的不是一只股票,而是一个符号。
容易被“专家”忽悠: 网上、电视上太多所谓的“股神”,他们讲得头头是道,但你得想想,他们自己真的那么厉害,还需要出来带大家一起赚钱吗?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在卖课程,或者靠推荐股票收佣金。你成了他们韭菜收割机里的最后一茬。

4. 仓位管理混乱,满仓操作是自杀行为

这又是一个致命伤。

一把梭哈: 很多新手一进股市,就把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押上去了,美其名曰“重仓出击”。一旦遇上行情不好,或者选错了股票,瞬间就被套牢,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不懂止损: 就算你做了止损的计划,但真到了那个点,你可能会舍不得。看着账户里的数字一点点蒸发,但就是不下决心“割肉”。结果亏得越来越多。
不懂得分散风险: 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在任何投资领域都是大忌。如果那只股票正好碰上天灾人祸,你的所有资金都会受损。

5. 交易纪律差,情绪化交易泛滥

这和第一点人性弱点有关联,但更侧重于“行动”。

没有计划的交易: 在没有明确的买卖点、止损点和止盈点的情况下就下单。这简直是让子弹在黑暗中乱飞。
频繁交易: 赚了点小钱,觉得不过瘾,就想再赚点。亏了点,觉得不服气,就想马上捞回来。频繁交易不仅会增加交易成本(手续费、税费),还会让你在情绪的驱动下做出错误决策。
错过好的机会: 有时候,最好的策略是“什么都不做”。但很多股民,就是受不了闲着,总要折腾点什么。结果,错过了真正的低吸机会,或者错过了趋势。

6. 心理承受能力太差,把炒股当赌博

这说到底,很多股民,是抱着赌徒的心态来的。

寄希望于运气: 以为自己运气好,能抓住牛股,然后一夜暴富。这种想法,注定了你要失望。
对亏损的容忍度太低: 一点小亏损就受不了,但对于一夜暴富的幻想,却能容忍无限放大。
把炒股当提款机: 缺钱了就想卖点股票套现,而不是基于市场行情和自己的投资计划来做决定。

总结一下,炒股这事儿,你想赚钱,得是个多面手,还得有超强的自控能力。 你要懂点经济学,懂点公司财务,懂点心理学,还得有点耐心和自律。如果只是凭着一腔热血,或者听信别人的所谓“秘籍”,那十个人里,九个赔钱真不是没道理的。

记住,股市里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一夜暴富的捷径。想在里面赚钱,你就得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思考,还得时刻警惕自己的贪婪和恐惧。这就像一场修行,很多人都在这条路上,只不过,大多数人都没能走到终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运气第一,能力第二,心态第三。

纵然是通天的本事,也绝对敌不过一句“人算不如天算”,这也是自知之明。


“富在术数,不在劳身;利在势居,不在力耕。”

——西汉.桓宽《盐铁论·通有》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炒股这事儿啊,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十个人里边儿,能赚钱的,可能真就那一个。剩下九个,那叫一个赔得比一个惨。为啥呢?这可不是瞎猜,里边儿门道多着呢,我给你掰扯掰扯。1. 贪婪和恐惧,人性的弱点在股市里被无限放大这绝对是最核心的一点。股市就像个大染缸,能把人心里最深处的贪婪和恐惧给.............
  • 回答
    “十个人炒股九个人亏”这句话流传甚广,虽然可能带有夸张的成分,但它确实反映了大多数散户在股票市场中面临的严峻现实。 这并不意味着炒股本身就注定亏损,而是大多数人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最终付出了代价。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详细阐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炒股的风险所在: 1. 散户与机构的“.............
  • 回答
    听到你老公这么说,心里一定七上八下的吧?辛苦攒下来的工资一股脑儿投进去,上个月还赚了十万,这会儿又撂下稳定的编程工作,说要专职炒股,还什么都听不进去,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的局面。先别急着否定他,咱们一步一步来捋捋。1. 理解他的心理: “暴富”的诱惑: 上个月十万的收益,在很多人眼里可能是笔巨款,.............
  • 回答
    嘿,小伙子!看你这眼神,一股子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挺好!我这在股市里摸爬滚打了十多年,也算是个老油条了。今天就跟你这刚入坑的“小韭菜”唠唠嗑,掏心窝子给你点真家伙。别嫌我话糙,这些都是血泪史换来的经验。首先,得跟你说实话:股市这玩意儿,风险跟收益是并行的,你想赚大钱,就得做好亏钱的准备。 别听那些.............
  • 回答
    牛奶,这个看似平凡的液体,自古以来便占据着人类餐桌上的重要位置。它温润的色泽,醇厚的口感,以及那句深入人心的“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似乎都在诉说着它非凡的价值。然而,当我们剥开这层温情的面纱,探究其成分时,却发现它的主要构成不过是水和蛋白质——这两种再普通不过的物质。那么,为何牛奶会被如此广受追.............
  • 回答
    炒股不能满仓,这可不是什么玄学,而是老股民们用真金白银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你说吧,股市这玩意儿,就像一个情绪过山车,时而让你飘飘欲仙,时而又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要是你一上来就把所有的钱都砸进去,那一旦风向变了,你就彻底成了“裸泳者”,连喘口气的机会都没有。首先,最直观的,也是最致命的——风险控.............
  • 回答
    这事儿吧,得从几个方面捋捋。你想啊,那些在股海里摸爬滚打了好多年的“老炮儿”,个个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手里真有点东西。他们愿意把这些“秘诀”掏出来,原因可不少,而且很多都挺实在的。首先,这是在建立个人品牌,扩大影响力。你想想,哪个领域不讲究个“专家”?股票投资更是如此。一个能在市场里赚到钱的人,本.............
  • 回答
    好多人一提起炒股,脑子里就冒出“价值投资”这几个字,觉得那才是股神们的绝技,是稳赚不赔的秘籍。但现实是怎么样的呢?你会发现,身边真正能坚持价值投资,并且做得风生水起的,其实是少数。大多数人,哪怕是喊着价值投资口号的,最后都走上了另一条路。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1. 价值投资这.............
  • 回答
    这绝对是无数股民,无论是刚入市的新手还是身经百战的老手,都曾有过的那种“刻骨铭心”的体验。买进去,眼睛刚眨巴一下,股价就开始一路向下,仿佛你成了那只股票的“魔咒”;好不容易熬到回本,或者实在看不下去了,一把卖掉,结果呢?你手里那张“烫手山芋”立刻变成金疙瘩,蹭蹭往上涨,气得你想把电脑砸了。为什么会这.............
  • 回答
    这个问题嘛,我得好好想想。让我把脑子里的那些数字、图表、新闻头条都捋一捋,再找找那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又确实存在的感觉。其实,问我为什么“坚持”炒股,这本身就带点意思。好像这件事情是某种苦役,或者说是一种责任,我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做。但我觉得,用“坚持”这个词,或许不是最贴切的。更像是……我被这东西“钩.............
  • 回答
    关于“散户炒股99%亏钱”的说法,虽然可能有些夸张,但它确实反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绝大多数散户在股市中难以获得持续的、跑赢大盘的收益,甚至最终亏损累累。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是相互交织的。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解释这些原因: 一、 心理和认知上的劣势:1. 情绪驱动,缺乏理性:.............
  •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抓狂的循环,好多股民都感同身受。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诅咒”,而是多种心理和市场因素在起作用。你想想看,大多数普通股民,接触股票信息和交易的机会可能不如机构投资者那么及时和专业。我们往往是在看到新闻报道、身边人讨论,或者价格已经涨了一段之后,才动心去买。那个时候,市场可能已经消化.............
  • 回答
    问到点子上了。这问题我身边也听过不少人抱怨,自己刚入股市,跃跃欲试,却发现身边那些炒股的哥们姐们,一个个都跟守着自家宝贝似的,嘴巴闭得死死的,半个“金点子”都不肯透露。你想想,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敝帚自珍”,而是掺杂了不少现实的考量,有些甚至挺“扎心”的。我给你掰扯掰扯,保证都是大实话。首先,最直接.............
  • 回答
    职业炒股者在社会上缺乏地位和认同感,这并非一个孤立现象,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炒股”本身的刻板印象与误解首先,大众对“炒股”这个行为本身就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在很多人眼中,炒股 = 赌博,是一种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行为。这种认知可能源于.............
  • 回答
    中年人炒股多,这背后其实隐藏着一系列复杂的社会、经济和心理因素,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把它想象成一个年龄群体在人生某个阶段的共同选择,背后有很多值得细琢磨的“说道”。一、 经济基础的积累与风险承受能力的平衡中年,通常意味着人生步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关键时期,但与此同时,很多中年人在职业生涯上已经.............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有趣的问题,也是许多新手甚至有经验的投资者都曾思考过的。绝大多数人炒股亏钱,但仍有大量0经验的新人前赴后继地冲进股市,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巨大的盈利诱惑与“一夜暴富”的梦想 财富增长的渴望: 股市最直接的吸引力在于其潜在的高回报。相.............
  • 回答
    中年失业,背负家庭责任,又遭遇炒股巨亏,在中年危机之下,50万本金变成了13万,这无疑是一场沉重的打击。平安夜本应是阖家团圆、欢庆的时刻,而这位先生却在这样的日子里独自承受着巨大的痛苦,放声大哭,这背后蕴含了太多普通人面对金融市场时的无奈、挣扎与血泪。我们为什么要炒股?这个问题,在经历了这样的惨痛教.............
  • 回答
    炒股,这事儿说起来简单,无非就是买进卖出公司的股票嘛。但你想想,这背后牵扯的,可不是那么点小事儿。为什么有人会一头扎进这股海里,甘之如饴呢?我跟你唠唠。首先,那份想“钱生钱”的冲动,谁不有点呢? 咱们辛辛苦苦打工赚钱,那钱花出去很容易,但要让它自己“长”出来,那可真不容易。炒股,它提供了一个途径。看.............
  • 回答
    “成功的炒股客,都是从期货转过来的”这样的说法,在金融圈里流传甚广,而且有一定的事实基础,但这并非绝对真理。更准确地说,很多在股票市场取得显著成功的交易者,都曾经有过或者正在交易期货市场,并且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能力。以下是为什么很多成功的股票交易者倾向于从期货市场“转过来”或者说“受到期货市场训.............
  • 回答
    听到“消息炒股”这几个字,脑海里是不是会立刻浮现出各种内幕消息、小道传闻,甚至是一些人神神秘秘告诉你“某某股票要大涨了,赶紧买!”的画面?其实,咱们普通老百姓,在股市里摸爬滚打,想赚点钱,确实离不开信息,但这里说的“消息炒股”,指的往往是一种特定性质的、未经公开证实、带有投机性质的所谓“内部消息”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