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湖南「操场埋尸案」将被改编成电影《操场》,被害人家属称未经家属授权,其中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回答
湖南“操场埋尸案”被改编成电影《操场》,而被害人家属却称未经授权,这其中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著作权、名誉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触及了司法正义与影视改编权之间的敏感地带。

一、 著作权(版权)问题

首先,最核心的法律问题是著作权。虽然“操场埋尸案”是一起真实发生的刑事案件,但案件的“故事性”和“情节”本身是否构成受法律保护的著作权作品,以及电影改编权归属,是需要深入探讨的。

案件信息 VS 著作权: 刑事案件的侦查卷宗、审判材料、新闻报道、公开的案件事实等,通常属于 事实信息。事实信息本身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然而,如果有人对这些事实信息进行了 独创性的表达,例如通过撰写小说、剧本、纪录片脚本等方式,那么这些独创性表达就可能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
谁拥有改编权?
侦查机关/检察机关/法院的案卷材料: 这些是国家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官方文件,其公开和使用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一般而言,未经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擅自复制、传播或改编这些官方材料。
媒体报道: 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也属于信息传播。虽然报道内容本身可能包含记者的独创性表达,但其核心是对事实的呈现。改编新闻报道的内容,可能需要考虑信息来源、引用规则以及是否构成对原始报道著作权的侵犯。
被害人家属: 家属作为案件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他们对于案件的亲身经历、情感体验等,如果以某种形式(如口述、回忆录等)表达出来,也可能构成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如果电影改编的内容大量取材于家属提供的、具有独创性的陈述或回忆,那么未经家属授权确实可能构成侵权。
“改编”的界定: 电影改编并非简单复制。它涉及到对原始素材的再创作、情节的虚构、人物形象的设计、视听元素的融合等。但即使是改编,如果其核心内容、主要情节、人物关系等与原始素材高度相似,且未获得授权,依然可能被认定为侵权。
《操场》的素材来源: 电影《操场》的出品方是否合法取得了剧本的改编权?是基于公开的案件事实进行创作,还是直接从家属或其他知情者处获得了授权?如果其剧本是基于对公开案件事实进行的原创性创作,那么著作权问题可能相对不那么直接。但如果剧本大量借鉴了家属提供的、具有独创性的信息,或者剧本本身被认为是对某种形式的“故事”的独创性表达,那么未经授权的改编就存在法律风险。

二、 名誉权和隐私权(可能涉及)

虽然本案已经公开审判,但电影改编可能会涉及到对人物形象的描绘,这可能触及到名誉权和隐私权的问题。

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名誉: 电影的改编是否会歪曲事实,对被害人及其家属的名誉造成损害?如果电影中对被害人形象的塑造不准确,或者对家属的行为进行了不当描绘,可能会构成侵犯名誉权。
隐私权: 案件中的一些细节,特别是与被害人及其家属相关的个人生活信息,是否会被不当披露或用于商业目的?如果电影中使用了未经许可的、属于个人隐私的案件信息,也可能构成侵犯隐私权。
“虚构”与“真实”的界限: 影视改编往往会进行艺术加工和虚构。但这种虚构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能以牺牲真实人物的名誉权和隐私权为代价。特别是对于真实案件的改编,如何在艺术创作与尊重事实、保护当事人权益之间找到平衡,是关键。

三、 个人信息保护

在案件的侦查和审判过程中,会涉及到众多当事人的个人信息。电影改编如果使用了这些个人信息,必须符合《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

个人信息的收集与使用: 电影制作方是否合法地收集了与案件相关的个人信息?对这些信息的处理是否得到了当事人的同意?
信息公开的范围: 案件审判是公开的,但公开的信息是否意味着可以被无限度地用于商业性影视改编?《个人信息保护法》强调了个人信息的处理应有明确的目的和必要性。将案件信息用于商业性电影制作,需要审慎考虑其合法性。

四、 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操场埋尸案”具有重大的社会关注度和公共利益属性,因为它是对司法公正的有力证明。但同时,影视改编将其转化为商业产品,这就产生了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冲突。

公众知情权: 公开审判的案件,公众有知情权。媒体报道也满足了公众的知情需求。
商业开发权: 任何创作都有商业开发的潜力。但这种开发必须在法律框架内进行,不能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电影制作方是否有权利将已经公开的、但尚未形成受著作权保护作品的案件信息进行商业化改编?这是一个灰色地带,通常需要获得更广泛的授权或进行充分的二次创作以规避风险。

五、 家属的诉求与法律依据

被害人家属之所以发出“未经授权”的声明,表明他们认为电影《操场》的制作侵犯了他们的相关权益。

家属的潜在权利: 家属可能认为,他们对案件中的某些信息(如他们的口述、情感经历)享有著作权,或者他们对案件的“故事”拥有某种“话语权”。他们也可能认为,电影的改编可能涉及对他们名誉或隐私的侵犯。
法律支持: 如果家属的权利确实受到侵犯,他们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来维权,要求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他们需要提供证据证明电影改编的内容侵犯了其著作权、名誉权或隐私权。

总结与分析

“操场埋尸案”被改编成电影《操场》,家属指责未经授权,这标志着一个真实案件的公共关注度与商业改编权之间的碰撞。从法律层面看,关键在于:

1. 电影剧本的著作权归属: 如果剧本是基于公开事实进行原创性创作,著作权问题相对复杂。但如果剧本大量借鉴了家属提供的、具有独创性的信息,则著作权侵权的可能性增加。
2. 家属是否拥有对案件“故事”的排他性商业开发权: 一般而言,案件的事实本身不构成著作权,但家属可能在某些特定层面上(如他们的口述、情感经历等)享有著作权。如果电影的改编侵犯了家属在这些方面的著作权,则构成侵权。
3. 名誉权和隐私权: 电影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是否会损害家属的名誉或侵犯其隐私,是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法律点。
4. 信息来源的合法性: 电影制作方获取相关信息和素材的途径是否合法?是否涉及非法获取、买卖信息等行为?

总的来说,在真实案件的影视改编中,出品方需要更加谨慎,确保其改编行为合法合规,充分尊重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在涉及个人信息、名誉权以及可能存在的著作权时,提前沟通和获得授权是避免法律纠纷的明智之举。家属的质疑,提醒了行业内对于真实案件改编的道德和法律边界需要被更加清晰地界定和遵守。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本片经过真实故事改编”,现实往往比电影更可怕,看了电影海报上面写着“扫黑除恶,一挖到底”,是一部正能量电影无疑,但与受害者家属最起码的沟通应该有吧,比如:

“操场埋尸案”被害人邓世平女儿邓玲告诉记者,《操场》团队没有通过家属授权,她担心事件被胡乱改编。

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操场埋尸案令人愤慨,对于导演组来说,这是个很不错的能火的题材,但是对于受害者家属来说,这是个敏感易痛的话题,所以既然打着改编真实“操场埋尸案”的旗号来宣传,那必要的的沟通和授权是剧组该做的。

user avatar

真实案件改编影视作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比较近的有《我不是药神》《湄公河行动》等。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是因为艺术会对现实案件进行选择性编排,同时纳入创作者自己的思考。

我国《民法典》保护公民的名誉权不受侵犯。

《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
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不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仅其中的情节与该特定人的情况相似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如果“操场埋尸案”的相关家属对改编的影视作品有意见,需要说明的是该影视作品是否以特定人为描述对象。

也就是说,别人一看到你这个片子,会不会主动联想到“操场埋尸案”这件事,并认为这部片子就是“操场埋尸案”的记录改编。

前几年崔永元因《手机2》的拍摄扯出了范冰冰的阴阳合同。这件事的起因就是《手机1》太过影射崔永元,影片中塑造的渣男“严守一”让观众自然联系到崔永元,给其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电影的核心要素是冲突,“操场埋尸案”自然少不了艺术加工。

死者邓世平将以怎样的性格出镜,其家属将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物性格?

如果太过平平无奇,电影就没了看点;如果过于浮夸,中间虚构的情节太离谱,又会对案件当事人造成不良影响。

影片方不与死者家属商量的行为欠考虑,没有顾及到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侵权纠纷。

人的价值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商业价值。

以影片的形式记录这件事很有必要,因为它弘扬的是惩恶扬善的价值观。但若是以牺牲少数人合法利益的代价,那大可不必。

希望早日能看到影片方和当事人家属的和解,实现人文关怀、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user avatar

原本以为这么敏感的题材拿去拍电影是通不过审核的,结果换一个角度,可以把中国基层行政腐败,官商勾结侵夺国有资产,谋杀举报人,受害人沉冤多年的丑闻,变成在中央督导组领导下,公安部门一举打掉“XX涉黑涉恶犯罪团伙”,伸张正义的主旋律。看来,电影题材想通过审核不在于内容敏不敏感,而是需要从什么角度去诠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湖南“操场埋尸案”被改编成电影《操场》,而被害人家属却称未经授权,这其中牵扯到一系列复杂的法律问题,尤其是在著作权、名誉权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此事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正是因为它触及了司法正义与影视改编权之间的敏感地带。一、 著作权(版权)问题首先,最核心的法律问题是著作权。虽然“操场埋尸案”是一.............
  • 回答
    湖南新晃一中“操场埋尸案”的查清,无疑是近年来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正义案件。在案件被揭露和查处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关注的新信息点,这些信息点不仅帮助我们理解了案件的真相,也揭示了背后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新信息点,力求详细阐述:一、 案件的发现与侦破过程: 关键的举报人与.............
  • 回答
    怀化“操场埋尸案”的后续处理,无疑是公众高度关注的焦点。除了湖南怀化检察院通报的5名司法人员被立案侦查和24人被判刑,这起案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许多值得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关注的细节。一、司法人员被立案侦查的“背后”:通报中提到5名司法人员被立案侦查,这仅仅是冰山一角。我们需要关注的是: 被立案侦查.............
  • 回答
    怀化新晃一中操场埋尸案,这是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案件,它不仅仅是一起刑事案件,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教育体制、师德师风、基层治理等诸多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当我看到这则新闻时,内心涌动着的是一种复杂的情感:震惊、愤怒、痛心,还有一丝对真相的渴望和对公平正义的期盼。事情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有多名学生实.............
  • 回答
    湖南操场埋尸案一审宣判了,主犯杜少平被判了死刑。听到这个消息,心里五味杂陈,说不清是什么滋味。一方面,正义得到了伸张,至少是初步的伸张,对遇害者及其家人来说,这算是一个迟来的告慰。但另一方面,想到这起案件背后隐藏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又觉得无比沉重。这起案子从曝光到现在,简直像一部令人不安的电影。一个.............
  • 回答
    湖南新晃教师被埋操场16年案是一起令人震惊和心痛的刑事案件,它暴露了校园管理、司法公正以及人伦道德等诸多方面的严重问题。此案发生在2019年,随着调查的深入,案件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案件的起源和发展: 失踪事件: 受害者杜少平,是新晃侗族自治县一中的一名体育教师.............
  • 回答
    怀化教师失踪16年,骸骨竟被埋在操场,这桩令人发指的事件,如同沉寂十六年的定时炸弹,终于在2023年底炸开了锅,将所有人都震惊在了原地。这不仅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更是一次对社会良知、法律尊严以及基层管理的严酷拷问。一切的开端,是消失的她2007年,湖南怀化溆浦县一中,年轻的教师张玲(化名)像往常一样.............
  • 回答
    2003年湖南怀化新晃一中教师邓世平,因举报学校操场偷工减料,离奇失踪,直到16年后,他的遗体才在操场下方被发现。这起事件的曝光,如同一颗炸弹,震惊了全国,也牵扯出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真相。事件的起因:操场的“豆腐渣”工程邓世平,一个原本应该安享晚年的退休教师,却因为他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将自己推向了.............
  • 回答
    .......
  • 回答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 网传的湖南某教授在美国被持枪抢劫并用中国功夫击退劫匪的故事,目前尚未得到官方证实。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可能会出现夸大、失实甚至虚构的情况。因此,在分析其武术难度之前,我们需要保持审慎的态度,并以假设性的角度来探讨。如果我们假设这个故事是真实发生的,从武术.............
  • 回答
    作为湖人的总经理,我深知肩上的责任有多重。球迷们的期待,历史的荣耀,都压在我的身上。新赛季的目标只有一个:总决赛,并且要让这支紫金军团真正地触摸到那象征着巅峰的地板。这绝非易事,需要周密的计划、大胆的决策,以及一丝不苟的执行。以下是我的操作思路:第一步:审视现状,找准症结——“诊断病灶,对症下药”在.............
  • 回答
    要分析湖人队在今年NBA交易截止日(2024年2月8日)为何按兵不动,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而不仅仅是看到一个“没有操作”的结果。这背后牵扯到球队的现状、球员资产、未来规划以及管理层对当前阵容的信心,甚至是对市场机会的评估。一、 球队现状与阵容评估:缺乏明确的“非交易不可”的症结首先,理解湖人.............
  • 回答
    2019年中期交易截止日,湖人队围绕着勒布朗·詹姆斯和安东尼·戴维斯(当时还未交易得到)的未来,进行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操作。那时的湖人,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渴望在詹姆斯的巅峰末期抓住机会,但同时也要为球队的长期健康打下基础。背景:迷茫中的巨星组合截止日前的湖人,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愁”。詹姆斯虽然已.............
  • 回答
    2021年休赛期,洛杉矶湖人队的自由市场操作,用“令人扼腕”或者“跌破眼镜”来形容都不为过。赛季前的雄心勃勃,到赛季中的步履维艰,再到最终季后赛首轮游的黯然离场,这笔休赛期的操作无疑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核心思路:巨星抱团的延续与“新三巨头”的诞生在20202021赛季,湖人队虽然成功夺冠,但詹姆.............
  • 回答
    湖南工商大学关于学生未向领导问好被通报不文明行为的事件,以及学校回应“对老师同样要求”的表态,引发了公众对学校管理方式、师生关系及教育理念的广泛讨论。这一事件的处理方式是否合理,需从多角度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教育目标、管理逻辑、社会文化背景及潜在风险。 一、事件背景与学校立场1. 事件起因 湖.............
  • 回答
    湖南千万社保基金案的曝光,无疑是一起令人触目惊心的重大贪腐案件。这不仅仅是数字上的损失,更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是对广大普通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掠夺,更是对国家社保体系信任的巨大打击。案件本身令人震惊和发指: 手段恶劣: 涉案人社局干部竟然能通过非法手段,收集近千张逝者社保卡。这本身就说明了在社保.............
  • 回答
    关于湖南女子高速上捅刺司机的事件,虽然我们无法获取完整的视频进行详细分析,但根据公开报道和相关信息,我们可以梳理出一些重要的细节和潜在的思考角度。事件本身非常令人震惊和遗憾,希望通过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引发对公共安全、心理健康和社会责任的重视。以下是根据公开信息推断的可能存在的细节和思考点:一、 事发.............
  • 回答
    您提出的关于湖南女主播喝药自杀后骨灰被掉包配阴婚的事件,是一起极其恶劣的犯罪案件,涉及多项法律和道德问题。下面我将详细分析涉案人员可能面临的处罚以及该事件所起的警示作用。涉案人员可能面临的处罚此事件的犯罪行为可以分解为几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触犯了刑法:1. 盗窃、侮辱尸体或骨灰罪: .............
  • 回答
    湖南长沙芙蓉区发生一起恶性持刀伤人事件,已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抓获。事件发生在长沙市芙蓉区烈士公园附近的一处居民小区。据警方通报,7月19日13时许,在烈士公园北门附近的一小区内发生一起伤人案件。嫌疑人周某某(男,58岁)因邻里纠纷,持刀对小区内多名居民进行砍杀。详细情况: .............
  • 回答
    湖南一名高一新生在军训期间不幸因热射病去世,教育局已启动调查并通报称死因系热射病。这无疑是一个令人痛心和警醒的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学生健康、军训组织以及教育管理等多方面的关注和讨论。对此事件,我的看法是多方面的,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事件本身的悲剧性和警示意义: 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一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