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我弟弟的故事吧,他结婚比我早,孩子今年7岁,不会喊爸爸妈妈。
孩子妈妈19岁怀孕的,顺产,生的时候不会用力,夹了一下,脑瘫,没有影响活动能力,直接影响了智力,会吃会喝会跑会跳,但是不会思考。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坚持给娃锻炼,看这种专家,花大钱请一对一私教说话写字。
因为压力太大,孩子妈妈已经回了娘家,很多年都没来往。要花很多钱,孩子留在老家,我弟弟在外地,没日没夜的各种工作几份一起做。
明明比我小,却苍老得像个老年人。。。
如果家里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可以养一个闲人从生到死一辈子,建议生,毕竟是条命,不然,放过自己当过孩子吧,你可以照顾孩子到死却不能带着孩子去死。。。
很多回答看了令人无语。
俺就貼下图片和视频好了。
大家看看就算。
目前唐氏症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仅能透过生活照护及教育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质。有些患者于一般班级内接受教育,有些则接受特殊教育。有些患者甚至进而接受高等教育。在发达国家中,若有接受妥当照护,唐氏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大约在50至60岁之间。
#########################################################################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尽管加德纳将智能禀赋划分得如此之细,但他强调自己的理论不应被用于限定人们为某一项智力类型,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一套智力组合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多元智能理论实际上是复合智能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在二十世纪90年代在东南亚快速冒起。起初在台湾兴起,继而香港教育部门积极参考有关理论,并在多家幼稚园和小学的一年级推广多元智能教育。至今华人地区已有教育组织及教育工作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核心,为幼稚园、小学、中学和大学等学龄阶段之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测验评量、课程营队、教育辅导、教师培训等教育解决方案。
传统上,学校一直只强调学生在逻辑数学和语文(主要是读和写)两方面的发展。传统IQ智力测验也仅涵盖逻辑数学、语文、和空间智能。但这并不是人类智能的全部。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例如:建筑师及雕塑家的空间感(空间智能)比较强、运动员和芭蕾舞踏员的肢体能力(肢体动觉智能)较强、公关的人际智能较强、作家的内省智能较强等。
根据加德纳的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某些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要引导学生运用其强项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因此受到责罚。
语文(Verbal/Linguistic)
数理逻辑(Logical/Mathematical)
空间(Visual/Spatial)
肢体动觉(Bodily/Kinesthetic)
音乐(Musical/Rhythmic)
人际(Inter-personal/Social)
内省 (Intra-personal/Introspective)
自然(Naturalist,加德纳在1999年补充)
在发达国家中,若有接受妥当照护,唐氏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大约在50至60岁之间。
在发达国家中,若有接受妥当照护,唐氏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大约在50至60岁之间。
在发达国家中,若有接受妥当照护,唐氏症患者的预期寿命大约在50至60岁之间。
我见过父母都不在了,三四十岁的唐氏患者。虽然这个回答很可能淹没在众多回答中,但因为比较感慨,还是想写出来给那些想生出唐氏儿的爸妈们参考。
我当时在英国做牙医,在一个小镇上。镇子上有很多care home,老人院,疗养院这些的,这其中就有收留这些需要人照顾的儿童/大人的机构。我接诊过一个快四十的病人,肯定是有基因疾病,但不是非常严重的,所以除了智力低下,健康方面没有太大的问题。他每次都是护工带着来,基本反应和理解能力差不多跟四五岁的孩子一样,治疗也比较难,要哄着来。
从他的口腔卫生就看得出来,他是不能生活自理的。半年来洗一次牙,每次都要给他清理很久。偏偏他又很怕我们弄他牙齿,所以也很难完全清理干净。补牙这些治疗就不说了,哄着都做不成的,好在这个病人本身估计牙口好,运气好,没长过蛀牙。
每次他来都是护工带着来的,不知道你们见过这种疗养院没有,一个护工负责几个到二十个人不等,要负责他们的饮食起居和带他们去看医生等等。这样每个病人一天匀到的时间是不多的,很多基础的护理也只能草草了事,剩下的时间就是这些病人自娱自乐。好的话有个活动区有其他病友一起,不好的话就是呆在自己的小房间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护工也可能经常更换,我见那个病人两次,两次的护工不是同一人,后来的护工也不是很了解他的医疗病史等,看得出来是新换来的。这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大问题,但你要考虑这些人他们不管生理或心理依赖性都是比较强的。首先一个新的护工他们不认识的,接受护工就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他们也没办法表达心中的不满或者不安,这有可能就会转换为行为上的发泄。爸妈照顾的话还有可能包容,在这种疗养机构,搞不定就可能不搞了,你冷静了再说。再者新护工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对他们的照顾也不能完全到位。
这个病人好就好在他很温和,即使不开心也只会哼唧两声,不会有任何过激行为,而且能懂得简单的要求,对话,所以应该在日常护理中不算太难的。我护士的孙子是比较严重的自闭症,发病了会打人的,那种照顾起来难度倍增,随着孩子长大,个子和力气都跟成年人一样,发起脾气来身边的人也会被波及。
我不知道他是父母不在了,还是父母选择把他放到这种care home里面。以他的年纪,他父母应该至少六十左右了。他可能已经在这种机构里住了十几年了,往后的人生也是这样的,依靠着护工的照顾勉强生活着。生活质量是不太有的,但好歹他爸妈如果健在,不需要背负他的日常照顾。
这是在英国,有国家在纳普通人的税补贴着这些没有生活能力的人。如果是国内呢?爸妈有精力去几十年如一日照顾一个智商三到五岁的成年人吗?没有精力的话,找得到能接受他的护理机构,负担得起护理机构的费用吗?如果父母年纪大些,这个孩子到中年了,父母不在了,谁来照顾他,谁来负责他的开销?就算他有兄弟姐妹,这对他的兄弟姐妹公平吗?
我个人觉得,所有有先天缺陷而且比较严重的孩子都不应该出生
这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这个孩子
您看着办
我第一个孩子就是唐氏,筛查的时候是高风险,医生让我去做羊水穿刺,还安慰我说一般都是正常的。穿刺结果就是唐氏。医生都说这是她第一次遇见。幸好我没抱侥幸心理,现在生的小儿子活蹦乱跳的。不要用全家人的幸福去赌。再生一个不就行了
给无辜的灵魂,一个苦难的人生,是对上帝的犯罪
见过几个唐氏儿,面相特征都一样,小的时候还觉得可爱,一个个白白胖胖的,越大越不好看,特征越明显,而且无一例外,都是父母终生摆脱不了的拖累。
第一个是老家的,父母是村小的老师,正式有编制那种,开始还奇怪为啥这么好的老师在我们这,因为我们那会主流都是代课老师,后来知道是家里有个唐氏儿,城里无处安放,只有村子里任他跑,而且全村都认识他,跑远了会带他回去。
他还有个弟弟 很聪明,考上武汉大学后来当了律师,父母本来可以接到城里养老的,但有这个唐氏儿在,就不好去。
后来这个儿子又买了套房,专门安排父母和唐氏儿哥哥住,但住不久就又回来了,老跑丢。
现在父母都八十多了貌似 不敢死,要照顾这个傻儿,等父母去了,大概率被弟弟送进养老院之类的吧。
第二个是一家公司的同事,两口子都聪明清秀,不是一个省份的,生娃时都不到30岁,然而还是生了个唐氏儿。
开始还不肯放弃,大价钱送去上早教班被全班抵制,因为会打别的小朋友,现在不知道要怎么上学。
不敢要二胎,怕还有问题。
两人拼命赚钱 要在自己死后给傻儿子留下养老的钱。
第三个是一个同事的亲戚,开始要丁克的,北京土著人到中年挣了好多钱之后就移民到了美国,然后好山好水好寂寞,就生了个娃,唐氏儿,后半辈子一点都不会寂寞了这下。
貌似那个当指挥的舟舟,也四十多岁了,也是他的八十岁老爹照顾着。
这样的孩子,如果可以避免,还是不要出生吧,生下来父母都是终生不得解脱。
看关注的多,给老家人打电话后更新下第二个孩子进展。
其实也不叫孩子了,那个唐氏儿如今已经要五十岁了,父母大概八十左右,父亲去年身体不好被第二个儿子接到城里看病,母亲也一起去了,傻子现在被委托给了老家的堂哥,父母有退休金,每月足够给他交生活费的,他每天在堂哥家吃饭,吃完就在村子里瞎逛,跑丢过一次,后来被村民找回来了,因为远近几个村子都认识这个傻子。
他父亲看情况是活不了太久了,他又不适应城里的疗养院,弟弟有自己家庭也管不了他太多,可能在村子里终老就是最好的归宿了。
现在还记得我们上小学时,这傻子已经大了,每天在学校乱弹学校的钢琴,或者坐树下面磕瓜子,是个和气爱笑的傻宝宝。
父母为了他从县里自愿到村里教书,被他拴了一辈子,万幸第二个孩子很争气。也万幸他还有亲戚在村里,在唐氏里面算幸运了吧!
我是一名特教老师,唐氏综合征只是最知名的先天疾病之一,是染色体异常的一种,唐氏儿童一般会有视觉,听觉和心脏问题,并伴随不同程度的学习障碍。
很多年前,我刚进入特教行业。我所在的机构就有好几个唐宝,有男孩也有女孩,他们的面相都差不多,即便是没见过的人也能从人群中把他们区分出来。虽然他们看起来和普通小孩一样的可爱。但看着他们笨拙的步伐,口齿不清的声音,心里都不免为他们感到伤心难过。
留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我们班上的那个唐宝。他属于比较聪明的那一类,很多东西都明白。上半天幼儿园半天机构。每天都是他妈送他来学校,因为不会骑电动车,所以,每次都是骑着自行车送他来的。不管刮风还是下雨,每次上课都是准时到的,极少请假,除非孩子生病了。这在当时我们的机构,能够这样出勤是比较少见的。他妈在附近的商城工作,薪水是比较微薄的。每次在商场遇见都会很热忱的和机构的老师打招呼,或者要给我们买些零食。当时我们还小,经常感觉很尴尬,所以推辞的都比较生硬。后来才逐渐明白。可能是为了给老师留个好印象,在学校多帮忙照顾一下孩子,这只是每一个母亲都可能会做的,那怕她可能是个不善言辞的人。
有一次国庆放假回来,我在班上检查作业,节前学过的5以内加法。其他俩个学生(脑瘫)作业都做的很差。当时检查到他了,发现他的作业都答对了,平时几乎没有全答对过。由于当时的心情较差,就问他:是不是妈妈帮你做的。他歪着头,像嘲弄我似的声调说:我自己做的。其实他的声调一直是那样的,可能那时的我状态太差了,觉得他在说谎,就罚了他站。临到放学时,他妈妈来接他,我说起来这事。他妈听完我说还是很诧异,坚持说是他儿子自己做的。当时我说了一句我恨不得扇自己耳光的话:他从来没有全做对过。那刻我第一次看见一个母亲无声的泪水。她什么也没再说,拉着她儿子出去了。出门那刻,她儿子忽然说,妈妈,是我做的。我只看见她带着儿子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的消失在我的眼前。
那天晚上,我失眠了。总是想起她噙着泪水的表情。突然想起从来没见过孩子的父亲,交流的仅仅是孩子学习的情况。对她既感觉熟悉又感觉陌生。我觉得她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我从没有想过她经历的一切。我知道,我差一个道歉。对一个母亲的歉意,对自己无知的歉意。我把信息发过去的时候大概是凌晨了,我料想着她应该已经睡了,我想这样的时间这样的方式是最体面的道歉。没想到,她很快回复了我,让我不要多想,该严格就严格。他脾气固执,犯的错太多。做作业一直他自己做的,她会在旁边照看着。
那晚,我们聊了很多,才明白她和她老公婚姻已经名存实亡了,家里一直是她拖带着孩子长大。她除了在商场,还在其他地方做着散工,以此来维持家用。她说,孩子虽然是笨了一点,但还是能疼人的,也能帮忙着做些事。就这样也知足了。总是宽慰自己说,长大了像她一样做些简单的活什,能够养活自己也挺好的。我问,那你呢。
她说,我的命被他绑着,走一步看一步吧。
其实,有的时候,命是没得选择的。你只是在假想着俩个答案,然后从中挑选对自己最有利的那种。
不应该!
我邻居的孩子就是唐氏孩子!现在应该二十岁多一点点了,我只能说这样的孩子生下来就是一种折磨,小的时候父母很随便的放在门口,抓鸡屎 抓泥巴吃,然后样子真的有点吓人,小时候不知道唐氏儿,以为是外星人。大一点了会走动就到处祸害邻居;我奶奶家跟她家同一排巷子,我家在后面一排,她经常会爬到隔壁人家搞东西,农村大家基本不锁门的,一个门拴拉着,她爬进去拉屎拉尿,翻东西什么的,父母也是不管不顾的。有时候不穿衣服到处去尴尬!
说来唏嘘,我叔叔生了几个小孩子都有问题,可能是脑瘫,全部帅气十足的白白嫩嫩,我奶奶带一个堂弟 含恨而终。我今年27了,我哪个大堂弟 我们都是帮忙照顾过来的。都是发高烧然后就慢慢变得脑瘫那样了,越大越严重。我奶奶一个村里很厉害的女人,受人尊敬,村里以前很多红白喜事我奶奶都是做主事人帮主家作礼仪的,这个孙子有问题了,她就真的活活被拖垮了,幸苦带,把屎把尿。我每个周六放假帮我奶奶拖地 洗床单。但是房间还是会臭尿骚味。
我读大概初一的时候亲眼看着堂弟走的,一个家族真的为了孩子付出很多,我叔叔花了很多钱 我奶奶付出了精力,我爸奶就等于照顾我奶奶跟堂弟,我们这些小辈也是要经常跑腿,因为经常生病,抽搐,什么的,我们要跑去诊所叫医生买药,还要安慰我奶奶!
一个有问题的孩子,真的太难了,我叔叔生了四个儿子,三个是这样。最后都在10来岁没有了。不要说没有说孕检 做了的,每一次都是做足产检,没问题,生下来一二岁还是有问题,怀孕了 我妈特别去照顾,坐月子我妈特地去照顾,后面都是有问题!基因的问题。我哪个没有问题的堂弟 今年20岁了。我们都很爱他!
有一次我婶婶在收拾东西 看到以前孩子的照片一个人在房间哭到不能自已,我现在一边打字,内心真的是非常的难过。
我现在也是一个妈妈,我怀孕时什么产检一个不落!如果有问题我会不要的,我不想让这样的孩子世间受苦,我不愿身边所有人一起受苦!不是自私,那是一种无休止的苦难!
正好家里三叔要走了,碰上这个问题,说一下吧。千万不要让唐氏儿出生,他会毁掉人的一辈子。
三叔今年51岁,从我记事时起,他就脸部嘴脸歪斜,四肢萎缩,终年只能在地上爬行,生活无法自理,吃饭喝水全要人伺候。小时候不懂事,拿这事调侃他,他会勃然大怒,绕着餐桌追我,现在想想,那时的我无法理解那种痛苦。
爷爷在的时候还能带他出门看场戏,自从爷爷去世后,他有近三十年再没出过家门,他除了吃喝外,最大的乐趣就是自己跟自己下棋,一只手颤颤巍巍拿起棋子放到棋盘上。还有个收音机常年伴随其左右。从来没人关注他在想什么,除了奶奶,没人愿意跟他说上句话,仿佛没有这个人人似的,包括我的父亲在内的几个他的兄弟姐妹,偶尔谈起他的时候,也是探讨当奶奶走后,他以后该怎么办。
很不幸,这一天在2020年疫情期间到了,奶奶脑出血住院,爸他们四个兄弟姐妹开始轮换接回自己家照顾,但是三叔就孤零零的在在个小院里自生自灭,隔壁的二叔平时送过去点吃的,至于大小便,已经是臭气熏天了。在这无法责怪任何人,奶奶因为老挂念他,焦虑的已是老年痴呆了,现在已经疯疯癫癫的了。
二叔直接告诉三叔,奶奶已经去世了,别在有念想了,三叔似乎也明白自己已经没有存活下去的理由了,从前天起拒绝进食,现在只有出气,没有进气。爸也赶回老家送他兄弟最后一程,结果一下火车,就被老家政府隔离14天,最后一面恐怕也见不到了。
唐氏51岁,爬也爬不动了,遭周边人嫌弃,甚至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巴不得其早早走吧,别拖累别人了。所以说,千万千万别让唐氏出来了,害人害己,一辈子。
2020.3.5
更新一下吧,三叔走了三天了,两个兄弟把他葬在了老林里,跟爷爷在一起,也算有了归宿。真正是了无牵挂,赤条条的走了。没结过婚自然没有子女,因为疫情,我无法回去,二叔家的两个堂弟给他带了孝,算作晚辈的代表送他一程。没想到的是社区算得着的亲戚,几乎都来悼念,可能可怜这个苦命人。
回想他的过去,能记住的就一星半点,再见了,三叔,愿下辈子投个好人家,健健康康的,娶妻生子,有个完整的人生。一路走好,三叔!
大我3岁的三姐就是唐氏综合症,她改变了我们兄妹四人的命运,直至现在,我们也很难说她的出生是对是错,只是觉得理所应当,顺应天意。
兄妹四人,姐姐最大,哥哥次之,三姐,我是老小90年出生。三姐至今的智商还停留在两三岁。
豫南农村,从我记事开始,贫穷就扑面而来,穿哥哥的衣服,用姐姐的钢笔,帮父母做农活,割草放羊外加调皮捣蛋,是村里最野的孩子。每个周五我就会拉着三姐坐在村头,等着上初中的哥姐回家过周末带给我们俩每人一袋方便面,那个味道我至今难忘,是姐姐从生活费里省下来的,我连调味料都能舔的干干净净。
那是怎样的一个家庭呢?父亲部队复员在村里做代课老师,不善农活,母亲一人种地养家,在崇尚有劳动力就有饭吃的年代,母亲有了哥姐仍然觉得不够,尤其发现哥哥小时候性格木讷,受了欺负就会咧嘴哭,在学习上聪明却顽劣,觉得难以撑起这个 贫穷的家,于是决定再要一个孩子,最好是男孩,三姐就这样出生了,其实在一岁多的时候父母便已然发现了这个丫头有些不正常,在确认孩子的情况后,父母坦然接受,决定养活她,尤其是正直善良的父亲,最疼爱的就是三姐,已经穷成这样了,多个孩子,无非多口饭,能活就行。母亲告诉哥姐这是你们的妹妹,老子再苦再累也要养活她,谁对她好谁就能过的好,人在做天在看。
由于年龄相差很大,哥姐对这个傻小妹妹丝毫不嫌弃,护她,爱她。如今想来,父母的言传身教很是重要。
话虽如此,坚强的母亲面对的仍然是无尽的贫穷和苦难,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她又做出了另一个冒险的决定,再要一个儿子,反正已经穷成这样了,多养个孩子也无非多口饭,长大后多个照应,于是40岁的母亲生下了我。
计划生育的年代,家里成了村里有名的超生户,村干部堵住家门,罚款威胁,母亲倒是乐观,笑着说,我的孩子都会在地上爬了,你们来晚了,不让生也生了,村主任气的骂娘,乡里已经决定开除父亲的职务了,在看到一贫如洗的家境和嗷嗷待哺的三姐,实在不忍心,就罚了500元后再也不提。那一年,父亲的工资是每个月450元,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
随后的日子,再苦再累,父母始终不曾让三姐受苦,小心呵护,极尽宠溺,在这件事上,乡亲邻里无不称赞父母,但是哥哥和我在学习上,父母却丢尽颜面,父亲的同事多次劝说母亲,你的大儿子不争气,顽劣不堪,为啥还要受苦供他读书,早点帮你不是更好,母亲爽朗应对,我不识字,觉得多识些字,终归是好的。在退学这件事上,父母态度坚决的令人不解,成绩不好也要读书,在那个年代,这股勇气让哥哥和我虽然成绩不好但都读完了大学。
其中艰辛,十年苦难无法言表,母亲在地里干着农活,还要照顾三姐,每周挤出时间去镇上卖鸭蛋,因为哥姐周五就会回来取生活费,家里没有一分钱,甚至把能借到钱看作是一种上天赋予的好运。
2004年我读初中,姐姐已在北京打拼数年,哥哥刚毕业来到北京。
2005年的春节,哥哥回家拿出10000块现金给母亲过年,开朗的母亲竟然有些哽咽,笑着说到,儿子我从没见过这么多钱,哥哥望着三姐沉默不语。
次年,哥哥开始创业,并叮嘱父母永远不要把三姐嫁出去。
2013年,哥哥早已在北京有车有房,有自己的公司,娶妻生子,把父母和三姐接到了自己的身边养护。期间他以一人之力扛起了整个家庭的压力,一个人创业,一个人还债,尽孝育子,成了村里所有孩子的榜样,让父母丢尽的颜面尽数挽回。
2013年,姐姐已出嫁多年,姐夫与姐姐的创业经历更为曲折,但也更为成功,事业规模比哥哥的更大一点。
而2013年,我才刚刚毕业,哥哥已经护全家周全,我们同受父母养育,但却再也不是同一个阶级。他怎样看待这个不成器的弟弟,我已然不知,自2005年后,我求学异地,工作异地从此天各一方,他比较忙,除春节我找父母能见到他外,几乎没有交流,交流最多的一次是我13年毕业,他对我说,你一个月3000元的工资,你不能这样下去,自己想想办法吧。2015年,我在四川,母亲在电话中说,你哥让我问问你过的怎么样,母亲说实在不行就回来吧,有膀子力气都能活,在哪都一样。父亲却说,不要回来,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别靠近你哥姐他们,别管我们,也不要频繁给我们打电话,多些经历不是坏事。
2019年,哥哥已经是两家公司的老板,是村里第一个开奔驰的人,虽然GLC也不过50多万,但他也才38岁。
三姐依然是那样,未曾吃苦,未曾受苦,而她的兄弟姐妹,时常会想起那个场景,父母忙完农活,借钱归来,看到三姐时依然充满希望,露出笑容……
………………………………………………以上是12月20日回答的内容………………
前天写完后,去参加同事聚餐喝多了,今天才看到大家的评论。
12月23日,仔细看了评论,好多人质疑真实性,看来90年出生确实已经经历很多了,知乎用户对那个年代的陌生已经成为事实,也侧面说明了知乎用户趋向年轻化。这世间从来没有容易二字,二十年间,从一贫如洗到各自安好,母亲的坚强豁达,家庭的巨变波折,哥姐各自的奋斗史以及对整个家庭的影响比电视剧和小说还要精彩,个中酸楚,寥寥数笔无法言表,只做简单陈述。
95年,我刚记事时,父亲的工资是80块钱一个月(上文说到450元/月,是大概在1998-2003年之间或左右,我记不太清楚,向父亲求证后得知是2000年之后,对于这个家2002年之前的事情我皆是从母亲口中得知,记忆可能会有偏差,但确有其事)父亲军队复原也并不是正式教师,只是临时工。而当时面对的境况是两个子女在上初中,两个子女嗷嗷待哺,母亲种地微薄的收入和这50元工资是全部支出的来源,这当然是不够的,所以母亲借钱借到负债累累,虽然母亲有债必还,仍遭受很多白眼。好在母亲豁达乐观,并未放在心上。
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哥哥上高一时,明天就要开学了学费还没有借到,父亲外出借钱,母亲在家坐如针毡,连晚饭都不做了。很晚父亲才回来,笑着对母亲说做饭吧,别着急了,饿着傻妞了,钱借到了。当时母亲也笑了,开玩笑地说,谁借给的钱?走,娃们,我带着你们去给他磕头去,这是咱们的恩人,说完自己也笑了,一直在借钱,早把能借到钱当做一种幸运,如释重放地去做饭了我相信哥哥也记得那个夜晚,就算是现在母亲也会提起这件事。
借钱的日子并没有很快过去,哥姐学费越来越高,生活费也越来越多,压力越来越大,父亲提出外出打工,被母亲一口拒绝,多少人想做都做不来,让孩子们有所指望,再熬熬吧,转正就好了。然而哥姐的生活费依然是母亲卖鸭蛋攒下来的钱,懂事的姐姐实在看不下去了,毅然决然要暂时退学。父母心都碎了,这是我唯一感觉到父母穷途末路的状态。18岁的姐姐中专未读完就外出北京打工,不知道当时的她是否心怀梦想,做过保姆,销售,卖过手机,据她说西单大街上有她奋斗的背影,期间她自考本科,会计证,跟她见面次数太少了,确实不知道她吃了多少苦头,2000年虽然生活拮据,还是把母亲接去小住,游玩。或许是姐姐迫切想要证明自己混的不错吧,事实证明她后来确实混的不错。
2004年哥哥毕业了,来到北京,同年姐姐把自己嫁到了江苏,离开了奋斗将近10年的北京,当时的姐夫也刚毕业不久,一贫如洗,生怕父母会要彩礼,而父母却只字不提,对姐姐的选择大力支持,之后的几年姐姐和姐夫也并没有让父母失望,抓住机会机遇,开公司拼事业,做出了一番成就。
哥哥在工作一年后决定自己创业,当时家里仍然负债累累,父母倒是乐观,反正欠债一辈子,也不在乎多欠多少,又借钱1万给了哥哥,04年他赔的血本无归,05年也没有挣到钱。事业趋于稳定应该是在2006年之后。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期间他一个人还债,他结婚生子,买房买车都没有让父母操心,一个人在北京打拼的这十几年,我不知道他吃了多少苦,他也从未说过,只是越来越沉默,对父母越来越慷慨。
我总感觉,长久的贫穷让哥姐心里憋着一口气,在踏入社会后他们接近疯狂地打拼,想要快速出人头地,从来不在乎吃了多少苦,这就是哥哥为什么要创业的原因,我觉得是被穷困逼的,也许是因为他们看到父母吃了更多的苦,从父母那里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也许是无数个夜晚,父母借钱回来,并没有满面愁容,依然守护三姐,依然对这个家充满希望,这份乐观、善良和坚定给了他们力量,足以化解内心的苦……
在哥姐各自奋斗的十年里,我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可能也有畏惧、迷茫和退缩,但终归是坚持。
我曾问过母亲,如果哥姐未能这般争气,是不是还要一直苦下去,熬不出头,母亲说,没想那么多,把你们带大我就觉得我的任务完成了,你们能好好活着,我就知足了,只是这么多年那些帮我们的人,你们混的不好,我觉得对不住他们。
众生皆苦,我们对三姐好,却也历尽世间疾苦。
2017年12月,父亲被查出肺癌晚期,苦难仍在继续。
朋友们,你们可知人生艰难?
在儿童康复学校实习。
我真的觉得最好不出生。很多人学一辈子也学不会生活自理,牙刷刷牙都要教一两年还不一定会。吃饭穿衣别人自然而然就学会的东西他们要用好长好长时间去学习。
还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会被嘲笑同情一辈子,还是家长的负担。
他们活着,我都心疼。
看到这道题不请自来,我只能给题主一些建议,不适合生。
我有一个唐氏综合征的亲姐姐,比我大六岁,我现在23周岁,我姐姐29周岁,90年代正是计划生育抓严的时候,那时母亲初胎怀我姐,医生就已建议不要生下来,但是我奶奶坚持生,那时候我奶奶坚信养养会好的,结果这一养,就到了小学,班主任把我父母请到学校,说我姐姐智商有问题。于是我父母将我姐接回了家,准备生第二个孩子。然后我出生了。
我的家庭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算不上温馨幸福,姐姐生活不能自理,也不会说话,父母常常吵架,奶奶照顾好姐姐和我就花费了很多力气,我没有什么朋友,在幼儿园的时候还被很多孩子歧视是笨蛋的妹妹。周围的街坊邻居有的施以同情心,有的把我家的情况当茶余饭后的谈资,更多的是冷漠的看客。
而我的父亲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拼了命工作买了一套小房子,贷了款,00年的时候我家从农村搬到了镇上,而我姐姐留在了乡下给我奶奶照顾(爷爷在我出生前车祸去世了,我父亲是做女婿的),我和父母住在镇上,离我的小学很近,但是我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一个星期里面有好几天我不得不一个人在家,以至于小学二年级就会烧饭烧菜自己上学,后来父母觉得不安全,我就一直辗转寄宿于亲戚之间,后来初中就出去市里寄宿了,一个星期回一次家。
姐姐一直在乡下给奶奶照顾,在我初二那年奶奶去世,姐姐没人照顾了,父母只能把她接出来,亲自照顾,于是姐姐的一日三餐成了我父母的心病,那时我的父亲在派出所里当辅警,每天三班倒,工作非常辛苦,他为了我姐姐能准点吃上饭,每天中午都急急忙忙的挤一点时间回家,十年如一日,如果中午有人报警,那我姐姐和我父亲都吃不上饭,只能延后到下午权当午点吃了垫肚子,这还只是中午的一顿饭。到了晚上,我姐姐又会大吵大闹,发出声音不睡觉,我们听不懂她的话,她也听不懂我们的话,我的父母因此不知道失眠了多久,照顾一个这样的孩子耗尽心血,其中苦楚,只是不为外人道。
我不知道答主有没有好好想过,如果生下来一个孩子,那未来面对的是他好几十年的人生,而你作为家长,是他的指导人,也是他的监护人。
于我而言,我姐姐的出生给了我们家庭莫大的压力,我这么多年的人生,因为姐姐的存在改变了很多,我自出生起,就被定义为坚强勇敢,父母不许我哭闹,有一点表现的不好便是一顿打,因为我是他们眼里的期望。上小学时经常回家替我奶奶照顾我姐姐,喂她吃饭洗衣服,处处考虑我姐姐,以至于我现在找对象时,我父亲也对我说:"不要挑了,我们家条件不好,有个人能愿意理解我们家有个姐姐就不错了。"我能理解我父亲的想法,但是当我知道我的同学父母都是把他们的幸福和喜好作为前提,让他们去找对象的时候,我是十分羡慕的。
我的父母奋斗了几十年,买了两套房,就是为了弥补我姐姐的存在让我的家庭看起来"条件不好",而他们也因为过度操劳,比同龄人看起来苍老的多,尤其是我的父亲,他与我母亲结婚时也不过是个二十岁的年轻小伙子,在家庭的巨变下扛起了肩上的责任,把家撑了起来,而他也因为这份压力,变得有语言暴力,脾气火爆,我那温柔的母亲常常被他责备。
这些都是我前面二十年的生活常态,我的母亲今年已经退休了,我的父亲身体也不好,我现在想的就是早点接过他们手上的重担把我姐姐照顾好,以后或许还有自己的小家庭,所以我很感谢我未婚夫对我的理解和包容。
人生中每一次选择都会有一个结果,我们不可能每一次的决策都是正确的,但是做了选择,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大概是初二的时候吧。
那天我跟我妈出去,在一个大酒楼里,我妈和一群朋友一起搓麻将,我和这个21三体综合征的“小朋友”就在饭桌上各玩各的。
我记得我当时是在玩神庙逃亡?记不太清了。这种跑酷游戏,稍微分神一下就没了,玩过的都懂。
一开始还好好的,突然这个“小朋友”就过来抢我手机(确切来说是我妈手机),我属于很怕麻烦的人,而且他大人都在,我忍住了没说他,我想着把手机抢回来就完事了。
我也照做了,把手机抢了回来,我没想到的是,他直接往我手臂上抓。
当时是夏天,我穿了一件简单的短袖白T。
他长长的指甲,在我的手臂上抓出了淡淡的血痕。
我委屈啊。我莫名其妙就被伤到了。
我就跑去跟我妈说了,坐我妈旁边的那个阿姨听到了,连连向我道歉,给了我纸巾。这应该就是那个“小朋友”的妈妈。
算了,什么事情没见过,我离他远点就好了。
后来到了饭点,服务员姐姐都是几道菜几道菜上的,上完一轮出去一趟几分钟后再过来。我看着餐桌上香喷喷的佳肴,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直到——我亲眼看到那个“小朋友把手伸进了一盘炒牛肉里面。直接把手埋在里面的那种,还要搅几下。
很不幸,包间很大,大人聊天的聊天,搓麻将的搓麻将,看手机的也没有顾及到餐桌上的动静。
随即,他又伸手在几道菜里搅了搅,再把手塞进嘴里“品尝”。
这一幕被我录了下来。
菜上齐了,大人们也都坐到餐桌上来了,我把手机还给我妈,并静音播放了刚刚录制的视频。
我妈平静地把手机递给了“小朋友”的妈妈。
她立刻脸色铁青,赶紧叫服务员撤下了那几道菜。
(补充:这次饭局请客的并不是糖宝的妈妈,这几道菜的价值也不知道最后是谁承担的。)
而这时候,我妈看着我手臂上的血痕,告别了餐桌上的人,把我带到了最近的医院。
临走前,我回头看了一眼,那个“小朋友”目光单纯,拿着筷子在嘴里戳来戳去,然后插到他面前的菜里。
他妈妈还在道歉。
可有的事情,就是无法弥补的。比如在座各位脸上原有的愉悦。
————————————————
出了包房之后,我妈告诉了我一些事,我才知道原来这个“小朋友”是一个比我大三岁的人。
我也知道了,这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如果能选择出生,他也不会想以这样的姿态来到人世间。
但是那又如何呢,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原本美好的晚餐,被一个不该在饭局上出现的人搅了局。
希望下次他爸爸妈妈可以看好他吧,这也是他没有办法控制的事情。
我轻抚手臂上的伤口,从此再没有提过这件事。
————————
删了一些疑似带有讽刺意味的词句,补充了一些内容。
顺便解释一下我当时录视频的原因:
第一,谁也不想吃被别人的手乱碰过的菜吧?我目的之一就是记一下哪些菜被他搅过,应该换掉。
第二,我总不能大声告诉所有人这个糖宝都干了些什么,但也不能就这样让大家吃不干净的菜,我觉得这样悄悄解决是再好不过的。
————————————————
我最后一次跟您好好说话,我真的懒得跟您杠了,我还要学习要生活,没那么多时间跟您耗着。
直接一上来就给我下定义,用这种刺眼的语言挖苦我的是你,后一句劝我善良的也是你。
我跟您讲道理您也不听,您只想表现您是多么的通透,多么的善解人意。
您不了解我就开始乱说话。作为一个二年级就开始读鲁迅全本的人,我深深的感到抱歉,我居然不能理解您的人生态度。只是我想不通,您既然如此善良,看您年龄也不小了,何苦在这为难我一个大学生呢,这不丢您脸面吗?您多善良啊,人家手抓过的饭菜也可以很包容的吃下去。您多通透啊,犯错的人在你眼里永远都是可以理解的,我只是把这件事发出来,甚至都没有责备的意思,您就可以直接得出我“事儿bee”“顾影自怜”“学渣”“普信”,可见您逻辑的丰富程度。
顺便再给您分析一下:
餐厅的后厨不归我管,归食品安全监管局。我是消费者,我不知道餐厅后厨是否干净,我可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下去。如果我知道他们后厨很脏,我也不会吃。顺带一提,您举的例子似乎不太恰当,您吃龙虾不剥壳么?怪不得牙这么硬。
文中的唐氏综合征男孩和我一样是消费者,我和他之间是平等的,我们有互相监管的义务。我既然看到了他乱抓菜,如果是我自己吃,我只会直接倒掉,但如果是大家一起吃,我觉得我的做法没什么太大的毛病。
而您的逻辑:(某些)餐厅的卫生不过关菜品脏,被这个男孩抓过的菜品也脏,不都一样吃?
照您这么说:您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老鼠也是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所以您和老鼠是平等的,您见到老鼠不能打,即使见到老鼠偷吃您的食物,您也不能驱赶它。不都一样是哺乳动物吗?不都是为了生存吗?小老鼠做错了什么?
在您的评论下面一共三个人帮我说话,凡是帮我澄清的您直接不理,唯独有位知友问您“你家里是不是有残障人士”您才回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您急了?
我是没想到,我一个从小就被强行拉去各种饭局学礼仪社交的人,在您嘴里那么不堪,不知道您的格局从何而来?晚辈自愧不如。
能如此义正辞严地劝人当圣母,真是我未曾设想的道路。
您说得都对
不建议生。
我们院子里有一位唐氏患者,现在年龄估摸有30岁+。一年四季穿的衣服倒也干净整洁,只是就那几件。
每日都是一个人在院子里游荡,大部分是步行,偶尔骑自行车。他可能一直呆在童年,见到熟悉的人也会主动打招呼,只是说话非常含糊,大部分内容旁人是无法理解的。
他的父母都是退休老师,现在看起来状态也不算特别好。两位老人一看就是特别辛苦的模样,现在还能为这个儿子洗衣做饭,再过些年,干不动了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办。
院子里的另外一家,养了一个唐氏综合征女儿,已成年,个子不高,白且胖。夏天热的时候,经常见她将近晚上十点还坐在马路牙子上玩耍。
由于女儿没有什么意识,经常性地,衣服都穿不整齐,天热的话,各种露肉。但好在爸爸经常陪着她,看到了会赶快帮她调整遮掩。这个女儿也是一直像孩子一样过着每一天。
像这种情况,父母老去,他们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该怎么办呢?唐氏综合征孩子,即便是生理年龄成年了,他们的智力、生活能力,还是停留在低幼儿童的阶段。
每次看到他们,都很唏嘘,如果他们的父母可以重新选择,会不会修改选择?不知道他们是否后悔,但他们的确比一般人遭受了更多的磨难,两代人都是如此。
该不该生我不知道,反正跟唐氏儿打交道的人都挺倒霉的
我读一年级的时候,我后面坐了一个唐氏,我很清楚那节课是语文课而且还是下午最后一节课,我在本子上练拼音,忽然感觉有人在扯我的头发,当时感觉整个头皮都快被扯下来了,立马就被疼哭了。我当时直接被扯懵了,过了好久才反应过来,那个唐氏儿手里正拿着我的头绳在玩,那个头绳是我妈妈给我买的,是一个蓝色的小兔子。我叫她还给我,她就跟听不懂人话一样。没办法,我只好请求老师,老师也劝了很久,她就是没反应。我气不过直接上手抢,她的力气很大,我没抢过她还被她咬了一口。后面发生什么就记不清了,我听我奶奶说(那天是我奶奶接我)我哭得跟个小花猫一样,头发也乱糟糟的,但是她到现在还没有还给我小兔子的头绳,好气哦
还有一次我记得很清楚,她偷了小卖部的订书机,而且还被小卖部老板抓个正着。那个时候应该是三四年级了,她爸爸来接她,一开始她爸爸在校门口等她,后来没等到就进学校里面找她,找到她时发现她被小卖部老板扣压在小卖部。她爸爸跟小卖部老板沟通才知道自己女儿干的事,赔礼道歉一条龙后终于可以把人接走了,快到学校门口的时候她被她爸爸一脚踹翻在地上,她爸爸嘴里还骂出一些很难听的话。不要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我一直在她们后面默默观察
从订书机事件后我就没看过她再来过学校,十几年过去了。我也已经步入社会,每年回家过年的时候也能听到她的故事。我今年十九,那个唐氏比我大两岁,听我奶奶说她已经被“卖”了好几个人家。她爸爸嫌她在家里只知道吃喝玩乐,在她16岁那年说了一户好人家(男方也是唐氏)她爸爸要了人家6万彩礼,还有一台电冰箱。她就跟着人家去了,那个时候就听别人说那个男的天天打她,冬天还让她睡在地板上不能上床。她跟着那户人家快有一年了,那户人家嫌她生不出来孩子又把她送回来了,那户人家想要拿回彩礼,她爸爸不肯,说人睡都睡了就别想把钱拿回去。那户人家不想把事情闹大便不了了之。事情还没过两个月她又被她爸爸“卖”了,这次的男方是聋哑,对这个唐氏应该还有点意思。同样跟上一户人家一样给了6万彩礼,没有电冰箱。也同样生不出孩子,带唐氏去医院检查,说子宫常年受寒(简单来说就是宫寒)不易有孕。吃了很多中药和西药就是不管用,无奈只能将唐氏又送回来。后来又被“卖”了,我不知道“卖”给谁了。这一次怀上了,但是因为是冬天生下来放在地板上,男方的父母不在家,加上男的也不想管她,说来也命大孩子居然平安生了下来,然后那个孩子就被活生生冻死了。失去了孩子后又被送回来,反反复复已经“卖”了好几家,但一直没有怀孕。去年过年回家看见她脸上已经没有笑了,以前看见人还会笑,现在整个人看上去挺颓废的。不知道是不是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死去却无能为力,还是被自己父亲“卖”了那么多次脸上才会露出颓废
她的家里不止有她一个唐氏儿,她的二弟和四弟也是唐氏儿,她妈妈也是,所以他们一家人都是村里出了名的五保户
先来说她四弟,她四弟生下来就是个脑瘫,吃喝拉撒全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腿还有先天性的残疾,三四年前能下床走路了,大家都以为她四弟能好起来了。但是一场高烧要了她四弟的命,她四弟走时才五岁。他家里人没有选择给他安排一个体面的葬礼,而是在一个平静的晚上她的外公用一张夏天用的凉席,包上她四弟埋在了后山上。连墓碑都没有,她四弟的死zf的人都不知道,因为zf一旦知道她四弟死了她四弟的钱就不能领了,她四弟的户口还在他们家的户口本上。就好像她四弟还没有死一样
再来说她二弟,她二弟很幸运可以读书,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但是她二弟只读完了小学六年级,说到她二弟真的让人恨到牙痒痒,她二弟经常跑到我曾祖母家偷东西。比如吃剩的饭菜,我爸爸他们买的水果,还经常翻我曾祖母的冰箱。但是她二弟会帮我曾祖母干活挑水,拉柴火。我记得有一次我曾祖母在家里摔倒了,而我家因为土地原因和曾祖母家完全是一个城东一个城西。是她二弟发现了,她二弟跑到我们家拉起我爷爷往外赶,我们一家人也跟在后面。后来我爷爷去zf介绍她二弟给村里人拖垃圾,一个月可以挣三千。前两年过年年轻人都回去了,有人看见他便打趣让他把生殖器官露出来,他还真的露了,大家看见了都哈哈大笑,他也跟着笑,或许他也搞不懂大家为什么会笑吧
她妈妈,她妈妈也是个唐氏,心智也跟个小孩一样,尽管她跟我妈妈她们一样大。隔壁村的唐氏有时候打她,她也会回家告诉她爸爸,让她爸爸去收拾人家,她也是她爸爸捧在手里里的宝,尽管她是个唐氏。她妈妈有的时候会随地大小便,大家不会笑她,因为她只是个“小孩”她也经常跑到堤坝上看风景,有时候她也会和村里的老人家一起聊天
她三妹妹算是个正常人,知道交朋友,知道拿钱买东西,读书也挺认真,我估计以后他们一家人就得靠她三妹妹
个人介意既然知道是唐氏儿还是不要生下来,对你,对他,对别人都不好
不应该
我教的班级里有一个唐氏儿。
面相上明显就不是正常的孩子,脑袋细长,双颊不正常的鼓起。走路有一点问题,像是脚跟抬不起来似的。
写的字像鬼画符一般,日常交流基本能懂,但课本内容真实什么也不知道。
跟同学也经常吵架,没有轻重,经常就会不小心把同学的东西弄坏了。
这种孩子也没办法深管,只能以鼓励为主。但他最大的问题是已经初中了,开始发育了。
因为我年轻,不少学生都喜欢课下跟我聊个天,说几句话。只有他,喜欢往我身边凑,每次说话都离我很近。经常说“老师我怎么这么喜欢你呢”“老师,你真像我妈”。
一开始我也没太在意,时间长了就觉得不太对,他经常会在我办公室门口或者楼梯拐角等我去上课。这就很奇怪了。我就开始躲他远点,希望这都是我想多了。
其实他也很可怜,他甚至都不懂自己在做什么。但真的,我们也很可怜啊。被他拖累了班级成绩,时不时还要提心吊胆。
他妈妈我也见过,很正常的一个人,很瘦,面色看起来很老。
诶。
我高中的英语老师老刘的儿子是唐氏儿,离异,五十多退休被学校返聘,性格有点像现在的奥力给怪鸽,每天给人一种打满鸡血的感觉,有一次学校周五放学,我留在学校出黑板报,天已经快黑了,看到偌大的操场,只有老刘和儿子在操场一圈一圈走,他儿子嘴里一直念叨:“气球气球。”他每天都精神奕奕,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跟班里男生比力气,后面想起来,他只是怕老
不应该!
日常生活中见过不少唐宝宝,印象很深刻的一次是在旅游景点的风情街,妈妈很年轻,看打扮20出头,半蹲着拉着她的唐宝宝在街中间,好像是宝宝想要买什么,妈妈让宝宝先喊她一声妈妈,宝宝没反应,妈妈就很突然的竭斯底里的喊:叫妈妈叫妈妈呀!!
这个妈妈看上去好像已经耗尽了耐心和精力,很无奈又没有办法,大家都痛苦!
何必呢!
所以,如果“穷人应该生孩子”是政治正确。你们认为,对胎儿的各种健康检查,是歧视吗?
我小舅舅是唐氏儿,16年年底去世,享年47岁。
我外婆那时候没有产检,农村的。生下来才知道是这样。也还是养下来了。外婆活着的时候小舅就跟着外婆,外婆走了就跟着大舅住,我妈每周末回去把他的脏衣服床单被罩都换下来拿回去洗。早些的时候还好一点,虽然不太懂事,但是生活还算可以自理,后来就不行了,大小便也会失禁。这些总不能让舅妈来照顾,人家没这义务,平时管口饭,给个家,已经算不错的了。后来还并发白内障,又去做手术。再后来16年冬天就走了。
短短的一段话,就概括了他的一生。一生都懵懵懂懂的,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始终要依靠家人照顾。不知道自己该有什么梦想。不能去上学,没有读书写字过,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见过别处的景色有多美。
但是他懵懂的认知里,知道听外婆话,知道帮忙做一些活,知道我家在哪儿,会走很远的路来给我们送外婆蒸的包子种的菜。我妈说我还是个奶娃娃的时候,我妈要去学校给学生上课,我小舅舅就一趟一趟的用背篓背着我送到学校去让我妈给我喂奶。不想再讲了。
如果真的检查出来唐氏儿,就流掉吧。心智正常四肢健全的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已经如此艰难了,何况他们呢?他们想出生吗?想过这样的人生吗?想长着一模一样的脸,痴痴傻傻的过一辈子吗?
人间不值得啊。何必来受罪。
知乎小透明第一次收到那么多赞,谢谢大家的肯定。那我就说说我自己的怀孕经历。我唐筛都是低风险过,但是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做了无创DNAplus版,就是最贵的那款,2700多,我爸妈都说没必要,我觉得很有必要,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生下来,是带着疾病的,对我对他,都是痛苦的,尤其是他。所以不要感动自己,强行生下一个不健康的孩子,并不伟大
原答案:
唐氏筛查的意义就是告诉你这个孩子不能要,不是提前告诉你你几个月后要生的孩子是个唐氏儿。
你要不忍心,找个本地最大的公立福利院去看看。再去三甲医院的儿童保健科,精神科专科医院的儿童病房看看。
不用看孩子,看看那些愁眉苦脸的家长。
生下来,那就是十年后的你和你全家跟这个孩子和你还有有关的人的样子。
写一个关于脑瘫的事情吧。
我妹妹今年12岁,脑瘫,现在现在不会说话,勉勉强强能自己吃饭,但是连大便完擦屁股都要我们弄。
我妈,自我妹妹出生后就没上过班一直在家带她,虽然看起来似乎也就是每天三顿饭,保证妹妹安全就好,可是实际上真的很难受,怎么说呢,那种绝望的感觉,你知道这件事情无论怎么样都没有结果,无论你付出多少努力她还是那个样子,甚至因为妹妹越来越大,小时候看起来可爱的行为现在看起来只会让我们无奈又难受。我妈妈年轻时是多么好看又温柔的女生呀,她的一辈子就这么和我妹妹绑在一起,怎么都挣脱不了。
我弟弟,今年5岁。其实比起我妈妈,我更心疼的是我弟弟,他还这么小,每天我们一不注意,就被我妹妹打脑袋,抓眼睛,抢玩的吃的。这些还只是身体上的痛,我害怕以后他是否会在学校里被其他孩子嘲笑造成心理伤害。
我爸爸,多好的一个男人,不抽烟不喝酒,热爱家庭,从不在我们面前说脏话,可是生活压力太大了,三个孩子,两个老人,他有时候晚上要工作到凌晨。
我爷爷奶奶曾经被亲戚在背后说三到四“他家为什么会有个傻孙女,还不是因为他们年轻的时候太机灵太会算计”
而我,很小的时候被放在老家,好不容易和妈妈一起生活是在她生的我妹妹之后,她当时忧郁暴躁,不许我做错事不想我出去找朋友玩,只想我在家和她一起守着我这个傻妹妹。在我高考完后指着我的鼻子说到:“你知道我为什么要生你弟弟吗,因为你没出息没指望”,我虽然心疼我妈,可是我实在没有什么和她在一起的美好回忆。我的几段也恋情基本止步于对方彻底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
我曾经无数次想我的妹妹要是个正常人该多好,就算她是个瞎子聋子瘸子哑巴都好,我无数次想如果我妈能在生之前去做产检该多好。
如果有一天你们在街上看见一个母亲打骂了她的智障孩子,可能你们觉得这个母亲实在太坏了太不是人了,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个母亲她已经很伟大了,她至少把这个孩子养到了12岁还没有丢到,她至少没有把这个孩子像狗一样关在小屋子里。她想把这个孩子带到外面去见见阳光和世界,只是这个孩子实在是克制不住见到其他人的兴奋,她大吼大叫,她无故拉住路人,母亲说话这个孩子没反应,只有让这个孩子感受到痛才能冷静下来。
奉劝各位,生孩子一定要谨慎,备孕和产检丝毫不能马虎,一旦生下这种智力有缺陷的孩子,对整个家庭的打击是巨大的,就好像一坨乌云一直笼罩在家庭,做什么都没有用。
我们从来不怕困难,我们怕的,是没有希望,是随着时间和岁月流逝,无尽的绝望。
不该,放过自己,也放过TA
说个我身边的事吧,发生在新一线城市。
我小的时候,住在爷爷单位的社区里,老一辈的大家基本上都认识,家里人或者亲戚之间还会有同事关系。
我们社区里就有个唐氏儿。70s生人,现已去世。
她母亲生了三儿一女,只有这个小女儿A是唐氏儿。
小时候就不用说了,上社区小学,虽然离家近,但还是被同学欺负,老师也不太负责,那个年代不太注重教育,更不知道有特殊教育学校,A在普通小学里无所适从,上了一年多就被送回来了。
孩子们的嘲笑也是很残酷的,到什么程度呢?二十多年以后,我上小学时,她的名字仍然在孩子们之间流传,被用作傻子、白痴的代词。
比这更惨的是,A是一个女孩。
父母年轻的时候要上班,根本管不住她,一不注意就往外跑,从十几岁的时候开始,就有单身汉用一点吃的把她骗到自己家去。
也不全是单身汉,也有妻儿都不在家的丈夫,也有儿孙都不在身边的老头。
反正A又呆又傻,根本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不知道过了多少年,A的母亲才发现,怎么发现的呢?A怀孕了。
问她孩子的爸爸是谁?她不知道,问她谁欺负过她?她说没人欺负,别人都给她好吃的。
A的妈妈崩溃了,在社区里到处大骂,几十年,几代人同事的老脸都不顾了,一家一家上门去骂。
有什么用呢?人家说是A脑子有问题,自己跑到屋里来,脱光了衣服,做些丑事。
A的妈妈只好带她去打胎,前前后后,这样的事不知道发生了多少。
同社区还有一个唐氏儿B,男性,年龄比A要大,是个孤儿,只好学了点按摩,游走在麻将馆,茶馆,老年活动中心等地方,给街坊按摩为生。
经常有好事者逗他,你赚钱,准备干什么啊?
B说:娶媳妇!
大家总是一阵哄笑,还不算太傻,还知道娶媳妇。
也有人说,你这个情况,谁愿意跟你啊,要不就和A结婚,一起过算了。
B特别激动的生气了:瞎说!我才不要她,她是个*子!给五毛钱就能睡!
这话也不知是谁教给他的,又可恶,又可恨。
后来我不住在那里了,只是有一次回去看爷爷奶奶,遇到了A,我穿着汉服,她羡慕的说真好看。
她穿着破破烂烂的T恤和牛仔裤,呆呆的一笑,说,我姆妈说了,我不能穿裙子,要不然别人一下就掀起来了。
我一阵心酸,也只能感慨一个无力的母亲的苦心。
回家之后我问妈妈,她家里现在的情况,我妈说她父母早就去世了,母亲最后的日子里带她去医院,摘除了子宫。
我只能想象这个母亲该是多么的绝望,无法从这个罪恶的世界里保护自己的女儿。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以后,女儿会发生什么?别人会怎样对待她?无从得知,但心里有数。
身为父母,如果有选择的话,为什么要把一个无力保护自己的孩子送到这个世界经受这些呢?
即便有些条件不错的家庭,认为自己能好好照顾,但毕竟不是正常的孩子,她的行为是不可控的,一旦走丢,被人拐卖,家庭变故,父母去世,她又会经历什么?
长痛不如短痛。
我怀孕时做唐筛,出来结果后的数据是压线,当时医生给我举例子,说这种情况占的比例特别特别小,但是我还是选择做两千多的无创,医生还疑惑的问我不用跟家人商量吗,我说不用我带着卡,紧接着就做了,家里人都不知道。
在等待结果的一周里,我已经想好了,如果结果还是不尽人意,我不会去存在那一丝侥幸,孩子就不要了,我要对我自己负责(大龄产妇一胎),也要对这个孩子以后的生活负责。万幸最后结果没事。
然后家里人才知道这事,我妈还说花那么多钱,我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为什么这么坚决,因为我上班的店铺所在小区有个女孩,二十多岁了,特别胖,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脑子不大好,时而清醒时而犯病,犯病的时候根本不敢靠近,也拉不住,拿手去打水泥台阶,整个手一年到头就没好的时候,但是清醒的时候人特别好,什么都懂都知道,还知道迂回着跟你说话。
唐宝的行为能力还不如这个女孩,所以,我不敢赌,我怕我万一死了没人管他就完了。
我幼儿园的时候就有一名同学是唐氏儿童,其实已经十岁了,块头比所有其他小朋友都大,我们很怕他,因为他经常控制不了自己。
其实他的父母更加痛苦,好像他还有一个姐姐,虽然正常一点,但是智商也有点小问题。
后来我才知道,有一些夫妻真的存在基因不合,或者说某一方存在极度隐性的缺陷基因,而近乎100%会显性遗传给下一代。比如此前见过一对外国夫妇,三个孩子都有问题,肢体发育迟缓,无力,每次出门晒太阳,车里推两个,老大扶着父母的大腿跟着,每次看到,不知道说撒了。
所以,有极少数夫妻真的就是希望能生出一个正常宝宝而已,但是基因从不开玩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