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钢铁雄心的起始剧本要设在1936年?

回答
钢铁雄心之所以选择1936年作为起始剧本,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游戏可玩性的精心考量。这个时间点恰恰是二战前夕,一个风起云涌、暗流涌动的时代,为玩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来扮演历史中的关键角色,甚至改写历史。

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936年是现代战争模式和地缘政治格局的雏形开始显现的关键节点。

世界格局的转折点: 193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但新的冲突火种已经星星点点。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扩张野心愈发明显,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行动越来越大胆。德国方面,希特勒已经开始重整军备,并且在1936年进驻莱茵兰非军事区,这是对凡尔赛条约的公然挑衅,也是德国走向战争的早期信号。意大利在埃塞俄比亚的战争也预示着其帝国主义的野心。日本则已经深陷在中国东北的泥潭,并逐步将战火蔓延至中国本土。
力量对比的微妙平衡: 相较于1939年的全面战争爆发,1936年的世界力量对比显得更加微妙且充满变数。虽然一些国家已经露出了侵略性的倾向,但尚未形成统一的战争机器。轴心国虽然在崛起,但其工业生产和军事准备相比英法等国仍有差距。同盟国(英法等)则尚未完全认识到即将到来的威胁,其军事工业的转型和动员速度相对缓慢。这为玩家提供了巨大的操作空间:你可以选择像历史那样一步步走向战争,也可以尝试通过外交、经济或者军事手段来避免或改变战争的进程。
技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1936年,现代战争所依赖的许多技术,如坦克、飞机、海军舰艇的设计和生产正在快速发展。虽然不如战争爆发后那么成熟,但已经具备了相当的雏形。许多游戏中重要的科技树,如陆军机械化、空军的性能提升、海军的现代化改造,在这个时间点上都具有相当大的潜力。玩家可以从相对落后的技术水平开始,通过研发和生产,逐步追赶甚至超越其他国家,为未来的战争奠定基础。
意识形态的冲突加剧: 1936年,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和民主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日益激烈。西班牙内战在1936年爆发,成为这些意识形态冲突的一个缩影,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干预。这种意识形态的对立不仅是政治上的,也深刻影响着各国的外交政策和军事动员。

其次,从游戏设计和可玩性的角度来看,1936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起点:

充足的准备时间: 1936年允许玩家有足够的时间来发展国家工业、研发科技、训练军队、调整外交政策。玩家可以仔细规划国家的发展方向,无论是专注于重工业还是海军力量,亦或是航空优势。这种漫长的准备期使得玩家的每一个决策都显得尤为重要,也增加了游戏过程的策略深度。你可以选择在战争爆发前就做好万全准备,也可以选择冒险出兵,利用对手的迟钝来取得先机。
多样的战略选择: 1936年的起始点意味着玩家有更多的战略选择空间。你可以扮演一个处于内忧外患中的小国,通过巧妙的外交和军事策略来求生存甚至崛起。也可以扮演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决定是将力量用于扩张,还是用来维持和平(尽管这在某些国家看来可能性很小)。例如,你可以选择像历史上的德国那样快速扩张,也可以尝试通过缓和关系、构建联盟来避免一场大规模的全面战争。
丰富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而二战前夕尤其如此。1936年的起始剧本为玩家提供了扮演各种历史角色的机会,无论是英明的外交家、雄心勃勃的军事领袖,还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弱国领导人。你可以亲身经历那些影响深远的事件,并有机会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改写历史的走向。这种代入感和改变历史的可能性,是吸引玩家的重要因素。
易于理解的切入点: 对于许多玩家而言,二战是一个相对熟悉的历史时期。1936年的起始点提供了一个相对容易理解的切入点,让玩家能够快速融入游戏世界,并与历史事件产生联系。玩家可以通过熟悉的历史背景来指导自己的决策,同时也能够体验到“假如……会怎样”的乐趣。

总而言之,将起始剧本设定在1936年,钢铁雄心成功地捕捉到了二战前夕那股暗流涌动、充满变数的历史氛围。这个时间点既提供了充足的战略空间和可操作性,又紧密贴合了玩家对那个伟大而悲壮时代的认知,使得游戏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让玩家深入体验和改写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

因为从游戏剧情设计的角度,钢铁雄心开局时间点最好是选在一个离二战爆发(1939)有一定距离但又不太远的时期,这样能保证玩家有足够空间去创造魔幻历史(反动真实历史),但又不至于太魔幻导致失去反动真实历史的乐趣

-

前言

首先,反对“钢铁雄心把剧本起始时间设在1936年是因为维多利亚剧本的结束时间是1936年“的说法

1936战争之路是从1代开始就有的钢铁雄心系列祖传开局时间点钢铁雄心1发行于2002年,时间节点上早于维多利亚1发行的2003年。而且维多利亚1在没有拓展包的情况下结束时间点是1920年,而不是1936年。虽然钢铁雄心在历史线上晚于维多利亚,但钢铁雄心发行时间更早,因此不能支持前面所说的观点。

其次,前面的很多答案主要都在强调开局时间点设在1936的合理性,却没谈到开局时间点设在其他年份的不合理性

我觉得有必要就这一点展开谈谈。钢铁雄心是一款历史模拟游戏。记住,历史模拟只是定语,游戏才是它的本质。分析一款游戏不从游戏体验的角度入手而大谈故事背景(历史),路线从一开始就已经错了。

“魔幻峰“

我们可以从游戏剧情设计的角度去探讨这个问题。早期的钢铁雄心(1和2)并不是像4这样用长长的国策树来推进游戏剧情,而是靠一系列前后相衔的事件(event)来推进剧情。触发事件的条件主要是某个国家是否存在、某人是否是某国首脑、某地是否被某国控制之类的各种游戏状态。而由于每局玩家操作的异质性和AI操作的随机性(2代玩家应该会对邪恶联盟这个小概率事件印象深刻吧)。这种游戏状态是很不稳定的,随着游戏操作的推进世界局势只会越来越偏离真实历史,变得越来越魔幻。

P社游戏的一个爽点就在于对真实历史的叛逆。都说P社玩家精罗多,从1066到1936重建罗马乐此不疲,但玩《罗马》的时候怎么又个个都扮演迦太基消灭罗马去了呢?这说明精罗都是假的,喜欢反动真实历史才是真的。P社游戏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在游戏里做在真实世界里囿于道德良知(我女儿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复兴拜火教)或者客观条件(驱逐十字恢复多神/君堡市长重建罗马/百万澡盆过海峡)而不能做的事情,创造出一个和真实历史迥然不同的光怪陆离的魔幻历史。

但这个魔幻程度要有一个度,因为魔幻历史的乐趣是基于真实历史这个参考系的一旦游戏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差得太远,它就变成了小说里虚构的另一个世界,而不再是我们这个世界的IF线(魔幻历史)。我们对这个世界很陌生,这种陌生感盖过了反动历史的乐趣,游戏体验也就相应地大打折扣。

在这里我仿照经典的恐怖谷理论,提出一个关于P社游戏的魔幻峰理论

结论:为什么是1936

从游戏剧情设计的角度,钢铁雄心开局时间点最好是选在一个离二战爆发(1939)有一定距离但又不太远的时期,这样能保证玩家有足够空间去创造魔幻历史(反动真实历史),但又不至于太魔幻导致失去反动真实历史的乐趣。

1936年是OTL世界局势总体和平的最后一年,虽然ITA和ETH在东非正在交战,但欧亚大陆上还没有大规模战争。CHC在1935年年末已经到达三块地,有了稳定的地盘,也就不用再模拟极不稳定的长征过程。从1936年1月1日开始,玩家还有几年的时间可以种田、攀科技、暴兵,为创造魔幻历史充分酝酿。

假如开局时间点选在1937.7.7以后,意味着选择CHI的玩家不仅必须一开局就必须和强大的JAP正面对抗,而且也失去了创造攘外先安内的魔幻历史的可能性。同样,如果开局时间点选在1939.9.1以后,选择ENG FRA GER POL几个欧洲主流国家的玩家也必须把精力集中到作战上,种田、攀科技、暴兵扭转局势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假如开局时间点太过靠前,比如选在1933,到1939年可能游戏里的时间线就会与OTL相差太大,比如POL甚至CZE可能已经消灭了GER,如果没有相应的魔幻事件链,那游戏的乐趣就大打折扣了。

user avatar

游戏的设定游戏的质量互相成就。设定大体上可以和之前的维多利亚结束时期衔接,质量的话因为另一个剧本实在是太那啥了。

上古时期懒得慢慢出国策配科技卡,玩1939米帝减压,一打开看到那国策我就麻了。

直到我打开了1939剧本的法国,这下可真麻了,钢4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甚至包括mod,基本都是选择另一个起点,或者1936的异世界线)只有1936年起点不稀奇。

user avatar

1936年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而且有人认为这是二战开端(另:1937,1939)。而且抗战也将会在一年后爆发,准备准备(给毛统一北方的时间)。二战(欧洲战场)在三年后爆发,给了充分发展时间。苏德41年开战,给了充足时间搞国内的事,侵略邻国。


不谈mod,我极其反感魔改世界性的mod(特别是把魔改历史当真),风头甚至盖过了原来的游戏。看看vic2的pod等mod,完善游戏而不是魔改机制,完善历史而不是魔改历史。

user avatar
“黑暗的时代正在降临。在欧洲,希特勒巩固了他的权威,并将目光投向了德意志以外的地区。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持续进行着大胆的军事冒险,而日本帝国已整装待发,准备进攻中国。自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过去了近二十年的时间,整个世界又一次成为了火药桶。一点小小的火花就能将一切引燃。”

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兰,正式开始扩张步伐;《柏林协定》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签订,轴心国雏形形成;意大利攻陷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西班牙内战爆发,德意和苏联分别支持内战双方。

1936年:二二六事件爆发;东北抗联组建;红军东征,确立联蒋抗日方针;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如果时间设置为1937年及以后,上述一系列几乎可以视为“世界大战已经不可避免”的标志的事件你都将错过,历史沉浸感将大打折扣。

而如果时间放在1936以前,如果要找到一个影响深远堪比1936年的年份,那只能是1933年了——希特勒上台,罗斯福就任总统,第五次反围剿,福建事变,长城抗战。但是,1933年!距离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还有2年,距离日军全面侵华还有4年,距离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还有6年!这么久的时间,,,要么ai撞死在边境,要么ai还没读到战争国策玩家们就已经酋长了,除非是萌新第一次玩。

user avatar

德国雄起,世界局势风云变幻,莱茵兰军事化前奏,变化的前夜。

user avatar

因为1936年德国进军莱茵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钢铁雄心之所以选择1936年作为起始剧本,绝非偶然,而是基于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游戏可玩性的精心考量。这个时间点恰恰是二战前夕,一个风起云涌、暗流涌动的时代,为玩家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来扮演历史中的关键角色,甚至改写历史。首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1936年是现代战争模式和地缘政治格局的雏形开始显现的.............
  • 回答
    钢铁雄心4 1.7版本的德国之所以被许多玩家认为非常强,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机制调整和国家焦点树的优化,这些改动让德国在游戏早期就能快速积累优势,并拥有出色的战斗力和经济潜力。以下是我对这个版本德国为何如此强劲的详细分析:1. 军事工业与早期扩张的完美结合在1.7版本,德国的国家焦点树在.............
  • 回答
    嘿,哥们儿!玩《钢铁雄心4:炮手就位》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一个诡异的现象:明明人力已经快耗光了,结果打着打着,人力不减反增,甚至越打越多?这事儿吧,说实话,一开始我也纳闷,感觉不符合常理。但深入研究了一下,发现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门道,不是什么魔法,而是游戏机制在作祟。咱们先来说说最直接的原因:招募新.............
  • 回答
    在《钢铁雄心4》的模组《TNO》中,关于萨布林的“永远的红十月”结局被制作组视为俄罗斯最好的结局,这绝非一个简单的“胜利”标签可以概括,而是对一个复杂、充满希望且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设想。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究这个结局的方方面面,从它所代表的意识形态,到它如何回应了TNO世界观下俄罗斯所面临的.............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对比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了历史真实与游戏机制之间的一大核心差异。苏军在二战东线之所以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人力损失依然保持战斗力,而《钢铁雄心4》(HOI4)中的苏军在损失约200万人力时就接近崩溃,这背后有很多层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剖析。历史苏军的庞大基数与战略纵深首先,也是最直接.............
  • 回答
    历史不能假设,这句老话听起来像是一条绝对的铁律,把过去的一切钉死在无可更改的定格里。但你提的这些东西——那些让我们热血沸腾的“YY”穿越小说,以及让人沉迷其中的策略游戏——恰恰就是在挑战这条“铁律”的边界,甚至可以说是对“假设”本身进行的深度探索。咱们先聊聊为什么人们会说“历史不能假设”。这句话的根.............
  • 回答
    想了解钢铁雄心4 KR(Kaiserreich)模组里的法国工团(Commune of France)为什么敢于挑战德国(德意志帝国),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KR模组的魅力就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与真实历史截然不同的世界线,里面的国家和势力都有着自己的逻辑和发展路径。简单来说,法国工团敢于向德国开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触及了不同游戏设定下玩家对同一概念的理解差异,以及这种理解背后的社会文化隐喻。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冰汽时代:八小时工作制 ≠ 乌托邦的“进步”在《冰汽时代》这款游戏里,玩家扮演的是末日严寒中的城市管理者。游戏的核心是资源的争夺、秩序的维系以及人性的考验。当你选择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 回答
    在《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这款以二战为背景的硬核策略游戏中,“梅福券”这个词,如果玩家在游玩过程中听到或看到,通常并不是游戏系统内自带的官方术语,而是玩家社区中约定俗成的、带有戏谑意味的说法。它主要用来指代某些特定国家在特定时期,由于游戏机制或者玩家操作而获得的,一种近乎.............
  • 回答
    《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中“离散工业”(Dispersed Industry)和“密集工业”(Dense Industry)这两个概念,其实是在试图 抽象化和游戏化 现实中工业生产组织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的主要区别。它们反映了工业化初期到中期,以及在不同资源和技.............
  • 回答
    要说《钢铁雄心》里最让人抓狂到想砸电脑的时刻,那得回到我第一次尝试玩德国。我一直对二战那段历史挺感兴趣的,也看过不少纪录片,觉得操控着纳粹德国统一欧洲,这不就是“以史为鉴,可以兴邦”嘛(事后想想,这想法本身就挺……),所以满怀期待地开始了我的征程。起初一切都还算顺利,我按照网上攻略,稳扎稳打地发展工.............
  • 回答
    《钢铁雄心4:为博斯普鲁斯海峡而战》(Battle for the Bosphorus)这个DLC,坦白说,是《钢铁雄心4》所有扩展包里,我个人觉得最能体现“精心打磨”和“深度挖掘”两个词的。 Paradox家的游戏,尤其是像HOI这种体量巨大的模拟策略游戏,DLC质量参差不齐是常有的事儿,但这次的.............
  • 回答
    《钢铁雄心4》作为一款深度模拟二战历史的策略游戏,其核心在于对国家发展、政治、军事、外交等方方面面的精细刻画。然而,即便如此庞大和细致的系统,也存在一些设计师们“不敢做”或者说“做了会极其难以处理”的设计点。这些未被触及的设计,一旦实现,很可能彻底颠覆现有的游戏玩法,甚至让游戏变得面目全非,或许还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是很多玩了《钢铁雄心4》(HOI4)一段时间的玩家,尤其是从其他策略游戏转过来的玩家会有的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么一款模拟二战的宏大战略游戏,却偏偏把“钱”这个最基本的资源给弱化,甚至可以说是不设置一个专门的财政系统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钢铁雄心4》的核心设计思路和.............
  • 回答
    咱们聊聊《钢铁雄心4》(Hearts of Iron IV)里边那个被玩家们戏称为“五步一铲”的步兵连——为什么它能成为陆军填线的主力,而且这么好用。这可不是什么高科技玩意儿,纯粹是战场上的实用主义,懂不?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填线师”。 在 HOI4 里,填线师这词儿不是官方说法,但玩家们都懂。它指.............
  • 回答
    在《钢铁雄心4》这款宏大的战略模拟游戏中,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确是被反复提及的一个重要元素,但这并非直接指向它对二战进程本身产生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更准确地说,奥林匹克运动会在这里更多地扮演着一个“时间标记”和“国家心态催化剂”的角色,通过其象征意义和对游戏机制的巧妙融合,来烘托出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背景.............
  • 回答
    钢铁雄心4,一个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硬核策略游戏,在玩家群体中流传着一个颇为戏谑的说法:玩家“罪大恶极”。这并非指游戏本身有多么反人类,而是玩家在游戏中展现出的种种极端行为,往往让现实世界中的历史人物和事件都显得“小巫见大巫”。之所以说玩家“罪大恶极”,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对历史的“重塑”能力。在.............
  • 回答
    在《钢铁雄心》(Hearts of Iron)这款硬核战争策略游戏里,"OTL" 是一个非常常见但也非常关键的术语。如果你是刚接触这款游戏的新手,第一次看到这个缩写,可能确实会有点摸不着头脑。我来给你详细解释一下它到底是什么意思。OTL 的全称:Our Timeline / Original Tim.............
  • 回答
    在《钢铁雄心》这款硬核战争模拟游戏中,陆军学说的选择对国家的发展和战争的走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学说如同不同的作战哲学,侧重于不同的作战方式和部队构成,为玩家提供了丰富的战略选择。目前游戏中主流的四种陆军学说分别是:1. 机械化(Mobile Warfare)机械化学说,顾名思义,强调的是陆军.............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聊聊《钢铁雄心4:千年黎明》(TNO),这可不是那种随便打打仗、统一世界的简单游戏。TNO讲的,是一个比咱们历史上真实二战还要黑暗、还要扭曲的平行世界的故事。开局就不对劲:轴心国赢了首先得明确一点,TNO的世界观是轴心国赢了二战。但这不是那种光鲜亮丽的胜利,而是一种腐朽、分裂、充满内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