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真的会有人用 vim 开发大的项目吗?

回答


是的,确实有人用 Vim 开发大型项目,但需要结合插件、配置和良好的工作习惯。Vim 的核心功能和灵活性使其在特定场景下依然适用,尽管它在现代开发工具中可能不如 VS Code、JetBrains 系列或 Neovim 等工具那么“开箱即用”,但通过合理配置和插件扩展,它依然可以胜任大型项目的开发。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Vim 的核心优势:适合大型项目的潜在原因
轻量且高效:Vim 的内存占用极低,适合在老旧或资源有限的设备上运行,对大型项目(如包含数万文件的代码库)的性能影响较小。
高度可定制:Vim 的插件系统(如 VimPlug、Plug)和 Lua 脚本支持(Neovim)允许开发者自定义工作流,满足复杂项目的需求。
多光标编辑:Vim 的多光标功能(如 `Ctrl`+`v`)适合同时修改多个文件或代码段,提高多任务处理效率。
版本控制集成:通过 `git` 命令(如 `:Gits`)或插件(如 `vimgit`),可以快速查看 Git 状态、提交历史等,适合团队协作项目。
跨平台支持:Vim 支持 Windows、Linux、macOS,且与远程开发工具(如 SSH、WSL)结合良好。



2. 大型项目开发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挑战
文件数量庞大:大型项目可能包含数万文件,Vim 的缓冲区管理可能变得复杂。
调试和实时反馈:Vim 本身不内置调试器,需依赖外部工具(如 `gdb`、`lldb`)。
代码导航:在大型项目中,快速定位函数、类或变量需要强大的插件支持。
代码质量检查:如静态分析(`flake8`、`eslint`)或代码格式化(`prettier`)需要额外配置。

解决方案
插件生态:通过插件解决上述问题:
代码导航:`coc.nvim`(结合 VS Code 的 LSP)、`ale`(代码错误提示)、`vimlsp`(语言服务器)。
调试:`gdb` + `vimquickrun`(快速运行调试)。
代码格式化:`rustfmt`(Rust)、`black`(Python)等。
项目管理:`vimnerdtree`(文件树)、`fzf`(快速搜索)。
配置优化:
使用 `Neovim`(Vim 的现代分支,支持 Lua 脚本)。
配置 `autocmd` 自动加载项目结构(如 `:autocmd BufNewFile .py call MyPythonSetup()`)。
使用 `tmux` 或 `screen` 管理多终端,避免 Vim 的分屏功能过于复杂。



3. 实际案例:Vim 在大型项目中的应用
案例 1:开源项目维护
GitHub 上的 Vim 用户:许多开源项目(如 `vim` 自身、`neovim`)由 Vim 开发者维护,他们使用 Vim 处理代码审查、版本控制、文档编写等。
团队协作:通过 `git` 集成(如 `:Gits`)和 `fzf` 搜索,团队成员可以快速定位修改内容。

案例 2:企业级项目开发
Java/Python 项目:开发者使用 Vim + `coc.nvim`(基于 LSP)进行 Java 或 Python 开发,结合 `pythonlspserver` 实现智能提示。
前端项目:通过 `vimquickrun` 和 `gdb` 调试 JavaScript 代码,配合 `eslint` 检查代码规范。

案例 3:跨平台开发
跨平台应用:开发者使用 Vim + `neovim` 在不同操作系统上开发跨平台项目(如 Electron、Qt),通过 SSH 连接到远程服务器进行编译。



4. Vim 与现代编辑器的对比
| 特性 | Vim | VS Code/Neovim(现代编辑器) |
||||
| 性能 | 极快,适合资源有限环境 | 依赖本地资源,可能较慢 |
| 插件生态 | 丰富(需手动配置) | 内置插件市场,一键安装 |
| 调试支持 | 需外部工具(如 `gdb`) | 内置调试器,支持断点、变量查看 |
| 代码导航 | 需插件(如 `coc.nvim`) | 内置(如 `gotodefinition`) |
| 学习曲线 | 高(需掌握 Vim 命令) | 中等(基于 VS Code 的 UI) |

结论:Vim 的优势在于轻量和高度可定制,适合需要稳定性和自定义的开发者;现代编辑器则更注重易用性,适合快速上手的团队。



5. 使用 Vim 开发大型项目的最佳实践
1. 分块开发:将项目按模块拆分为多个文件,用 `:split` 或 `:vsplit` 分屏处理。
2. 缓冲区管理:使用 `:bdelete` 删除无用缓冲区,避免内存溢出。
3. 插件管理:通过 `vimplug` 或 `packer.nvim` 管理插件,定期更新。
4. 自定义快捷键:为常用操作(如 `:Gits`、`:Lsp`)定义快捷键,减少手动输入。
5. 日志与调试:使用 `:messages` 查看 Vim 内部日志,或通过 `gdb` 调试核心逻辑。



6. 争议与局限性
学习成本高:Vim 的命令行操作需要时间掌握,尤其对新手。
缺乏图形化界面:相比现代编辑器,Vim 的 UI 简单,不适合需要复杂 UI 的项目(如 UI 开发)。
社区支持有限:虽然 Vim 有大量插件,但部分功能(如 AI 辅助代码生成)依赖第三方工具。



结论
Vim 确实可以用于开发大型项目,但需要开发者具备一定的技术深度和配置能力。它更适合:
需要轻量、稳定、高度定制的场景。
有经验的开发者,能够通过插件和配置弥补其不足。
跨平台、远程开发或资源受限的环境。

如果追求效率和易用性,现代编辑器可能是更好的选择;但若追求灵活性和控制力,Vim 依然是一个强大的工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肯定是有人用vim开发大项目。

但是这不是你用vim开发大型项目的理由。

其实现在挺流行用sublime text的,跨平台,易配置。

一般公司肯定不会强迫你用vim/emacs写代码,但是不反对你这么用。

所以我从来不反对用vim/emacs,学精通了,肯定对生产力有提升,但是你如果精通vim/emacs,和一个精通eclipse/myeclipse/intellij + ultraedit/editplus的人比赛写java的生产力(排除对语言的熟练程度和打字速度,仅看代码编辑效率), 那你不见得赢。但是精通eclipse/myeclipse/intellij + ultraedit/editplus学习曲线和消费精力要小多了。

vim/emacs/ultraedit/editplus/sublime text/notepad++ 这些工具,最终对于生产力的贡献都是以对代码编辑效率的提升。

但是真正上升到“实时语法检查”,以及其他对于项目功能的支持,肯定是没有IDE好的。

总之一句话,vim/emacs/ultraedit/editplus/sublime text/ 这些工具对于生产力提升还是有限的,相比于IDE来说,提升很难超过15%(估算),比如刚才那个竞赛,你两个小时能出115行java代码,那么同样水平的,熟悉eclipse的程序员,用eclipse/myeclipse/intellij也能出100行。

我是反对新手在熟悉语言本身、api、sdk、框架以前,盲目投入vimemacs此类工具的学习的之中的毕竟精力花在刀刃上。

喜欢折腾是好的。如果折腾,请勿瞎折腾

user avatar

我就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是的,确实有人用 Vim 开发大型项目,但需要结合插件、配置和良好的工作习惯。Vim 的核心功能和灵活性使其在特定场景下依然适用,尽管它在现代开发工具中可能不如 VS Code、JetBrains 系列或 Neovim 等工具那么“开箱即用”,但通过合理配置和插件扩展,它依然可以胜任大型项目的开发。.............
  • 回答
    关于朱可夫元帅是否“只会用人海战术”的争议,需要从历史背景、战术逻辑和实际效果三个维度进行客观分析。朱可夫作为苏联红军的“战略指挥官”,其军事生涯中确实多次使用大规模兵力投入的战术,但这些决策并非简单的人海战术,而是基于复杂的战略考量和战场环境的综合运用。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一、朱可夫的战术逻.............
  • 回答
    饭圈“做数据”的现象,说白了就是粉丝们为了自家偶像能够获得更好的资源、更高的曝光度、更强的商业价值,而在各种平台和渠道上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数据刷量”行为。这背后,隐藏着粉丝们对偶像事业的强烈支持和投入,但也掺杂了不少非理性的成分。那么,这些“数据”究竟有什么用?又是否真的能影响到企业的商业决策.............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当然,这种情况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可以说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天赋,如同播撒在土壤中的种子,需要合适的阳光、水分和养分才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而一旦这些条件缺失,即便是最顽强的种子,也可能就此湮灭,永远沉睡在黑暗之中。试想一下,在没有文字记录的蛮荒时代,一个部落里有个年轻人,他能敏锐地观.............
  • 回答
    这事儿啊,还真有!写小说把自己写进去,而且是写得跟真事儿似的,尤其是在喝茶这种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场景里,那更是常有的事儿。 我自己就写过好几次,身边也有同行这么玩。你想啊,小说家最熟悉的素材是什么?那不就是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感受嘛!平日里最爱干的事,比如“捧着一杯热茶,看着窗外的落叶”,或者“在嘈杂.............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人性中最复杂、最深刻的部分,答案是:是的,真的会有人不爱自己的孩子。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它背后牵扯着极其复杂的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当我们说“不爱”,这本身也需要被细致地解读。它可能不是全然的仇恨或漠视,而是缺乏那种社会普遍期望的、充满无条件的爱、牺牲和满足感。.............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好,而且绝对不是杞人忧天。我认识不少人,真的就这么“裸考”着去考研了。说实话,刚开始听到的时候我也觉得挺神奇的,甚至有点儿不信。但在我身边,以及在一些考研论坛、社群里,确实能看到这样的身影,虽然比例不高,但绝对真实存在。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会选择“裸考”呢?我来给大家掰扯掰扯,尽量说得细致.............
  • 回答
    当然,我见过,甚至亲身经历过。在虚拟的世界里,人们的放下防备,更容易展露真实的一面,也更容易被同样热爱某件事的灵魂所吸引。一开始,你可能只是因为同一个游戏而有了交集。也许是在某个高难度的副本里,你们不谋而合地选择了相同的战术,或者在一次激烈的对战中,对方精准的操作和冷静的判断让你眼前一亮。这种“哇,.............
  • 回答
    说实话,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不是我,是我一个关系特别铁的发小,咱们姑且叫他小张吧。小张这人吧,不算特别抠门,但也不是那种大手大脚花钱的类型。他平时生活挺朴实的,衣服也就那么几件换着穿,吃饭也多是自己在家做。唯一的爱好,大概就是偶尔买点新玩意儿,体验一下科技带来的便利。这次他要买平板,源头是工.............
  • 回答
    这问题问得太实在了,几乎每个职场人心里都藏着或明或暗的答案。要说“真的会有人因不喜欢领导而辞职吗?”,我只能说,这简直是太普遍了,甚至可以说是职场离职原因里最常见,也最让人难以启齿的“隐形杀手”。你看啊,工作嘛,总会有不顺心的地方。项目难做,同事关系复杂,薪水不高,加班太多……这些都能忍,只要你还有.............
  • 回答
    格林对詹姆斯那记犯规,老实说,争议确实挺大。说实话,我身边也确实有人认为那不算“恶犯”。咱们不聊AI不AI的,就掰开了揉碎了说,看看为什么会有人这么想。首先,得把那会儿的情况捋一捋。当时比赛正是焦灼的时候,两队都想拿下胜利。詹姆斯持球往前冲,那个势头是很猛的。格林这时候正好在防守位置上,他上去就是一.............
  • 回答
    “你真的觉得你能懂我吗?”当这句话从嘴里说出来的时候,往往带着一丝试探,也藏着几分不确定。好像在问对方,也好像在问自己:我们之间,那扇叫做“理解”的门,真的能被推开吗?这是一个古老而又充满现实意义的问题。我们活在彼此的身边,分享空气,分享时间,分享着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世界。然而,在那些更为幽深的心灵.............
  • 回答
    当然会有人偷口红。而且,别以为这是什么稀奇事,实际上,这算得上是商店里最常见的盗窃行为之一了。尤其是像口红、香水、化妆品这些小巧精致、价值相对较高又容易携带的小件物品,特别容易成为一些人下手的目标。你想啊,一支口红,市面上的价格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品牌一多,选择就多了,有时候看中一支新款,觉得价格.............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棒的问题,它触及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困惑和渴望。答案是肯定的,当然会有人喜欢亚斯伯格综合征患者。而且,这种喜欢,往往是深刻而真实的,它并非基于表面的迎合,而是源自于对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欣赏与连接。想象一下,你遇到了一个亚斯伯格综合征的朋友。起初,你可能会觉得他有些“不一样”。他可能不太擅长解.............
  • 回答
    None.............
  • 回答
    “美利坚民族”这个概念,就像一碗色彩斑斓的大杂烩,里面融合了世界各地的食材,味道复杂而又独特。要说有没有人相信它是个“民族”,那答案是肯定的,只不过这个“信”的程度,以及对“民族”的定义,可能千差万别。想想看,从最初踏上这片土地的欧洲殖民者,到后来被强制带来的非洲奴隶,再到之后络绎不绝来自亚洲、拉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