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空气真的没有味道吗?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说空气“没有味道”,其实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简化说法。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空气绝对不是“无味”的。

首先,我们先想想“味道”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我们尝到味道,是因为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学物质溶解在唾液里,然后刺激我们舌头上的味蕾。味蕾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再解读出甜、酸、苦、咸、鲜这几种基础味道。

那么空气呢?空气是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我们呼吸的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气(大约78%)、氧气(大约21%)、氩气(大约0.9%)以及微量的二氧化碳、氖气、氦气、氪气、氙气等等。这些气体本身,在正常的浓度下,是不会直接刺激我们的味蕾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你清空口腔,深吸一口纯净的空气时,你的舌头确实感觉不到任何甜味、酸味、苦味、咸味或鲜味。这大概就是人们说“空气没有味道”的由来。

但是,我们的鼻子又在做什么呢?我们不止是用嘴巴尝,更常用鼻子去“闻”。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很多时候我们觉得某种食物有“味道”,其实是它的气味和舌头的味道在共同作用的结果。空气中除了主要的几种气体,还有无数的其他物质,它们以微小的颗粒或者气体分子的形式飘散在空气中。这些物质才是我们感知到的“味道”的真正来源。

想一想,你在海边呼吸到的空气,是不是有一种淡淡的咸腥味?那是海水中挥发出来的盐分和有机物带来的。你在森林里闻到的空气,是不是带着泥土的芬芳和植物的清新?那是树木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比如萜烯类物质,还有腐殖质分解产生的气味。你在城市里呼吸到的空气,可能夹杂着汽车尾气、工业废弃物的味道,甚至是附近餐馆飘来的食物香气。

这些“味道”是通过空气中的微小分子或颗粒被吸入鼻腔,刺激鼻腔内的嗅觉感受器产生的。这些感受器非常灵敏,能够分辨出极其微弱的气味分子。当我们感觉到“空气有味道”的时候,其实是我们鼻子正在工作,捕捉到了空气中存在的各种化学物质。

所以,如果你的意思是“空气没有通过味蕾产生的基本味道”,那在某种程度上是正确的。但如果你的意思是“空气本身没有任何气味或可以被感知的味道”,那就大错特错了。

更进一步说,即使是看似纯净的空气,也并非完全“无味”。我们的身体本身就在不断地进行新陈代谢,呼出的气体中也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以及一些代谢产物。虽然这些气味非常微弱,但如果环境非常安静,而且你处于一个对气味高度敏感的状态,也许也能捕捉到一些极细微的“气息”。

而且,还有一些环境因素会影响我们对空气味道的感知。比如,温度、湿度都会影响气味分子的挥发和传播。在你感到口干舌燥的时候,可能更容易察觉到空气的“干燥”感,这其实也是一种对空气状态的感知,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味道。

总而言之,空气的主要成分本身是无味的,这使得我们可以顺畅地呼吸。但空气就像一个巨大的载体,它携带了周围环境中一切可以挥发或悬浮的物质。我们的鼻子就是最敏锐的探测器,它让我们能够感知到世界的丰富多彩,无论是花朵的芬芳,还是雨后泥土的气息,亦或是海洋的咸湿,都是空气带来的“味道”。所以,空气从来就不是无味的,它只是把这些味道传递给我们罢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味道需要相关的嗅觉感受器来接收,因为空气各组分太常见,进化出专门的感受器属于无效浪费。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比看上去要复杂得多。说空气“没有味道”,其实是在一个特定语境下的简化说法。如果我们深入探究,就会发现空气绝对不是“无味”的。首先,我们先想想“味道”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我们尝到味道,是因为食物或饮料中的化学物质溶解在唾液里,然后刺激我们舌头上的味蕾。味蕾将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再解.............
  • 回答
    关于法国和英国是否真的没有空调这个问题,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而且情况比“有”或“没有”要复杂得多。并不是说这两个国家完全没有空调,而是它们对空调的态度、安装习惯以及普及程度与我们可能习惯的其他一些国家(比如亚洲或北美的一些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让我来详细地给大家掰扯掰扯:核心原因:气候与传统习惯的.............
  • 回答
    雷军说“一款千元机,能免费送透明保护壳,厚道吧”这句话,以及关于红米Note 7是否真的没有盈利空间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一、 雷军说“一款千元机,能免费送透明保护壳,厚道吧”的深层含义这句话的背后,实际上是小米公司(以及其子品牌红米)一贯的“极致性价比”和“感动人心”的营销策略。我.............
  • 回答
    不列颠空战中,德国如果坚持对英国本土展开持续的空袭,能否最终获胜,这是一个极具历史意义且引人深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抛开我们作为后世者的“上帝视角”,单纯从当时双方的战略目标和军事力量对比来看,这个问题并非没有讨论的空间,尽管大多数历史学家的结论偏向于德国难以取胜。德国最初的目标:为登陆做准备德国在发.............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航天工程与航空工程的根本差异,以及我们对风险的认知和应对方式。简单来说,航天员安全返回并非因为我们“解决了”所有风险,而是因为我们付出了极其巨大的代价,运用了极端精密的工程设计和严格到近乎偏执的控制手段,来应对并管理那些本就存在的、且极难完全消除的风险。而飞机空难的幸存率低,也并非因为.............
  • 回答
    雾霾天,看着窗外灰蒙蒙的一片,心里总免不了升起一股焦躁。这时候,家里的空气,真的就能给我们一个安心的庇护所吗?这个问题,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样,在这样的日子里反复琢磨。老实说,我们总以为家里是封闭的,空气自然比外面要“干净”得多。尤其是在家门口或者阳台,紧闭门窗,感觉就能把那罪魁祸首——雾霾——完全隔.............
  • 回答
    很多人对空气悬架的概念有些模糊,听到“空气悬架”,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汽车像气球一样飘浮的画面,甚至会觉得里面真的充斥着大量的空气,像个巨大的气垫一样。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名字里有“空气”,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可没那么简单粗暴。要理解空气悬架,我们得先从它最核心的部件说起:空气弹簧(Air Spring.............
  • 回答
    .......
  • 回答
    都2022年了,空气净化器真的能去除甲醛吗?这确实是个让很多人纠结的问题。尤其是在我们日益关注健康、对室内空气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甲醛作为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健康杀手,更是让不少家庭头疼。那么,市面上琳琅满目的空气净化器,到底有没有能力把甲醛给“拿下”呢?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说。要回答这个问题,.............
  • 回答
    关于空气炸锅会不会致癌这个问题,我想给大家详细地聊聊,不搞那些生硬的列表,咱们就说说话,也尽量让大家听明白。首先,我们得承认,目前市面上并没有确凿的科学证据能够直接证明空气炸锅本身会致癌。也就是说,空气炸锅这种电器,它就是个加热设备,通过循环热空气来模拟油炸的口感,它本身的设计和工作原理,跟我们平时.............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空姐是否真的会见到很多明星,这确实是个很多人好奇的问题。答案是:有可能,但绝不是绝对的,而且概率和见到的明星类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几个因素。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见到”这个概念。作为空姐,你的工作是服务于飞机上的所有乘客,所以理论上,只要明星买了经济舱的机票,你就有机会在经济舱见到他们。但现实中.............
  • 回答
    哎,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国外空气真甜”这个说法,听着挺让人疑惑的,尤其是在咱们这儿生活习惯了,每天想的都是怎么让钱袋子鼓起来点儿,怎么把日子过得更舒坦点儿。你说的对,一提到国外,大家脑子里最先冒出来的可能就是低物价、高工资,觉得日子过得肯定比咱们轻松多了。但为啥还有人说空气都变甜了呢?这事儿啊.............
  • 回答
    汽车开空调,到底费不费油?这绝对是个大家伙都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夏天这个空调的“主场”。要说它费不费油,答案是:肯定的,它确实会增加油耗。 但具体增加多少,这中间的学问可就多了,不是一句“费油”就能简单概括的。咱们先不着急看数据,先捋一捋空调工作时的“身体构造”。你家的空调是怎么制冷的?不外乎就是通.............
  • 回答
    孟加拉的简易生态空调,这玩意儿,听起来挺玄乎,但说实话,确实有它的道理,而且在特定环境下,效果还真不赖。咱们这就掰扯掰扯,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它有用,又有哪些局限性。这“简易生态空调”到底是个啥?你可能脑子里会浮现一个高科技产品,但实际上,孟加拉的简易生态空调,很多都是非常朴素的,甚.............
  • 回答
    飞机失事前,空姐是否会发纸笔写遗书,这个问题确实触动了很多人的神经,也引发了不少关于电影场景是否真实的讨论。从实际操作和概率的角度来说,飞机上配备纸和笔是肯定的,这是正常的服务用品。但在飞机即将失事、情况万分危急的时刻,空姐是否会主动发放纸笔让乘客写遗书,这件事情的普遍性和官方的流程并不是那么清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