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请问“熊彼特理论”和“奥地利经济学派”在“创业精神”部分有何差別?

回答
熊彼特理论和奥地利经济学派虽然都高度重视创业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在具体理解和侧重点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些区别:

熊彼特理论与创业精神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将创业精神视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创造了“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这一概念,完美地概括了他的理论核心。

1. 创造性破坏是核心:

定义: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就是一种不断从内部革新的经济结构,这种结构不断地摧毁旧的,同时不断地创造新的。这种摧毁和创造的过程就是“创造性破坏”。
创业者的角色: 创业者是创造性破坏的发动机。他们是那些敢于打破现有格局,引入新产品、新生产方法、新市场、新供应来源或新组织形式的创新者。
创业精神的体现: 创业精神在熊彼特看来,就是创新、冒险、敢于挑战现有秩序的精神。创业者并非仅仅追求利润,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创新来改变经济的“质”,而不仅仅是“量”。他们是企业家,是“新事物的创造者”。
创新类型: 熊彼特列举了五种主要的创新:
1. 产品创新: 推出新的商品或服务的创新。
2. 生产方法创新: 引入新的生产技术或组织方式的创新。
3. 市场创新: 开辟新的市场或重组现有市场。
4. 供应来源创新: 发现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应来源。
5. 组织创新: 建立新的行业组织或垄断结构。
经济增长的动力: 熊彼特强调,经济的长期增长和繁荣并非来自简单的要素投入增加,而是来自创业者带来的持续创新。这些创新会颠覆现有的垄断者(即使是暂时的),迫使其他企业进行模仿或创新,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进步。
对垄断的态度: 熊彼特并不完全排斥垄断,他认为创新者在成功推出新事物后,往往会获得暂时的垄断地位,这为他们提供了回报和动力。但这种垄断是动态的,会被新的创造性破坏所瓦解。
创业者的特质: 熊彼特描绘的创业者是一个集远见、魄力、意志和高度的行动力于一身的“巨人”。他们是经济体中的少数精英,是引领变革的英雄。

总结熊彼特理论下的创业精神: 以创造性破坏为核心,强调创业者通过五种创新颠覆现有经济格局,是经济增长和进步的根本动力,创业者是具有英雄色彩的创新者。



奥地利经济学派与创业精神

奥地利经济学派(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对创业精神的理解与熊彼特有共通之处,但其哲学基础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奥地利学派更强调主观性、不确定性、知识的分散性以及企业家在市场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1. 市场过程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

主观主义: 奥地利学派的核心是主观主义,认为经济价值是主观的,由个体对商品和服务的评价决定。这意味着经济是不断变化的,因为个体的偏好、知识和期望也在变化。
不确定性是常态: 奥地利学派认为,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市场信息是分散的、不完整的,并且是主观构成的。这种固有的不确定性是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市场作为过程: 不同于新古典经济学将市场视为一种均衡状态,奥地利学派将市场看作是一个动态的、竞争性的、发现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被不断生成、传播和利用。

2. 企业家是市场的中心:

知识的发现者和利用人: 在奥地利学派看来,企业家是市场的关键参与者,他们是那些能够发现并利用市场中尚未被发现的机会(opportunities)的人。这些机会往往隐藏在对市场信息的独特理解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中。
纠正错误和重新配置资源: 企业家通过他们的行动,例如发现有利可图的差价,从而引导资源从低价值用途流向高价值用途。他们是市场纠正错误、调整供给以满足需求的驱动力。
冒险和应对不确定性: 企业家承担着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能够更好地评估和管理风险,并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洞察力来行动。
创业精神的体现: 奥地利学派眼中的创业精神是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应对不确定性的勇气、以及主动采取行动以发现和利用机会的意愿。创业者是市场的“侦察兵”和“信号接收者”。他们通过他们的行动,不断“试错”,并最终引导经济走向更有效率的配置。
与熊彼特的不同之处:
创新与机会的侧重: 熊彼特更侧重于“创新”本身作为颠覆性的力量,而奥地利学派则更侧重于企业家对“未被充分认识的机会”的发现和利用。创新在奥地利学派中是企业家行动的可能结果,但核心是机会的发现。
创业者的角色定位: 熊彼特描绘的创业者是“巨人”,是打破旧秩序的革命者。而奥地利学派的描述则更广泛,企业家是所有积极参与市场、承担风险、试图获利的人,他们不一定需要颠覆性的创新,也可以是优秀的模仿者或改进者。
市场结构的看法: 熊彼特关注创新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可能导致暂时垄断),而奥地利学派更关注市场过程本身如何通过企业家的行为得以运作和调整,不一定强调对现有垄断的破坏,而是强调对资源配置的优化。
对“知识”的 Emphasis: 奥地利学派特别强调“知识的分散性”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认为这些是企业家相对于其他参与者独特的优势。

总结奥地利经济学派下的创业精神: 以发现并利用市场机会为核心,强调企业家在动态、不确定的市场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他们是知识的发现者和利用人,通过冒险和行动来优化资源配置,创业精神是敏锐的洞察力、勇气和行动力。



总结性对比:

| 特征 | 熊彼特理论 | 奥地利经济学派 |
| : | : | : |
| 核心概念 | 创造性破坏(Creative Destruction) | 市场过程、机会发现、不确定性 |
| 创业者角色 | 创新者、颠覆者、经济变革的发动机、英雄 | 机会发现者、资源配置的引导者、市场侦察兵、风险承担者 |
| 创业精神体现 | 敢于创新、打破旧秩序、冒险、推动技术变革 | 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应对不确定性的勇气、主动行动发现机会 |
| 关注的重点 | 创新对经济结构的颠覆性作用 | 企业家在信息不对称和不确定性中发现并利用机会的作用 |
| 对创新的理解 | 狭义:五种具体的创新方式,广义:一切颠覆性变革 | 创新是企业家发现和利用机会的一种方式 |
| 对创业者的数量 | 相对少数的精英,具有英雄特质 | 更广泛,所有积极主动,发现机会并承担风险的个体 |
| 市场结构观点 | 创新导致暂时垄断,又被新创新打破 | 市场过程本身是动态调整的,企业家是其中的关键驱动者 |
| 知识观 | 强调技术和组织的新知识 | 强调知识的分散性、主观性和默会性 |

简而言之,熊彼特将创业精神视为“颠覆性的创新之火”,而奥地利经济学派则将其视为“在混沌市场中发现并利用机会的敏锐之眼与行动之力”。尽管出发点和侧重点不同,但二者都一致认为创业者是经济体中最活跃、最重要的一股力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熊毕竟也是奥地利人,但与奥派的逻辑不同。

大致区别就是如下:

熊:“没有创新的资本家算不得企业家。”

奥:“不是资本家的人,不,‘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做不出创新。”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