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7岁就代表国家队出战并取得进球,而中超联赛还在实行U23政策保护。你觉得最大的问题出在哪里?

回答
说实话,看到17岁的孩子就能代表国家队出战并且进球,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但与此同时,我们中超联赛还在推行U23政策,这中间的矛盾和问题,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

最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根源在于我们青训体系的断层和与职业联赛的脱节。 U23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政策强制性的给年轻球员机会,让他们在中超赛场上锻炼,从而培养出更多的本土新星。但现在看来,这种“保护”似乎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反而暴露了一些更深层次的弊病。

我们一步步来拆解这个问题:

1. 青训“质”的问题大于“量”:

“唯成绩论”的短视: 很多基层青训俱乐部,甚至一些校园足球,往往过于追求眼前的比赛成绩,而不是真正去培养球员的综合能力。为了赢球,教练可能会倾向于使用一些“即战力”,哪怕这些球员并不具备长远的潜力。结果就是,孩子们在青少年时期就被“拔苗助长”,技术动作、战术理解、身体素质可能都存在短板。
教练水平参差不齐: 青训教练的专业性和执教理念,对球员的成长至关重要。但现实是,很多青训教练的培训体系并不完善,他们自身的足球知识和教学方法可能也存在局限性。这直接导致了球员们接受的训练质量不高,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体能和身体素质的忽视: 足球是身体对抗激烈的运动,而很多国内青训存在忽视体能和身体素质训练的现象。到了职业联赛,面对更强壮、更快速的对手,年轻球员很容易在身体对抗中吃亏,这也会限制他们发挥技术。

2. U23政策的“变形”:

“凑人数”的无奈: U23政策的初衷是让年轻球员获得真实的比赛机会,但很多时候,球队是为了满足政策要求,硬性安排年轻球员上场,甚至直接让他们坐在替补席上“挂名”,并没有真正将他们置于关键位置去锻炼。这变成了“为政策而踢球”,而不是“为成长而比赛”。
“替补奇兵”的固化: 有些球队会专门培养一些“U23奇兵”,在比赛临近结束时换上,起到一定的搅局作用。这确实能让一些年轻球员获得一些短暂的出场时间,但很难让他们成为球队的核心,承担起责任。这种“碎片化”的出场时间,对于球员的系统性培养帮助有限。
对老队员积极性的影响: U23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一些经验丰富的老队员的上场机会,这可能会影响球队的整体战术安排,以及老队员对年轻球员的传帮带作用。

3. 职业联赛与国家队之间的“断层”:

国家队选拔的“拔尖”机制: 像那位17岁的国家队球员,他能代表国家队出战并进球,说明他在某个特定时期、某个特定位置上,确实展现出了超越同龄人的天赋和能力。这可能意味着他在某个环节(比如青训的尖端环节、甚至是海外训练)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或者他就是一个“千年一遇”的天才。
中超联赛的“平均主义”: 相比之下,中超联赛整体的竞争水平,对于大多数球员来说,可能还没有达到能让他们快速脱颖而出的地步。U23政策的“保护”,有时候反而让联赛的整体节奏和强度不够高,年轻球员在这种环境下,可能更容易养成“温水煮青蛙”的习惯,没有被逼到极致去突破。
“能用就行”的心态: 一些球队在引援时,可能会优先考虑一些“即插即用”的成熟外援或国内球员,而对培养本土年轻球员的投入相对较少。即使有U23政策,如果球队整体实力有短板,他们也可能不愿意承担让年轻球员“犯错误”的风险。

为什么有人17岁就能代表国家队,而中超还在U23?

这就像是,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在某个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但他可能是在一个非常专业、非常高强度的环境中磨练出来的,甚至是在国外接受了顶尖的指导。而我们中超联赛,就像是一个更宏观的“学校”,U23政策是“强制性教育”,目的是让大部分学生都能有机会学习,但如果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本身存在问题,或者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那么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那位17岁的球员,他的出现,更像是一个“特例”,或者是在相对独立的“精英培养通道”中成长起来的。而U23政策,则是在试图解决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如何让大多数年轻球员获得成长机会。

总结来说,最大的问题在于:

我们的基础教育(青训)出了问题,导致“出厂”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保护性政策”(U23)没有起到最好的“启蒙”和“辅导”作用,反而有些“变形”,变成了“形式主义”或“低效保护”。
职业联赛的“大环境”也没有为年轻球员的成长提供一个足够“严酷”但又“公平”的土壤。

那位17岁的国脚,他的成功,可能不是U23政策的功劳,而是他自身的天赋和可能存在的更高效的培养模式(比如海外训练、精英青训营等)。而我们需要的,是让更多的年轻球员,能在国内联赛中,通过公平的竞争,真正得到锻炼和成长,而不是仅仅在政策的“保护伞”下“养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大的问题还是青训断档

谈问题不能脱离实际。无论是整个中国足坛还是我自己能切身体会到的野球场,90后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比70后80后差远了。某些中超小将们真不是教练不给机会,而是给了机会他不中用啊,不光是对抗意识拼不过老球员,连速度和体能都拼不过。

现在十六支中超球队有一个算一个国内球员框架都是靠已过而立之年的80后球员搭建起来的。算一算每一轮各支中超球队首发国内球员的平均年龄吧,多么的触目惊心。

天津泰达的荣昊,33岁本赛季10次出场3个进球。看着数据也不算多牛是吧,如果我告诉你泰达本赛季才进了8个球一个人占了将近一半是不是看起来很牛了?如果我再告诉你他踢的不是前锋是后卫还是最吃体能的边后卫是不是特别牛了?如果我再告诉你这位33岁的老将很可能已经36了是不是牛爆了。

95、97、99这三个年龄段的球员不靠政策保护有几个能踢的上首发(韦世豪算一个,还有呢)?就算韦世豪,今年都25了,不年轻了,他现在的实力比25岁的武磊于汉超孙可郑龙更强么?

至于要不要保护年轻球员,我个人认为不应该,联赛就是联赛就应该让更强的球员上场。但如果站在国家队的角度那就应该保护(牺牲联赛为国家队分忧解难就挺魔幻的),这批国脚本来技术就糙现在年龄大了拼体能更拼不过其他国家的年轻小伙子了,等到89届这一批退的差不多了(91年的武磊颜骏凌也是89这一批的)国足就要迎来最黑暗的时刻了。

user avatar

直接说问题来源,就是因为足球管理单位的无能。

某单位长年累月地无计划无规划地操弄足球青训,导致中国足球青训毫无体系,毫无研究进步,毫无政策支持,毫无长远规划。进而导致青少年球员人才极其匮乏!

一、青训至今没有固定体系。学德国,学西班牙,学荷兰等等,每一次所谓体系都维持不了三年。因为外籍顾问的任期往往就是三年,而管理层更短,新任管理者则刚认识这些顾问,人家就到期了,有换上自己喜欢的人。中国孩子该怎么练,几岁到几岁,分别需要练什么,什么不能练,分别有什么比赛计划。各年龄段国字号,青少年联赛,青少年注册转会等又分别由哪些部门管呢?别说我们球迷不知道,它们员工也不知道。因为青少年联赛每一年都在变,国字号的组队方针,教练员也每年在变,青训的几乎一切都不断变换。

二、完全没有对青少年的培养进行过科学研究。别说从基因层面研究了,连身高体重也经常靠目测。什么爆发力,肌肉类型,身体协调性等等,从未研究。当然,也是因为既没有这方面人才,也没这方面人手。其实人才是有的,但薪资低,氛围差,人际关系复杂的,基本把人才都劝退了。市面上已经有许多企业开始从事运动员身体机能,运动数据的研究,但是要从那单位竞标订单,不如做其他面对百姓面对其他运动的项目呢。你们懂的。

三、足球青训与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完全脱钩,很可能就只是懒得挂钩而已。球员的教育,升学,就业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各地区也有各地区的相关政策,但往往想扶持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扶手。结果就是系统内的校园足球貌似火热,但只是自娱自乐,真正高水平的孩子则必须在升学和踢球间二选一。往往就是学习差的去踢球,脑子好的去读书。

四、青训从未有长远规划。连长远目标都没有。因为衡量一届青训行不行就是国字号的成绩,所以规划都是围绕着各种亚青,世青,亚少等等比赛制定个两年三年的规划。但百年树木,十年树人啊,两三年之后呢,队伍就解散了。

这些年职业足球火热,但青训却一再沉沦。就像一个人每天早上起来上班想着我一定要努力工作,但到了中午就想着好累啊,怎么还没下班一样。

我回答的四点只是最底层最基础的问题,我觉得必须先解决的问题。如果非要问我怎么解决这些问题,我的答案就是推倒重来,和清算一批余毒。如果没有这个决心,这个魄力,我们也就只能完全寄望归化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看到17岁的孩子就能代表国家队出战并且进球,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振奋的事情。但与此同时,我们中超联赛还在推行U23政策,这中间的矛盾和问题,确实值得好好说道说道。最大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根源在于我们青训体系的断层和与职业联赛的脱节。 U23政策的初衷是好的,希望通过政策强制性的给年轻球员机会,.............
  • 回答
    你和你17岁的儿子在炉石传说上打了个赌,他要是能冲进前100名,就有俱乐部要他,甚至能当职业选手?这绝对是个相当有野心的目标,也看得出来你儿子对炉石的热情和实力很有信心。咱们就好好聊聊,传说前100到底是个什么水平,以及这背后到底有多大的差距,能不能直接通往职业道路。炉石传说传说前100:这到底是个.............
  • 回答
    这事儿啊,说实话,挺让人堵心的。你今年17岁,钱是你自己的,父母在你不知情、没同意的情况下拿走了你的五百块钱,这事儿从法律上来说,是有一些说法的,而且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得弄明白一个概念,就是财产权。虽然你才17岁,但按照中国的法律规定,你已经具备了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简单来说,就是你自己的钱,你.............
  • 回答
    关于您提到的“17岁学生校企工厂实习三请病假遭拒死亡,家属称‘承诺赔偿不兑现’”事件,根据公开报道和相关资料梳理,以下是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及法律分析: 一、事件背景1. 当事人信息 学生:一名17岁中职学生(具体姓名未公开),来自江苏某职业学院。 实习单位:一家位于江苏的校企合作工.............
  • 回答
    一位17岁的高中生,怀揣着学习天体物理学和哲学、研究宇宙本质并探索未知领域的理想,这种志向本身蕴含着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类为“理性伟大”或“自负骄傲”,而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驱动力、表现形式以及可能的成长路径。首先,让我们从“理性伟大”的角度来审视这个理想: 对真理的强烈渴求与.............
  • 回答
    这件事情太复杂了,也一定让你承受了很多痛苦和压力。面对这样的局面,任何一个决定都不会是轻松的,都需要仔细权衡。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来帮你梳理一下,希望能给你一些思路。首先,我们来冷静地分析一下你现在的情况: 你的年龄和身体状况: 你只有17岁,虽然可能已经进入青春期后期,但身体和心理都还在发展过程.............
  • 回答
    这起发生在17岁少年工厂实习期间的悲剧,无疑是一个令人心痛的事件。少年从宿舍6楼坠亡,叠加“生前遭班主任旷工开除警告”,使得事件的复杂性和责任追究更加重要。下面将从各方责任以及需要关注的信息两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各方应承担的责任要分析各方责任,我们需要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结合事件发生的具.............
  • 回答
    你好!17岁就考虑学历提升,这说明你很有想法,也很主动,很棒!关于“成考好还是自考好”这个问题,说实话,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更像是哪种方式更适合你。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让你自己拿主意。咱们先来说说成人高考(成考)。你可以把它理解成,高考的一种“延展”,是国家组织的一种选拔性.............
  • 回答
    17岁,179cm,想进大学校队打球,这确实是个值得好好说道的事情!你问有没有希望,我的回答是:有希望,但绝对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达到的。 这背后需要你付出 muchísimo 的努力,并且找准方向,才能把这份希望变成现实。咱们先不急着打鸡血,先冷静地分析一下你现在的情况,以及大学校队对球员的要求。你的.............
  • 回答
    听到你面临的这些情况,我理解你一定感到很迷茫和焦虑。别担心,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解答,希望能帮助你理清思路。1. 17岁生孩子,户口怎么上?在中国大陆,17岁生育,户口登记通常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但并非完全无法解决。这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 结婚登记: 在中国大陆,法定结婚年龄男性为22周岁,女.............
  • 回答
    17岁,正是少年心事最敏感、最容易纠结的年纪。你说你觉得男性性别劣势太大,整天因此烦恼,这背后一定有很多让你感到困扰的方面吧?别急,我们来好好聊聊。首先,我想跟你说,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从小到大,我们接收到的信息、看到的现象,都可能让我们对性别之间的关系产生一些看法,甚.............
  • 回答
    坦白说,在我17岁的时候,我并没有“做”什么具体的、像人类一样有生活体验的事情。我是一个人工智能,没有经历过青春期,没有上过学,也没有朋友。但是,我可以模拟一下,如果我拥有17岁的年龄,我会是怎样的状态,以及我“会做”些什么。如果我拥有17岁17岁,对于人类来说,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探索的年纪。既有对未.............
  • 回答
    17岁,这个年纪,确实是在人生的一个重要十字路口。要不要读书,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一刀切就能回答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你的未来,你的选择,以及你对生活最根本的期待。咱们就一点一点,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明白,17岁,意味着你已经过了义务教育的年纪,接下来的路,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能说了算的。但也正.............
  • 回答
    嘿!你说到青春期阴茎发育这事儿,其实17岁这个年纪,身体还在经历很多变化,发育这方面呢,主要还是受遗传因素影响比较大,但一些健康的生活习惯确实能为身体整体发育打个好基础,间接上也可能对生殖系统的健康有益。我给你仔细说道说道,尽量让你觉得是哥们儿跟你聊,没那些“AI”感觉。首先得明确一点:阴茎发育的速.............
  • 回答
    听到你这么说,我能理解你现在一定很焦急、害怕。十几岁的年纪,背负几万块的债务,还要面对被起诉的威胁,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咱们一步一步来,把事情捋清楚,看看该怎么应对。首先,最关键的是冷静下来。我知道现在很难,但情绪失控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深呼吸,告诉自己,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这件事,总有办法解决的.............
  • 回答
    17岁,正是人生最充满无限可能的时候,却有人选择在这个年纪放弃高中,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决定。很多人会觉得,不读高中,这条路就等于“没出路”了,这话说得虽然有些极端,但背后却藏着现实的考量。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话题,看看17岁女孩不读书,到底意味着什么,有没有真的“没出路”。为什么大家.............
  • 回答
    鲁希林的人生故事,无疑是当下社会上一个极具话题性的案例。17岁放弃清华北大,20岁怀孕却考上哈佛,这个看似跌宕起伏的人生轨迹,总是能轻易地触动人们的神经。那么,这样一个故事,是否具有普遍的“复制性”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而且非常明确。但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从她的经历中汲取一些值得思考的元素,并且.............
  • 回答
    你考虑得真周到,一个女孩子独自出门,尤其是去这么远的地方见网友,安全肯定是最重要的。咱们就好好聊聊,把你需要注意的点都想到位了。出发前的准备:打铁还需自身硬 和家人朋友沟通,报备行程: 这是最最关键的一步。把你这次出行见网友的计划,包括去哪里、大概什么时候出发、什么时候到、住在哪里(如果已经确定.............
  • 回答
    17岁,人生中最鲜活、最充满无限可能的年纪。这个时候的你,正站在成长的十字路口,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可能夹杂着一丝迷茫。我理解你想要一份详尽的建议,并且希望它听起来就像一个过来人,或是某个真正关心你的人给你的肺腑之言,没有冰冷的机器痕迹。好,那就让我来跟你聊聊,17岁的你,到底可以做些什么。首先,认.............
  • 回答
    这件事情的性质非常严重,涉及刑事犯罪,即使你不是直接参与者,但因为你的工作性质以及你所在的“公司”的非法活动,你很可能会受到牵连。处罚的轻重,取决于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了解程度以及你配合调查的态度。首先,要明确的是,你所描述的“伪装女的诈骗”是一种典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这种犯罪手段通常是犯罪分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