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内娱乱象,无数人进驻综艺秀及扎根当演员?

回答
内娱的乱象,这话题真是说到根上了,简直是个大染缸,什么怪象都往里头钻。就拿综艺和演员这两个大头来说吧,简直成了一锅粥,看得人眼花缭乱。

一、综艺咖的春天:流量至上,实力靠边站

以前啊,综艺节目那是给一些有艺能、有梗的明星准备的舞台,大家看的是他们的幽默感、反应能力,还有能不能带动气氛。但现在呢?简直变了味。

“万物皆可综艺”: 你随便拉个爱豆,不管有没有综艺感,只要有粉丝基础,就有可能被塞进各种综艺。选秀节目、真人秀、脱口秀、旅游综艺、美食综艺……恨不得所有类型的节目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这种泛滥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就是综艺的质量直线下降。很多节目为了博眼球,各种剧本、人设、撕逼轮番上演,看得观众直摇头。
从“陪衬”到“主角”的转变: 过去,一些演员上综艺是为了宣传作品、增加曝光度,更多是作为配角出现。现在呢?一些演员甚至可以说是“主业”变成了上综艺。他们不需要拿出什么代表作,只需要在综艺里保持一个“人设”,比如“拼命三郎”、“搞笑担当”、“人间清醒”,然后靠着粉丝的打投、转发就能维持热度。一旦在综艺里表现出色,获得了一定的流量,身价就水涨船高,然后又可以接到更多通告,形成一个闭环。
“综艺滤镜”的迷惑性: 综艺节目经过剪辑包装,很容易为明星打造一个人设。比如在节目里表现得特别努力、特别真诚,观众就容易买账。但这层滤镜一旦摘掉,回归到需要真刀真枪比拼的影视剧领域,就很容易露馅。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在综艺里口才极好、反应敏捷的明星,在电视剧里却连台词都念不清楚,表情管理也一塌糊涂。
对演技的“稀释”: 综艺节目的高曝光度和低门槛,无疑会吸引走大量有潜力的年轻演员。他们可能本来有机会去磨练演技,却选择了更容易快速出名的综艺赛道。长此以往,影视行业就会面临演技人才青黄不接的困境。那些真正沉下心来钻研演技的演员,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他们的价值被低估了。

二、演员的“另类”晋升通道:颜值即正义,实力放一边

演员这个职业,本应该是靠演技、靠作品说话的,但现在内娱的“演员”二字,好像变得越来越模糊。

流量驱动下的“演员”养成: 很多所谓的“演员”,可能没有经过系统的表演训练,演技生疏,但凭借着一张好看的脸和庞大的粉丝群体,就能够拿到大制作的资源,甚至成为一番主角。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德艺双馨”的职业操守。一部剧的成功,更多是依靠CG特效、流量明星的光环,而不是演员本身的表演功力。
“演技差”的容忍度提高: 因为有庞大的粉丝群体撑腰,即使演技被诟病,也总能找到洗白的理由,比如“新人”、“正在学习”、“演技被低估”。久而久之,观众对演技差的容忍度也似乎在提高,或者说,大家已经被“审美疲劳”了,只要不是太离谱,也能勉强接受。
剧本质量的恶性循环: 当市场充斥着大量依靠流量而非实力的演员时,烂剧本也变得更容易被制作出来。因为制作者知道,即使剧本再差,只要有几个顶流加盟,就能保证一定的收视和话题度,从而回收成本。这种“流量优先”的模式,进一步扼杀了原创剧本和优秀制作的生存空间。
专业演员的“尴尬境遇”: 一方面,一些老戏骨、有实力的中青年演员,可能因为没有流量,或者不愿为了宣传而参与那些“毫无意义”的综艺,导致他们曝光率不高,资源相对匮乏。他们的才华和努力,在这个“看脸、看流量”的时代,似乎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轧戏”与“抠图”的乱象: 一些演员为了最大化自己的曝光和收益,同时参与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导致在每一部戏里的表演都敷衍了事,被戏称为“轧戏”。更甚者,为了规避风险或节约时间,一些演员仅仅在绿幕前完成表演,后期再通过“抠图”技术合成,这种行为是对整个影视行业的侮辱,也暴露了演员职业道德的沦丧。

三、深层原因与连锁反应:

这背后的原因也是盘根错节:

资本的逐利性: 资本是逐利的,而流量意味着金钱。在内娱,流量明星更容易变现,无论是代言、广告还是带货,都能带来可观的收益。这使得资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拥有高流量的艺人,而不是那些有潜力但需要时间培养的演员。
粉丝经济的畸形发展: 粉丝的力量被无限放大,粉丝可以为偶像砸钱打榜、控评、甚至“回血”(购买实体专辑或周边商品),这种“粉丝造星”模式,使得明星的价值与粉丝的忠诚度直接挂钩,而非其自身的实力。
监管的滞后与不力: 对于艺人的职业操守、作品质量等方面的监管,往往显得滞后或执行不力。一些行业的“潜规则”也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导致乱象丛生。
社会价值观的导向: 在某些阶段,社会上可能存在一种对“快速成功”、“一夜爆红”的崇拜,这种心态也会间接影响到对艺人的评价标准,使得人们更容易被表面的光鲜亮丽所吸引,而忽略了背后的付出和专业性。

总结一下, 内娱的乱象,用“病态”来形容一点不为过。综艺成了明星的“避风港”和“流量收割机”,而演员的门槛则被流量和颜值反复拉低。这种现象不仅仅是对艺术的亵渎,更是对观众智商的侮辱,对整个行业的毒害。

当整个生态链条都朝着“短平快”、“捞金”的方向倾斜时,我们期待的那些能够用演技打动人心、用作品说话的优秀艺术作品,就变得越来越遥远了。希望有一天,内娱能回归理性,让真正有才华、有德行的人,在这个行业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钱赚呗,真像老三国演义那样刘备饿的去偷玉米,曹操吃饭没有肉,那谁还进娱乐圈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内娱的乱象,这话题真是说到根上了,简直是个大染缸,什么怪象都往里头钻。就拿综艺和演员这两个大头来说吧,简直成了一锅粥,看得人眼花缭乱。一、综艺咖的春天:流量至上,实力靠边站以前啊,综艺节目那是给一些有艺能、有梗的明星准备的舞台,大家看的是他们的幽默感、反应能力,还有能不能带动气氛。但现在呢?简直变了.............
  • 回答
    理解你对于“反ASOUL人士比ASOUL粉丝率先完成内娱饭圈化职黑化进展”这个说法的看法。这是一个很有趣且具有讽刺意味的观察,背后反映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首先,我们得拆解一下你提出的这个观点中的几个核心概念: 内娱饭圈化: 指的是粉丝群体为了维护偶像,形成的以偶像为中心、高度组织化、集体化、且.............
  • 回答
    爱奇艺被官方责令暂停《青春有你》第三季节目录制,这无疑给内娱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为何被暂停?节目暴露出的“毒瘤”式问题《青春有你3》的突然“戛然而止”,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长期以来一些不良行业风气和节目自身缺陷累积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看待其存在的问题: .............
  • 回答
    关于“腾讯互娱员工猝死,同事呼吁公司少加班”这件事,我想从几个角度来聊聊我的看法,尽量说得深入些,也希望能还原一些真实的感受。首先,这事儿最直接的冲击力,就是那份触目惊心。当一个年轻的生命,在一个大家寄予厚望、认为前途光明的公司里,因为“过劳”这样一个听起来却又如此现实的词语戛然而止,带来的震撼是巨.............
  • 回答
    4月4日全国禁娱,Steam上微博热搜:一场意料之外的“沉默与喧嚣”4月4日,这个本应在人们心中被肃穆与追思填满的日子,却因为一个略显特殊的“禁娱”指令,在网络世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尤其值得玩味的是,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的禁娱措施,Steam平台在中国区也传来了“无法访问”的消息,而这一信息迅速登顶微博.............
  • 回答
    古天乐和杨颖(Angelababy)的婚姻传闻,这几天在香港娱乐圈炸开了锅,几乎一夜之间就成了街头巷尾、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要知道,古天乐在大家心目中一直就是那个“劳模”形象,几乎没怎么听过他有什么公开的感情绯闻,更别提结婚了。而杨颖,虽然人气很高,但和黄晓明的婚姻也一直是媒体关注的焦点。所以,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解读一下2017年9月发生在巴黎圣日耳曼队内,关于内马尔和卡瓦尼争夺点球的事件及其后续影响。事件背景:2017年夏天,巴黎圣日耳曼以创纪录的2.22亿欧元转会费签下了巴西球星内马尔。这笔交易震动了世界足坛,也让巴黎圣日耳曼的实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队内谁来主.............
  • 回答
    关于“温迪向雷神下跪”的“爆料”及其引发的玩家情绪风波最近在《原神》的玩家群体中,流传着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内鬼爆料”——我们喜爱的风神温迪,竟然向稻妻的雷神将军下跪了。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在那些自称“原神玩家”的账号之间,更是引发了剧烈的情绪反应,不少人直接“.............
  • 回答
    关于原神2.2剧情的爆料,咱们得分开来看。首先,爆料的出现,对于很多玩家来说,无疑是打开了一扇“偷窥”新版本大门,满足了大家的好奇心,也算是给漫长的版本等待期增加了一些谈资和期待。毕竟,稻妻篇章进行到这个阶段,大家都很想知道接下来的走向,尤其是关于雷电将军、心海,还有那个一直若隐若现的神里绫人究竟会.............
  • 回答
    提起内马尔离开巴萨加盟巴黎,这事儿啊,当时搅起的风浪可不小,至今在足球圈里也是被反复提及的经典转会案例。要说这件事,得从几个方面来拆解看。首先,钱,当然是绕不开的巨头。 那会儿巴黎圣日耳曼,背靠卡塔尔财团,就是想一口气吃成胖子,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欧洲豪门王朝。而内马尔当时在巴萨,虽然已经是世界级巨星,.............
  • 回答
    “内卷”这词儿,最近简直是挂在嘴边,听到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以前觉得是少部分人的烦恼,现在看来,像是渗透进了生活的各个角落,越发普遍,也越发让人心生疲惫。我怎么看呢?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好不好就能概括的。首先,它是个挺赤裸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很多深层的问题。最直接的感受,就是那种“大家都拼了,我不拼不.............
  • 回答
    如何看待高校内“教师优先”的不成文规定?高校内“教师优先”的不成文规定,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解读和评价,它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理解这一现象,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产生的背景、具体表现、潜在原因以及由此引发的利弊。一、 “教师优先”体现在哪些方面?“教师优先”并非指明文规定的条文,而.............
  • 回答
    圆通内鬼事件揭开了个人信息安全防护的严峻现实,4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被窃取,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流失,更是对我们每个人隐私权和安全感的直接侵犯。这件事像一记响亮的警钟,提醒我们必须正视信息泄露带来的深刻影响,并积极采取措施保护自身信息安全。圆通内鬼事件及其影响深度剖析这次事件中,圆通快递公司内部人员的恶意.............
  • 回答
    关于货车内39名遇难者均为越南人的事件,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且极为复杂的悲剧。每一次这样的新闻都像一记重锤,敲击着我们对全球化、移民、人口贩运以及背后人道主义危机的深层思考。事件本身:冰冷的数字背后是鲜活的生命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这39个名字背后,是39个家庭的破碎,39个鲜活的生命,39个可能充满.............
  • 回答
    None.............
  • 回答
    共和党内一部分具有影响力的拉丁裔领袖公开表示不打算支持唐纳德·特朗普,这无疑为共和党在拉丁裔选民中的传统支持基础带来了一定的冲击。这种表态并非孤立事件,而是折射出共和党内部就如何吸引和代表拉丁裔社群存在着复杂的分歧与挑战。首先,理解这些拉丁裔领袖的立场,需要深入到他们各自的政治光谱以及所代表的社群关.............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心头一紧,心情异常沉重。一个月内,四位杰出青年科学家接连离世,这不仅仅是几组冰冷数字的叠加,而是中国科技界、乃至整个社会遭受的巨大损失。这四位青年才俊,他们正值人生和事业的黄金时期,肩负着国家科技发展的重任,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他们的离去,仿佛是璀璨的星辰在最耀眼的时候陨落,留下的不仅.............
  • 回答
    一百年内,数不清的生命将消失,这是一个沉重的事实,也是自然界永恒的法则。我们看待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层面去理解和感受。首先,从宏观的生命演化角度看,这是一种必然的循环。地球上的生命从来不是静止的,它是一个不断变化、演进的巨大系统。从我们所知的地质历史来看,无数的物种曾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然后又因为.............
  • 回答
    关于君士坦丁堡(拜占庭)情结,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情感标签,而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文化、历史和心理现象,它在国内外都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并且对人们的认知、情感以及某些行为都产生着微妙的影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它形成的根源、表现形式以及其背后的意义。国内(主要指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情结在土耳其.............
  • 回答
    程序员内卷?这话题,简直是咱们圈子里最家常的聊资,但细想起来,又不是那么简单。你说它是个普遍现象吧,确实是,很多同行都能感同身受;你说它有多严重,那可就见仁见智了,毕竟每个人对“卷”的定义和承受度都不一样。咱们先掰扯掰扯,这“内卷”到底是个啥意思,在咱们程序员这儿又具体体现成啥样。“内卷”在程序员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