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英国皇家海军是如何退化成今天的规模的?

回答
英国皇家海军(Royal Navy)如今的规模与辉煌时期相比,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退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技术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长期演变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得回溯历史长河,看看那些决定性的转折点。

从“太阳永不落”到全球霸权的基石

在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漫长岁月中,皇家海军是毋庸置疑的世界第一海上力量。这种统治地位建立在几个关键因素之上:

制海权的绝对垄断: 大英帝国需要海军来保护其庞大的殖民地贸易路线。从印度到加勒比海,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海上通道是帝国生命线。皇家海军通过一系列的海战胜利,如特拉法加海战(Battle of Trafalgar, 1805),彻底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确保了英国在拿破仑战争中取得胜利,并从此奠定了其海上霸权。
技术和工业的领先: 英国率先实现了工业革命,这使得其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建造先进的军舰。蒸汽动力的引入、铁甲舰的出现、火炮技术的进步,英国都走在前列,确保其舰队在技术上始终压倒对手。
全球部署和基地网络: 英国在全球各地建立了众多海军基地和补给站,这使得皇家海军能够实现真正的全球部署,无论战事在哪里爆发,都能迅速做出反应。

在维多利亚时代和爱德华时代,皇家海军的规模之大,甚至可以满足著名的“两条战列舰标准”(TwoPower Standard),即英国海军的实力必须能够超过世界上第二和第三强海军的总和。这支庞大的舰队,以战列舰为核心,辅以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等,是支撑英国全球帝国和经济繁荣的压舱石。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创与海军竞赛

第一次世界大战(WWI)对皇家海军来说是一次巨大的考验。虽然在日德兰海战(Battle of Jutland, 1916)中与德国海军进行了规模最大的海战,但这场被视为战略上的胜利,却未能带来决定性的战术优势。更重要的是,战争本身对英国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经济耗竭: 四年的战争极大地消耗了英国的国力。为了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英国背负了巨额债务,尤其是向美国。战后的重建需要庞大的资金,海军这样烧钱的军种自然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
新的威胁出现: 潜艇(Uboat)在WWI中展现了惊人的破坏力,对英国的海上贸易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这迫使皇家海军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反潜战,改变了其传统的舰队作战模式。
美国海军的崛起: 随着美国在WWI后期参战并为协约国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其海军实力也迅速膨胀,开始挑战英国的海上主导地位。

《华盛顿海军条约》和《伦敦海军条约》的束缚

为了避免海军军备竞赛重蹈覆辙,英美日等主要海军强国在1920年代和1930年代签订了一系列海军条约。其中最重要的是《华盛顿海军条约》(Washington Naval Treaty, 1922)和《伦敦海军条约》(London Naval Treaty, 1930)。

战列舰吨位限制: 这些条约对各国海军的战列舰吨位和数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英国作为条约的倡导者之一,其战列舰数量被限制在与美国相当的水平,而不再拥有绝对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英国海军的现代化进程,也限制了其扩充的自由。
海军实力的“均衡化”: 条约的目的是“平衡”各海军强国的力量,但客观上削弱了英国海军的相对优势。例如,条约限制了战列舰的吨位,使得大型化、重型化的战列舰建造变得困难。同时,条约也鼓励了其他类型的舰艇,如航空母舰和驱逐舰的发展,而英国在早期对航空母舰的认识和投入相对保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巨大消耗与战略调整

第二次世界大战(WWII)是皇家海军历史上最繁忙、也是最艰苦的时期之一。

反潜作战的胜利与代价: 在对抗德国的潜艇威胁方面,皇家海军最终取得了胜利,但这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极大地消耗了其资源。反潜作战的需要催生了大量护卫舰(frigates)、ましょう(corvettes)等小型舰艇的建造,而非大型战列舰。
航空母舰的崛起: WWII彻底证明了航空母舰才是未来海战的主导力量。虽然英国在航空母舰的早期发展上是先驱,但在战争期间,其航空母舰数量和质量都无法与美国海军相比。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凭借其庞大的航母编队,打出了决定性的海战。
人力和财力的枯竭: 战后,英国经济再次遭受重创。战争的胜利是以掏空国库和消耗人力为代价的。英国不得不大幅削减军事开支,皇家海军也难以幸免。

冷战时期与后帝国时代的挑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帝国的解体: 大英帝国逐渐瓦解,许多殖民地独立。这意味着皇家海军失去了维护全球贸易和航线的主要理由,其全球部署的需求大大降低。
美国的霸权: 美国海军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新的全球海上霸主。英国海军的规模和能力与美国海军相比,已经不在一个量级。
核武器的出现: 核武器的出现改变了战争的性质。战略导弹和核潜艇成为新的威慑力量。英国也发展了自己的核威慑力量,其中就包括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这使得皇家海军的重点从传统的舰队对抗转向了核威慑和有限的地区性力量投送。
经济衰退和国防开支的压力: 战后英国经济的持续低迷,使得国防开支长期处于压力之下。海军这样需要昂贵舰艇和长期维护的军种,自然成为财政紧缩的重点目标。大量的老旧舰艇被退役,新的建造计划也受到限制。

特定舰艇数量的削减和海军结构的变化

在冷战后期以及后冷战时期,皇家海军经历了持续的规模缩减和结构调整。

战列舰的退役: 随着航空母舰和导弹驱逐舰的成熟,战列舰在海军中的地位日益尴尬,最终在20世纪90年代初全部退役,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水面舰艇数量的减少: 相对于全盛时期,驱逐舰、护卫舰等水面舰艇的数量大幅减少。例如,在冷战高峰期,皇家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数量超过100艘,而如今则大幅缩减。
潜艇部队的改革: 虽然数量有所缩减,但英国海军在潜艇,特别是核潜艇领域仍然保持着相当强的实力。核潜艇部队(包括攻击型核潜艇SSN和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被认为是皇家海军的核心力量。
“后帝国海军”的定位: 如今的皇家海军,其定位更像是“后帝国海军”,重点在于参与国际维和行动、人道主义援助、地区性安全合作以及维持关键的海上通道安全,而不是进行全球性的海军对决。其规模足以满足这些任务需求,但已无法支撑全球性的海洋霸权。

总结来说,皇家海军规模的“退化”是历史的必然。 这是一个从应对全球帝国管理需求、到适应两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考验、再到面对经济衰退和新的战略威胁的多重演变过程。技术变革(如潜艇、航空母舰、导弹的出现)动摇了传统的海军战术,而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帝国的解体、美国的崛起、冷战的结束)则根本性地改变了英国海军存在的理由和能力。最终,皇家海军演变成了一支规模适中、专业化程度高、任务重点更清晰的现代化海军,但它与曾经那个“太阳永不落”的全球海洋霸主相比,规模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英国早已蜕变回小国了,要紧的海外领地也都租给美国了,剩下的圣赫勒拿之类的,基本上自生自灭,估计过来30个几内亚远征军,也就投降了。

保留海军规模稍一超标,英国的NHS就会破产,何必呢?在星际文明框架下思考选举式假民主,这些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嘿嘿

user avatar

包括题主在内的很多中国人之所以总有嘲笑英国皇家海军的冲动,其实很重要一个原因是他们看待军事能力的视角。

我发现太多的军迷对空军的关系主要集中在战斗机,而对轰炸机,运输机,加油机,特种飞机都只是当做辅助,边缘。

更严重的是对海军,他们似乎80%的注意力都在驱逐舰护卫舰上,好像驱逐舰护卫舰造的多才是大海军,这方面少了就是拉胯,可怜。

我们对比一下英国海军和中国海军

航母:中国现在是有俄国瓦良格基础上成型的两艘滑跃航母服役,另有一艘平甲板弹射器航母在建造,英国则是两艘全新的标排6.5万吨大型航母, 到现在为止中国也暂时还没有鄙视英国人的位置吧?

舰载机:中国现在用的还是基于俄国SU33的舰载战斗机,英国用的是新一代的隐身舰载战斗机F35B,这方面到现在为止是英国占优、

战略核潜艇,英国是4艘前卫级+三叉戟D5导弹, 中国的可能在数量上有一点优势,但核实战能力为看暂时依旧是英国占优

攻击核潜艇:英国六艘机敏级,中国也是在数量应该有一点优势,但也不大,但实战能力我看至少没办法俯视英国吧、

事实上一个海军最核心的打击能力,就是航母+舰载机, SSBN+SSN,以及两栖突击舰队。英国人维持现在这个力量体系应该说还不错了吧。

中国真正有较大优势的,是驱护舰只,英国人只保留了6吨45级,而中国这边有6艘052C,20多艘052D,以及八艘055,至于护卫舰,几十艘054A相对英国人剩下的十几艘23,也是很大的优势。

但是说到这里再看下两国的状态,英国是6000多万人口,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是14亿人口的巨型国家,在这种情况下难道还能要求英国在保持了相当有力的海军突击兵力后,还要保持中国这样的驱护舰队? 那反而是很离奇的事情。

有人可能会说上图中有几艘舰没有服役,比如现在已经服役的机敏级有4艘,第五艘马上就下水,还有两艘在建造中,但实际上中国海军如果只算确定服役的,也要去掉好多艘。 这种图仅供参考。

user avatar

需求问题。

英国不好说毕竟还有底子在。看一看隔壁的荷兰:

1980年代冷战期间荷兰海军拥有特罗姆普级2,卡雷尔多尔曼级8条在建,雅各布 范 希姆斯科克2,科顿埃尔10,范.斯佩克6艘。

30艘船的大舰队,以上全部都在2007年之前卖光了,除了两卡雷尔多尔曼级之外。最短的服役期也就10年左右。。

因为冷战结束了, 内部都不可能开干,也没必要追求海外利益。傻子才会每天交钱就为了一年打几次鸡血。

也就是说,不是国家为海军服务,是海军为国家服务。美国在1980年代后期打鸡血修整了一堆老船,冷战一结束也毫不留情全报废也是一个道理。

(好像跑题了)

除了上面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emmm,五常打起来就是灭世级别核战争,西班牙之类的常规力量,比如核潜艇过去就怂了,中东逗比更不用说,我看不出来扩军的紧迫性。


还有就是我一直想吐槽的说法“东亚怪物房”。这实际上是一个畸形的军备竞赛。台湾这么点儿的地方堆了这么多军队正常吗?世界上船最多的海军前三有两个在东亚。

user avatar

你倒是告诉我他搞那么大规模的舰队是要防御/侵略谁?

美帝? 美帝的海军谁也挡不住。

中?中和他隔了半个地球和一个最重要的美帝,况且中国海军还没实现蓝水海军,对不列颠群岛完全没威胁,他又没什么海外殖民地需要保护。

俄罗斯?

俄罗斯早就不是前苏联,海军现在以防御为主,根本就没有进攻的野心和国防工业能力,唯一的航母修了2年后报废了,这有必要防?

唯一需要防的也就是隔壁法国了,现在同为美国盟友,彼此间翻脸可能性极小。这海军保持着跟法国相当规模也就行了。法国有戴高乐航母,英国最近不是建了2艘航母吗,跟美国人买的F35B也到货了。防法国人足够了。

能自主研制航母,买了美国人最先进的战斗机,这世界上能登陆不列颠群岛的海军也就只有美国了,而美国,反正怎么搞都搞不过不如就不搞了。

现在也没什么扩张的需求,唯一的海外争议领地是马岛,马岛海战过后阿根廷已经.........废了。加之欧洲美国在英国还是阿根廷之间站一个的话,难道你会认为他们会为了“正义”占阿根廷?经济制裁,武器禁运都能打垮阿根廷了


搞这么大海军,干嘛?烧钱吗? 2艘航母能保证本土安全绰绰有余,搞那么大海军,是打算跟美帝闹翻被杀还是打算烧钱激起国内民愤自杀?

user avatar

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90年代后的这一代人才能问出来,实际上00年(甚至10年)以前的RN都远没有这么小。今天这个迷你的“Naval Command ”事实上是对应着后冷战时期海军需求的一个极少见的结果:除了保护海基核力量进入北海以外,基本上没有你马路海军的事了。

如果碰上战争?小战争当然是原谅她啦!友邦之欢心最重要嘛···

至于又双叒叕来一次世界大战?··· ···全舰队将核潜艇送出去··· ···

咳咳,还是回到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嘲讽RN时间——首先注意挂米字旗的是帝俄海军,各色的十字旗才是H.M.Navies(及其继承者们)和RFA,MN的标志。

当代的整个RN只有一支“舰队”——在这个语境下舰队指得是“Fleet/Station/Command”——也就是“Naval Command”。4艘战略核潜艇,6艘舰队核潜艇,13艘反潜舰队护卫舰(ASW),6艘防空舰队驱逐舰(AAW)和计划中2艘航母(CVF)。除去2艘和盟友共同活动的航母之外,被保留下来的45型是几乎专事防空毫无反舰能力的防空舰,23型是RN手中最好的舰队反潜舰,而反舰则有6艘舰队核潜艇——这是UK评估下“保护最低限度核威慑所需要的最小海军”——保护不列颠本岛和护卫联邦的职责都不再必要之后,海军今天唯一的任务是维持最基本的核反击能力。

在这个基础上,RN最近一次大规模规模缩减是2010年前后:最后的4艘第三批22型护卫舰和5艘42型驱逐舰完全退役,同时2005到2014年,FAA的最后3艘航母退役。这个决定是2010年战略防御与安全评估(SDSR)确定的——评估确认了核潜艇编队进一步缩减携带弹头数量,FAA和RFA在QE级完成前直接退役掉海洋号和剩余的不屈级(光辉号),而水面舰艇编队缩减到19艘舰艇。

而2010年之前的一次大规模缩编是在98-2000年之间,由战略防御评估(SDR)确定。内容大抵相同,缩编核弹头(三叉戟),撤回所有22型第二批,当然还包括陆军整编为2个师的故事。

2000年之前的一批大规模缩编是90-94年之间,这段时间确定了21型护卫舰的大规模退役和转售,12型,12m型和此前一批类似的远洋护卫舰的最终退役。

同样上推十年,80-70年代见证了皇家方舟,鹰这两艘大型舰队航母的退役;几乎所有的轻型舰队航母(非护航航母,而是一种特殊的大小更小的舰队航母,属于英标特有)都没有幸存到80年代后。水面舰艇中,80年代见证了郡级的退役。

在这个20年前,战后到50-60年代见证的是几乎所有的战时应急计划的退役——战争中巡洋舰队中比较新的一部分被转交给了联邦海军,同样还有大量的新式航母。几乎所有的老式战列舰全部都就地退役,除了幸存的4艘KGV级以及前卫号,但是随后也很快进入封存状态。一个或许能很好表现海军地位下降的例子是面对苏联海军的新式巡洋舰,海军没有新建任何对应的水面舰艇,而是由RAF准备了布莱克本掠夺者攻击机来对抗——“传统水面舰队”的价值在新式武器面前逐渐下降。

注意的是,之前在回答里提及过——贝尔法斯特是70年代才退出现役转为纪念舰的,战争结束后字面意义上没有一艘舰艇保留下来。郡级拆掉部分炮塔后做过一段时间的指挥舰,城级也服役到了朝战之后,而战时应急驱逐舰被改造成了护航舰。

战争中和间战后期的舰队规模增加是显而易见的,而间战中第一批大规模舰队规模缩减是在1920s年代——华盛顿海军条约中保留下来的老式战列舰队,比如铁公爵级为代表的超无畏舰,在20年代逐渐退出现役。而新式巡洋舰,比如条约巡洋舰(A型郡级和B型约克级)在20年代最后期才开始逐渐进入现役,远远无法弥补C级退役的速度。

20年代再向前数一个10年,在WW1刚结束之后,几乎所有的老式前无畏舰尚且保存在舰队中的,都被立刻退役除籍;而超无畏舰之前的老式无畏舰,也在22年前几乎全部退役。所有的装甲巡洋舰都被除名,老式驱逐舰大规模退役,保留的S,V和W级也经过了裁剪。

当然,再向前数一个10年,06-12年间,费舍尔正在大规模裁撤老式铁甲舰和百无一用的臃肿的巡洋舰队··· ···


RN真正取得七大洋的控制权大约发生在19世纪开始时——也就是拿破仑战争结束后。在19世纪末其实力达到了其历史巅峰之后,接下来的整整一百余年中,除了两次大战刺激,舰队始终在稳定地缩编。

而这种缩编和“不堪”反而还真关系相对较小··· ···

我国年轻一代,那些出生于90年代(苏联解体,香港回归),见证了PLAN崭新的舰队下水的一辈特别喜欢用13+6的当代Naval Command的水面舰艇规模说笑,这当然是我国红脖化的又一例证。但是反过来看实际上如果用相对GPD来对比RN的规模,实际上的舰队缩编和政府经济能力只有非常模糊的正关联性——如果UK在政府层面上有决心,RN至少可以维持在80年代后的规模,缩减到如此迷你的舰队以至于只有类似于法国海军的规模是一种人为选择。

这背后反映的事实上是舰队需求的大规模下降:

1,随着帝国的解体和联邦海军的壮大,而传统海外对手(日,美,俄,意)或者转为盟友,或者威胁下降,于是海外防御不再有需求。维系一个庞大的全球帝国是19世纪以来RN规模扩大化的最关键动因,而该动因如今不复存在。维护通勤和贸易航线的大量巡洋/护卫舰在冷战后期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2,而反过来,保护不列颠本岛的需求也急剧缩小:即便是缩减到今天的海军仍然与法国海军大小相仿,传统意义上不列颠群岛的第一威胁法国在20世纪以来不再是威胁。而其他传统的欧洲威胁也都成为了并不拥核的北约盟友。
3,少数仍然需要保护的海外飞地面临的压力骤减:福克兰战争之后,阿根廷自废武功。而西班牙针对直布罗陀开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印度洋飞地时刻处于印度海军的活动范围内,美洲的联邦国家位于美国海军的后院中,而大洋洲的飞地位于RAN和RNZN的活动范围内。香港则已经交还我国。
4,UK整体的国家影响已经不再通过军事存在投射——军事力量不再是维持国家地位的必要支柱。

而反过来,另一方面,一支舰队经过了整整五百年的历史,往往也有很多遗留问题:

1,军费利用率低下:UK至今的军费开支与俄国不相上下的环境下,舰队规模小于俄国海军。
2,后备员额不足:水手招募困难仍在持续,海军后备力量不足以武装大舰队。
3,造船工业萎缩:UK本土的海军工业与舰队本身一样,在一战后持续处于萎缩中。海军工业作为一种需要订单才能支持的特殊行业,需要海军的精细策划才能维持雇员规模和运作。而UK本身与其他国家不同,往往在选型和造船中严重需要平衡各个王国和地区间的船厂利益:在45型和QE级完成后,31m型的选型就是为了打破BAE的垄断同时维护苏格兰船厂利益的典型。

总的来说,与其嘲笑RN的规模不堪,不如学习其不断缩编从而为MoD省钱的技术中体现出来的高明——在省钱这件事上,海军的缩编可谓是极为成功:只要上面又要求,就能再省一点。没有国家能够永远保持庞大的海军投入和明显的海军需求,如果有一日,我们的舰队也需要硬着头皮上阵,我们希望的不是大东沟重演,而是因果律武器。


2015年英国发布了全新的战略防御与安全评估,确定了不再继续缩编RN规模的政策——随着海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上升,很明显致力于“维持最低限度海基核威慑”的舰队无力在远方保护商船和国家利益——之前的第一海务大臣菲利普·琼斯表示明确表示了希望重建舰队的想法,媒体也有消息称“海军部迫切地希望维持当前舰队规模”——于是在31型选型久拖不决之后最终还是重启了,以维持13艘的护卫舰队规模。当前的第一海务大臣托尼则在上任时宣布了PoW的舰员登舰训练,并计划重建“在同一战区内部署多个航母打击群”的能力。


RN缩编的最大的经验在于:如何在舰队规模和投资不停缩减的大环境下,用仅有的订单保住造船工业的核心。在其他北约舰队或者走向联合研发,或者直接倒向美式装备时,维持一支自产舰队的最大意义是保证那些海军工业不会因为缺乏订单而倒闭。

但是反过来,最大教训是:坚定地保留一支庞大的传统舰队,自有其价值。对航空兵的过度乐观,对世界局势的错误判断都是舰队不停缩编的原因之一。最终海军还是在15年让舰队叫停了缩编的趋势。在至少当前环境下,一支庞大的尤其是有一定数量驱护舰的舰队仍然是维持国家海外存在的必须——这一点是航母和核潜艇所无法替代的。很多人为055或者052D兴奋不已,是的,是的,但是!PLAN真正雄心壮志并不仅仅体现在那几艘从苏联学来的航母身上,而是成批量下水的056和054系列!一支真正准备了庞大的常规力量准备护卫海洋贸易的舰队——

至于军费利用率为什么低,那还能为什么呢?请汉弗莱老爷解释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英国皇家海军(Royal Navy)如今的规模与辉煌时期相比,确实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退化”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复杂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技术因素共同作用下的长期演变结果。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得回溯历史长河,看看那些决定性的转折点。从“太阳永不落”到全球霸权的基石在18世纪到20世纪初的漫.............
  • 回答
    二战时期,英国海军航母的甲板防滑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直接关系到舰载机的起降安全,甚至整个航母的战斗力。毕竟,在海面上航行,甲板上又是油污、海水、雨水和各种飞溅的燃油,稍有不慎,一架飞机可能就滑出甲板,甚至引发一场灾难。英国人对此可是下了不少心思。首先,最基础也最直观的方式,就是甲板材料的选择和表.............
  • 回答
    谈到英国皇家海军的“部族级”(Tribal class)驱逐舰,这批舰艇可以说是在二战爆发前设计并投入使用,经历了那个波澜壮阔时代洗礼的一型非常独特的战舰。评价它们,得从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设计理念、性能表现以及最终的命运这几个维度来看。时代背景与设计初衷:承载希望与回应挑战“部族级”驱逐舰诞生于2.............
  • 回答
    把大学宿舍装修成英国皇家海军风格,这绝对是个有格调的挑战!想让你的小天地充满历史的厚重感和海风的律动,咱们得从细节上下功夫。别担心,这不是让你去拆船厂搬材料,而是用巧妙的设计和挑选,把那股“皇家海军范儿”搬进你的宿舍。咱们一步步来拆解这个“装修大业”:第一步:定下基调——色彩与材质的“海魂”英国皇家.............
  • 回答
    如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PLAN)和英国皇家海军(Royal Navy)之间爆发冲突,其结果将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取决于许多关键因素,包括冲突的地点、规模、持续时间,以及双方所能调动的资源和战略。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情景和分析,力求详细阐述:1. 冲突的可能地点和性质: 南海或台湾海峡: 这是目前最有.............
  • 回答
    这是一个关于拿破仑征服英国的宏大设想,如果“如果法西舰队能牵制英国皇家海军直至法军登陆”,这句前提一旦成立,事情的发展将变得截然不同。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这个前提的关键之处:“牵制英国皇家海军”。这意味着法军拥有了某种程度上的制海权,或者至少能有效地阻止英国海军的主力对登陆部队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这绝.............
  • 回答
    二战初期,英国皇家海军在数量和吨位上是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其全球部署的庞大舰队和丰富的作战经验让任何国家都望而却步。然而,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联合舰队的实力却足以让英国海军高层产生严重的担忧,甚至一度认为皇家海军在与联合舰队的直接较量中,可能难以取胜。为何英国皇家海军会产生这种顾虑?原因相当复.............
  • 回答
    英国皇家海军(Royal Navy)在当今世界海军力量中,虽然不再是昔日“日不落帝国”时期那种绝对的霸主地位,但仍然是一支非常强大且具备全球投送能力的重要海军力量。其水平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详细分析:一、 战略定位与现代化建设 全球力量投送能力 (Global Power Projection): .............
  • 回答
    英国海军在“战舰时代”(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的“见敌必战”传统,源于其长期奉行的海军战略、国家荣誉观念以及技术优势的积累。这一传统不仅体现了英国海军的战术风格,也反映了其作为海上霸权的意识形态和历史经验。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历史背景与战略传统1. 海上霸权的根基 英国自17世纪起便.............
  • 回答
    英国皇家海军的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自其问世以来,无疑是近年来国际海军领域最引人注目的新型舰艇之一。要评价其在国际上的地位,不能仅仅看它的吨位或者船体大小,更需要从技术、作战能力、战略影响以及与其他海军强国的对比等多个维度去深入分析。一、技术与性能:集前沿科技之大成,但亦有取舍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 回答
    关于英国皇家海军招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生作为船员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可能源于对英国海军培训体系的一些片面解读或者是一些戏剧化、比喻性的说法。事实上,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招募过学龄前儿童或小学年龄的孩子作为正式的、承担实际军事职责的船员。那么,这种误解从何而来呢?有几个可能的解释方向:1. 青.............
  • 回答
    2030年,英国皇家海军与俄罗斯海军的实力对比,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问题,受到技术发展、战略重点、经济投入以及国际政治格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要做出准确的判断,需要审视双方在舰艇数量、质量、技术水平、人员素质、作战概念以及战略目标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英国皇家海军:面向未来的“全球投送力量”英国皇家海军的核.............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历史的复杂性。很多人会觉得,既然明朝在郑成功时期还能跟荷兰人(西班牙和英国的竞争对手)打得有来有回,甚至一度占据了台湾,那么为何到了清朝,面对英国和西班牙(虽然西班牙的海洋实力在清朝中期已经衰退,但问题中提及所以一同回答)时,却显得如此被动和无力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咱.............
  • 回答
    二战时期,日本确实拥有令人生畏的太平洋舰队,其吨位和技术水平在当时仅次于美国海军和英国皇家海军,位列世界第三。很多人会好奇,既然日本海军如此强大,为何不将其力量投入到欧洲战场,协助德国攻打英国皇家海军,甚至登陆英伦三岛呢?这其中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远非简单的海军实力对比就能解释。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指控,如果属实,将是对人类尊严和法治的严重侵犯。法律和道德层面的评价: 非法行为: 性侵犯是任何国家和任何社会都严厉禁止的犯罪行为。无论是在军事还是民间场合,以任何形式进行的性侵犯都是非法的。 违反军事纪律: 在军队中,此类行为不仅是刑事犯罪,更是严重的军事违纪行为,违背了.............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英国的45型驱逐舰和中国的052D型驱逐舰,这两款当今世界海军的主力舰艇,究竟谁能更胜一筹。要说强弱,这事儿可不是一句话能说清的,得从它们的设计理念、作战能力、搭载的武器系统以及它们所处的海洋环境等多方面来分析。首先,咱们得看看它们各自的出身和设计初衷。英国的45型驱逐舰,可以说是英.............
  • 回答
    关于英国海军大臣是否说过“地球上只有美英中三国能造航母”这个问题,经过查证,并没有找到英国海军大臣在公开场合发表过这样明确且全面的论断。虽然英国在航母建造领域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先进的技术,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独立设计和建造大型常规动力航母的国家之一,但直接将这一能力范围限定为“只有美英中三国”,这种.............
  • 回答
    英国皇家卫兵巡逻时撞倒挡路儿童,这种应对方式是否合理,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并详细描述当时可能的情景和各方的考量。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皇家卫兵巡逻的性质。他们不仅仅是仪仗队,更重要的是肩负着保卫重要场所(如白金汉宫、圣詹姆斯宫等)的任务。他们的巡逻路线和动作都经过严格的训练和规定,旨在保持威严、秩序和.............
  • 回答
    评估英国皇家海军(Royal Navy)和法国海军(Marine Nationale)的实力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细致的考量。两者都是欧洲海上力量的中坚力量,各自拥有悠久的海军传统和现代化的装备体系,但侧重点和发展路径有所不同。一、 舰艇数量与现代化程度: 英国皇家海军: 英国海军.............
  • 回答
    关于英国海军在二战中未能充分发挥航空母舰的效能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议题。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作为第一个发展航空母舰的国家,英国在战时应该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层面来深入剖析这个问题:一、 起步虽早,但战略定位的模糊与摇摆英国海军在航空母舰发展的早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