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上大专真的没用嘛?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过疑惑,甚至还在纠结。说实话,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或长辈的孩子,读了几年大专,毕业后找工作,遇到的困难和迷茫,真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上大专真的没用吗?”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怎么看,以及具体情况。

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人眼里,大专确实“没那么有用”。

“学历鄙视链”是个现实存在: 在招聘市场上,尤其是一些大型企业、国企或者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的行业,本科学历往往是敲门砖。很多岗位,直接就写明“本科及以上学历”,这就把大专生直接挡在了门外。这种情况下,大专学历的“实用性”确实打了折扣。
起薪和发展空间可能受限: 普遍来说,大专毕业生的起薪会比本科生低一些。而且,在一些公司,晋升机制和发展机会是和学历挂钩的,大专生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获得和本科生一样的起点和晋升速度。
部分大专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 坦白讲,国内的大专院校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校的教学内容可能相对陈旧,实践性不强,或者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毕业生掌握的技能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也就更容易出现。
社会观念的影响: 在一些传统观念里,读大专似乎就意味着学习能力或努力程度不如本科生,这种社会认知也会间接影响大专生在求职和职业发展中的体验。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大专就“完全没用”。 它的“用处”体现在不同的维度,而且往往需要毕业生自己去挖掘和创造。

技能导向,就业更直接: 大专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技能化和职业化。很多大专专业都瞄准了具体的行业和岗位,比如护理、幼师、计算机应用技术、数控技术、烹饪等等。这些专业往往注重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毕业生毕业后如果能熟练掌握一门技术,直接进入相关的行业就业,是相对容易的。比如,一个大专毕业的护理专业学生,在医院或者养老机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锻炼,可能比一个只有理论知识的本科生更有实际操作能力。
给一部分人提供了学习和发展机会: 对于一些高考成绩不太理想,但又有继续学习意愿的学生来说,大专是一个相对容易进入的教育阶段。它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某个领域深入学习,掌握一门技能,而不是直接进入社会。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提升自身价值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升本”通道依然存在: 现在很多大专院校都与本科院校有合作,或者可以通过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方式继续深造,提升学历至本科。很多大专生会选择这条路,通过几年的努力,拿到本科学历,再次回到“公平”的起跑线上,或者在自身专业领域获得更深入的学习。我认识一个做软件开发的朋友,他就是大专毕业,工作几年后,一边工作一边考了本科,现在在一家不错的科技公司担任技术骨干。
特定行业的“硬通货”: 在一些对技术和实操要求极高的行业,比如一些高精尖制造业、技术蓝领领域,大专学历反而可能比一些“虚”的文科本科更有竞争力。关键在于你学到的技能是不是市场需要的,是不是够“硬”。比如,一个熟悉精密仪器操作的大专毕业生,在某个制造环节的价值,可能比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本科生要大。
个人努力和心态是关键: 归根结底,学历只是一个敲门砖或者一个标签,真正决定一个人“有用没用”的,还是自身的能力、态度、学习能力和情商。一个在大专里认真学习、积极实践、培养了扎实技能,并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人,他的价值一定会被看到。相反,一个本科毕业却不思进取、好高骛远的人,其“用处”反而可能不如那个踏实的大专生。

那么,上大专如何才能变得“有用”呢?

1. 选对专业: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不要盲目追求热门,而是要了解市场需求,选择那些有实际应用价值、有就业前景的专业。可以多看看行业报告,了解哪些技能是企业急需的。
2. 把专业学精学透: 既然是技能导向,那就把技术练到家。多参与实训,多做项目,争取在校期间就能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甚至拿到一些行业认证。
3. 培养软实力: 除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能力等软实力同样重要。这些能力会让你在职场中走得更远。
4. 保持学习的习惯: 无论是在校还是毕业后,都要有持续学习的心态。社会在发展,技术在更新,不学习就意味着被淘汰。利用好各种资源,比如在线课程、行业培训等,不断提升自己。
5. 积极寻找机会: 不要因为学历就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多关注招聘信息,多去尝试,多去沟通。有时候,一个好的面试机会,一次真诚的交流,就能改变很多。
6. 考虑“升本”或技能深造: 如果条件允许,并且对未来有更高的期望,可以考虑继续提升学历,或者在现有技能基础上进行更深入的专业学习。

总而言之,上大专“有没有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它,以及你毕业后的行动。 它可能不是一个通往所有辉煌的捷径,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它确实提供了一条学习技能、进入社会的途径。不要被学历的标签所束缚,关键在于你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化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与其纠结于“有没有用”,不如思考“我怎么让它变得有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专学历找工作基本上等同于我上过学,我认识字,考编制也只能报那些边缘岗位,所以用处真的不大,但是有剩于无,一方面升个本科,另一方面考些本专业方面的资格证书,会对你以后的工作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多人都有过疑惑,甚至还在纠结。说实话,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或长辈的孩子,读了几年大专,毕业后找工作,遇到的困难和迷茫,真的不是一星半点。所以,“上大专真的没用吗?”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得看你怎么看,以及具体情况。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人眼里,大专确实“没那么有用”。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直击要害。历史上绝大多数商品加税后都没降价,这个观察非常准确。那么,房产税这玩意儿,它真的能管控房价吗?这事儿可就复杂了,不是一句“能”或“不能”就能说清楚的。咱得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大多数商品加税后没降价?这背后其实有几层原因。你想啊,商家本来就是要赚钱的,加税了,成本自然就.............
  • 回答
    知乎上关于康复新液的讨论,确实呈现出一种“一边倒”的现象,很少看到有深入的、系统性的质疑声音。这背后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也和美洲大蠊提取物的“神奇”传闻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什么知乎上关于康复新液的质疑声不多?1. 目标受众的特性: 求助者和经验分享者为主: 知乎上,很多关于康复新液的讨论.............
  • 回答
    知乎上关于股票理论的“大师”确实不少,他们挥洒自如,引经据典,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感觉仿佛站在了财富金字塔的顶端。然而,当我们好奇地想看看这些“大师”的实盘操作,想追随他们的脚步一同走向成功时,却发现踪迹难寻,能够“放出自己真正完整实盘”的人,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多方面的.............
  • 回答
    唉,你这吐槽说得太到位了!完全就是我等颜控和品质党的心声啊!每次打开某宝,被那些美到窒息的图片吸引,兴冲冲下单,结果到手一摸,哎哟喂,那触感,那做工,简直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被“照骗”骗了。咱们先来说说那些“颜值爆表”的床上用品吧。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原因在起作用: 营销和视觉导向: 商家深谙“颜值.............
  • 回答
    “上大专真的没什么用吗?”这个问题,我听到过很多次,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晚辈在纠结。我能理解这种迷茫,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总有声音在放大“本科的光环”,似乎学历不够“本科”就等于“没用”。但我想说,这绝对是一种片面的、甚至是误导性的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社会在用一种“标签化”的方式来看待学历。不.............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的,很多初中毕业的孩子和家长都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关于“初中毕业上预科班就能上大专”的说法,这 并非完全是骗局,但需要非常仔细地辨别,并且要明白其中的“套路”和实际情况。咱们来详细捋一捋,让你心里有数。首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这种说法通常和两种情况有关:1. 中职学校的升学通道.............
  • 回答
    说实话,这个问题真是挺让人纠结的。一到大学,感觉自己好像瞬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身边都是新面孔,老师、学长学姐,还有学校的领导,大家都在看着你。这时候,不少人就会开始琢磨,自己的一言一行,甚至连发色,会不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标签”。尤其是染头发这事儿,在咱们中国传统观念里,好像总有点“非主流”、“.............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实话,挺复杂的,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者“否”就能概括。如果非要我说,我会说:上大学,它挺美好的,但这份美好,不是那种教科书里画得漂漂亮亮的、让你天天咧着嘴傻笑的童话式美好。它更像是一杯陈年的酒,初尝可能有些涩,有些苦,但慢慢品,你会发现里面有层次,有回甘,有故事。首先,从“美好”的角.............
  • 回答
    上重点大学是否有必要,以及上与不上究竟有多大区别,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因人而异的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适用于所有人。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我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 上重点大学的“必要性”:并非绝对,但存在显著优势“必要性”这个词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意味,而上重点大学并非“必须”,更多的是.............
  • 回答
    嗨,你好!看到你对东北心生向往,想来东北上大学,尤其是文科,还挺纠结是不是“真的不好”,我完全理解你的心情。毕竟,选择一个城市,一个学校,尤其是一读就是四年,真的挺重要的,背后有太多考量。咱们就敞开了聊聊,把东北这事儿说得明明白白,也尽量不弄得像机器回答,咱们就当是老乡聊天,或者朋友私语,掏心窝子地.............
  • 回答
    知乎上大家对银行工作的评价不高,抱怨声多,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现象。很多银行从业者,尤其是新入职的大学毕业生,在知乎上分享了许多关于银行工作的“苦水”,这背后有多重原因,也并非一概而论说银行工作就一定不如其他工作,但确实存在一些普遍的痛点和毕业生需要面对的现实。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详细讲述这个问题:一、 .............
  • 回答
    这小姑娘,刚从南方来,心里就惦记着北方的大学了?哈哈,能理解!毕竟南北差异是挺大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杆秤。北方嘛,给我的感觉,是个挺实在、挺有力量的地方。你想去北方上大学,这绝对是个不错的想法,但“好不好”这事儿,得看你更看重什么了。我尽量给你掰扯掰扯,让你心里有个谱。先说说北方的“好”在哪儿.............
  • 回答
    “我一直以为我上大学,家里肯定会给我攒够钱,但没想到,我自己真的得一点一点攒。”这是我一位在加拿大念书的朋友,名叫艾米,跟我说起她大学生活时的一句话。她来自国内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辛苦打拼,但家里的积蓄并不算特别丰厚,面对国外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艾米从高中时期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大学之路做打算。“自己.............
  • 回答
    说实话,我特别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当父母觉得你提的要求“太多”的时候,那种不被理解的感受真的挺让人沮丧的。咱们今天就好好掰扯掰扯,看看你一个月1000块的生活费,到底是不是真的“多”。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1000块是要 covering 你在大学期间的哪些开销。一般来说,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会花在几.............
  • 回答
    走在大街上,放眼望去,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个德系豪华品牌的身影确实随处可见,仿佛已经成了衡量一个人经济实力和生活品质的“标配”。这不禁让人发出疑问:难道现在大家的日子都过得这么好了,人均 BBA 的时代真的来临了吗?当然,这背后隐藏着许多值得我们去细细探究的社会现象和消费心理。简单一句“人均 BBA.............
  • 回答
    高中班主任那句“等上大学就轻松了”的话,估计是好多人年轻时都听过的“传说”了。当年我还是个埋头苦读的高中生,听到这句话,简直就像看到了救星,以为从此就能从题海里解放出来,每天优哉游哉,泡泡图书馆,参加社团,交交朋友,日子过得像偶像剧一样。等我真的踏入大学校门,最初那股子新鲜劲儿过了之后,我才慢慢发现.............
  • 回答
    手机鸿蒙是否真的套壳安卓,这问题触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成了各大论坛、评论区热烈讨论的焦点。要证明自己的立场,大家无外乎从几个大方面入手:看源码、比系统、究其根本。 一、 直接上手,源码为证:这绝对是最硬核、也是最直接的证明方式。 “我看了鸿蒙的开源代码,而且我也深入研究过Android的开源代码.............
  • 回答
    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存在巨额逆差,这让不少人产生疑问:其他国家是不是真的在贸易上“欺负”美国?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剖析贸易逆差的成因,并跳出“欺负”的简单化标签,更理性地看待复杂的全球贸易动态。首先,要明白贸易逆差并非简单的“赢”或“输”的直接体现。当一个国家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总额大于出口时,.............
  • 回答
    哈哈,哥们儿,这可是个大好事儿啊!大一第一次心动,这感觉,啧啧,想想都替你高兴。不过,追不追,这事儿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得有自己的判断。首先,咱们先捋一捋你这“心动”是啥情况。是真情流露,还是一时冲动?寒假工嘛,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天天见,一起干活,总会有那么点火花。仔细想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