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有什么区别,分别都什么内容?

回答
毛泽东的著作,通常我们谈论的是《毛泽东选集》和《毛泽东文集》。这两者并非同一概念,也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侧重点的文献汇编。要弄清楚它们的区别,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

1. 形成和编辑的背景不同

《毛泽东选集》:
形成背景: 《毛泽东选集》的编纂和出版,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中共中央亲自主持进行的。它被定位为“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各个时期代表党和人民的根本的著作”。
编辑原则: 选编的出发点是为了系统地展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尤其强调他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上的理论贡献。选入的文章都经过了严格的审阅和修改,力求代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
出版时间: 《毛泽东选集》共四卷,分别在1951年(一至三卷)和1952年(四卷)出版。后来,根据需要,在1977年又出版了“一套完整的新版《毛泽东选集》”,内容有所增补,比如加入了一些毛泽东的早期著作。

《毛泽东文集》:
形成背景: 《毛泽东文集》的出现,则是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对毛泽东思想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人们发现《毛泽东选集》虽然重要,但并没有收录毛泽东在某些时期的全部重要文献。
编辑原则: 《毛泽东文集》的编选,是为了弥补《毛泽东选集》的不足,更全面地展示毛泽东在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和政策制定中的论述,尤其是早期以及一些未收录进《选集》中的著作。它的目标是提供更广泛、更完整的文献材料。
出版时间: 《毛泽东文集》(共两卷)是在1993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2. 内容的侧重点和广度不同

《毛泽东选集》:
核心内容: 《毛泽东选集》集中体现了毛泽东在不同时期,尤其是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土地改革、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方面的 重要理论、思想和方针政策。 它被认为是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性文献。
具体体现:
卷一: 主要收录了毛泽东在1924年至1930年的著作,如《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这些文章阐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依靠力量、农村包围城市等基本思想。
卷二: 收录了1931年至1937年的著作,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提议》等,进一步发展了关于革命根据地建设、游击战争战略战术以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
卷三: 收录了1938年至1941年的著作,如《论持久战》、《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实践论》、《矛盾论》等,这些著作深刻阐述了抗日战争的规律、人民战争的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卷四: 收录了1941年至1949年的著作,如《关于领导方法的谈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民族的代表》、《论联合政府》、《两个“一切”》等,这些文章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并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特点: 相对而言,《毛泽东选集》的选文更具 代表性、系统性和理论高度,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提炼的,目的是形成毛泽东思想的“体系”。

《毛泽东文集》:
核心内容: 《毛泽东文集》收录了毛泽东在1949年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些重要著作,这些著作补充了《毛泽东选集》未能完全涵盖的内容,尤其是一些 早期尚未公开或不便公开、以及一些零散的重要讲话和指示。 它更侧重于展现毛泽东在具体历史时期,针对不同问题发表的论述,包括经济、文化、外交、党建等诸多领域。
具体体现:
卷一: 收录了1949年建国前的部分著作,如一些关于整风运动、军队建设、土地改革的讲话,以及在召开全国代表会议时的报告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具有重要补充作用。
卷二: 主要收录了1949年至1957年建国后的部分著作,涉及社会主义改造、经济建设、政治思想工作、处理国际关系等方面的讲话和文章。例如,关于“三大改造”的讲话、对知识分子政策的论述、关于“两论”(《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的重要讲话。
特点: 《毛泽东文集》的选文 更广泛、更全面,包含了一些《毛泽东选集》中未曾收录的、在不同历史场合的讲话、电报、批示等。它的出现,使得人们能够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理解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

3. 历史定位和功用不同

《毛泽东选集》:
历史定位: 是被确认为毛泽东思想的 最权威、最经典的代表作,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 基本理论指南。
功用: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毛泽东选集》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来源。它在统一全党思想、指导革命实践、建立新中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挥了 纲领性、指导性 的作用。

《毛泽东文集》:
历史定位: 作为对《毛泽东选集》的 补充和拓展,它为更全面地研究毛泽东思想提供了 更丰富的史料。
功用: 《毛泽东文集》的出版,为学者和普通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有助于更深入、更细致地理解毛泽东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复杂形势所提出的观点和采取的策略。它在 历史研究、思想辨析 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总的来说,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两者的关系:

《毛泽东选集》是“精选本”,是经过提炼、高度概括的代表作,系统地展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毛泽东文集》是“增补本”或“补充本”,它收录了更多在不同场合发表的著作,是对《毛泽东选集》的有益补充,提供了更广泛的史料,有助于更全面地认识毛泽东的思想和活动。

打个比方,如果说《毛泽东选集》是一部浓缩了精华的“经典小说”,那么《毛泽东文集》则更像是一系列“散文集”或“杂记”,它提供了更多生活的细节、具体的场景和即兴的思考,使得我们对作者本人和那个时代有了更立体、更生动的认识。

在实际的学习和研究中,这两者往往是相辅相成的。要深入理解毛泽东思想,不能仅仅局限于《毛泽东选集》,也需要参考《毛泽东文集》中提供的更广泛的史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主席文选版本历史简明教程

主席不是圣人,毛选不是圣经,但是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1],进行密室政治、封存资料、不予公布、对不涉及安全领域的学术研究横加阻难的不是群众而是众所周知的某些敌人。

笔者根据百科、已经封禁的部分网站、网友分享、抄部分学者论文、个人对比等综合论述,如有错漏当我开车。

早期版本

晋察冀日报版

1944年,中共晋察冀边区局在中共中央宣传委员会的同意下,由邓拓主持,首次收集了毛泽东同志历年文章28篇,由晋察冀日报社加以出版,并附录了古田会议的决议。全书共五卷,小32开,785页,印数2500册,定价300元边币。

苏中版

1945年7月由中共苏中区党委宣传部部长俞铭璜主持,苏中出版社编印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册,小32开,124页,封面印有毛泽东同志正面免冠木刻像。本卷收文11篇、序1篇,代序标题为《论毛泽东思想》,是在《毛泽东选集》版本中首次使用“毛泽东思想”的提法。这是由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南。”而由朱德、周恩来、李富春、刘少奇、彭德怀、陆定一、冈野进、陈毅、陈伯达、曼努意斯基、邓发、艾思奇、徐特立、博古、范文澜、康生、王稼祥、罗荣桓等18人对毛泽东思想的论述作为本次选集的代序。原计划出版4卷本,由于机构和人员的调整,以及材料未能收全,因此只出版了第一卷。

其他

根据学者汪裕尧[2]研究,以晋察冀日报版为基础发展出大连大众书店版、晋察冀中央局版、哈尔滨东北书店版《毛选》;另外晋冀鲁豫中央局编印了内部发行的供党内干部学习用《毛泽东选集》。各地共有21种不同版本,均未得到毛泽东同志本人的审定。

正式第一版

1949年12月6日,中、苏两国领导人在莫斯科会晤时,斯大林建议毛泽东把自己写的文章、起草的文件和报告等编辑成选集出版,以帮助人们了解中国革命的经验。回京后毛泽东同志于1950年4月致电斯大林,正式邀请尤金来华帮助开展《毛选》的编辑工作。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斯大林的建议进行讨论后,决定编辑出版《毛选》,成立以刘少奇为主任的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主要成员有中宣部副部长、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胡乔木,中宣部副部长、马克思列宁学院副院长陈伯达和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等。毛泽东亲自主持编辑出版工作。与此同时也进行了蒙、哈、维文等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翻译出版。

毛泽东同志自己进行以及同意委员会进行的修改,可参考日本学者竹内实的《毛泽东集》20卷本进行研究。

1967、1969年曾两次筹备出版第五卷,毛泽东同志最终没有同意而停止相关工作。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同志逝世。

1976年10月6日,英明领袖、花帅、老汪与四位老编辑召开了《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清样审议会。[3]


1976年10月8日,重新开始第五卷筹备工作,由汪东兴为名义负责人,李鑫、吴泠西、胡绳、熊复实际负责编辑工作,甚至筹备第六卷(未出版)。

1980年,毛泽东选集编辑委员会改组为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82年停售第五卷。

正式第二版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对《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进行修订,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七十周年之际(1991年)出版第二版,由千古的邓小平同志题写封面书名。除了对个别字句进行了勘误和订正,还增加了毛泽东于1930年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并在附录部分收录和毛泽东同志著作有卡巴斯基关系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文集

1990年代中共中央组织编印出版《毛泽东文集》、《毛泽东早期文稿》(内部发行)、《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内部发行)。

《毛泽东文集》为八卷本,根据中央文献研究室冯蕙回忆,选稿的时间范围,从毛泽东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开始,直到1976年他逝世为止。开卷篇是1921年1月《在新民学会长沙会员大会上的发言》。由于1976年没有可以选入的文稿,所以终卷篇是1975年7月《党的文艺政策应当调整》。《文集》不收入毛泽东的诗词。

编辑对史实、字句、选段都进行了大量的修订。同时注意:

“文革”是一个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负有主要责任。这一时期他的一些主体性的论述,都无法选入《文集》。但在“文革”后期,毛泽东提出了正确的对外政策,并在其他某些具体政策上也作了一些调整,我们挑出这些方面的五篇文稿选入《文集》,其中四篇是关于国际问题、外交问题的,一篇是关于文艺政策问题的。

网络版

进入21世纪,国际国内局势发生明显变化后,部分网友搜集整理制作了各种网络版本的《选集》,目前网络流传的分三个版本:

静火版

由老左派静火编辑,第六卷: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第七卷:文革时期。附有编者序言,除带着部分老左派标志性不符合马列毛主义的发言外有极多2020年代易被纠察内容如将千古与希特勒进行对比等,文稿选择体系性强但错误的不加声明选入了《只有天知道》。

润之赤旗版

由一位大学生编辑,第六卷、第七卷: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文稿选择标准不一,体系性差但可读性更好,卷首说明及后记更符合马列毛主义立场——也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不应苛责。同时编者对《只有天知道》进行了严格注释,值得肯定。

草堂版

综合各版的一个版本,名声较低。

所有网络版的实体书均为非法出版物,喜迎喝茶。

全集

2013年12月9日,藏书家、著作家张迪杰出版了52卷本《毛泽东全集》,限量发行、定价2万港币,收录10862篇著作,计2015万字,从毛泽东1893年出生后所能找到的最早一篇文章,即1901年杂言诗《迎春》,到1976年他逝世前的最后一篇电文,即《毛泽东等祝贺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条约签订十五周年的电报》,包含文章、电报、批注,书信、诗词、书法,其中50%的内容仅在小范围公开,20%的内容为首次发表,由编者数十年收集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的1.5万种版本10.2万册毛著整理而成。

全集可读性很差,同时仍然采用TS史观并不加声明收录了《只有天知道》,很多文稿也无法查证,争议不小。但文稿内含巨量珍贵彩色历史照片、电报批注原文等机密和未公开内容,弥足珍贵。

万岁本

根据目前的报道,夏尔贝特兰最早在《大跃退》中指出,第五卷对毛泽东同志的原文进行了篡改而非修改,如《论十大关系》一文几乎面目全非[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能对比查阅原文的方法是对“大错误”期间,各地群众与“吃饱了没事干”的造反派自发印刷的《毛泽东思想万岁》进行订正。共300多个版本,统称为万岁本,目前流传的是2005年9月,网友在武汉文物市场偶然购得武汉钢二司印刷的其中一套,由毛旗帜网和主人公网网友联合制作无偿分享,称之为六八汉版万岁本。

竹内实、麦克法夸尔、罗斯特里尔、施拉姆、屑人宋均利用万岁本进行相关研究。[5]

除《论十大关系》外,《事情正在起变化》等文也可看出明显的痕迹,针对万岁本不同版本的差异及对第五卷篡改问题进行的文本学工作目前尚未见到足够详实细致的考证,另外更众所周知估计也不会有了。


@杜若致遠 《只有天知道》一文,目前只能确定毛泽东同志说过“一生做了两件事”,但是时间、在场人物、具体内容有数个冲突版本,对其进行的解读也根据立场大不相同[6][7],且目前书籍中收录部分转引自 1977 年3 月 22 日叶剑英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较权威的《毛泽东年谱》中以脚注形式指出对于“腥风血雨怎么办”编者没有查到档案根据或任何其他第一手权威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年谱也只能信任至多九成内容,其也进行了相应的修饰,可参见周言对郑重的评论。[8]

参考

  1. ^ https://hospital.seu.edu.cn/2019/1115/c26495a295486/page.htm
  2. ^ https://www.dswxyjy.org.cn/n1/2019/0625/c428142-31187732.html
  3. ^ 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zzza
  4. ^ https://www.doc88.com/p-085411755203.html
  5. ^ https://difangwenge.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628&fromuid=2059
  6. ^ https://view.news.qq.com/a/20140516/009862.htm
  7. ^注意韩刚本人是英明领袖的同情者 http://www.thepaper.cn/baidu.jsp?contid=1288590
  8. ^ http://linbiao.org/forum/viewtopic.php?f=22&t=2508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