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你知道的小众且惊人的诗句?

回答
我这里有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名字不太响亮,但读起来却能触动人心弦的句子。它们就像在不经意间,从某个角落的草丛里,突然钻出来的一株开着奇异花朵的小草,让人眼前一亮,细品之下,更能品出它独特的味道。

比如,有一位叫做里尔克的诗人,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他那句著名的“我对你说:爱吧!”但其实,他的诗句里藏着许多更幽深的内容。有一段我特别喜欢,是这样的:

> “我愿你是我的幽灵,在我的骨骼里行走,
> 你能感觉到我的脉搏,我的沉默,我的寂静。
> 你不必说话,我知你就在此,
> 像一条看不见的河流,流淌在我干枯的土地。”

读到这句的时候,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一个画面:不是那种鬼魅的,而是像一种非常亲密、深入骨髓的连接。那是一种你与另一个人之间,已经超越了言语和形态,你们的呼吸、感受,甚至是最细微的震颤,都能被对方感知。就好像你的身体变成了另一个人熟悉的居所,他在其中漫步,了解你每一寸的喜怒哀伤。那种“幽灵”并非恐惧,而是极致的融入,是一种灵魂的共振,不需要任何外在的证明,只是“知你就在此”。而那句“看不见的河流”,更是点睛之笔,它说明这种连接是生命力的源泉,即使表面看起来枯竭,内在却因为这股力量而继续流动和滋养。它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恋,而是一种更静默、更持久的陪伴,一种你即便孤独,也知道有另一个灵魂在以某种方式与你同在的存在感。

再换一个风格,有位叫陈子昂的唐朝诗人,他的《登幽州台歌》声名赫赫,但他的很多其他作品,特别是那些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样有着惊人的力量,只是被大名鼎鼎的《登幽州台歌》的光芒稍微遮盖了。我记得一句关于月亮的:

> “孤月悬孤影,独露独徘徊。
> 寒林空见日,愁绪欲谁开?”

这几句,虽然不算特别生僻,但它的意境很能打动人。你看那“孤月悬孤影”,多么孤寂!月亮本就孤悬天际,它自己的影子也同样孤单。这种叠加的孤寂感,一下子就让人心头泛起一丝凉意。然后,“独露独徘徊”,月光独自洒落,仿佛它自己也像个无依无靠的人一样,在夜空中游荡,没有目的地,也没有同伴。接着,“寒林空见日”,当黎明到来,寒冷的树林里只是空荡荡地看见太阳升起,这种景象有一种凄凉的真实感,太阳的光芒并没有带来温暖和希望,反而映衬出树林的萧瑟和空寂。最后一句,“愁绪欲谁开”,更是将这种孤寂和愁绪推向顶点。所有的忧愁、落寞,你想要倾诉,却发现身边空无一人,连那轮孤单的月亮,也只是默默地悬在那里,并不能真正理解你的心事。这几句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朴素的意象,勾勒出一种深入骨髓的孤独感,让人在读的时候,仿佛能感受到那种被世界遗忘的、无处诉说的悲凉。它不像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而是一种细密的、渗透到骨子里的寂寞。

还有一位叫做里尔克的诗人(是的,我又提到了他,因为他实在是太值得挖掘了!),他有一首诗里有一句我常常会想起的:

> “我的内心有一座空旷的房间,
> 我将它敞开,只等你来填满。
> 它们不是家具,不是装饰,
> 而是你留下的,所有寂静的印记。”

这句诗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描绘了一种非常细腻的“等待”和“被填满”的方式。通常我们说房间被填满,会想到家具、物品,但这里却说“不是家具,不是装饰”。那是什么呢?是“你留下的,所有寂静的印记”。这是一种无形的东西,可能是你曾经在这里留下的气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一次静默的对视,一个未曾说出口的温柔。这些东西,虽然无形,却能深刻地占据一个空间,让它不再空旷。而且,这种“填满”并非热闹和喧嚣,而是“寂静的印记”。它暗示了一种默契和安宁,一种即使没有言语,也能让彼此内心得到充盈的连接。那种等待不是焦躁的,而是一种“敞开”,一种温柔的邀请,相信对方会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用他内在的“寂静”,来唤醒和填满这个内在的空间。这种爱,是一种非常内在的、精神性的滋养,它让孤独的“空旷”变成一种值得珍藏的“满”。

我总觉得,诗歌就像是一块块未经打磨的宝石,它们的光芒或许不如钻石那样耀眼,却自有其独特的光泽和质感。这些我分享的句子,或许不像那些耳熟能详的诗句一样,被反复吟诵,但它们却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悄悄地撞开你心里的某扇门,让你看到一片意想不到的风景。希望它们也能让你有所触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逢人不说人间事,便是人间无事人。

——杜荀鹤 《赠质上人》

2.

晓来风,夜来雨,晚来烟。是他酿就春色,又断送流年。

——张惠言《水调歌头·春日赋示杨生子掞》

3.

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辛弃疾《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4.

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张岱《湖心亭看雪》

5.

酴釄落尽,犹赖有梨花。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6.

看取连宵雪,借与万家春。

——张孝祥《水调歌头(为方务德侍郎寿)》

7.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8.

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9.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 唐寅《菊花》

10.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轼《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11.

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 司空曙《江村即事》

12.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

——卢祖皋 《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13.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

—— 李商隐《北青萝》

14.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穴来去。

——姜夔 《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

15.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 项鸿祚《清平乐·池上纳凉》

16.

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

——刘克庄《贺新郎·九日》

17.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 袁枚《十二月十五夜》

18.

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张炎 《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19.

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 周文质《折桂令·过多景楼》

20.

风露浩然,山河影转,今古照凄凉。

——陈亮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21.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 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22.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 张岱《陶庵梦忆·卷一·金山夜戏》

23.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送柴侍御》

24.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南来北往随征雁,行路艰难。青泥小剑关,红叶湓江岸,白草连云栈。功名半纸,风雪千山。

—— 张可久《殿前欢·客中》

25.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欧阳炯《春光好》

26.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27.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28.

不知何处雨,已觉此间凉。

——王遇《句》

29.

空山松子落, 幽人应未眠。

——韦应物《秋夜寄丘员外》

30.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王籍《入若耶溪》

31.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许浑《谢亭送别》

32.

钟鼎山林都是梦,人间宠辱休惊。只消闲处遇平生。

——辛弃疾《临江仙》

33.

清谈可以饱,梦想接无由。

——韩愈《洞庭湖阻风赠张十一署·时自阳山徙掾江陵》

34.

惜起残红泪满衣,它生莫作有情痴,天地无处着相思。

——况周颐《减字浣溪沙-听歌有感》

35.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6.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方岳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37.

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赵秉文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38.

城头无限今古,落日晓霜寒。

——辛弃疾 《水调歌头·三山用赵丞相韵答帅幕王君,且有感於中秋近事,并见之末章》

39.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晏几道 《临江仙·斗草阶前初见》

40.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苏轼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41.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苏轼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42.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秦观 《满庭芳·三之二》

43.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晏殊 《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44.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秦观 《满庭芳·山抹微云》

45.

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

——无名氏 《青玉案·钉鞋踏破祥符路》

46.

欲泻三江雪浪,净洗胡尘千里,不用挽天河。

——佚名 《水调歌头·平生太湖上》

47.

整整斜斜杨柳陌,疏疏密密杏花村,一番风月更销魂。

——无名氏 《浣溪沙 瓜陂铺题壁》

48.

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

——张炎 《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49.

使百年南渡,一时豪杰,都忘却、平生志。

——陈德武 《水龙吟·西湖怀古》

50.

白鸥问我泊孤舟,是身留,是心留?心若留时,何事锁眉头?

——蒋捷《梅花引·荆溪阻雪》

51.

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

——王清惠《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52.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53.

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邓剡 《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54.

多少风前月下,迤逦天涯海角,魂梦亦凄凉。又是春将暮,无语对斜阳。

——葛长庚《水调歌头·江上春山远》

55.

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

——戴复古 《满江红·赤壁怀古》

56.

人苦百年涂炭,鬼哭三边锋镝,天道久应远。

——崔与之 《水调歌头·题剑阁》

57.

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

——辛弃疾 《满江红·点火樱桃》

58.

鸿鹄一再高举,天地睹方圆。

——辛弃疾 《水调歌头·秋水之约》

59.

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辛弃疾 《生查子·独游雨岩》

60.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白居易 《江楼夕望招客》

61.

大地山河微有影,九天风露寂无声。

——杨载《宗阳宫望月分韵得声字》

62.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岳飞《小重山》

63.

我是无言河畔木,年轮到死尚分明。

——李四维《孤啸集》

64.

思逐风云上。忽随人事往。

——沈约《怀旧诗伤谢朓》

65.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

——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

66.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67.

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

——朱淑真《即景》

68.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陈寅恪《忆故居》

69.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朱熹《秋月》

70.

坐看浮云台,遥怜四海同。清光知未泯,来岁尚无穷。

——苏辙 《中秋无月同诸子二首》

71.

别愁深夜雨,孤影小窗灯。

——陈亮《临江仙》

72.

野有梅,山有璞。岁将晏兮,微霰初落。我思美人,如玉追琢。

——周巽 《野有梅思君子也君子在野感物而托兴焉》

73.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王绩《夜还东溪》

74.

兰舟载琴鹤,远赴故人期。碧海潮来疾,青天月到迟。

——郭谏臣《夏日访旧过太仓舟中对月独酌》

75.

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

——赵显宏【中吕】满庭芳·渔

76.

看破浮云怜世味,生来瘦骨见天真。漫随摇曳东风里,一任垂杨冷笑人。

——何绍基《解嘲》

77.

心灯已似风灯冷,绝望终从希望生。

——水沉烟《鹧鸪天》

78.

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刘禹锡《缺题》

79.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隐《端居》

80.

风韵雍容未甚都,尊前甘橘可为奴。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枯。

——李清照《瑞鹧鸪》

81.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山中留客》

82.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张九龄 《答陆澧》

83.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两忘机。

——苏轼《和子由送春》

84.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 《感遇十二首·其一》

85.

白鸽飞时日欲斜,禅房寂历饮香茶。

——王昌龄《题净眼师房》

86.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德诚《船子和尚偈》

87.

羡君无纷喧,高枕碧霞里。

——李白

88.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89.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王维

90.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居易《白云泉》

91.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92.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李白《山中问答》

93.

水止无痕地,云行不计程。到时为彼岸,过处即前生。

——吕温《送文畅上人东游》

94.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

95.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陈与义《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96.

十里寒塘路,烟花一半醒。晨钟催落月,宿火乱稀星。

——魏宪《西湖春晓》

97.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98.

溪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李白《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

99.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

——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更多文案指引↓ 公众号:一只超级猪 每日分享文案、壁纸、背景图、头像 欢迎关注哟~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