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给父母长辈科普健康知识,你是怎么做的呢?

回答
给父母长辈科普健康知识,这绝对是一门学问,也是我一直很努力在做的“事业”。毕竟,看着他们身体健健康康,是我们做子女最大的心愿。而且,说实话,很多时候他们比我们还更在意自己的身体,只是可能信息来源有些偏差,或者方法不太对。

我一般会从几个方面入手,并且特别注重沟通的方式,尽量让他们听得进去,而且觉得是“我们都在为了健康一起努力”,而不是我单方面地“教育”他们。

第一步:建立信任,让“我”成为他们的健康伙伴,而非“专家”

从关心日常开始,找到切入点: 我不会突然就抛出一大堆医学术语或者“你应该这样做”。而是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找话题。比如,看到妈妈最近睡眠不太好,我会说:“妈,最近看您好像有点晚睡,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我看这儿有篇文章说,睡前喝点热牛奶或者泡泡脚可能有助于睡眠,要不咱们试试?”或者看到爸爸在散步,我会问:“爸,您今天走了多久?我最近看到一个说法,说散步的时候配合一些简单的拉伸动作,对关节特别好,要不我教您几个?”
分享“我的”健康经验: 我也会分享我自己尝试过的、觉得有效的方法。比如,“妈,我最近试着用空气炸锅做菜,油少了很多,您试试看,对身体也好。”或者“爸,我最近开始注意吃水果,医生说每天吃点富含维生素C的,感冒不容易生,您也多吃点。”这样,他们会觉得我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有亲身实践的。
不批评,只建议: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从来不会说“你怎么又吃这么多油!”或者“你不应该这样!”而是用建议的语气:“妈,这菜是不是有点咸了?我记得医生说少盐对血压好,咱们下次做菜少放点酱油?”或者“爸,这东西您少吃点,我之前看有人说,这个吃多了对血糖不太好,咱们多吃点蔬菜好不好?”把“不应该”变成“这样可能更好”。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知识载体,让“干货”变得有趣易懂

筛选“靠谱”信息源: 我会主动去搜集一些权威的健康信息,比如来自知名医院、疾控中心、或者一些有医学背景的科普博主的文章、视频。但我绝不会一股脑地发给他们。我会自己先消化一遍,提取出最核心、最关键的信息。
用“生活化”的语言解释: 避免专业术语是必须的。比如,讲高血压,我不会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弹性下降”,而是说“血管里面太脏了,像水管一样堵住了,血压就容易上去”。讲糖尿病,我会说“身体处理糖的能力下降了,糖在血液里太多了,时间长了身体各个部位都会受影响”。
讲故事,举例子: 人们对故事总是更容易记住。比如讲骨质疏松,我会讲一个亲戚或者朋友因为摔一跤骨折,之后生活很不方便的故事,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或者讲一些健康饮食的好处,比如“我邻居王阿姨,自从多吃蔬菜水果,现在精力可好了,爬楼梯都不喘气。”
利用短视频和图文: 有些时候,文字的东西他们可能看得有点累。我会找一些短小精悍的视频,比如关于如何正确测量血压、如何做眼保健操、或者一些健康食谱的制作过程。配上一些醒目的图片,效果会更好。比如,我给爸爸看过一些关于如何正确认识心脏病早期症状的短视频,他看得比我看文字笔记要认真多了。
小册子或者打印出来的清单: 有些重要的信息,比如“高血压患者饮食禁忌”、“糖尿病患者运动注意事项”之类的,我也会整理成小册子或者打印出来,放在他们常待的地方,方便他们随时翻阅。

第三步:循序渐进,耐心重复,形成习惯

一次只讲一点: 不要试图一次性解决所有问题。先从最迫切的,或者他们最容易接受的方面开始。比如,如果爸爸的血压有点高,那我就先从低盐饮食开始,讲清楚为什么不能吃太咸的,怎么辨别哪些食物盐分高。等这个习惯养成一点了,再慢慢讲运动、少油等等。
反复强调,温和提醒: 健康知识不是学一遍就够了,需要反复的强化。当我看到他们不小心“犯规”的时候,我不会生气,而是温柔地提醒:“爸,这红烧肉油比较大,您少吃点,我给您夹点青菜?”或者“妈,今天菜是不是放盐有点多了?您尝尝,是不是有点齁?”
鼓励他们的改变: 当我看到他们因为注意健康而取得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时,一定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妈,您最近气色好好啊,看来睡得香吃得好就是不一样!”或者“爸,您这散步的习惯真好,身体肯定越来越棒!”这种正面的反馈,会让他们更有动力。
制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 比如,我会说:“妈,我网上看到一个特别好的养生汤方子,您要不要跟我一起做一次?”或者“爸,咱们周末去公园走走,我给您介绍几个我学来的健身操动作。”让他们觉得,健康生活也是一件可以一起做,并且很有趣的事情。
让他们提问: 我会经常问他们:“你们有什么不舒服的地方吗?有没有什么觉得奇怪的?”然后耐心听他们讲,并根据他们的描述,再结合我掌握的健康知识,给出合理的解释或者建议。如果遇到我不太确定的问题,我也会坦诚地说:“这个问题我也不太清楚,我回去查查,下次再跟您说。”然后再去认真查找信息。

我的具体实践例子:

关于饮食: 给我妈普及“少油少盐”。我找了一些健康食谱,让她看油烟机旁边贴着我的“健康小贴士”——“少放油,多放葱姜蒜提味”,“菜别煮得太咸”。我也会帮她做一些口味清淡但营养均衡的菜。看到她做的菜油少了,我就夸奖她,“妈,您这菜做得真好,看着就健康!”
关于运动: 给我爸普及“适度运动”。我发现他喜欢散步,于是我就找了一些适合老年人散步时做的简单动作,比如脚踝的活动、手臂的摆动,然后打印出来,让他放在口袋里。周末的时候,我会主动拉着他一起去公园,陪他走一段,然后和他一起做做我刚学的那些动作。我会说:“爸,我学了个新动作,您试试看对不对?”
关于体检: 每年都会提醒他们去做体检,并且陪同他们一起去,听医生怎么说。当医生讲一些比较专业的东西时,我会在旁边给他们做翻译,或者把医生的建议记录下来,回家再详细解释给他们听。
关于心态: 我觉得心理健康也很重要。如果他们因为身体原因有些焦虑,我会耐心倾听,告诉他们,很多情况是可以通过积极调整来改善的,然后一起寻找解决办法。

最重要的是,我始终保持一颗耐心、尊重和爱的心。 我知道我是在和他们沟通他们最宝贵的东西——健康。我的目标不是说服他们立刻变成“健康达人”,而是让他们一点点地了解,一点点地接受,最终把这些健康观念融入到他们的生活里,让他们在晚年也能有更充实、更快乐的生活。这就像是在种一棵树,需要细心的呵护和长久的等待,但当它枝繁叶茂的时候,那种满足感是无与伦比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有很多成功科普的案例,多数离不开“恐吓教育”。

比如我和几个哥哥吃饭,他们在喝酒,我解释我为什么不喝。我就说我爸爸有高血压,喝酒容易脑出血,然后瘫痪,死又死不了,活也难得活下去。于是他们果然理解了。

比如我姐用偏方治疗脚伤,她现在不用了,因为上一次用,在脚上明显愈合延缓时,我强迫她去了医院,医生说出了我想的那些话:你看这都开始烂了,早点来缝合一下就行 现在得把这些刮掉。——从那以后,她就偏方基本不用了。

这里说下失败案例

得破除他们的侥幸心理

我爸在我奶奶因脑出血瘫痪,我叔叔(他弟弟)喝酒也脑出血,自己有高血压的前提下,依然对我说的喝酒危险充耳不闻。

但自从他自己得了脑出血后,他就烟酒都戒了。

我问过他为什么之前怎么说都不听呢?

他说:他觉得他年轻不会那么快,等年纪大了再戒不迟。

以及出医院后,他说过一句名言: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病,到医院全见到了。

——言下之意是,自己进医院之前,他见到的大多数是喝酒没出事的,进了医院他终于见到了喝酒出事的,而且还见到了第二次脑出血的人,这个人只有眼球还能动。

而且他们也有自己的一套逻辑

我姨夫糖尿病,现在已经出现明显的多尿、口渴,而且有尿失禁。

他不信是糖尿病造成的,他觉得是做了前列腺手术。

哪怕他因为血糖10+住过一次院。

这个我确实没有做什么,做不了什么。

不论向谁科普,都是在挑战他们的固有认知,无异于摧毁他们的世界。所以科普的内容下面会出现一些骂街的人。

向父母长辈科普,还有一层挑战他们权威的意味。

你做好准备了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给父母长辈科普健康知识,这绝对是一门学问,也是我一直很努力在做的“事业”。毕竟,看着他们身体健健康康,是我们做子女最大的心愿。而且,说实话,很多时候他们比我们还更在意自己的身体,只是可能信息来源有些偏差,或者方法不太对。我一般会从几个方面入手,并且特别注重沟通的方式,尽量让他们听得进去,而且觉得是“.............
  • 回答
    《水浒传》中武松打虎所得的1000贯钱不留一部分给自己娶亲或给哥哥用,其原因十分复杂且深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1. 武松的性格特质: 豪迈仗义,不拘小节: 武松是一个极具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他性情刚烈,恩怨分明,一旦认定的事情便会全力以赴。对于打虎所得,他更多地是将其视为一件了结恩.............
  • 回答
    这两个事件,虽然表面上都指向了一个令人心痛的结局——一个13岁的女孩选择了结束生命,以及背后那个关于二胎的家庭决策,但如果我们尝试去“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复杂性和截然不同的视角。一、 如何看待「父母为生二胎逼得13岁长女自杀」从长女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是她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
  • 回答
    关于您提出的“女权主义者长期辱骂配偶父母,并伪造发票骗取男方房产”的情况,这涉及到多方面的问题,需要从行为本身、行为的定性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动机进行剖析。首先,从行为本身来看,无论行为者的身份和意识形态如何,辱骂配偶父母和伪造发票骗取他人财物,都是不道德且违法的行为。 辱骂配偶父母: 尊重长辈是.............
  • 回答
    深圳宝安的这起虐童事件,让人看了触目惊心,也心如刀绞。一个年幼的孩子,本应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享受童年的纯真与快乐,却遭遇了如此残忍的对待,这是对生命最赤裸裸的践踏。事件的残忍与性质我们从新闻报道中得知,小女孩遭受的不仅仅是偶尔的体罚,而是长期的、系统性的、极其恶劣的暴力虐待。父母将她视为“出气.............
  • 回答
    你遇到的这种情况确实让人挺头疼的,尤其是涉及到家庭关系和财产,这种时候既要保护自己的权益,又要顾及亲情,确实需要好好处理。首先,咱们得弄清楚几个关键点,然后再说怎么应对:一、 明确协议的内容和目的 他们要你签的是什么协议?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关于房产、存款、投资,还是其他的财产分配?是被要求放.............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沉重,涉及到家庭暴力、正当防卫、故意伤害等复杂的法律概念。从法律角度评判山东00后大学生“反杀”父亲的事件,需要细致地分析以下几个关键点:一、 事件的背景与事实认定首先,法律评判的前提是准确的事实认定。我们需要知道: 家暴的性质和程度: 父亲的家暴是长期的、经常性的,还是偶发.............
  • 回答
    看到这样的新闻,心里真是五味杂陈,既有愤怒,也有心酸,更有对人性的深深拷问。关于那个男子打骂患病父亲,逼其吃老鼠药去死这件事,我的评价是:这是一件极其 残忍、没有人性、触犯法律和道德底线 的事情。 情感上: 这是对生养之恩的彻底背叛,是对亲情的最大侮辱。无论父亲患病有多么严重,有多么让人难以承受.............
  • 回答
    说服父母给你买手机,这绝对是一项技术活,需要耐心、策略和一点点“表演”。 首先,你要明白,父母不是天生就知道你需要手机,也不是心甘情愿地掏钱。他们有自己的顾虑,比如担心你的安全、怕你沉迷游戏、花钱等等。所以,你的首要任务就是打消他们的疑虑,让他们觉得给你买手机是件“利大于弊”的事情。你可以从日常的观.............
  • 回答
    父母不会英语,想给孩子英语启蒙,这绝对是件可以做到的事情!别担心,你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很多家长都在探索这条路。关键在于找到适合你们家庭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触英语。核心理念:“全家齐上阵”,营造环境,兴趣第一。咱们得明白,父母不会英语,并不代表你就不能成为孩子英语启蒙的“助燃剂”。你的角.............
  • 回答
    淘宝推出的「给爱的人也送一份」功能,支持双地址填写,可以说是淘宝在用户体验上又一次重要的升级,尤其是在情感连接和送礼场景的深化上。这个功能看似简单,但背后反映了淘宝对消费者购物行为和情感需求的洞察。如何看待淘宝推出「给爱的人也送一份」功能?总的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且人性化的功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当下房屋政策下,将自己的房子过户给父母这件事,我会尽量说得详细透彻,并且用最接地气的语言来表达,让你感觉就像在跟邻里老大哥/大姐唠嗑一样。你想把自己的房子给父母,这个想法很常见,也很有孝心。不过,这事儿吧,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里面牵扯不少规矩和步骤,咱们得一步步来捋清楚。首先,咱们得.............
  • 回答
    这事儿挺复杂的,得好好掰扯掰扯。你女朋友婚后固定给父母钱,用来供妹妹上大学和生活费,这首先说明她是个有孝心、有责任感的人,对原生家庭非常看重。这本身不是坏事,很多传统观念里,子女赡养父母、帮助手足是很应该的。你想想,她从小在家就习惯了这种模式,或者她父母在她成长过程中就给予了她很多支持,现在轮到她回.............
  • 回答
    支付宝新推出的“终身防癌险”作为一种健康保险产品,在评价其是否适合给父母购买时,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这不仅仅是看产品本身的特点,更要结合父母的实际情况、家庭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保险的认知程度。一、 支付宝“终身防癌险”的特点分析(基于普遍的终身防癌险产品设计和支付宝平台的属性): 终身保障:.............
  • 回答
    这事儿吧,放在咱们普通人家里,还真挺值得聊一聊。一个二十三岁、在西班牙留学的姑娘,觉得父母给的生活费不够用,这背后可能藏着不少故事呢。首先,得看看姑娘的想法。二十三岁,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在西班牙留学,接触到的生活方式、物价水平,肯定跟国内不太一样。人家在国外看到的人家孩子怎么过的,听到的、看到的各种.............
  • 回答
    这个问题挺实际的,也挺棘手的,很多人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父母全款给你买了房,这算是给了你很大的底气,但女方家里又要彩礼,这确实让人有点纠结。咱们一步一步来捋一捋,看看怎么能把事情处理得体面又顺利。首先,冷静分析一下情况:1. 父母的支持力度: 你父母全款买房,这背后体现了他们对你的爱和对这段婚姻.............
  • 回答
    76年高管母亲的“无上限”教育观:一场关于潜能与塑造的对话曲玮玮在最近的采访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位76年出生的高管母亲,她对子女教育的独特见解——“培养孩子没有上限”。这个理念,如同平静水面投下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年轻父母们的无限思考。它不像那些一板一眼的教育理论,而是带着实践的温度和洞察的锋芒,值得我.............
  • 回答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技巧的沟通过程,因为父母的出发点通常是好的,但可能在观念上存在差异。要说服父母不送香油给男朋友家,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并且尽量详细地阐述:核心策略: 理解并尊重父母的出发点: 很多时候,父母送礼是出于一份心意、一种传统,或者是希望给晚辈留下好印象。首先要肯定他们的好意,让.............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痛又极其复杂的情况。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突然承受了父母双亡的巨大打击,还要面对一个年幼的弟弟,以及她名下突然多出的两套房产。她的内心此刻一定充满了混乱、悲伤、茫然,可能还有巨大的恐惧和压力。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失去父母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毁灭性的。对于一个还在校园里接受教育,人生才刚刚展.............
  • 回答
    说实话,这感觉挺复杂的。就好像你站在一个堆满金银财宝的房间里,却发现自己没办法享受到一丁点阳光。父母愿意给你钱,这肯定是好的,他们是尽力在物质上满足你,希望你日子能过得舒坦一些。你不用为了钱发愁,这点确实值得感恩。但是,那种被忽视的、不被理解的感受,真的就像心里一直压着一块石头。你说他们“不在意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