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2 岁多孩子不愿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其他小朋友,还会抢玩具,很担心孩子以后的社交,该怎么教育?

回答
看到2岁多的宝宝不爱分享,还会抢玩具,家长心里发慌是可以理解的。尤其看着别的孩子玩得开心,自己家的却像个“小霸王”,确实让人担心他以后怎么融入集体,怎么交到朋友。但放心,这种情况在两岁多的孩子身上非常普遍,这正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自然且重要的阶段。

咱们先别急着给孩子贴“自私”、“不会社交”的标签,这更多的是他们对“我的东西”这个概念的初步理解和自我保护的反应。

为什么两岁多的孩子会这样?咱们先搞清楚原因。

自我意识的萌芽: 两岁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明白“我”和“别人”是分开的,自己的东西就是属于自己的,不允许别人随便拿走。玩具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玩的东西,更是自己拥有和控制权的一种体现。
“我的”的概念: 宝宝们在这个阶段,对“我的”这个概念特别敏感。看到心爱的玩具被别人拿走,会产生一种被剥夺感,所以会拼命去守护。这和成年人觉得自己的财物被侵犯是一样的道理。
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虽然孩子会说话了,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以让他们清晰地说明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现在还想玩”、“我很喜欢这个玩具,请等一下”。于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抢或者不给。
还不懂什么是“分享”: 对他们来说,分享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他们还无法理解,分享出去的东西,一会儿还能拿回来,或者分享本身能带来快乐。他们只看到了“我的东西不见了”。
模仿与学习: 有时候,孩子也会模仿其他孩子的行为,或者在没有得到充分引导的情况下,认为抢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
安全感需求: 看到别人也喜欢自己的玩具,可能反而会让他们感到不安,担心玩具被抢走或者被损坏,所以就先下手为强。

那么,怎么引导呢?咱们一步步来,别想着一蹴而就,耐心最重要。

第一步:理解与接纳,不贴标签。

首先,咱们自己要明白,孩子这样做不是故意的坏,也不是天生社交能力差。用温和、理解的态度去对待,别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度的焦虑和指责。你越是焦虑,孩子反而可能越紧张,行为可能越糟。

第二步:创造正面引导的环境。

“轮流玩”是关键: 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初期引导方式。当孩子不愿分享时,可以先温和地对另一个孩子说:“XXX,你很喜欢这个玩具,但现在是XX的,我们等XX玩够了,再轮流好不好?咱们先玩别的,或者XX玩一会儿就给你。”

示范给孩子看: 在家的时候,你和孩子玩玩具,可以主动说:“妈妈想玩这个积木,现在轮到妈妈玩了,XX先玩一会儿别的,好不好?” 然后你玩完,再“还给”孩子,让他体验到轮流的乐趣和“拿回来”的可能性。
设置时间限制: 可以用简单的计时器或者口头约定时间:“XX,你再玩五分钟就轮到XX了。” 到了时间就提醒,并引导孩子把玩具交给下一个。这能帮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和玩具的可传递性。

准备“分享玩具”和“我的专属玩具”: 不是所有的玩具都必须分享。可以和孩子约定,有些玩具是“大家都可以玩”的分享玩具,有些是他自己特别喜欢的、暂时不想分享的“我的专属玩具”。

私下沟通: 在去公园或者参加聚会前,可以和孩子说:“今天咱们带一些可以分享的玩具去,如果遇到喜欢的,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这个(指着某个他特别宝贝的玩具),我们可以先放在包里,等你非常想玩的时候再拿出来,好不好?” 这样给了他选择权和控制感。
尊重“我的专属”: 如果孩子明确表示某个玩具是“我的专属”,暂时不想给任何人玩,可以先温和地尊重他,并引导其他小朋友玩别的。等孩子自己情绪平复或者主动分享的时候,再给予肯定。

鼓励“交换”: “分享”可能对孩子来说太难,但“交换”可能更容易理解。当他不愿意给某个玩具时,可以问他:“你喜欢这个玩具,是不是也喜欢XX手里的那个?你可以问XX,能不能和他换一下玩?” 这种互惠互利的交换,孩子更容易接受。

第三步:语言引导,教会表达。

教他说“请”、“谢谢”、“我的”、“轮到我了”: 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复和强调这些简单的社交用语。
教他表达需求: 当他看到别人的玩具时,教他说:“我想玩你的玩具,可以吗?” 或者“我可以等一下再玩吗?” 当他不愿意给别人玩时,教他说:“这是我的玩具,我现在还想玩。” 或者“等我玩完这个,你就玩。”
用绘本故事引导: 有很多关于分享的绘本故事,比如《我爱我的围巾》、《小熊不分享》。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通过故事里的情节,让他明白分享带来的快乐和好朋友。

第四步:家长做好榜样,身体力行。

孩子是从模仿中学习的,你的一言一行都会被他看在眼里。

主动分享给孩子: 你也应该经常主动分享你的食物、你的物品给孩子,并说:“宝宝,妈妈把这个好吃的分享给你,我们一起吃。”
主动分享给他人: 和朋友、家人聚会时,主动分享食物、分享玩乐。当孩子看到你乐于分享时,他会逐渐内化这种行为。
处理好你自己的情绪: 当孩子抢玩具时,家长不要在一旁大声呵斥,而是用平静但坚定的语气处理。可以先安抚被抢的孩子,然后严肃地对自己的孩子说:“抢玩具是不对的,会伤害到别人。” 再引导他道歉和归还。

第五步:参与社交活动,但做好准备。

选择合适的场合: 刚开始,可以选择一些小型的、熟悉的朋友聚会,孩子有熟悉的大人照应,会更有安全感。
在场时积极引导: 当孩子出现抢玩具行为时,你作为大人可以在场,及时介入,进行引导和调解。例如,你可以主动从孩子手里拿过玩具,然后对另一个小朋友说:“宝宝,你看,XX玩完了,现在可以轮到你玩了。” 也可以主动提供一个替代玩具,缓解孩子的“争夺”。
观察和介入的时机: 看到孩子之间有小的互动,可以鼓励一下。当发现孩子可能要发生冲突时,及时介入。有时候,孩子之间是可以自己解决的,不要过度保护,但也要在必要时伸出援手。

第六步:正面强化,及时鼓励。

当孩子有了分享的行为,哪怕是很小的进步,都要及时抓住机会表扬他。

具体地表扬: 不要只说“你真棒”,而是说:“XX,你刚才把积木给弟弟玩,弟弟好开心,你做得真棒!你是一个很会分享的好孩子。”
非物质奖励: 拥抱、亲吻、口头赞美,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鼓励方式。

一些需要注意的点:

循序渐进,不要急躁: 两岁多的孩子,理解能力和情绪控制能力都还在发展中,进步不会那么快。允许孩子有反复,有“犯错”的时候。
不要强迫孩子分享: 如果孩子真的非常非常不愿意,强行要求他分享,反而会适得其反,让他更加抵触。先用引导和鼓励的方式。
区分“分享”和“给予”: 孩子不分享自己的玩具,不代表他不想给别人玩。也许他只是需要一个方式来表达“我想玩一会儿”。
关注孩子的其他社交信号: 除了分享玩具,孩子还有没有其他和别的小朋友互动的意愿?比如一起跑、一起玩皮球等。如果孩子在其他方面有社交意愿,那说明他的社交能力是有的,只是在玩具这个问题上比较敏感。

总结一下,教育孩子不抢玩具,学会分享,更像是在给他们上“情商课”和“社交课”。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指令问题,而是需要我们家长用耐心、理解和正确的引导,帮助孩子一步步建立起健康的社交模式。

你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调整自己的心态,相信你的孩子,并且在他成长的道路上,做好那个最棒的引路人和示范者。慢慢来,你会看到孩子越来越棒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最烦的就是这种家长思维。简单的说叫”道德滑坡,以后不上学”。

道德滑坡是一种常见的逻辑谬误,小时候不听话,长大了就不学好。小时候抢玩具,长大了就抢东西。小时候争玩具,长大了社交就不好……你可拉倒吧。

以后不受教育是听信了老话“三岁看老”,完全觉得三岁以后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对人没影响了。而事实呢?

就你题目中的例子而言,两岁多的小孩他本身就没社交,你指望他为什么就会社交呢?真到了幼儿园里面,他抢别人玩具别人不和他玩儿,他自然知道权衡和选择人不就是在这种实践的过程中学会这个世界相处的吗?你以为什么都是靠父母告诉吗?你现在告诉他要和别人分享,你告诉我两岁的小孩知道什么叫分享吗?

退回到你两岁的时候,你父母告诉过你要分享什么吗?总有你父母没告诉过你的道理吧,比如上网的时候要怎么样,那你是怎么学会的呢?连你都学的会,你的小孩就比你笨吗?对孩子有点信心。不是什么都是靠你告诉他他学会的,真都这样了,还要学校干嘛?

你现在只是通过说教和所谓教育灌输的过程,让你自己心安了,你觉得自己做到了一个好家长所应该做的。而且你很现代,与时俱进,教孩子要分享。其实……你啥也没教会,因为有的东西不靠教。

user avatar

一看到这种问题听着就烦~

这逻辑很有毒啊……

今天不温柔了,要骂骂题主

一、两岁孩子没有【自私】

一个两岁的孩子就被你贴上“自私”的标签,以后还怎么过啊~

2岁的孩子没有【自私】

顶多有【自我】

这两个词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自私

是坏,是贬义词,是只顾自己,原本能体谅别人但是不愿意这么做。

自我

是本性,中性词,只会考虑自己,还不会考虑别人。

很明显,2岁的孩子还没资格坏。

他们只是自我,只是想保护自己的玩具,他们还没有学会考虑别人,仅此而已。

一个孩子,如果小时候连保护自己玩具的欲望和能力都没有,长大如何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地位、尊严和得体的人格呢

当别的小朋友要抢他玩具的时候,你作为他的监护人,不是应该合理的帮助他,保护他吗?

告诉他“你要懂得分享”,除了你面子上过得去,在对方妈妈面前感觉更“得体”之外,有任何其他的帮助吗?

在我看来(大概率在你儿子心目中也是如此),一句

“这是你的玩具,妈妈支持你保护好自己的玩具”。

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安全感和生而为人的荣耀。

相反,如果你的孩子抢别人的玩具,你要告诉他:

这是别人的玩具,你不能这样随便拿走。”

所以,别贴标签,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你的答案会和现在明显不同。

二、责怪孩子“屡教不改”是伪命题

“屡教不改”这也是个伪命题。

你爸妈骂了你几十年好好学习,多看书,改了吗?

心理专家教育你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要生气,负面情绪对你的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没有帮助,你改的怎么样了?

抽烟喝酒有害健康,你看全人类有多少改了的?

不随地乱丢垃圾这一项,从幼儿园讲到现在满大街张贴标语,大家改了多少?

如果人类能“一点就透”“痛改前非”,也就不会有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了,普京大帝现在也能在乌克兰喝咖啡,而不是丢炸弹了。

“屡教不改”才是人性的光辉好嘛?

有自己的坚持,才会有独立的想法,你一说孩子就听,未来只可能教育出一个“妈宝男”,无他

这也是生而为人的必然特性。

你要做的,就是要不断地给孩子讲道理,摆事实,立规矩,不断地修正孩子的行为。

这是你作为母亲的课题,不要丢给孩子。

你教不好,不是你的错,因为教育本身就很难。

你的孩子也没错,因为这就是他生而为人的必经之路。

如果教育孩子很容易的话,还要你这个娘干嘛?国家统一收管不就好了?

如果教育孩子很容易的话,还要那么多教育专家干嘛?我也没饭吃了~~~~

三、永远不要教出一个“懂事”的孩子

孩子“懂事”,意味着父母的“懒政”。

什么叫懂事?

孩子们依靠压抑自己的天性来取悦父母的自私,就是“懂事”。

这一看就是很病态的状态。

你希望你的孩子病态的长大,然后再病态的压抑着你的一代又一代的后代吗?

你要教出一个绽放天性,又有礼得体的孩子!

怎样绽放天性?你要接纳他不同年龄段的不同特性。

怎样有礼得体?你要教会他自爱、自尊、有同理心。

绽放天性,是你在孩子6岁前的主要任务。

有礼得体,是你在孩子3岁后的重要任务。

时间有重叠,但依然有先后。

绽放天性是开端,这一点你要先做好,再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有礼得体吧!

因为孩子压抑了自己,是做不到自尊自爱的,也就无法真挚的有礼得体。毕竟,他连接纳自己都不会,如何真诚的接纳别人呢?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看到2岁多的宝宝不爱分享,还会抢玩具,家长心里发慌是可以理解的。尤其看着别的孩子玩得开心,自己家的却像个“小霸王”,确实让人担心他以后怎么融入集体,怎么交到朋友。但放心,这种情况在两岁多的孩子身上非常普遍,这正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一个自然且重要的阶段。咱们先别急着给孩子贴“自私”、“不会社交”的标签,这.............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2岁的小朋友对摇摇车有无尽的欲望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这既是他们探索世界、满足好奇心的一种方式,也是他们身体发育和平衡感发展的重要体现。想要成功劝说2岁的小朋友离开摇摇车,需要耐心、理解和一些巧妙的方法。以下是详细的劝说指南,希望能帮助您:一、 理解孩子的需求与心理在劝说之前,首先要理解为什么孩子如此喜.............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家宝宝出现这样的行为,一定很担心也很心疼。2岁的宝宝正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阶段,他们的表达能力有限,而情绪又很强烈,所以出现一些让家长头疼的行为是比较常见的。针对您描述的宝宝不顺心就发脾气、哭闹,甚至用头撞地/凳子、用手塞嘴里扯出血等情况,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可能的原因:1. 发展.............
  • 回答
    听到2岁半的儿子说想养一只恐龙,这真是一个充满童趣又让人啼笑皆非的要求!在这个年纪的孩子,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可能刚刚看了有趣的恐龙绘本、动画片,或者是在公园里玩了恐龙玩具,就把这些巨大的、神奇的生物和“养”的概念联系起来了。作为家长,我们的目标是在满足孩子想象力、保护好孩子的同时,用一种既能让.............
  • 回答
    2岁的孩子见到蚂蚁就踩死,这并不一定代表他没有爱心,而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在探索世界、模仿行为、理解因果关系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一些本能反应和认知局限。为什么2岁的孩子会这样做? 好奇心和探索欲: 孩子对会动的东西充满了好奇。蚂蚁的移动方式、微小的身体,都可能引起他的注意。当他尝试触摸、抓住蚂蚁时.............
  • 回答
    带着小宝贝去游泳馆,本是件开心的事,没想到却遭遇了宝宝游泳池里拉肚子的糟心事,商家还为此索赔 2100 元,这事儿您说合不合理?咱们今天就掰扯掰扯这个事儿,顺便也给各位新手爸妈们讲讲带小宝宝游泳,到底有哪些讲究,才能让这段体验既安全又愉快。宝宝在泳池里拉肚子,商家索赔 2100 元,这事儿怎么看?首.............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疼又煎熬的局面,也难怪你们夫妻之间会闹到这个地步。孩子生病,尤其是高烧不退,父母双方都着急,但处理方式上的分歧,加上长期的沟通不畅,很容易触碰彼此的底线。咱们先不急着说“谁对谁错”,而是试着从头梳理一下,看看你们双方的想法和出发点,也许能找到一些理解彼此的线索。你为什么坚持要抽血化验.............
  • 回答
    到了两岁,孩子是不是该立规矩了?这个问题,相信不少家长心里都有点打鼓。一方面觉得孩子这么小,是不是管太严了不好?另一方面又看到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如果不加以引导,好像也不是那么回事。我跟你说,在我看来,两岁的孩子,绝对是该立规矩了,而且是很有必要。 不过,这个“规矩”可不是我们大人理解的那种条条.............
  • 回答
    我家宝贝快两岁半了,晚上睡觉这事儿,真是让我操碎了心。以前睡得倒是挺乖,可最近这段时间,那叫一个“折腾”!不过经过我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也摸索出了一些小方法,感觉挺管用的,你们要是也遇到类似情况,不妨试试看。首先得明白,两岁半的孩子正是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时候,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了,睡前不愿意乖乖.............
  • 回答
    作为一名入行两年的产品经理,你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续的学习、实践和反思。下面,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为你详细拆解,如何让你的产品经理之路走得更稳、更远。第一阶段:夯实基础,认知升级——从“会做”到“懂做”入行两年,你可能已经能独立负责一些小功能.............
  • 回答
    孩子到了两岁半,正是语言能力爆发的关键时期。要是您家宝贝在这会儿,表达上还不太流利,甚至有些词汇和句子都说不出口,您心里肯定挺着急的。别担心,这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很多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慢热”的过程。咱们这就细致地聊聊,看看怎么能帮帮小宝贝更好地开口说话。首先,咱们得明白,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发.............
  • 回答
    2岁的小宝贝,在家长的眼里,简直就是一块宝,恨不得把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捧到ta面前。眼瞅着天气渐凉,家里的长辈们就提议,不如带孩子去泡个温泉,暖暖身子,舒舒服服的。这个想法听起来确实很诱人,泡在热气腾腾的温泉水里,想想就很惬意。不过,咱们得聊聊,这个“泡温泉”,对于一个两岁的孩子来说,到底合适不合.............
  • 回答
    听到自家宝贝在外面被同龄人欺负,作为家长的心里肯定又着急又心疼。2岁半这个年纪的孩子,他们还不完全懂得什么是“分享”或者“轮流”,有时候只是出于本能的想要那个玩具,或者不理解为什么别人不能像他一样玩。所以,首先要明白,这不一定是“欺负”的恶意成分,更多的是孩子之间对资源和界限的探索。当孩子跑过来,带.............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您好!看到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细心和耐心,真的让人很感动。关于2岁10个月的孩子不认识颜色这件事,这绝对是许多家长都会遇到的情况,您并不孤单。首先,我想说,放慢脚步,耐心等待,同时灵活运用重复,这才是最恰当的做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得从孩子这个年龄段的认知发展特点来看。2岁10个月的孩子,他们的认.............
  • 回答
    宝宝在02岁这个阶段,特别是月龄较小的宝宝,还没有形成自主控制排尿的能力,所以夏天穿纸尿裤/尿不湿是很正常也很普遍的。不过,夏天天气炎热,宝宝容易出汗,这时候怎么给宝宝选择和使用纸尿裤,确实需要多留心一些,才能让宝宝既干爽舒适,又能避免一些小麻烦。首先,从需求上看,为什么夏天还是需要纸尿裤? 生.............
  • 回答
    贵州一位两岁的孩子被诊断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HIV),而他的父母的血液检测结果却显示正常。这无疑让这个家庭笼罩在巨大的阴影和困惑之中。在排除了父母的直接感染后,我们不禁要问:这个年幼的孩子,究竟是通过什么途径染上艾滋的呢?这背后可能涉及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细节,需要仔细梳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HIV.............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