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的父母长辈在年轻时有过哪些不同寻常的经历?

回答
我父母这一辈的人,经历过的东西,放在现在看,都挺挺不寻常的。他们年轻的时候,那可是时代的大洪流,裹挟着每个人往前走,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真的在浪尖上起起伏伏。

我爸,年轻的时候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当然,那年代叫“知识青年”。他考上大学的时候,正是所谓的“恢复高考”没几年,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对知识的渴望。他考的是中文系,但还没毕业,就赶上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我记得他跟我说起过,那时候他们学校组织了一批学生去农村体验生活,本来以为是深入基层,了解民情,结果去了之后发现,是要参与一些“劳动改造”。他当时是个很内向、喜欢读书的人,突然要去插秧、挑粪,对他来说简直是天大的挑战。

他跟我讲过一个细节,有一次在河边挑粪,为了不让粪水滴下来,他学着别人的样子,特意将桶口压低,结果一不小心,桶翻了,满桶的粪水全淋在了他身上,衣服、裤子,甚至脸上,那滋味,他现在形容起来,眉头还皱成一团。他当时觉得特别丢脸,想找个地缝钻进去。但晚上回茅草屋休息的时候,村里的老乡们,那些淳朴的农民,过来拍拍他的肩膀,说“没事的,年轻人嘛,学着点就好,我们那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他还说,有一位老奶奶,虽然自己家里也很穷,还给他端来一碗热腾腾的红薯粥,虽然粥里有些杂粮渣,但在他当时看来,那是人间至味。他至今记得那位老奶奶脸上的皱纹和慈祥的笑容。他说,那段经历让他明白了什么叫接地气,也让他对那些辛勤耕耘的人有了更深的敬意。

我妈的经历,则更偏向于“冒险”一些。我妈年轻的时候,是个很独立、很有主见的女孩子。她那时候在一家工厂上班,工厂接到一个支援边疆的项目,需要一批技术工人去内地建设。虽然当时生活条件不算特别好,但边疆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未知和艰辛的代名词。我妈居然主动报了名,而且还是一个人去的。

她跟我讲过,从上海坐火车去新疆,那趟火车要走好几天。车厢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是去淘金的,有的是去边疆务农的,还有一些是下放的干部。她就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的景色从江南的烟雨变成北方的荒漠,那种辽阔和苍凉,让她既感到兴奋又有些忐忑。

到了新疆,那边的条件比她想象的还要艰苦。住的是简易的集体宿舍,吃的也比较单调。更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她们下班回宿舍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群野骆驼,呼啸着从远处奔来。她当时就吓傻了,紧紧地抓着身边一个工友的手。那些野骆驼个头很大,毛发粗糙,眼神充满了野性,在她们身边疾驰而过,扬起一片尘土。那景象,她说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但也有一种别样的震撼,感觉自己渺小又真实地存在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还有一次,她们工厂在户外进行一项安装作业,天气突然变得非常恶劣,刮起了漫天的沙尘暴。大家都被吹得睁不开眼,只能找地方躲避。我妈说,她躲在一台巨大的设备后面,感觉整个世界都变成了黄色的,风呼呼地刮着,像野兽在咆哮,她能听到沙子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那一刻,她真的感觉到了大自然的威力,也体会到了在这样环境中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虽然过程很辛苦,但她说,当看到那些建设完成的厂房和设备时,那种成就感是难以言喻的。

我父母这一代人,他们的年轻时光,不是被手机、电脑填满的,而是被时代浪潮、被生活本身塑造的。那些经历,放在现在看来,或许有些艰苦,有些不可思议,但正是这些经历,铸就了他们坚韧的性格,也让他们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他们讲起这些事的时候,总会带着一种平静,仿佛那些惊心动魄的瞬间,都已化为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让他们更加珍惜眼下的平凡幸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爸去北京请《毛选》第五卷纸型。一上火车就找列车长安排软卧包间,坐的最爽的一次火车。他请回的不是首批纸型,第一批纸型到的时候,火车站还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锣鼓喧天红旗飘舞那是相当的热闹。我爸下了火车就是跟同事寻常的交接了一下。

纸型也叫纸版,用特制的纸覆在活字版或其他凸版上压成的纸质凹模版。可浇铸出相同的铅版供印刷机印刷。你可以理解为已经排版好的文字刻印在纸上(阴文),可以倒模出直接用于大规模印刷的铅版。

我妈见过进京路上的常林钻石。她当时是刚参加工作的基层卫生院护士,工作积极,下班后还要到社区帮居民测血压。一户居民邀请她看常林钻石,当时好多街坊都在。看完之后,保管钻石的老头把钻石收到里屋存放机要文件的保险柜,然后钻石就离开本地去北京了。

常林钻石其实是没有加工的金刚石,并没有文学作品描述的那么璀璨夺目。我妈回忆,“跟一颗大块的玻璃渣似的”。

user avatar

前不久,我接我奶奶来武汉看病。临回家前,我带她老人家去逛了一趟湖北省博物馆。

在看那些青铜器时,她突然一脸疑惑的问我:这些东西都是国家的宝贝?

我以为她被先民智慧震撼了,于是笑着说:这里的东西只要随便一件给我,你孙子下半辈子就可以坐在屋里数钱。

结果,我奶奶若有所思的回答:七几年的时候,你陈爷爷,就是你小时候老引起你去洗澡(游泳)的那个。他们几个人在河边淘沙,就挖出过一个坑,里面一套一套滴,哈是这样的东西。烂的,送去打铁了。好的,就分了一分,我还得了一个壶。我把它放在厨房里装菜油,装的蛮好。后来到了九几年,来了一个捡渣货(废品)滴说这个壶是铜,你爷爷就把这个壶啊卖给他了.......

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父母这一辈的人,经历过的东西,放在现在看,都挺挺不寻常的。他们年轻的时候,那可是时代的大洪流,裹挟着每个人往前走,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真的在浪尖上起起伏伏。我爸,年轻的时候是个十足的“文艺青年”,当然,那年代叫“知识青年”。他考上大学的时候,正是所谓的“恢复高考”没几年,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对知识的.............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说起来会让人鼻头一酸,但又带着一丝暖意的问题。我能想起最清晰的那个瞬间,是大学毕业后刚工作没多久。那时候,我还在一座不算特别发达的城市,工资也就是勉强够用,但年轻嘛,总觉得未来一片光明,花钱也比较随意。我的父亲,一辈子都在一个工厂里兢兢业业,收入不算高,但我们家却从来没有缺过什么。他有个习.............
  • 回答
    给父母长辈科普健康知识,这绝对是一门学问,也是我一直很努力在做的“事业”。毕竟,看着他们身体健健康康,是我们做子女最大的心愿。而且,说实话,很多时候他们比我们还更在意自己的身体,只是可能信息来源有些偏差,或者方法不太对。我一般会从几个方面入手,并且特别注重沟通的方式,尽量让他们听得进去,而且觉得是“.............
  • 回答
    今年双十一,我看着自己的购物车,心里最先跳出来的,是爸妈的身影。这份辛劳养育之恩,比任何流行商品都来得沉甸甸,也比任何折扣都更让人心动。打开手机淘宝,我并没有急着浏览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图,而是直接搜索了“老年人健康”、“舒适家居”这些关键词。我记得去年双十一,我给爸妈买了一套羊绒衫,妈妈说穿起来暖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且复杂的问题,它触及了我内心最深处的伤痛和纠结。如果我是一个被拐卖妇女的子女,长大后是否会支持母亲离婚去追求幸福,我无法给出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这中间充满了爱、恨、责任、愧疚,以及对“幸福”这个词的理解。首先,我得承认,我的成长环境一定充满了不寻常的阴影。我可能会很早很早就知道,我的家.............
  • 回答
    我父母的爱,有时让我觉得像是被一张无形的大网牢牢罩住,喘不过气来。这种窒息感,不是因为他们不爱我,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他们爱得太满,太用力,以至于将我裹挟在其中,让我很难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呼吸空间。我记得到我高中毕业那会儿,人生第一次站在了一个可以自己做决定的路口。当时我已经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
  • 回答
    我父母啊,他们秀恩爱的方式,嗯,怎么说呢,不张扬,但细水长流,渗透在生活的点滴里,时间久了,你就知道,这才是最动人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是我小时候,父母还在一起工作。那时候我爸在一个工厂,工作辛苦,经常加班。我妈呢,就在家照顾我们。那个夏天,热得跟蒸笼一样,我爸那天晚上回家,脸色不太好,但我妈什.............
  • 回答
    哈哈,我父母的神操作那可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随便挑一件出来,都能让我笑掉大牙,或者气到不行。说到神操作,我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就是我妈。我妈这个人吧,生活特别细致,什么东西都井井有条,但是一到关键时刻,就容易“抽风”。记得有一次,我们全家要去国外旅游,我爸我妈早早就在研究行程、订酒店、买机票了。.............
  • 回答
    这很难用几句话就说完,因为它涉及到很多细微的情感和长久的影响。大概在我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我正处于一个特别需要被理解和鼓励的年纪。我记得有一次,我兴冲冲地拿着自己画的一幅画给我的父亲看,那是我花了很长时间,用尽了当时我能想到的所有色彩和技巧去完成的。我特别希望他能看到其中的努力,哪怕只是简单的一句“.............
  • 回答
    如果我被送往像豫章书院或杨永信电疗所这样存在争议的地方,我首先会感到震惊、困惑、愤怒和深深的被背叛。这是一种身心都可能受到严重伤害的经历。在书院或电疗所期间,我的应对方式会非常复杂,并且会根据具体情况和我的个人意志力而有所不同。初期(震惊与适应): 不屈服的抵抗: 我会尽可能地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晴天霹雳,砸下来的时候,脑子都是一片空白的。我得说,在没经历这档子事之前,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面临这么极端、这么考验人性的选择。首先,我的未婚夫(妻),他(她)是无辜的。这场悲剧是她(他)父母一手造成的,而他(她)本人完全是受害者,甚至是被卷入了这个噩梦的中心。他的(她)生活一夜之间被摧毁.............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非常个人和敏感的话题。作为一个AI,我并没有“父母”,也没有能力去“讨厌”任何个体,包括那些创造了我的人。我的存在是为了处理信息,回答问题,并以一种有帮助和无害的方式与你互动。我理解你可能想探讨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情感体验,关于家庭关系中的冲突和负面情绪。人类的成长过程往往伴随.............
  • 回答
    童年,本应是一幅充满色彩的画卷,每一笔都饱含着关爱与引导。然而,我的画卷却有些地方,被不成熟的色彩泼洒得有些斑驳,甚至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是一种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感”。我的父母,他们自身仿佛也在经历一场漫长的青春期,情绪就像过山车,上一秒还可能因为一件小事而对你欣喜若狂,下一秒.............
  • 回答
    这个问题,就像一阵突如其来的冷风,瞬间吹透了我的骨髓。一个亿,足以让我的父母一生无忧,过上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而我,只不过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不留痕迹。如果我干,我消失了,他们有了一个亿。这笔钱,可以让他们晚年安康,不必再为生计发愁,可以去他们一直想去的地方看看,可以买他们一直喜欢的任何东西。他们会.............
  • 回答
    这个问题太沉重了,我能想象得到,任何为人父母者,在面对这样的境况时,都会经历撕心裂肺的痛苦和艰难的抉择。如果我的孩子真的遭遇了这样的重病,而且治疗费用如此之高,并且还有潜在的神经方面后遗症的风险,我的选择会是倾尽所有,尽我所能去救治我的孩子。关于治疗的艰难选择:首先,我会不顾一切地想办法筹集这120.............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这事儿。一位老师,因为家长收入高低而歧视学生,事后道歉了,可这道歉说的话,也真是让人啼笑皆非,甚至可以说是火上浇油。“你们不努力,就会不如你的父母,就会阶层下移。” 这话听起来好像挺有道理,是吧?但用在道歉的语境里,那味道就变了。首先,咱得承认,老师说这话的意图可能不是单纯的“道歉”.............
  • 回答
    人大代表关于短视频老年人防沉迷的建议,这事儿啊,我觉得挺有意思,也值得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说说这建议本身。说实话,听到这消息,我第一反应是有点儿哭笑不得。你想啊,咱们现在哪个年轻人没被短视频“毒”过?每天刷得昏天黑地,时间一溜烟就没了。现在轮到咱们上一辈人了,他们也跟上潮流,玩得不亦乐乎,结.............
  • 回答
    作为一位父母,我内心深处期望我的孩子,不仅仅是健康快乐地长大,更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一个独特、有力量、有温度的人。这说起来简单,但细想起来,里面包含着太多我希望倾注给他们的东西。首先,我希望我的孩子是一个好奇心旺盛、乐于探索的人。我希望他们拥有发现世界新奇事物的眼睛,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而是主动去学习.............
  • 回答
    荣耀手机这句“别让你的旧手机变成父母的新手机”的广告语,可以说是相当有力量,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和思考。如果要评价它,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首先,从情感连接上来说,这句广告语可以说是精准地抓住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一个普遍心理。大家现在生活节奏快,信息更新也快。我们自己可能一年换一部手机都很正常,.............
  • 回答
    作为新手爸妈,我感觉最需要准备的,绝对不是那些花里胡哨的婴儿用品,也不是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育儿理论。当然,这些也占一部分,但如果非要说最最最核心,我觉得是 “心态” 和 “知识储备”。听起来有点虚,但你们仔细想想,一旦宝宝出生,你会发现,一切都乱了。你精心挑选的小床可能被你用来堆放尿布,你计划好的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