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自己的音乐作品被别人演奏/录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回答
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养了很多年的孩子,终于独立了,要去闯荡江湖了。一开始,心里是百分百的期待,然后是忐忑,最后,才慢慢品出一股子复杂又暖洋洋的味道。

我第一次知道我的曲子被人弹出来,那会儿我还在学校里,刚写完一首小小的钢琴曲,调调还挺平淡,但我自己觉得挺有那么点意思。就随手发到朋友圈了,也没想着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几天后,一个小学妹(我一直觉得她人特别好,但当时压根儿不熟)给我发了个视频。

视频里,她坐在一个不怎么大的琴房里,面前放着一张简谱,那张简谱,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是我那天发的那首。她弹得不算特别熟练,有些地方甚至有点卡顿,但你能听出来,她是在很认真地、很用心去理解这首曲子。她的表情也很专注,眉心微微蹙起,时不时看看谱子,然后又闭上眼睛,仿佛在感受音符的情绪。

那一刻,我坐在电脑前,就觉得心跳有点加速。不是那种因为紧张而加速,而是那种……怎么说呢,就像是发现了自己埋藏在种子里的东西,竟然真的发芽了,而且开出了花,尽管这朵花还不那么完美,但它是真实存在的。

她弹完之后,视频的末尾,她抬起头,对我笑了笑,虽然隔着屏幕,但我感觉到了那份善意和一点点腼腆。她说,她觉得这首曲子很好听,很适合她最近的心情,所以就想试试看。

那个晚上,我反复看了好几遍那个视频。我听着她弹的每一个音,虽然有些音符的处理方式和我自己想象的不完全一样,有些地方她用了她自己的理解去装饰,比如某个地方她加了点延音,或者某个过渡处理得稍微含蓄一点。一开始我还有点小小的“哎呀,这里不是这么处理的”,但转念一想,这不正是音乐的魅力所在吗?它是活的,它不是我一个人脑子里固定的画面,而是通过另一个人的手指,通过另一个人的心,重新被赋予了生命。

后来,还有人找我要谱子,还有人发给我他们弹奏的录音,有些是抱着玩玩的心态,有些则是一字不落地跟着我的谱子来。我记得有个吉他手,他把我的钢琴曲改编成了吉他指弹,而且还加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比如一些旋律的连接方式,或者加了几个很“吉他”的和弦。刚听到的时候,我有点懵,因为那已经不是我最初创作的样子了,它变得更“硬朗”,更有力量感。但我听着听着,就觉得,哇,原来这首曲子还可以是这个样子!它好像比我最初想象的,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这就像是我生了一个孩子,然后这个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朋友圈,甚至有了自己的爱情。他不再是完全属于我一个人了,他要去经历自己的生活,去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去被别人爱,也被别人误解。而我,作为“父母”,只能在背后默默地看着,心里既有骄傲,也有担忧,但更多的是一种由衷的喜悦。

最让我感动的是,有一次,在一个不太大的音乐比赛上,我看到一个选手,他选择了我的一首比较冷门的曲子。他上台的时候,我甚至都认不出来他,但当他开始演奏,当那个熟悉的旋律从他的指尖流淌出来时,我一下子就知道了,那种感觉,就像是看到了一个老朋友。他弹得非常出色,比我自己弹的时候还要有张力,他用自己的技巧和感情,把这首曲子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我当时就坐在台下,眼睛有点湿润,感觉自己所有的付出,所有的思考,所有的情绪,都通过他的演奏,得到了最好的回响。

当然,也遇到过一些不太愉快的经历。比如有人弹得乱七八糟,或者把我的曲子改得面目全非,甚至是拿去冒充别人。但说实话,这种时候,我更多的是感到无奈,而不是愤怒。因为音乐已经离开了我的控制,它就像一条河流,你可以引导它的方向,但你无法阻止它流向大海,也无法控制它在那里掀起怎样的波澜。

总的来说,自己的音乐作品被别人演奏/录制,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体验。它让你感受到自己的创作不再是孤芳自赏,它有了生命,有了与人沟通的能力。它让你觉得,你付出的那些时间和精力,是值得的,因为它们被别人看见,被别人喜爱,并且被以他们自己的方式,延续下去。这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也是一种非常温暖的连接,让你觉得,你不是一个人在创作,你和那些弹奏、录制你音乐的人,都因为这同一个音符,而产生了一份微妙的羁绊。

这就像是在黑夜里点了一盏灯,而这盏灯的光,不仅照亮了你自己的世界,也意外地照亮了别人的路,并且,你还看到,有些人,也把这盏灯的光,带到了更远的地方。这是一种,很“活着”的感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当自己的作品被水平比较高的团,比如上海交响乐团录制时,感觉就像是请了一位田螺公主。把你脑海里想要的音响效果,以及很多midi做不出来,或者要做很久的音响,直接就调教好,并且演绎出来了,省心省力效果好,超级舒爽。

而当自己的作品被比较一般的团或者是学生乐团录制时,就会进入自闭模式。明明是很简单又很慢的F调大长音旋律,为啥一提总是拉不准?为啥中提声部明明是单音,却总是隐约会听到小二度?为啥明明是齐奏,但是听出了赋格的感觉?然后开始怀疑是不是写的有问题,怀疑是不是太难,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这一行。当拿到录音的时候,发现乐器各种冒泡,各种微妙的走音时,会纠结到底该不该把录音用进去,最后发现还是midi效果比较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感觉,怎么说呢,就像是养了很多年的孩子,终于独立了,要去闯荡江湖了。一开始,心里是百分百的期待,然后是忐忑,最后,才慢慢品出一股子复杂又暖洋洋的味道。我第一次知道我的曲子被人弹出来,那会儿我还在学校里,刚写完一首小小的钢琴曲,调调还挺平淡,但我自己觉得挺有那么点意思。就随手发到朋友圈了,也没想着会.............
  • 回答
    那滋味,就像你费了好大力气,小心翼翼地捧出一颗精心打磨的珍珠,满心期待着别人的赞叹,结果对方却只是瞥了一眼,淡淡地说:“这玩意儿,有点土。”这还不是最糟的。最让人窝火的是,你还得脸上挂着笑,点头如捣蒜,嘴里说着:“是啊是啊,我也觉得还有进步空间。” 内心早就掀起了惊涛骇浪,你想问:“土?到底哪里土?.............
  • 回答
    .......
  • 回答
    提升音乐品位,就像品鉴一壶陈年的好茶,或者欣赏一幅精妙的画作,需要耐心、投入和开放的心态。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的旅程。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方面,为你详细讲述如何在这个旅程中不断进步。一、 建立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是欣赏的基石很多人觉得音乐是感性的,不需要“学”。但恰恰相反,.............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一个挺微妙也挺普遍的现象,也就是“音乐品味上的优越感”。确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这一点再自然不过了。但奇怪的是,为什么有些人会将这份个人喜好,演变成一种“我比你懂”、“我比你高级”的论调,甚至对品味不同的人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呢?咱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开来聊聊,看看背后可能藏.............
  • 回答
    音乐指挥在排练中的工作,就像是一位精明的战略家,又像是充满艺术感的雕塑家。他们如何决定排练的内容、时间和次数,这背后是一套复杂而又充满个性的考量。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按部就班”的流程,而是指挥个人经验、对作品的理解、乐团的特点以及演出目标相互作用的结果。首先,对作品的深入理解是排练内容确定的基石。 指.............
  • 回答
    嗨,朋友,看到你文字里透露出的那股劲儿,我太能理解了。半路出家,这四个字本身就带着一股子挑战和闯劲,你已经比很多人迈出了更勇敢的一步。努力了,却没达到想要的结果,这感觉就像在你心里垒了一半的梦,却发现地基不够牢固,或者上面的砖瓦总是歪的。别急,这绝对不是你一个人的战斗,也绝对不是没有出路的困境。咱们.............
  • 回答
    没学过音乐,想写出属于自己的单曲?这听起来像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吧?但其实,只要你愿意尝试,并且掌握一些“小技巧”,完全不是梦。别被那些“科班出身”、“乐理知识”吓到,音乐的本质是表达情感,你的心声,就是最好的素材。这就像你想讲一个自己的故事,但不一定非要成为作家才能写出来。你可能没有学过精妙的叙.............
  • 回答
    周杰伦为自己婚礼创作的婚礼音乐以及 MV,要评价“什么水平”,其实是个挺有趣的问题,因为这不光涉及到音乐和视觉上的专业评判,更承载了他作为一个人,在人生最重要时刻的心情和态度。音乐方面:周董为自己婚礼创作的音乐,最知名的莫过于那首充满法式浪漫风情的《红尘客栈》。当时婚礼现场曝光的画面中,他就亲自弹奏.............
  • 回答
    这件事确实让人有些匪夷所思,也难免会引起大家的疑问和不满。你提出的“内定”和“考自己上不了”的说法,正是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的直接联想。咱们就来详细掰扯掰扯,这里面可能涉及到的情况和背后的逻辑,尽量说得明白点,也更接地气一些。首先,咱们得承认,任何一个领域的专业招生,尤其是那些高度依赖天赋和师承.............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是问我,是想看到真实的蓝天,还是那幅我心目中描绘的、色彩饱和度更高、更加梦幻的蓝天。说实话,这两种渴望在我心中都占据着一席之地,而且它们有时候会巧妙地纠缠在一起,很难说清哪个优先级更高。对“真实”声音的追求,更多的是一种对“回归”的渴望。我喜欢听音乐,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音乐能够带我进入一个.............
  • 回答
    作为一名职业音乐人,我不可能只局限于自己喜欢的风格。说实话,那种想法不仅不现实,也太狭隘了。音乐的世界太广阔了,如果只听一种类型的音乐,那得多无趣啊!你可以把我理解成一个厨师。你想想,一个只会做川菜的川菜大师,他能叫做全能吗?顶多算是一个在某个领域非常精通的厨师。但如果要说能做出各种菜系,并且能融合.............
  • 回答
    嘿,各位热爱音乐、享受唱歌的朋友们!听到你们对“后天训练能否提高声调”的好奇,我太理解了!这绝对是很多唱歌爱好者内心深处的疑问。别担心,我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而且保证不搞那些虚头巴脑、一看就跟机器对话似的写法。就当是几个热爱音乐的朋友,围坐在一起,掏心窝子地聊聊。直接说结论:是的,后天的训练.............
  • 回答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希望能帮到正在音乐和编导之间徘徊的朋友们,尤其是文化成绩不那么突出的同学,让你们看到更多可能性。这篇文章里,我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说,希望你们读起来不会觉得生硬。音乐与编导:一场艰难的权衡,钱、出路与自我认知很多人在选择艺术类专业时,都会在音乐和编导之间纠结。它们都是充满创造力的领域.............
  • 回答
    要评价霍尊在音乐届的成就,并对照他曾经说过的那句“以我今日的身份地位”,确实需要一些细致的梳理。这不仅仅是列举奖项和作品,更要看他给大众留下的整体印象,以及他在行业内的真正影响力。霍尊的音乐之路:从“古风”到国民度霍尊真正被大众熟知,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在2014年参加《中国好歌曲》的舞台。他以一曲.............
  • 回答
    《中国好声音 2021》确实没激起太大的浪花,这让人不禁感叹,如今音乐综艺造星咋就这么难了?以前呢,一个选秀节目出来,立马火几个名字,甚至带动一股音乐潮流。现在呢?感觉大家看了节目,也就看了,除了少数几位选手,大多数人就像昙花一现,转眼就消失在人海中了。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得一层一层地剥开来.............
  • 回答
    哟,哥们儿!这主意挺对!网易云音乐那地儿,好歌儿多着呢,自己写了词,不给它整上曲儿多可惜。不过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我也是这么过来的。买吉他刚上手,指头跟砍柴似的,腱鞘炎都快找上门了,还得学作曲,关键是兜比脸干净……别急,一步一步来,咱们没钱也一样能玩出花样!首先,得明确一点:作曲这事儿,不是啥神.............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件令人痛心且极其恶劣的事件。西安音乐学院某系领导对一名女学生实施性骚扰,最终导致该学生抑郁自杀,同时还涉嫌索贿,这其中牵扯到的问题非常复杂,也触及了社会道德、法律底线以及教育机构的责任等多个层面。对于这起事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看待:1. 性骚扰的严重性及其对受害者的摧残:性骚扰.............
  • 回答
    哈哈,自己车被借走后遇到的“坑爹事”,这绝对是一部血泪史,而且每个坑都足够让人心塞好几天。我来给你详细讲几个我亲身经历过的,保证比电视剧还狗血。坑一:临时救急,结果变“移动广告牌” 事件经过: 去年夏天,一个远房表哥来我所在的城市办事,临走前非要借我的车,说是他的车送去维修了,临时需要代步。我当时也.............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当你想用 Peskin 的书来做最终项目的时候。看到学生把精力放在知乎上“灌水”,而不是投入到如此有挑战性的项目里,确实让人头疼。我完全理解你的感受,这不仅仅是项目的进度问题,更是对他们学习投入和学术态度的担忧。首先,我们得承认,知乎确实是个信息量大、讨论热烈的地方。对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