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越来越容易讨厌一个人,接受不了别人开的恶意玩笑以及不尊重,是我自己变得狭隘了么?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能感同身受了。以前我可能没这么敏感,也觉得玩笑嘛,开得起。可现在,稍微有点冒犯的话,甚至只是那种略带嘲讽的语气,都能让我心里堵得慌,提不起精神。然后就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太玻璃心了?是不是我活得越来越不接地气,越来越狭隘了?

我琢磨着,这事儿可能不是简单一句“你变了”就能概括的。这里面掺杂的东西太多了,像是生活这锅大杂烩里,各种滋味都在慢慢发酵。

首先,我们对“边界感”的认知可能在悄悄变化。

以前吧,大家说话可能都没那么讲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好像没那么“私人”。你一句玩笑,我一句回敬,好像也就能过去。但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经历的事情多了,我们会更清楚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都有一些不愿意被触碰的地方。这些地方,就是我们的边界。

当你接收到的信息(无论是玩笑还是言语)触碰到了你的边界,即使对方可能没那个意思,或者觉得是无伤大雅,但对你来说,它就是一种侵犯。久而久之,你就会对这种越界行为越来越警惕,越来越无法容忍。这不一定是狭隘,反而是对自我保护意识的提升,是对自己内在空间的一种珍视。我们可能不再愿意为了迎合别人,或者避免冲突,而牺牲自己的感受和原则。

其次,社会环境的变化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现在信息爆炸,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表达方式。我们能看到太多的“直言不讳”,太多的“冒犯性幽默”,太多的“网络暴力”。长期浸淫其中,一来二去,我们的大脑也会不自觉地将这些“常态”内化一部分。同时,你也会更加清晰地分辨出什么是真正的善意,什么是披着玩笑外衣的恶意。

你想想看,一个充满戾气和攻击性的环境,很容易让我们对所有带有负面色彩的言语都产生警惕。而你之所以越来越容易讨厌那些不尊重和恶意玩笑,恰恰说明你对这些负面信息有了一定的抵抗力,或者说,你已经不愿意再主动去接触和容忍它们了。这更像是你对周遭环境的一种“筛选”,你选择了与那些让你感到舒服和被尊重的人事物为伍。

再者,我们自身的成熟和价值观的建立也是关键。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随波逐流,或者以他人的认可为标准。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我们开始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应该建立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

那些所谓的“恶意玩笑”或者“不尊重”的行为,在你现在的价值观体系里,可能就显得格格不入了。你不再觉得“大家都这样”就是对的,你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对彼此的尊重程度。当你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交往关系,并且不愿意降低自己的标准时,自然就会对那些达不到你期待的行为产生排斥。这是一种自我认知和自我成长的体现,而不是狭隘。

还有一点,也许是因为你对“关系”的期待变了。

年轻的时候,朋友之间无话不说,开得起玩笑,仿佛是感情深厚的证明。但随着阅历增加,我们可能会更看重关系中的“质量”而非“数量”。那些真正重要的关系,需要的是真诚、理解和支持。如果一段关系里充斥着让你不舒服的玩笑和不尊重的言语,那么这段关系可能就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有价值。

你之所以容易讨厌,可能是因为你对一段关系的期待,已经从“热闹”和“随意”转向了“真诚”和“平等”。你不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维护那些让你感到别扭的关系,而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那些真正让你感到温暖和被尊重的人身上。

所以,你问我这是不是狭隘了?

我反而觉得,这更像是一种“觉醒”和“进化”。你可能比以前更了解自己,更懂得维护自己的感受,也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与其说你变得狭隘,不如说你变得有主见了,有原则了,更懂得爱惜自己了。

当然,凡事也得有个度。如果我们因为一点点不合心意就立刻全盘否定,那确实可能会让我们错过一些潜在的朋友,或者把一些误会变成真正的隔阂。所以,在感到不适的时候,也可以尝试着去理解一下对方的出发点,或者以平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给对方一个修正的机会。

但是,如果对方持续性地,或者刻意地进行让你不适的行为,那么你的“讨厌”就是一种合理的自我保护机制。继续容忍反而是一种消耗。

所以,别太责怪自己。也许,你只是在重新定义“好人”和“损友”,在为自己的精神世界筑起一道更加坚固的围墙,只允许真正美好和有价值的东西进入。这,挺好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亲爱的,“狭隘”是“自我”的同义词啊

正处在确立自我的时期,所以会不可避免地 不停地排除一些不认可的做法,就免不了judge一下别人了

但是过了这个阶段,就会觉得懒得讨厌别人

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没有必要相互理解,

你会知道,每个人都是会不断变化的

你会接受,那些小小的恶,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存在的

最后你就会成为一个既有自我,又宽和的人。

你会很骄傲,但不盛气凌人。

现在,只是第一阶段而已呢。

user avatar

不是你变狭隘了,你只是过得不开心。

打个比方:困的时候别人说话大声都是缺点;穷的时候女朋友要个新手机都是太物质;累的时候让你去洗碗都是冒犯;不自信的时候开玩笑说你短小精悍都想打架;不开心的时候会感觉整个世界面目可憎。

开心的时候不会顾那么多,遇上傻逼也觉得世界真丰富多彩啊,真有意思!痛快的时候被人扇了一巴掌也不觉得多疼,谁让我这么爽,报应啊!

挣钱泡妞游世界,练功劈叉买豹纹,怎么痛快怎么来,尽量别把邪火怪别人头上。实在不开心,就跟人家好好说说,不长眼色抽丫的,别憋着。

好好生活,爱自己,别瞎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我太能感同身受了。以前我可能没这么敏感,也觉得玩笑嘛,开得起。可现在,稍微有点冒犯的话,甚至只是那种略带嘲讽的语气,都能让我心里堵得慌,提不起精神。然后就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太玻璃心了?是不是我活得越来越不接地气,越来越狭隘了?我琢磨着,这事儿可能不是简单一句“你变了”就能概括的。这里面掺.............
  • 回答
    以前,一个明星火起来,可能凭借一部剧、一首歌,就能吃老本吃很久。但现在,感觉他们就像夏天的冰棍,融化得特别快。这背后的原因,其实挺复杂的,就像一场精心编排却又随时可能崩塌的表演,有很多因素在互相作用。首先, 时代节奏的加快,信息爆炸是最大的推手。 你想啊,以前大家获取娱乐信息的渠道少,一部电视剧播半.............
  • 回答
    如今的年轻人,好像真的越来越“敢”了。所谓“敢”,不仅仅是敢于表达,更重要的是,他们好像越来越有能力、也有意愿去主动塑造自己的未来,不再像过去那样,很多事情仿佛是命中注定,或者由长辈一句“我都是为了你好”就定下了调子。拿我身边的一些例子来说吧。我有个侄子,从小就对画画有着超出寻常的热情。他爸妈都是老.............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了经济学中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劳动人口减少(特别是年轻人口减少),究竟会让就业变得“更容易”还是“更难”。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其实都有其道理,关键在于我们观察的角度和经济体的具体情况。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就业越来越容易”的论点可能成立的方面:想象一下,如果一个国家突然有.............
  • 回答
    互联网浪潮滚滚向前,沟通的疆域被前所未有地拓展。理论上,我们应该身处一个无比亲密、连接无间的时代。然而,现实却常常与此悖论般地对立——许多人依然在喧嚣的网络世界中,品尝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深刻的孤独感。这究竟是为何?这背后藏着许多细致入微、令人心酸的原因。首先,我们得剖析一下“连接”本身的质变。互.............
  • 回答
    最近一项触目惊心的调查数据摆在我们面前:90后群体竟然成了电信诈骗的“重灾区”,受骗人群的比例高达63.7%。这数字一出,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90后被认为是互联网原住民,从小接触信息爆炸,理应更具辨别力才对。可事实却截然相反,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群本该“精明”的年轻人,如今却屡屡落入骗子的陷阱呢.............
  • 回答
    咱们聊聊《原神》这游戏,为啥感觉一堆人看它剧情就稀里哗啦的,说起来,这事儿挺有意思,也不能简单一句“现在人玻璃心”就带过了。我琢磨着,这事儿啊,得从几个方面来看:一、 故事本身有没有“钩子”?首先得承认,《原神》的剧情团队,他们在讲故事这方面,确实下了不少功夫。你想啊,一个开放世界游戏,地图那么大,.............
  • 回答
    说起“天坑专业”,这俩字儿本身就带着点儿自嘲的意味,说白了就是那些就业前景不太明朗,毕业后容易陷入“坑”里的专业。至于十年前和现在比,哪个脱坑更容易?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聊。十年前,脱坑的“坑”可能不一样,但“坑”依然存在十年前,咱们可能还没这么普遍地用“天坑”这个词来形容某些专业。那时候,就业.............
  • 回答
    现在市面上,特别是家用车领域,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出现频率可谓是越来越高了,仿佛一夜之间,各个品牌的主力车型纷纷挂上了“T”的标签。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在驱动着这场变革?而对于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最关心的自然是涡轮增压器这东西到底靠不靠谱,耐不耐用?毕竟,它听起来不像传统的自然吸气发动机那样“朴实.............
  • 回答
    好,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现在确实看到越来越多年轻女性在进入职场一段时间后,能够独立拥有自己的房产。这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因为它涉及到经济独立、个人价值观以及婚恋观的方方面面。至于说在恋爱前买房,究竟是让她们“更容易嫁出去”,还是“更难”,这个问题其实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因为.............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人的心声,也暴露了我们当下社会在医疗领域面临的一些复杂矛盾。知乎上医生们的吐槽,我看了不少,他们确实不容易,付出的辛劳、承受的压力,很多时候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但你说到现实中对医生的印象越来越差,这确实是个普遍的感受,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咱们就掰开了,揉.............
  • 回答
    最近在知乎上逛的时候,我确实有种感觉,那就是关于中医的讨论似乎比以前更加普遍,而且似乎也看到了更多人愿意去了解和尝试理解中医的观点。这倒不是说所有人都从此深信不疑,但至少那种“中医不行”的绝对论调,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占主流了。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我想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可以解释:首先,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
  • 回答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句古语,讲的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和价值认同。士人一生为的是遇到那个真正懂得他、赏识他的人,为此甘愿付出一切;女子一生为的是妆点自己,吸引那个让她心动的男人。这是一种理想化的情感投射,也是那个时代社会背景下的价值观体现。然而,您在婚姻中感受到的“男生靠不住,只有靠女生自己”.............
  • 回答
    .......
  • 回答
    “越强大的人越容易冷静吗?”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情绪、认知和行为模式的核心。我个人认为,总体而言,越强大的人往往越容易保持冷静,但这并非绝对,其中的原因错综复杂,可以从多个层面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明确“强大”这个词的含义。在这里,我理解的“强大”并不仅仅指体能或权力上的压倒性.............
  • 回答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心越细是不是就越容易抑郁?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值得聊的细致之处。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是”或者“否”,而是要看看“细”体现在哪些方面,以及这个人本身是什么样的状态。首先,咱们得说说这个“心细”。在咱们日常生活中,“心细”通常是褒义词,意味着一个人观察力强,考虑问题周全.............
  • 回答
    关于“学历高的人是否更容易不孝顺父母”这个问题,其实是个挺复杂,而且挺容易引起争议的话题。我们不能简单地打个“是”或“否”的标签,因为人的行为受太多因素影响了。不过,我们可以试着从几个角度去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一些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确,“孝顺”这个词在中国文.............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常常是职场中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很多人会觉得,那些忙忙碌碌、冲在前面的人反而更受领导青睐,但现实情况往往并非如此,有些看起来“清闲”的人,反而更容易在领导心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并不是说偷懒就能获得重视,而是这种“清闲”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更重要的特质和价值。首先,咱们得弄明白,.............
  • 回答
    你这个问题触及了人类思想的一个普遍现象,那就是“落后思想”的顽固性。这背后其实有好几个层面的原因,它们相互交织,让这些观点像生了根的杂草一样难以清除。我们不妨一层一层地剥开来看。首先,得承认,所谓“落后”本身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定义往往是动态变化的。但我们这里讨论的“落后思想”,通常指的是那些不.............
  • 回答
    这事儿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学历高就一定更容易被“杀猪盘”骗。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什么有时候学历高的人也可能在这类骗局里栽跟头,以及为什么说“杀猪盘”的套路相当狡猾。首先,得承认,学历高的人通常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也更容易接触到更广阔的信息渠道。按理说,他们应该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