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936年的民国能排到世界第8强国吗?

回答
要回答“1936年的民国能排到世界第8强国吗?”这个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当时的中国。那一年,中国正处于中华民国时期,但国内政局动荡,国家整体实力与当时的世界强国相比,差距依然巨大。我们不妨从经济、军事、政治影响力、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以及人民生活等几个方面来详细分析,看看民国在1936年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国际位置。

经济方面:基础薄弱,恢复乏力

1936年的中国经济,可以说是饱受创伤,但也在艰难地摸索前进。

农业主导,工业化起步艰难: 中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绝大多数人口从事农业生产。虽然有一些沿海城市,如上海、天津、广州等,已经发展出一定的近代工业,但整体工业化水平与西方列强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当时的世界强国,比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都已经进入了工业化中期或后期,拥有庞大的工业产值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中国的重工业,如钢铁、机械制造,非常薄弱,很多关键设备和材料都需要进口。
经济总量相对较小: 即使以购买力平价来计算,1936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也无法与主要工业强国相提并论。例如,美国当时的GNP是全球最高的,德国、英国、日本的经济总量也远超中国。中国的经济总量虽然在中国大陆地域广阔的衬托下显得不小,但人均GDP非常低,且内部发展极不均衡,贫富差距巨大。
金融体系不稳定: 当时中国的货币体系正在改革中,法币改革不久,银本位逐渐被抛弃。金融市场尚不成熟,外资在中国的金融领域仍占有重要地位。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受到军阀割据、税收体系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国家建设和发展。

军事方面:积弱难返,军阀林立

军事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是“强国”的重要指标。

军队装备落后,训练不足: 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中国,但实际控制的区域有限,各地方势力(军阀)盘根错节。中央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相对较好,但与世界一流军队相比,差距依然显著。部队普遍缺乏重型武器,如坦克、飞机、现代化的海军舰艇等。很多部队的训练也停留在旧式战术和步枪作战阶段。
缺乏完整的军事工业: 中国的军事工业非常薄弱,很多武器和弹药都依赖进口。这使得中国在军事上受制于人,难以独立发展和生产先进的军事装备。
国土广阔但防御薄弱: 中国国土辽阔,但由于军事实力不足,难以有效防御外敌入侵。虽然在某些地区存在抵抗力量,但整体上,军事防御能力是当时中国最主要的弱项之一。

政治影响力与国际地位:名义上的大国,实际的弱国

国际联盟席位: 1936年,中国是国际联盟的成员国,并且拥有常任理事国席位(尽管这个席位是战后才确定的,但在那个时期,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被视为一个有一定地位的国家)。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名义地位。
主权受损,内忧外患: 然而,中国在1936年仍然面临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压迫。日本侵占了东北三省,并在华北活动日益频繁。其他西方列强也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和租界等特权,中国的国家主权并未完全实现。国民政府虽然在努力维护国家统一和发展,但其政治影响力和执行力在全国范围内受到很大限制。
外交的努力: 当时的国民政府也在积极开展外交活动,争取国际支持,维护国家主权。但由于国家实力的限制,这种努力收效有限。

工业基础与科技水平:遥遥领先的差距

工业基础是现代强国的根基。

工业产值低,结构不合理: 1936年,中国的工业产值在全球范围内并不突出。即使将所有沿海城市的工业加起来,也无法与英美德日等国的工业产值相提并论。中国的工业以轻工业和加工业为主,重工业和高科技产业几乎是空白。
科技人才和研发能力不足: 中国的科研机构和技术人才相对稀少。虽然有一些学者在国外学习并归国服务,但整体的科研投入和产出与西方强国相比,差距巨大。科学技术的进步是工业发展和军事现代化的关键,而在这方面,中国当时是落后的。

人民生活:贫困普遍,差距悬殊

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1936年,中国农村仍然是绝大多数人民生活的区域。许多农民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温饱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挑战。尽管城市中出现了一些中产阶级和富裕人群,但从整体上看,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低下。
教育和医疗体系不完善: 受限于国家经济状况,中国的教育普及率不高,医疗条件也十分简陋,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

结论:与世界前八强国差距明显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1936年的民国,虽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拥有一定的席位和名义上的地位,但其在经济实力、军事力量、工业基础、科技水平以及人民生活等方面,与当时公认的世界强国,例如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苏联(虽然苏联当时也面临挑战,但工业化进程迅速)、意大利等国家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将民国排进世界“前八强国”,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中国在那个时期,更像是一个正在经历转型和磨难的大国,拥有巨大的潜力,但尚未成为一个真正的“强国”。它的位置更像是处于一个“发展中大国”或“潜在强国”的阶段,正在为摆脱贫弱的局面而艰难奋斗。与其说它是世界第八强国,不如说它是一个正在努力自救和崛起的国家,其前景充满了不确定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看能排第几


193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产品产量

原(粗)钢:美国4789.8万吨,德国2373.3万吨,苏联1756.4万吨,英国1343.3万吨,法国795.0万吨,日本669.6万吨,比利时310.4万吨,捷克斯洛伐克242.1万吨,意大利228.3万吨,卢森堡176.2万吨,波兰144.1万吨(1938),加拿大140.7万吨,澳大利亚120.2万吨,瑞典115.1万吨,印度106.7万吨,奥地利78.0万吨,匈牙利73.3万吨,西班牙58.4万吨,中国(含日占东北)52.2万吨,南非36.8万吨,罗马尼亚26.6万吨,南斯拉夫23.5万吨,墨西哥14.2万吨,巴西14.1万吨(1940),荷兰11.0万吨,芬兰7.7万吨,挪威6.8万吨,朝鲜5.4万吨,阿根廷2.4万吨(1940)。


生铁:美国3232.1万吨,德国1747.8万吨,苏联1452.0万吨,英国810.8万吨,法国737.6万吨,日本330.9万吨,比利时305.9万吨,卢森堡183.8万吨,印度178.7万吨,捷克斯洛伐克167.5万吨(1938),澳大利亚112.2万吨,中国107.1万吨,意大利100.5万吨,波兰88.0万吨(1938),加拿大84.5万吨,瑞典69.1万吨,奥地利55.1万吨(1938),西班牙47.3万吨,匈牙利40.9万吨,南非30.0万吨,朝鲜29.7万吨,荷兰28.4万吨,挪威19.1万吨,巴西16.0万吨,罗马尼亚11.9万吨,南斯拉夫11.3万吨,墨西哥9.9万吨,芬兰2.9万吨,土耳其1.3万吨。


煤炭:美国40491.4万吨,德国40000万吨,英国22400万吨,苏联14630万吨,日本5110.9万吨,法国5020万吨,捷克斯洛伐克3820万吨,波兰3810万吨(1938),中国(含日占东北)3468.8万吨,比利时2980万吨,印度2821.5万吨,南非1689.0万吨,加拿大1423.6万吨,澳大利亚1375.2万吨,荷兰1310万吨,匈牙利1050万吨,西班牙680万吨,南斯拉夫430万吨,朝鲜423.9万吨,奥地利370万吨,意大利310万吨,中国台湾261.9万吨,越南261.5万吨,罗马尼亚250万吨,保加利亚220万吨,土耳其188.1万吨,智利185.0万吨,印度尼西亚178.1万吨,津巴布韦111.8万吨,新西兰106.1万吨,巴西104.7万吨,墨西哥87.7万吨,马来西亚44.8万吨,瑞典40万吨,哥伦比亚34.9万吨,尼日利亚30.9万吨,挪威30万吨,葡萄牙30万吨,摩洛哥11.5万吨,秘鲁10.8万吨,希腊10万吨,伊朗7.5万吨,菲律宾4.7万吨,扎伊尔(刚果金)2.7万吨,莫桑比克1.9万吨,阿尔及利亚1.8万吨,委内瑞拉3000吨。


原油:美国17094.6万吨,苏联3030万吨,委内瑞拉2996.7万吨,伊朗973.7万吨,印度尼西亚794.9万吨,罗马尼亚620万吨,墨西哥613.8万吨,伊拉克396.3万吨,哥伦比亚330万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286.5万吨,阿根廷266.3万吨,秘鲁179.4万吨,缅甸105.3万吨,巴林103.8万吨,加拿大101.7万吨,文莱78.1万吨,德国70万吨,埃及66.6万吨,沙特阿拉伯53.9万吨,波兰30万吨,中国38.4万吨,日本33.4万吨,印度31.1万吨,厄瓜多尔30.5万吨,奥地利10万吨,匈牙利10万吨,玻利维亚2.8万吨,摩洛哥5000吨。


天然气:美国718.68亿立方米,英国22亿立方米,苏联17.02亿立方米,墨西哥11.65亿立方米,加拿大9.96亿立方米,印度尼西亚9.79亿立方米,委内瑞拉8.10亿立方米(1938),阿根廷5.19亿立方米,哥伦比亚4.96亿立方米,罗马尼亚3.32亿立方米,特立尼达和多巴哥3.25亿立方米,文莱1.14亿立方米,中国台湾1.14亿立方米,厄瓜多尔0.58亿立方米,日本0.55亿立方米,中国0.07亿立方米(1949),匈牙利0.3亿立方米,荷兰0.2亿立方米,意大利0.13亿立方米,捷克斯洛伐克0.01亿立方米。


发电量:美国(净发电量)1613.08亿度,德国613.8亿度,苏联432亿度,英国358.1亿度,日本341.44亿度,加拿大309.79亿度,法国221.0亿度,意大利184.2亿度,挪威104.7亿度,瑞典90.5亿度,瑞士71.3亿度,南非65.74亿度,比利时54.3亿度,澳大利亚46.88亿度,荷兰40.6亿度,奥地利34.2亿度,西班牙31.1亿度,芬兰31.1亿度,朝鲜29.58亿度,中国(含日占东北)27.73亿度,印度25.32亿度,捷克斯洛伐克24.7亿度,墨西哥24.62亿度,阿根廷24.61亿度,波兰20.6亿度,新西兰16.34亿度,匈牙利12.3亿度,巴西12.1亿度,罗马尼亚12.1亿度,南斯拉夫11.0亿度,丹麦10.7亿度,智利5.09亿度,希腊5亿度,葡萄牙4.5亿度,爱尔兰4.1亿度,土耳其3.53亿度,古巴3.43亿度,印度尼西亚3.32亿度,马来亚3.28亿度,阿尔及利亚2.78亿度,扎伊尔2.72亿度,保加利亚2.7亿度,哥伦比亚2.51亿度,乌拉圭2.45亿度,摩洛哥1.59亿度,菲律宾1.58亿度,波多黎各1.55亿度,委内瑞拉1.12亿度,以色列0.91亿度,秘鲁0.87亿度,玻利维亚0.71亿度,泰国0.37亿度,巴拿马0.31亿度,危地马拉0.28亿度,多米尼加0.23亿度,利比里亚0.23亿度,埃塞俄比亚0.22亿度,牙买加0.20亿度,安哥拉0.09亿度。


汽车:美国358.9万辆,英国40.2万辆,德国33.8万辆(1938),法国22.7万辆(1938),苏联20.2万辆,加拿大13.7万辆,澳大利亚7.5万辆,意大利6.9万辆,日本4.3万辆,捷克斯洛伐克1.3万辆(1938),瑞典0.76万辆。


硫酸:美国435.0万吨,德国271.6万吨,日本215.5万吨,苏联162.5万吨,意大利128.4万吨,法国127.2万吨(1938),英国108.6万吨,澳大利亚49.7万吨,荷兰46万吨,加拿大21.6万吨,波兰18.9万吨(1938),瑞典17.1万吨,瑞士12万吨(1938),西班牙11.8万吨,葡萄牙8.2万吨,希腊5.8万吨,爱尔兰5.5万吨(1938),罗马尼亚4.5万吨,阿根廷4.1万吨,挪威4.0万吨(1938),匈牙利4.0万吨(1938),奥地利3.5万吨,印度3.1万吨,芬兰2.7万吨,南斯拉夫2.5万吨,扎伊尔1.2万吨,埃及1.0万吨,丹麦0.6万吨,智利0.3万吨,中国4万吨(1949)。


合成纤维:德国27.3万吨,日本24.5万吨,美国17.2万吨,意大利14万吨,英国7.7万吨,法国3.25万吨,苏联1.15万吨,荷兰9300吨(1938),波兰8100吨,巴西7200吨,比利时6800吨,加拿大6400吨,奥地利5900吨,瑞士5500吨,瑞典2900吨,捷克斯洛伐克2700吨,阿根廷2400吨,西班牙1500吨,罗马尼亚1200吨,芬兰800吨,挪威200吨,哥伦比亚100吨,印度4000吨(1951),中国3000吨(1958)。

user avatar

按GDP算,1936年第八大国是波兰。要是看综合国力,比如科技、军事、文化,在邻国和国联的影响力,波兰得甩国府N条街吧。那会儿波兰动不动给邻国最后通碟,国府动不动接最后通碟,而这些最后通碟居然都有用。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