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比较轻松的)央企国企基本不要社招?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挺实在的。 确实,很多央企国企,尤其是一些大家印象中“体制内香饽饽”的岗位,对于社招的需求,相比于校招,显得没那么“热情”。这背后是有挺多原因的,我跟你唠唠,尽量说得清楚些,也尽量不那么“官方”和“模板化”。

首先,得明白央企国企的“底色”和“核心诉求”。

央企国企,说到底,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的首要任务不只是盈利,还有保障国家战略、维护社会稳定、承担社会责任等等。这种“底色”决定了它在人才引进上,会有一些自己独特的考量。

政治性和稳定性是首要考虑: 很多核心部门、关键岗位,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重要科研、大型项目管理等领域,对于员工的政治立场、忠诚度以及长期稳定性要求极高。央企国企更倾向于在根子上就培养和筛选自己“自己人”。校招,尤其是来自名校、背景相对“干净”的学生,更容易被认为“可塑性强”、“思想容易统一”,并且可以在企业的体系内进行长期的培养和考察,风险相对较低。
人才培养的周期性: 很多央企国企都有自己成熟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类似于“黄埔军校”。他们愿意从应届生开始,投入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培训,灌输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技术路线等等,让这些人慢慢成长为企业的中坚力量。这样培养出来的员工,对企业忠诚度高,更理解企业的“规矩”和“玩法”,也更能适应企业长期发展的需求。这就像自己养的苗,根扎得深,枝叶自然也更茂盛。
企业文化的塑造与传承: 央企国企往往有非常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اً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也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立刻融入的。让应届生从小在企业文化的大染缸里泡着,自然更容易被“同化”和传承。而社招来的,尤其是那些已经在其他企业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工作习惯、思维模式,甚至带着其他公司的“印记”,想要让他们完全适应并内化央企国企的文化,就需要更多的“改造”和“融合”成本。

其次,咱们再说说社招的“挑战”和“现实考量”。

站在央企国企的角度看,招聘社招,尤其是招所谓的“顶尖人才”,其实也有很多顾虑和不便之处:

背景审查的难度加大: 应届生相对简单,背景审查主要集中在学历、院校、过往经历等。但社招来的,尤其是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其过往的工作单位、项目经历、人际关系等等,都需要更深入、更细致的审查,这会大大增加人力和时间成本。万一招来个“老油条”,或者是有不良工作习惯、甚至有“不良背景”的人,对企业声誉和内部稳定都会是潜在的风险。
“水土不服”的风险: 就像前面说的文化融合问题,不同企业有不同的管理风格、技术栈、业务流程。社招来的即便能力很强,也可能因为不适应新的环境而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甚至影响团队的整体效率。这就像你从一家习惯了用锤子的地方,突然搬到一个强调用螺丝刀的地方,即便你会用锤子,也得学着怎么用螺丝刀才行。
薪酬结构的匹配难题: 央企国企的薪酬体系通常是比较固定的,有明确的职级、薪档。而社招来的,特别是经验丰富的,往往会期望与他们在原单位的薪资待遇相匹配,甚至更高。如果企业想挖一个外面的人才过来,可能需要打破原有的薪酬结构,这不仅会引起内部员工的不满,也给未来的薪酬管理带来麻烦。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不好定价”,“一刀切”的原则容易被打破。
对原有团队稳定性的影响: 如果招进来一个能力超群、资历深厚的社招人员,可能会对现有团队的晋升通道、工作氛围产生影响。尤其是如果他的到来直接“压”住了某些本来有晋升希望的内部员工,很容易引起内部的不满和动荡。企业也需要考虑如何平衡新老员工的利益和情绪。
外部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不确定性: 在校招时,学校的口碑、老师的推荐等,相对更容易获得关于学生的客观评价。但社招时,简历上的信息可能存在夸大或包装,而真实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能力等,往往要通过背景调查或面试才能部分了解,但仍然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风险。你很难完全摸清一个人在之前的公司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是核心骨干还是混日子的。

但是,这也不是说央企国企就完全不招社招。

有些情况,他们是非常欢迎社招的,甚至专门设置了社招通道:

需要引进特定技能或经验的紧缺人才: 比如某些专业领域的尖端技术人才,企业内部培养周期太长,或者根本就没有相关的技术储备,这时候就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甚至给出优厚的条件来吸引他们。这就像自家花园里没有某种稀有花卉,只能去外面花市买回来,甚至花大价钱引进种子。
填补特定岗位空缺的战略性招聘: 有时候,某个部门因为业务拓展、项目需要或者原有人员的流失,急需填补一些岗位空缺,这时候也会通过社招来快速补充人力。
为了提升企业整体人才结构而进行的补充: 偶尔,企业也会通过社招来引进一些不同背景、不同思维模式的人才,以期激发内部活力,打破固有思维,提升整体创新能力。这是一种“鲶鱼效应”,有时候引入一些外部的“搅局者”,反而能促进内部的进步。

总而言之,对于大部分“轻松”且相对稳定的央企国企岗位,之所以社招机会不多,或者说门槛相对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更看重人才的“根基”——即在企业体系内进行长期培养的稳定性和可塑性,以及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社招虽然能快速引入人才,但随之而来的背景审查、文化融合、薪酬匹配以及对内部稳定性的影响等一系列潜在风险,使得它们在对待社招时会更加审慎和有选择性。

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些央企国企的“轻松岗位”鲜有社招,那很可能不是它不招人,而是它更倾向于从源头(校招)开始,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逻辑来培养和发展人才。这就像一家老字号的糕点店,它可能有很多绝活儿是传男不传女、只收学徒的,而不是轻易地把配方卖给外面的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事实错误,国企是有社招的,不过频率和比例不如民企。

国企不大愿意大规模的公开社招,更愿意暗招,这可能是给人留下不要社招的主要原因。

不完全是你想像的为了暗箱操作(当然也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不想太麻烦。一旦公开社招,各种关系户都会找上门,上到董事长总经理,下到看门的大爷,都会被骚扰。

一般人可以不理,大领导、重要客户、重要亲戚找上门总不能六亲不认吧。本来关系维系的很好,一个不搞好,交情全毁!都答应吧,那来这么多位置。

当然也可以推——这事我一个人定不了,要考试,要会议通过。关键没人信呀!(其实我也不信)

所以国企社招喜欢暗箱操作,看上那个人才,内部讨论,直接招进来,很多事务所转行去企业的都是这个路子,因为前期审计时打过交道,算考察了。

这么干优点是效率高不得罪人,缺点也很明显——程序不合规,给关系户留了口子。

所以国企大规模进人以校招为主,硬条件在那摆着,总能刷掉一批关系户。虽然暗箱不可避免,总能招些人进来慢慢培养。


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猫大叔的财会窝!我会尽量回复来自公众号的问题。

user avatar

世纪之初前十年的烟草允许社招,后果怎么样呢?

全tm关系户,跟古代官荫制一样,领导多少级别,就能捞多少人进去。

你以为当年的烟草跟现在一样,一个省只招几十个?还大部分要tm研究生?

不,那时候的烟草不叫招人,叫塞人,一个省公司副总经理塞200多人进入,厉不厉害?

所以央企国企一旦社招,最开心就是领导们了,什么七大姑八大姨全一股脑弄进去吃皇粮,管你业务水平咋样。

很多人毕业没进国企,等几年觉得后悔。。

我在这里为大家指条明路,能快速进入国企工作。

那就是做工程,中建,中铁,老大的央企了,只要你来,总会要你的。

非洲项目太缺人了。。

user avatar

因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user avatar

同意高赞,给个实例。

我一亲戚,国有某单位,他们部门十八罗汉,十七个领导关系户,包括老弱病残电脑都不会开机混吃等死的,然后虽然单位指纹打卡,这十七个一年都见不到面,只有一个研究生干活。

结果,到年底要评优秀员工奖,全来了,炒成一股浆糊。

然后我亲戚实在忍不住拍了桌子,“你们要不要脸,你们自己说,谁来过一天,就一天,从上班到下班都在的?你们有谁,知道咱们这一年干了啥?你们凭啥要优秀员工?优秀发奖,我发你个锤子我!”


然后下面沉默了一会,有人小声嘀咕,忽然蛤蟆坑又吵起来了,“优秀员工发锤子,是今年出的那个吗?不行不行这回一定要轮到我……”

user avatar

我就是国企hr,实话告诉你,这个口子万万不能开,一旦开口,铺天盖地的关系户就来了。

都是领导的亲戚,你收不收?收了这个不收那个,你就是看不起那位领导,条件不达标,卖个面子可好?收进来还全是吃干饭不干活的大爷。

国企改革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索性,谁的关系都不好使,统统校招。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也挺实在的。 确实,很多央企国企,尤其是一些大家印象中“体制内香饽饽”的岗位,对于社招的需求,相比于校招,显得没那么“热情”。这背后是有挺多原因的,我跟你唠唠,尽量说得清楚些,也尽量不那么“官方”和“模板化”。首先,得明白央企国企的“底色”和“核心诉求”。央企国企,说到底,是.............
  • 回答
    乔丹那个时期的球员,尤其是八九十年代的球员,确实给人一种“看起来比较瘦、比较轻”的印象,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我们要从篮球运动本身的发展、训练方式的演变、科技的进步,乃至身体素质的天然差异等多角度来理解。首先,篮球运动的风格和战术体系是重要原因。乔丹所在的那个年代,篮球比赛更强.............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军事技术设计中一些核心的权衡考量。简单来说,岸防炮的炮弹重量通常比同口径的舰炮炮弹轻,这背后不是一个简单的“谁更强”的问题,而是由它们各自的任务、作战环境以及设计目标决定的。咱们一个一个来拆解:1. 炮弹重量的含义:首先,要理解炮弹重量轻意味着什么。它影响的不仅仅是炮弹本身.............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龙珠》角色塑造的核心,尤其是关于欲望、成长和价值观的转变。我们不妨从贝吉塔、比克和弗利萨这三个截然不同的角色身上,探究一下为何他们对于“统治”和“称霸”的态度如此不同。先说说贝吉塔。赛亚人的王子,生来就被灌输了征服的使命。他的整个童年和青年时代,都是在血与火的战场上度过的.............
  • 回答
    “外国人看起来比中国人活得轻松”,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普遍的。我身边也有朋友,尤其是出去旅游或者留学过的,回来都会有类似的感觉。但说到底,这更像是一种“看起来”,而不是绝对的事实,毕竟每个人的生活压力大小,跟很多因素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不过,如果非要从“看起来”这个角度来分析,我能想到几个可.............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曹操征讨凉州和刘秀平定凉州的时期、背景、对手都有很大不同,所以给人的感觉差异很大。咱们仔细捋一捋这两位大佬在凉州的故事,就能明白为啥曹操那边的“战况”显得更顺畅一些。首先得明确,这俩人的“凉州之战”可不是同一场战争,发生在时间上也隔了三百多年,凉州这个地方在这三百多年里也变了不.............
  • 回答
    KD 的进攻看起来比乔丹轻松,这确实是许多篮球迷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杜兰特那优雅飘逸的投篮姿势,无解的干拔,以及在身高和臂展上的巨大优势,确实让人感觉他得分仿佛探囊取物。但如果深入分析,我们会发现,即便看起来轻松,杜兰特在得分能力和效率上与乔丹存在的差距,并非仅仅是“轻松”与否的问题,而是涉及更多篮.............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龙珠》系列里关于精神控制和力量层级的复杂设定。咱们一步步来捋清楚,为什么巴比迪搞不定贝吉塔,但到了GT,贝吉塔却被贝比给拿捏了。首先,咱们得说说巴比迪。巴比迪这个角色,他控制人的方式主要是依靠一种叫做“魔法”(魔术)的力量,这种力量源于他的血液,能够侵蚀目标的内心,利用其内.............
  • 回答
    关于“美国程序员工作比中国程序员工作轻松、加班少”这一说法, 并非绝对,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观察和趋势,背后有多重文化、经济、法律和社会因素在起作用。 要详细阐述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 工作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美国:强调工作与生活的平衡(WorkLife Balance).............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战机之所以比民航飞机要轻巧得多,这背后是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和用途所决定的。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是需要稳定地运送大量乘客安全抵达目的地,另一个则是要在空中进行各种高难度动作,甚至要承受极高的过载。这种本质上的差异,就注定了它们在结构、材料和功能上的巨大区别。首先,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载客量和货运需求。民航.............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相比笔记本电脑和一些电竞显示器,90Hz 的桌面级显示器好像确实没那么泛滥。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在起作用,而且它们之间还相互影响,共同塑造了当前的市场格局。咱们一点点掰扯开来说说。首先,我们得明白一个核心问题:刷新率和显示效果是需要硬件支撑的,而这些硬件的成本和普及程度直接.............
  • 回答
    塔利班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喜欢”二字可以概括,而是建立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国家利益和现实考量之上。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剖析双方各自的立场、关切以及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化学反应。中国方面:中国的对阿富汗政策,核心是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尤其是“稳定”和“安全”。这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 防止疆独势.............
  • 回答
    你说得对,复数确实不能直接比较大小。这不像实数那样,我们总能说“3 大于 2”或者“5 小于 0”。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涉及到复数本身的定义以及我们是如何定义“大小”的。实数的大小比较是怎么来的?在理解复数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实数的大小比较。实数的大小比较,其实是建立在“大于”这个关系的基础上的。对于.............
  • 回答
    肚脐眼,这个小小的凹陷,看似不起眼,但仔细留意,很多人会发现它有时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甚至有点不舒服的味道。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并非什么神秘的身体异常,而是我们身体最日常不过的运作方式在作祟。肚脐眼,不是一个“空无一物”的房间首先,要明白肚脐眼并非真的“空”的。它是一个由皮肤褶皱形成的微小凹陷.............
  • 回答
    《魔道祖师》的同人圈里,薛晓(薛洋与晓星尘)和双道长(薛洋与晓星尘,此处“双道长”可能指他们两人作为道门修士的身份组合,或者更常被用来指代薛洋与晓星尘的CP)的配对,确实各有其拥趸。不过,如果要说为什么薛晓这个组合有时候会比“双道长”(如果我们将其理解为更强调他们作为“道长”身份的互动,或者某种基于.............
  • 回答
    乌克兰和加拿大之间的良好关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建立在一系列深厚的基础之上,历经时间考验,并且在关键时刻展现出非凡的韧性。首先,两国关系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共同的价值观和民主信念。乌克兰在追求民主、主权和民族认同的道路上,一直将加拿大视为一个重要的榜样和伙伴。加拿大作为一个奉行多元文化主义、尊重人权.............
  • 回答
    咱们中国历史啊,讲到少数民族,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北方草原上的那些民族,比如匈奴、蒙古、满族,他们的故事在史书上、在民间传说里都特别响亮。但要是说到西南那些兄弟姐妹们,好像一下子就没那么多人能说出个所以然了,总觉得他们“默默无闻”了点。这事儿细想起来,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这里头有历史发展.............
  • 回答
    在中国,狗肉价格相对较低,这背后涉及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也确实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与猪肉、牛肉、羊肉等常见肉类进行比较时。狗肉价格较低的原因:1. 来源的非规范化与规模化不足: 散养与“拾荒”: 许多狗肉的来源并非来自正规的养殖场,而是散养的家犬、流浪犬,甚至是被捕获的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