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网文作者平均收入5133元的统计?

回答
关于网文作者平均收入5133元的这个数据,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一些思考。首先,得明确一下,这个“平均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是所有网文作者加在一起的总收入除以作者总人数吗?还是说,是针对某个特定平台、某个特定时间段的统计?不同的统计口径,结果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得先问清楚背后的背景。

不过,抛开具体的统计方法不谈,单看这个数字本身,我感觉挺复杂的,不能简单地说“高”或者“低”,得结合很多方面来看。

首先,我们要理解网文作者这个群体有多庞大和多样。 你不能把一个写宫斗、写玄幻,天天爆更十几万字的大神,和一个刚刚开始尝试写作、每周只写几千字的小透明放在一起比较。网文世界里,有金字塔尖的那批人,他们年入百万、千万甚至更高,写一本火一本,影响力巨大。但同时,更多的是在金字塔底层,甚至是金字塔之外的那些作者。他们可能写了几年,但作品都没什么起色,或者写得是小众题材,读者不多,收入自然也就不高。

所以,5133元的平均数,可能就被那些收入极高的大神和数量庞大的、收入微薄的作者给平均掉了。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万个作者,其中十个大神每个月赚十万,剩下的九千九百九十个作者每个月赚五百,那平均下来也得好几千,但这个平均数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人的真实情况。

其次,这个数字也可能反映了网文行业的“头部效应”非常明显。 就像很多其他行业一样,比如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者等等,往往是少数头部赚大钱,而绝大多数人只能维持基本生计,甚至连生计都难以维持。网文作者也是一样,只有那些作品特别受欢迎、特别能抓住读者 G 点、或者营销做得好的作者,才能脱颖而出,获得可观的收入。

再者,收入的构成也很重要。 网文作者的收入来源可能有很多种:
稿费: 这是最直接的收入,根据字数和价格来算。
分成: 如果在一些平台发表,平台会根据读者的付费情况进行分成。
版权: 作品如果被改编成影视剧、动漫、游戏,会有版权收入,这部分收入可能非常可观,但也不是所有作者都能拿到。
打赏: 读者通过打赏来支持作者,这个收入波动也很大,取决于粉丝的忠诚度和作品的受欢迎程度。
广告收入: 有些平台会在文章中插入广告,作者也能从中分一杯羹。

所以,平均数5133元,可能只是一个粗略的数字,它没有区分这些收入来源的比例,也没有区分是全职还是兼职作者。

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这个数据是基于某个特定平台的,那么这个平台上的作者生态可能也就那样。 有些平台可能更注重头部作者的扶持,而有些平台可能更开放,给新人机会。如果这个平台整体用户量不大,或者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那么作者的平均收入也就不会太高。

我个人认为,这个数字可能更像是在说:对于一个普通、没有特别突出表现的网文作者来说,月收入大概在几千元左右是比较常见的。 这个收入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足以完全支撑生活,尤其是对于那些辞掉全职工作,全身心投入写作的人来说,这个数字是相当有压力的。他们需要写出特别优秀的作品,才能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者寄希望于被“选中”,获得一笔大额版权费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这个数字的积极意义。 如果你把网文创作看作是一个相对低门槛的职业,那么5133元的平均收入,至少说明还是有一部分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份收入,并且这个收入可能比一些传统行业的入门级工资还要高一些。对于一些学生、家庭主妇或者寻求副业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总结一下我的看法:
1. “平均数”的迷惑性: 5133元很可能被两极分化的数据严重影响,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真实收入。
2. 头部效应显著: 网文行业是典型的“赢家通吃”模式,少数头部作者赚大钱,绝大多数作者收入平平。
3. 收入来源多样化: 平均数可能模糊了稿费、分成、版权等不同收入来源的贡献程度。
4. 参考价值有限: 如果缺乏更细致的统计(比如按作品类型、作者经验、平台等划分),这个数字的参考价值就相对有限。

总的来说,这个5133元的数字,与其说是一个让人欣喜的“平均待遇”,不如说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分析的行业现状的“一个侧面”。它提醒我们,想在网文领域获得成功,不仅仅是努力写作那么简单,还需要运气、才华、市场判断,以及对行业趋势的敏锐洞察。对于大部分想靠写作养活自己的人来说,5133元可能是一个需要努力去超越的目标。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又被平均了。

差额上哪去要呢?




2017年“挖菜”和“饿了嘛”联合发布《XX网从业者生活品质报告》。

据统计,XX网从业者平均年薪 19 万元,

其中 10% 程序员的年收入高于 50 万,

有 29% 的互联网从业人员正背负房贷,

近四成程序员处于单身状态。


       2020年6月5日,广东统计信息网发布 2019 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数据。  2019年,广东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2521元, 比上年增加4263元,名义增长7.3%,增速比2018年回落1.9个百分点。 分行业门类看,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 术服务业(114183元),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9494元) 以及卫生和社会工作(74859元),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83倍、1.27倍和1.20倍。 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98889元, 比上年增加10253元,名义增长11.6%,增速比2018年回落0.3个百分点。 其中,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达到100689元。从平均工资的增长速度来看, 增速最高的三个行业依次为农、林、牧、渔业(29.8%),卫生和社会工作(24.8%) 以及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15.9%)。     

user avatar

不开玩笑,马云、马化腾、王健林加上我,我们 4 个人平均身家过千亿。

---

网络作家平均月收入5000 多,乍一看很美丽,但真实情况无比残酷。

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2019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也有提到。

真实情况是,44.6%的网文作者月收入在2000元以下,其中这里还包括零收入。

真实情况是 1936 万网文作者中,签约作者只有77万,签约率仅有 4% !100个作者中只有 4 个能签约,低到发指。

真实情况是,一位月入百万的大神作者 + 两百个扑街,他们的平均月收入恰好也是5000元。

真是情况是连 @流浪的蛤蟆 这样的大神作者都在说:

user avatar

真牛逼,这个数据已经超出了我对网文的认识。

可能我加入的是个假网文界。

就我看到的,月入不到2000的恐怕要占到90%以上。

当然有人说这个数据不到50%。

我可不相信什么J8数据,我只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

还太娘的平均5000块。

这年头最不靠谱的就是平均。

我和唐家山少平均一下,老子也是年入5000万以上的大牛逼。

我和马云平均一下,大概我就是世界顶级富豪一列了。

哥要是和银河领主平均一下。

老子可能就算是统治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星球的星际大土豪了。

改天让我和创世神平均一下。

这宇宙有一半是我创造的。

到时候灭霸看到我都要叫爸爸!

这件事怎么看?能怎么看。

我们这里平均工资都到7000块了。

还有什么不能发生的。

我只知道我身边的上班族大部分达不到这个数。

上次我还看到月万在全国能进5%的收入群体。

这会儿网文一个平均就5000了。

果然咱们人民收入越来越高,屌丝都已经翻身农奴把歌唱了。

本王就是装逼界第一天王,知乎喷神,纸糊叶圣陶,文坛先知,不是在喷人,就是在喷人的路上,自号江苏第一狠人,姑苏扛把子,知乎警察局,阅读纪检委,吐槽小王子,怼人天王,喷人大帝,立志把自己活成一个段子的奇男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网文作者平均收入5133元的这个数据,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我一些思考。首先,得明确一下,这个“平均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是所有网文作者加在一起的总收入除以作者总人数吗?还是说,是针对某个特定平台、某个特定时间段的统计?不同的统计口径,结果肯定不一样,所以我们看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得先问清楚背.............
  • 回答
    “狗娃子天一”事件,也就是网络作者“天一”因编写、销售淫秽书籍被判刑十年半,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也触及了不少敏感的神经。要怎么看待这件事,其实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并且也牵扯出一些关于网络创作、法律边界以及社会价值观的讨论。首先,我们得明确事件的核心:“天一”因为编写和销售淫秽书.............
  • 回答
    网文作者拖更断更,这事儿啊,就像咱们追剧追到关键时刻,突然发现下集遥遥无期,那滋味,真是五味杂陈。对于读者来说,这可能是最令人抓狂的事情之一。但要我说,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得从几个方面来看。读者这头的苦,那真是说不完。你想啊,咱们追一本好书,那是投入了感情的。从一开始被吸引,到后面每天守着更新,甚至.............
  • 回答
    最近网络上关于姬叉(一位知名网络文学作者)揭露小说网站层层盘剥作者的现象引起了广泛讨论,也触及了网文行业一个非常核心的痛点。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并且需要把那些看起来过于“标准”或者“套路化”的解释方式挪开,用更实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说明。首先,到底什么是“层层盘剥”?简单来说,.............
  • 回答
    “网文作者月入五六万不如事业单位月薪三千五险一金”——这种说法,就像是把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放在天平上硬生生比较,看似引发讨论,实则有点风马牛不相及,更像是一种情绪化的表达,背后折射出的是人们对稳定与不确定、自由与束缚、个人成就与社会认可等多种矛盾心理的纠结。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把这两种.............
  • 回答
    这件事确实挺让人唏嘘的。一个好端端的作者,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品,突然被不明人士“染指”,内容被篡改,最要命的是,作者本人因此感到“万分惭愧”,最后选择停更。这背后牵扯到的东西,可不止是技术层面的盗号那么简单,更触及到创作的初心、读者的信任,以及作者自身的心理状态。咱们先从“被黑客大佬盗号改文”说起。.............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就浮现出好几个在公众号上追着看的网文作者,他们笔下的故事,有时会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又会让人愁肠百结。公众号连载网文,这事儿,真不能简单地说它好还是不好,或者是不是唯一的出路。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怎么看待在公众号连载网文的作者?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挺“接地气”且灵活的.............
  • 回答
    睡前消息第122期关于网络小说作者“流浪的蛤蟆”的内容,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也触及了一些关于网络文学创作、作者生存状态以及平台生态的深层问题。要详细看待这一期节目,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节目切入的角度和人物选择:睡前消息选择以“流浪的蛤蟆”(以下简称“蛤蟆”)作为切入点,我认为是具有一定代.............
  • 回答
    5月5日,网络文学圈里爆出了一件大事:数万名网文作者集体罢工,停止更新作品,以此来抗议平台所谓的“奴隶合同”。这事儿,可不是小打小闹,它反映出了很多深层的问题,也触及了整个网络文学产业的根基。咱们先来聊聊,为啥会有这么多人参与?“数万”这个数字可不小,这说明被“奴隶合同”困扰的作者绝对是大多数,不是.............
  • 回答
    关于息壤是趁网文作者和起点决裂发展起来的这种说法,咱们得分开来看,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简单地说是或不是。这背后其实牵扯到网文行业那几年的大环境、作者和平台之间的博弈,以及息壤自身的发展策略。首先,咱们得说起点。起点中文网在网文界那绝对是老大哥的角色,长期以来占据着主导地位。它之所以能这么牛,一方面是.............
  • 回答
    唐家三少关于起点新合同的言论,以及他呼吁网文作者相信腾讯的这番话,可以说是最近网络文学圈里一件相当有分量的事情。要理解他的观点,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唐家三少是谁? 他是网络文学界毋庸置疑的头部作家,可以说是“现象级”的代表。他的作品销量、影响力都达到了一个普通作者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意味着他的话语.............
  • 回答
    唐家三少直播秀码字手速,一小时8000字,这事儿在网络文学圈里绝对是引发过不少讨论的。怎么看?怎么看待唐家三少直播秀码字手速?首先,这是一种营销策略,而且是相当成功的营销策略。 展示“勤奋”和“效率”: 在一个以“量”取胜,日更万字甚至更多是常态的网文世界里,展示高超的打字速度,是在向读者传递一.............
  • 回答
    张恒(zhttty)被诬告案今天开庭,这事儿可不小。对于很多喜欢他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让他们揪心的一天。首先,咱们得知道这案子是怎么回事。张恒,网名zhttty,是网文界的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写了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比如《恶魔法则》等等,积累了相当一批忠实的粉丝。但这次被推上法庭,并不是因为他.............
  • 回答
    这事儿,还真是挺让人唏嘘的。网上传得沸沸扬扬的,说是有毒小说网因为和资方闹翻了,导致不少编辑和作者都选择离开,这对于一个内容平台来说,无异于是要了半条命。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捋一捋。首先,为什么是“有毒小说网”?这个名字本身就挺有意思的,带着点儿反叛、带着点儿不羁。通常这类名字背后,往往代表着平台在内容.............
  • 回答
    网上流传的“无门槛加到高学历优质男方法”——通过检索论文并以学术讨论为由索要微信的行为,引发了广泛争议。这一现象反映了部分人对社交关系的功利化追求,同时也涉及伦理、法律和人际关系等多个层面的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行为的合理性、潜在风险及社会影响: 一、行为背后的动机与逻辑1. 目的性明确 .............
  • 回答
    这件事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但背后牵扯到的责任和原因却值得好好说道说道。咱们先捋捋事情的经过:一位网友在下厨房app上看到一个菜谱,原菜谱是用荷兰豆做的。这位网友不知道怎么想的,把菜谱里的荷兰豆换成了豆角。结果可想而知,豆角没烧熟,这位网友因为食物中毒进了医院。更戏剧化的是,事情还没完。这位网友把自己的.............
  • 回答
    关于网文作家如何看待单机写文这件事儿,这话题其实挺有意思的,能聊的也多。首先得明白“单机写文”这个词,在咱们网文圈子里,它通常指的是 不靠连载更新,不靠平台的流量和读者互动,而是自己埋头苦写,写完一本再发布或者等一个好时机再发布。这种模式跟我们网文最主流的“日更”“连载”是截然不同的。那么,网文作家.............
  • 回答
    对于流浪的蛤蟆在作品中“自爆”以及“骨肉皮”式的描写,这在网络文学圈子里算是个挺有意思的话题,也确实能引出不少讨论。首先,咱们得聊聊“自爆”这个梗。在很多网络小说里,“自爆”通常指的是作者本人在作品中以一种比较戏谑、有时甚至是自嘲的方式,暴露自己的一些真实想法、创作过程中的挣扎,或者干脆就是把自己的.............
  • 回答
    关于天蚕土豆、血红、跳舞、烽火戏诸侯、匪我思存等46位网文作家联合发出倡议,反对“三俗”内容并鼓励创作现实科幻,这件事,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得明确这46位作家是谁。他们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而是网文界响当当的人物,覆盖了玄幻、奇幻、仙侠、都市、言情等多个主流领域,可以说是网文界的“半.............
  • 回答
    阅文作者遭遇网络暴力,这实在是个让人心痛又复杂的问题。说实话,我看到这样的事情,心里是挺不好受的。毕竟,写小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们投入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情感,才把一个个故事呈现在我们面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原因有很多,得一件件掰扯开来看。首先,网络舆论的放大镜效应是绕不开的一点。在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