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普通人炒股买了就跌,然后卖了就涨?

回答
这真是个让人抓狂的循环,好多股民都感同身受。其实,这背后并没有什么神秘的“诅咒”,而是多种心理和市场因素在起作用。

你想想看,大多数普通股民,接触股票信息和交易的机会可能不如机构投资者那么及时和专业。我们往往是在看到新闻报道、身边人讨论,或者价格已经涨了一段之后,才动心去买。那个时候,市场可能已经消化了大部分的利好信息,甚至有些“聪明钱”已经在悄悄出货了。我们买入,就像是参与了一个正在谢幕的派对,刚进场,主角们就开始收拾道具了。

举个例子,当一家公司公布了一份非常漂亮的财报,股价一路飙升,这时候媒体会大肆宣传,身边的朋友也会兴奋地聊起。这时候,你一拍脑袋,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赶紧冲进去买。但实际上,很多消息灵通的大户,在财报公布前就已经提前布局,甚至在财报公布的当天,或者稍微涨了一点之后,就开始逢高卖出了。我们的买入,很可能就成了他们利润的“接盘侠”。

再者,我们普通人的决策,往往受到情绪的影响很大。当股价上涨时,我们容易 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错过),觉得再不买就真的晚了,于是追涨。一旦买了,市场风向一变,或者出现一些小幅度的下跌,我们的恐惧就会被放大,担心刚买的股票会跌到天上。这种恐惧感驱使我们“割肉”止损,赶紧卖掉,免得损失更多。

而我们卖掉之后,市场往往又会因为其他原因(比如机构的介入、消息面的变化)重新上涨。这时候,我们内心的悔恨和不甘可想而知,感觉自己总是踏错节奏,完美错过了反弹。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羊群效应”。当大家都觉得某只股票有潜力,纷纷买入时,你也很容易被这种氛围感染,觉得跟风总没错。然而,一旦市场情绪反转,或者出现利空消息,羊群效应的反面——恐慌性抛售——也会迅速蔓延。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在这个集体情绪的洪流中,被裹挟着买入,又被裹挟着卖出。

总而言之,这种“买了就跌,卖了就涨”的魔咒,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作为普通投资者,在信息获取、决策逻辑、情绪控制以及对市场节奏的把握上,可能还不够成熟。我们往往是在市场情绪最热烈的时候买入,在市场恐慌的时候卖出,无形中就成为了市场波动中的“炮灰”。这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并学会与市场保持一定的距离,用理性的方式来投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觉得核心问题有两个:

其一是挑错投资领域,其二是难以控制情绪波动

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交织的。

因为你投资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就很难理性分析合理的涨跌幅,而往往被情绪支配。

股市短期的波动是无法预测的,总有一些概念被短期炒作,而另一些领域被负面消息打压,

即便最坚挺的股票,短期内也有暴跌30%以上的概率。

远的不说,2020年和18年的茅台、五粮液都曾经经历过,招商之类的银行股一样。

这些公司的业绩很少有大的波动,显然股价的波动反映了市场情绪的波动。

但是,当股票暴跌30%以上,普通人还能坚持持有,还有信心说“市场错了”么?

显然很少有人可以。

所以巴菲特等人的书里,常常强调情绪控制力——因为战胜市场的人,也是战胜市场情绪的人。

行为金融学(经济学)里讲,人都有两套思维系统,当你对一个领域更熟悉时,你会更多的避免情绪操控(不可能完全避免)。

我一直推荐周围朋友买白酒(虽然现在高了)或者银行,核心原因有两个:

其一,根据统计消费、金融和媒体三个领域深护城河企业比例最高,而国内没有好的媒体企业上市(也许腾讯和未来的今日头条算)。比如,白酒产业从元代就有了,现在的白酒主要产地和品牌,其实是经历过数百年市场竞争筛选的产物,他们在品牌和地理(影响酒窖菌落等因素)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其二,这两个领域普通人都稍微熟悉,打过交道。比如招行信用卡、消费贷放的比工行快、效率高,比如平安银行最近打电话做抵押贷不错,比如宁波、杭州银行最近发展趋势不错,等等。金融行业既有牌照(行政垄断),又有品牌,这些都是护城河,而且普通人还熟悉,自然也是不错的投资领域。

最近新能源很热,但我周围还是有两个朋友炒新能源亏本了,至少没怎么挣钱。和之前的医疗也一样。

核心问题是,当白酒、银行和新能源、医疗同样面临市场调整下跌时,普通人从情感认知的角度,拿住白酒、银行的概率高于新能源、医疗。

同样,股票上涨的时候,普通人也拿不住,他总觉得“赚的够多了,万一跌了咋办”。

因为现实里,没几个人熟悉新能源、医疗产业,但我们对消费和银行产业有直观的感受。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对茅台、五粮液熟悉,还是对隆基、恒瑞熟悉。

我想大部分人都能说出茅台、五粮液,甚至白酒产业的很多不足,比如“年轻人很少喝酒了”。

但是没几个人可以说出自己对隆基、恒瑞的负面思考。

可是如果你连最简单的负面思考都没有,如何做风险把控和下跌预期呢?

所以,我一直建议朋友炒股首先读行为金融学(经济学)方面的书。

因为普通人最大的问题,就是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存在严重的过度自信和控制幻觉,总觉得可以战胜市场,觉得自己理性、客观。

实际上没有人能完全预测市场波动,也没有人能完全抗拒情绪。

我觉得自己是稍微聪明点儿的普通人,我无法抗拒很多诱惑,所以我周1-周5都会把抖音卸载了。

同样,当面对股价暴跌的时候,我知道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我不会有信心再谈什么“长期趋势”,所以我不会去触碰“高科技”领域。

总之,当普通人潜意识没有把自己当普通人,投资一些自己根本不可能了解的产业时,悲剧就已经注定了。

user avatar

因为你买了就涨,卖了就跌的时候你忘了。

你的买卖之后,股价涨跌是随机的。

user avatar

你这还普通?

跟你反着买,别墅能靠海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