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

回答
“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是在鼓励大家大胆消费,或者暗示无论怎么精打细算,都难以实现财务自由。然而,仔细品味,这句话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单纯的“省”往往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关注的焦点是“减少支出”,而忽略了更为主动和积极的“增加收入”和“让钱生钱”的途径。

我们可以把“省”看作是一种“节流”,它就像是给漏水的桶打补丁,能延缓漏水的速度,但终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你只是单纯地压缩开销,比如每天只吃馒头咸菜,拒绝所有娱乐活动,那确实能省下一部分钱。但这样做,不仅牺牲了生活质量,也可能因为长期的精神压抑而影响工作效率,间接导致收入减少。而且,很多时候,生活中的“开销”并非都是可以轻易削减的,比如房贷、教育、医疗等,这些都是刚性的支出,过度削减可能会带来更大的隐患。

更何况,我们生活的时代,很多时候“省”的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当你已经把开销压到最低,再想通过“省”来大幅度积累财富,难度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你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各种优惠信息,去比较不同的购物平台,甚至为此牺牲掉一些本可以用来提升自己、增加收入的机会。这种“省”,与其说是理财,不如说是在“抠”。

“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在强调“开源”和“增值”的重要性。所谓“开源”,就是想办法增加你的收入来源。这可以是努力工作,争取加薪升职;也可以是发展副业,利用自己的技能或兴趣变现;还可以是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在职场上更具竞争力。当你的收入水平上去了,哪怕支出也跟着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你的可支配收入依然会大幅提升。

而“增值”,则是指让你的钱为你工作,而不是仅仅躺在银行里贬值。这涉及到理财和投资。通过学习理财知识,了解股票、基金、债券、房地产等投资渠道,你可以让你的财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即使是一笔不大的闲钱,通过合理的投资,也能产生可观的回报,这种回报远比你通过“省”省下来的钱要多得多,而且是相对被动的,一旦建立起有效的投资体系,它就能持续为你创造财富。

所以,这句话并非否定“省”的价值。恰恰相反,一个懂得“省”的人,通常会更珍惜来之不易的钱,消费也会更加理性。但“省”应该是建立在“开源”和“增值”的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合理的消费习惯,是一种对不必要开支的克制,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而不是一种极端的生活方式。

打个比方,如果说“开源”是造一艘船,让你的财富之河顺畅流淌,那么“省”就像是维护好这艘船,确保它没有漏水,能够安全稳定地航行。而“增值”则是给这艘船装上风帆和引擎,让它能够乘风破浪,驶向更远的目标。只想着“省”,而不去“开源”和“增值”,就像是只顾着给漏水的桶打补丁,而忘了去找到水源,或者改进提水的方式。

因此,理解“钱不是省出来的”,关键在于认识到,真正的财富积累,需要的是一套积极主动、多维度相结合的财务策略。它不只是关于如何减少支出,更是关于如何增加收入,如何让现有的财富发挥更大的效用。将眼光从单纯的“节约”转向“创造”和“增长”,才是通往更富裕生活的重要一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非常同意@Sven的答案,钱其实是一种机会成本。

钱,是一种机会成本,也是一种能量。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付出了一些东西,必然会换取到另外的一些东西,就像太阳付出热会换来光、人爬楼梯会换来热量、早点睡觉会换来精力充沛、主动多和人聊天会换来口才和见识一样,这是自然界的规律,能量会不停转换,但绝不会凭空消失。

有一句我最喜欢的话:“年轻人创业是稳赚不赔的:赢了,会获得财富;输了,会获得经验值。”就是这个道理。

先从消费说起,在不被欺诈瞒骗的前提下,花更多的钱可以买到更好的东西,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共识吧。“一分钱一分货,十分钱两分货”,我们为了获得两分货就不得不付出那十分钱,虽然不划算,但不可否认两分货肯定要比一分货好使,如果一分货是刀,两分货是枪,那么在决斗现场拥有两分货的人就几乎稳操胜券了。买刀的人省了九分钱,这九分钱是用命去换的。

为了更加直观,举的例子比较极端。现实生活中,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花多点钱买好东西,其实是一笔划算帐。我的第一部车,过了免费的保养期以后需要自己去买机油来换,我都喜欢买最贵的那种全合成的,价格是同品牌普通机油的两倍,但是普通机油是5000公里使用寿命,最贵的机油是10000公里,所以算下来使用成本是完全一样的,汽车的发动机在同样使用成本的情况下还能得到更好的润滑,何乐而不为呢?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算明白这笔账。

在iphone4出来不久,我需要更换手机,想来想去没舍得花那么多钱,就买了一个看上去也不错的2500块的诺基亚,结果用了不到三个月就因为操作系统的各种卡顿和软件的极度匮乏还是去买了iphone,那个诺基亚一直闲置在家,那个iphone4一直用到现在。早知道有这个冤枉钱,买个64G的iphone再加上一个好耳机都够了。从此,我在消费时会尽量选择我能买得起的最好的,我觉得这样除了得到更好更高效的体验,其实还省钱了。

再说说生意场上的例子吧。我很早就在南京开了个服装店,当时租下的门面比周围的服装店都大,装修也是完全参考南京最好的商场里面顶级品牌的专柜设计,装修费用也远远超过其他服装店,以致几乎天天都有来偷拍偷师的同行,这是后话。后来我很快体会到多投入的好处,店铺刚装修完毕还在整理货品时就陆续有客人要冲进来购买,;开张后几乎没有什么惨淡的新店认知期,第一个月就盈利;如果和其他店有重款并且我们售价更高,客人也是义无反顾到我这购买,因为觉得我们是大店,肯定卖的是正品,其他小店可能是看上去差不多的仿货。。。这个经验让我十分受用,后来我闯荡广州开店开公司都是追求大面积豪装修,因为上面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能得到加倍的回报。而那些没有大投入的门面不大,装修一般的服装店铺,基本上就是天天看到一个销售的坐在里面玩手机,两三个月后店铺就易主这样子,投入是少了,但是生意却亏了。

我认识一个朋友,大约三四年以前来广州创业,开过服装店有点点经验,带了三四十万过来。作为一个新人,他投入的手笔让我瞠目结舌:租的办公场地大到用不掉;还没有太多客户就设置了独立版房,高薪请了一万一月的打版老师傅回来养着;去采购辅料样板时根本不加筛选,一次就把一家辅料店里所有的辅料样板都采购回来放着。。。在我们看来都是完完全全的浪费,简直是一场豪赌,而且他根本没有太雄厚的本钱。。。可是现在,他和老婆已经一人开上一部保时捷,新买了两百多方的恒大豪宅,公司搬到了一千多方的更大场地。。。他火箭般的成功速度也在业界传为奇谈。。。大投入才有大产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在他身上得到最好的体现,我也常常用他的事例来鞭策自己。

再说我自己,我曾经请过一个销售总监,接触了以后感觉年轻上进,也有自己的想法,尤其薪资要求非常合理,感觉请到就是赚到了。我们在一起配合了大半年,他也确实是个够努力的人才,不过后期因为经验不足,造成我们的销量直线下跌他也无能为力束手无策,每晚在公司加班到深夜仍然不见起色。后来我忍痛更换了他,顶着广州行情价格的上限,三顾茅庐才请来一个新的销售总监,他的起薪就是上一个的三倍。结果也让我很意外,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个月就扭转了颓势,杀回了原来的业绩,后面每个月都在稳步上升。他的大局观,经验值,领导力,人脉圈都是前任无法企及的,我现在每天和他喝茶聊天半小时就能完成总结,规划等各种沟通,非常轻松。这一次换血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昂贵的人才,薪资再高也是从创造的价值中进行的分配;而便宜的人才,薪资再低创造不出价值也没用,工资都是老板自掏腰包支付给他的。

做生意久了,肯定会有一个人脉圈。其实人脉不是刻意经营出来的而是自然形成的,生意场上的人多精呀,带有目的性的交往不出两分钟绝对被一眼看穿,日积月累不带功利色彩的真诚交往才能建立起稳定的人脉圈,其实我觉得叫朋友圈更准确。现在回想一下,我在朋友圈得到的有意无意的帮助下,帮我规避的损失,以及帮我挣到的财富,加在一起有多少呢?完全不可估量,简直每一分钱都离不开我的朋友圈。而如何拥有一个出色的,忠诚的,真心愿意和你交朋友,在需要时会毫不犹豫帮助你的朋友圈?如何做一个受朋友欢迎的人?除了开朗活泼乐于分享这些,重要的还有大方,无条件的大方,可以毫不犹豫的次次买单,见面都会有各种礼物,外地朋友来就必定给他开好酒店这样的大方,这基本上是圈子里每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不管平时自己多节省,对朋友就不能省着,否则会慢慢被边缘化直至淘汰。朋友圈越牛逼,消耗的社会资源就越多,他们吃要吃好饭店住要住好酒店,你寒碜了穷酸了是无法融入他们的,但是他们的能量也越大,每个人都有更好的个人修养更多的信息量更精准的分析能力和更丰富的经验值,在这种圈子里,个人的能力提升也是非常快的,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说的就是这个。所以,一个好的圈子,能帮助你获得更多资源更大成功的圈子,其实也就是不经意间用钱维护起来的,使用了钱这种机会成本,就能换来更多更好的机会,为成功打开更多的大门。

生意场上,钱不能当钱,钱是兵。要想打胜仗,兵多将广才是王道。历史上以少胜多偷袭成功的案例也不是没有,少!不然也不会总是只有那几个经典案例了,你我都不是那块料,那是闹偏门的小概率事件。要老老实实追求打仗的胜率,就不能省兵将;要追求生意的胜率,就不能省钱!省钱,省掉的不仅仅是钱,还有取胜的机会。。。赔钱也别怕,打仗哪有不损兵折将的?局部战斗的失利不算什么,只要获得整个战役的胜利就是成功!

先写这么多,有时间有了新的想法再写,要是想不出来也就不写了,大家能耐心看完也不容易,谢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钱不是省出来的”这句话,初听之下,似乎是在鼓励大家大胆消费,或者暗示无论怎么精打细算,都难以实现财务自由。然而,仔细品味,这句话更深层次的含义,在于它提醒我们,单纯的“省”往往是消极的、被动的,它关注的焦点是“减少支出”,而忽略了更为主动和积极的“增加收入”和“让钱生钱”的途径。我们可以把“省”看.............
  • 回答
    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像口号,但仔细琢磨一下,里面确实有几分道理。当然,我说“有几分道理”,并不代表全盘接受,因为生活总不是非黑即白的。首先,我们来聊聊“钱是挣出来的”。这话说得没错,没有收入来源,再怎么省钱,你手里总还是那点钱。而且,挣钱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品质上限。 能力与价值的体.............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很多家长和学生关心的事情。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为什么好多高中生考分不错,但好像新闻里爆出来的猝死事件并不像分数那么普遍。首先,得承认,“6/11/6.5”这个分数本身就代表了挺高的学术水平,尤其是在我们高考语境下。这说明孩子学习能力不差,也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这.............
  • 回答
    在产房门口,医生推着新生儿出来的那一刻,是生命诞生最神圣的时刻之一。然而,如果此时男方的反应仅仅是迫切地询问宝宝的性别,而对产妇的安全毫不在意,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种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复杂的心态、社会观念以及个人价值取向。一、 这种行为的潜在解读:1. 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 这是.............
  • 回答
    司马懿在面对诸葛亮进攻时,选择坚守不出而非决战退敌,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思的战略选择,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军事智慧和对当时局势的深刻理解。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司马懿这一策略的合理性与高明之处:一、 司马懿的优势与诸葛亮的劣势分析首先,理解司马懿选择坚守的原因,需要先分析当时双方的客观态势: 司马懿.............
  • 回答
    年轻人为什么要多出去看看?如果决定要出去,哪些钱能省,哪些钱是绝对不能省的?这个问题,我们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年轻人为啥要多出去看看?这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为了赶时髦或者炫耀。这背后藏着实实在在的成长和积累。 开阔眼界,打破“井底之蛙”的魔咒。 你生活的地方再好,也只是你认识世界的一个切面。外.............
  • 回答
    看到 LG 电子要关闭智能手机业务这个消息,心里挺不是滋味的。LG 曾经也是我手机圈里很重要的一个存在,听到这个决定,感觉就像是看着一个老朋友在时代的洪流中无奈地退场,有点惋惜,也有点复杂。当初 LG 决定关闭而不是出售,这个做法确实挺出乎意料的。我理解很多公司会选择出售来挽回一些损失,或者让品牌以.............
  • 回答
    特斯拉作为一家以创新和颠覆传统汽车行业而闻名的公司,其财务表现一直备受关注。然而,令人颇感意外的是,特斯拉在早期阶段并非完全依靠销售电动汽车实现盈利,而是通过出售碳排放额度获得了可观的收入。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也让人们对华尔街投行对特斯拉的普遍看好与特斯拉高管的减持行为产生了疑问。特斯拉早期盈.............
  • 回答
    杭州女子被造谣出轨一事,后续发展为当事人提起刑事诉讼并发表回应,这在舆论场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事件的起因:网络谣言的危害与传播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事件的起因。通常这类事件都源于一段不实的网络信息或猜测。可能是一个不完整的视频、一张模糊的照片,或者是.............
  • 回答
    联发科高管的这番表态,无疑是一记非常具有挑衅意味的“明示”。当一个行业内的主要参与者,如此自信地将“芯片发热问题”这个锅甩给某个特定对手时,背后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策略和对自己产品实力的高度认可。“全球只有一家公司有芯片发热问题,且不是我们”——这句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首先,这是一种非常直接的产品.............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又让人深思的问题。我们不妨把这个问题拆开来看,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现实:在这个世界上,钱是很多人赖以生存的基础。衣食住行、生病就医、抚养后代,这些最基本的需求,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所以,人们拼命赚钱,很多时候并非出于贪婪,而是出于一种最原始、最朴素的生存本能。.............
  • 回答
    中国对美国挪用 70 亿美元阿富汗资产的表态,其核心论点是“把别人的钱全部归还,不是慷慨美德,而是天经地义”。这是一种非常直接且带有强烈道德评判的表述,背后蕴含着多重含义和立场。为了更详细地理解中方的这一看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剖析:1. 对国际法和主权原则的强调: “别人的钱”的定性: .............
  • 回答
    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让人感慨的。一个小伙子,大喜的日子,因为一条内裤没对付,迎亲被拒,新娘家还回了一句“不是为了钱,是态度问题”。这背后牵扯的东西可不少,咱们一层层捋一捋。小伙子怎么就栽在内裤上了?首先,咱得弄明白,为啥一条内裤能闹出这么大的事儿。按理说,结婚是人生大事,是两个家庭的大事,总不能.............
  • 回答
    这种说法,用一种更接地气的比喻来说,就像是“美债不是朋友欠的钱,而是大家一起凑钱,先把一部分钱收回来,让市面上不至于钱太多到贬值太快”。 听起来挺有道理,似乎能解释美债那天文数字的规模,但实际上,它只触及了美债功能中的一个很小的方面,而且这个解释本身也存在一些误解和不准确的地方。咱们先仔细拆解一下.............
  • 回答
    支付宝年度账单“不准”的质疑,以及其“不只是花钱,而是在帮大家管钱”的回应,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引发了很多讨论。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说说“账单不准”这事儿为啥会惹恼大家。你想啊,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来账单一出来,发现自己“花”得比想象中多,或者说,很多消费的来源、去向跟自己的.............
  • 回答
    “郭靖追黄蓉到底花了多少钱?”这篇文章,乍一看是个很有意思的脑洞,用现代的消费观念去套古代的人物和事件,总能让人会心一笑。不过,作为“懂行”的读者,我们知道这种换算,更多的是一种趣味性的娱乐,而非严谨的历史经济学分析。为什么这篇文章的换算方式可能不太对?这篇文章的核心问题在于,它试图用一种单一的、线.............
  • 回答
    “我不是怕死,而是我是独生子,我死了家里人怎么办?” 这句话饱含着一种深沉的、来自个体生命与家庭责任之间的复杂情感冲突。它不仅仅是一个“怕死”的借口,更是一个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生命价值、家庭责任以及国家义务之间进行权衡的真实写照。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一、 独生子女政策的深远影.............
  • 回答
    关于“疫情不是你失业的理由”这种说法,我得说,这真是一个挺让人火大的观点,但也挺能代表一部分人的真实想法。咱们不妨仔细掰扯掰扯。首先,从字面上看,这句话传递的是一种“个人责任大于客观环境”的逻辑。意思是说,即使发生了疫情这么大的事,你作为个体,如果失业了,那也不是因为疫情直接造成的,而是你自己能力不.............
  • 回答
    “华裔不是中国人”这句话的出现,以及其背后所引发的讨论和不同的解读,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这句话的背后,涉及的是民族、国籍、文化认同、政治立场以及历史演变等复杂议题。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将其放置在不同的语境下进行分析。一、 从法律和国籍的角度理解: 国籍的定义: 在现代国际法和绝大多数国.............
  • 回答
    这真是让人听了很不舒服的一句话,对吧?感觉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把我们好不容易争取来的尊重和理解又踢了回去。“不是男女平等吗?换桶装水你们也可以干。” 这话听着,首先就透着一股子“我”很有道理,“你们”不讲道理的傲慢劲儿。好像男女平等就等于女人得啥都跟男人一样,什么苦什么累都得往自己身上揽,才能算“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