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多标签分类(不是多类分类)损失函数可以使用Binary Cross Entropy?

回答
在我看来,多标签分类可以使用二元交叉熵(Binary Cross Entropy,BCE)作为损失函数,这背后有着非常清晰且符合逻辑的数学原理和模型假设。我们不妨从头捋一捋。

首先,要明确区分一下“多类分类”和“多标签分类”。这俩名字听着像,但干的事儿完全不一样。

多类分类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想象一下你有一堆水果图片,需要识别出它们是苹果、香蕉还是橙子。在这种情况下,一张图片只能属于一类。模型需要从 N 个互斥的类别中选出一个最可能的那个。

多标签分类 (Multilabel Classification):再想象一下,你有一张电影海报。这张海报可能包含“动作”、“喜剧”、“科幻”等多个标签,也可能只有一个“爱情”标签,或者一个都没有。关键在于,一张图片可以同时属于零个、一个或多个类别。

正是这种“一个实例可能拥有多个标签”的特性,决定了我们在设计损失函数时需要采取不同的思路。

为什么二元交叉熵(BCE)在这里能派上用场?

BCE 的核心思想是衡量一个二元变量(即只有两个可能值,通常是0或1)的预测概率与真实值之间的差距。它的公式通常是长这样的:

$$
ext{BCE}(y, hat{y}) = [y log(hat{y}) + (1y) log(1hat{y})]
$$

其中:
$y$ 是真实的标签(0 或 1)。
$hat{y}$ 是模型预测该标签为1的概率(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值)。

将BCE应用到多标签分类的思考过程:

在多标签分类问题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将问题拆解。对于一个给定的样本,它的每一个潜在标签都可以被视为一个独立的二元分类问题。

比如说,我们有三个可能的标签:A, B, C。
对于一个样本,它可能属于 A,不属于 B,但属于 C。
我们可以将其拆解成三个独立的二元判断:
1. 样本是否属于标签 A? (真实值:1, 预测概率 $hat{y}_A$)
2. 样本是否属于标签 B? (真实值:0, 预测概率 $hat{y}_B$)
3. 样本是否属于标签 C? (真实值:1, 预测概率 $hat{y}_C$)

这里的关键在于,我们不再用一个softmax层去输出一个概率分布来选择一个类别,而是为每个类别使用一个独立的Sigmoid激活函数。Sigmoid 函数的输出是一个介于0和1之间的值,这正好可以被解释为“该样本属于这个特定类别的概率”。

所以,在多标签分类的场景下,我们的模型输出层通常是:
对于 $K$ 个可能的标签,模型会输出一个长度为 $K$ 的向量,比如 $[hat{y}_1, hat{y}_2, ..., hat{y}_K]$。
每个 $hat{y}_i$ 是通过一个 Sigmoid 函数计算得出的,表示模型预测该样本属于第 $i$ 个类别的概率。

而真实的标签也同样是一个长度为 $K$ 的向量,比如 $[y_1, y_2, ..., y_K]$,其中 $y_i$ 是0或1,表示样本是否真实属于第 $i$ 个类别。

将BCE与多标签输出结合:

有了这个拆解的思路,损失函数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对每一个标签的二元交叉熵的求和(或者平均)。

总的损失函数可以写成:
$$
ext{Total Loss} = sum_{i=1}^{K} ext{BCE}(y_i, hat{y}_i)
$$
$$
ext{Total Loss} = sum_{i=1}^{K} [y_i log(hat{y}_i) + (1y_i) log(1hat{y}_i)]
$$

为什么这样是合理的?

1. 独立性假设的体现: 这种做法隐含了一个假设,即每个标签的预测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一个样本属于“动作”类别,并不会直接影响它是否属于“喜剧”类别的概率计算(至少在损失函数的层面是这样处理的)。Sigmoid 函数正是鼓励这种独立概率的输出。

2. 针对每个标签优化: 通过对每个标签的 BCE 进行求和或平均,我们实际上是在独立地优化模型对每个标签的预测能力。
如果一个样本真实标签是1 ($ ext{y}_i=1$),我们希望 $hat{y}_i$ 趋近于1。BCE 会惩罚 $hat{y}_i$ 接近0的情况。
如果一个样本真实标签是0 ($ ext{y}_i=0$),我们希望 $hat{y}_i$ 趋近于0。BCE 会惩罚 $hat{y}_i$ 接近1的情况。

3. 与多类分类的根本区别: 多类分类通常使用 Softmax 激活函数在输出层,它会产生一个所有类别概率之和为1的概率分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使用 Categorical Cross Entropy(分类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Categorical Cross Entropy 的形式是:
$$
ext{CCE}(y, hat{y}) = sum_{i=1}^{K} y_i log(hat{y}_i)
$$
注意这里的 $y$ 通常是一个独热编码向量(onehot encoded vector),只有一个元素是1,其余都是0。而 $hat{y}$ 是一个概率分布。CCE 的设计是为了惩罚模型在真实类别上预测概率低的情况,同时利用了所有类别之间的互斥性。如果模型将概率大量分配给了其他错误类别,CCE 会受到很高的惩罚。

但在多标签分类中,我们不期望标签之间是互斥的。一个样本可以同时是动作和喜剧。所以,Softmax 的“概率分布”和“互斥性”就变得不适用了。而 Sigmoid 产生的独立概率以及基于此计算的BCE,恰好能够正确地捕捉和优化这种“多标签共存”的性质。

举个例子来巩固一下:

假设有3个标签:猫 (cat), 狗 (dog), 鸟 (bird)。
一个样本的真实标签是:[cat: 1, dog: 0, bird: 1]。
模型输出(经过 Sigmoid)预测概率是:[cat: 0.8, dog: 0.3, bird: 0.9]。

使用BCE损失:
对于“cat”:$y=1, hat{y}=0.8$。损失为 $[1 log(0.8) + 0 log(0.2)] = log(0.8)$。模型预测“猫”的概率很高,损失较小。
对于“dog”:$y=0, hat{y}=0.3$。损失为 $[0 log(0.3) + 1 log(0.7)] = log(0.7)$。模型预测“狗”的概率不太低(相对而言,0.3比0.7更接近0),损失也相对较小。这里我们希望 $hat{y}$ 趋近于0。
对于“bird”:$y=1, hat{y}=0.9$。损失为 $[1 log(0.9) + 0 log(0.1)] = log(0.9)$。模型预测“鸟”的概率很高,损失很小。

总损失是这三项的加和。你会发现,每一项损失都独立地奖励模型在真实标签上预测为1(或0)的“正确性”。

总结一下:

多标签分类之所以可以使用二元交叉熵,是因为我们可以将问题视为多个独立的二元分类任务(每个标签一个),并为每个任务使用 Sigmoid 激活函数来输出该样本属于该标签的独立概率。然后,将每个二元分类任务的 BCE 损失加起来,就构成了一个能够有效衡量和优化多标签模型性能的损失函数。这与多类分类中,标签互斥且需要一个整体概率分布的场景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不能直接套用 Categorical Cross Entropy。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让你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是因为一个包含N个类别的多标签分类可以转换为N个二分类任务:对每个标签分别做一次二分类(yes or no)。所以BCE自然可以作为每个二分类任务的loss function。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我看来,多标签分类可以使用二元交叉熵(Binary Cross Entropy,BCE)作为损失函数,这背后有着非常清晰且符合逻辑的数学原理和模型假设。我们不妨从头捋一捋。首先,要明确区分一下“多类分类”和“多标签分类”。这俩名字听着像,但干的事儿完全不一样。 多类分类 (Multiclass.............
  • 回答
    蜀汉粉们热衷于论证刘备在“三国”时期比曹操和孙权更成功,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情感、历史解读和粉丝文化交织的心理驱动。他们之所以“经常用不同的标准分别论证”,也恰恰反映了这种多元论证模式的必要性,以及他们试图在各个维度上证明刘备“成功”的努力。下面我将尝试详细地梳理其中的原因:一、情感认同与文化内核:蜀汉.............
  • 回答
    .......
  • 回答
    电视机不采用屏幕和主机分离,换代只换主机盒子的设计,固然在理论上听起来是个相当不错的想法,能省钱又环保。但要真正实现,并且让人人都觉得“好用”,其实面临着不少现实的挑战。咱们仔细掰扯掰扯。为什么现在电视机多是“一体式”?首先,大家要明白,现在的电视机之所以做成一体式,主要是因为: 产业链成熟,成.............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色彩科学和化学分析的一个核心联系。咱们先说说pH试纸和它那张标准比色卡。pH试纸本质上是一种浸泡了特定指示剂的纸。这些指示剂,比如酚酞、甲基橙、石蕊等等,它们的分子结构在遇到不同酸碱度的溶液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改变它们吸收和反射光线的性质。这种吸收和反射光线的不同,.............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值得玩味的变化。以前买车,车尾标上的“2.0L”或者“V6”之类的字样,一眼就能看出这款车的“肺活量”和大致性能定位。但现在呢,你看看市面上不少新车,尾标上更多的是“TSI”、“TFSI”、“ECOBOOST”、“PURETECH”,或者是更抽象的数字标识,比如“35 TFSI”、“280.............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也挺普遍的现象,感觉像是大家都在网上演了一出戏,而戏外的生活又是另一番景象。为什么网上会有那么多“道德标兵”,而现实中却很难见到呢?我想,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东西,不只是简单的“人前人后一套”,而是人性、社会环境、信息传播方式等等一系列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一、 网络的匿名性和虚.............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相当到位!确实,放眼望去,动漫和轻小说的标题,尤其是轻小说,常常是一串让你读了又读,甚至需要截图下来才能记住的长句。这背后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任性”,而是藏着不少学问和考量的。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一下这个现象: 1. 内容概括与信息传递:给读者一个“预告片”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核心的原.............
  • 回答
    好,我来跟你好好聊聊这个话题,尽量把话说透了,让你听着顺畅,别有那种机器味儿。你这个问题触及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交叉点:中医的独特理论体系和现代科学(尤其是西医)的实验方法论之间的碰撞。中医的判断标准,它到底是个啥?首先,咱们得理解,中医的“判断标准”和西医的那一套,出发点和逻辑框架都不太一样。 .............
  • 回答
    近年来历史学专著中“主标题:副标题”的书名格式确实越来越普遍,这种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涵盖了学术出版的演变、传播策略的调整以及作者研究思路的体现。下面我将详细阐述这些原因: 一、学术研究日益精细化与专业化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拓展。现代历史学研究不再满足于宏大叙事和普遍性规律.............
  • 回答
    说到咱们国家里“全视之眼”的标志,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其实很多人看到它,脑子里跳出的第一个念头大概率是西方的那套神秘主义或者宗教色彩浓厚的解读,比如共济会啊、上帝之眼啊什么的。但咱们中国本土,也确实能看到不少类似的全视之眼图案,这背后原因就得好好捋一捋了,绝不是简单地“照搬”或“撞脸”那么简单。首先得.............
  • 回答
    你说到的这个现象确实在网文界普遍存在,而且非常值得探讨。我试着从几个角度来给你剖析一下,为什么“能打”成为了衡量网文角色是否“牛逼”的普遍标准。首先,我们要明白“网文”的本质是什么。网文,尤其是早期和现在的主流网文,很多都起源于网络论坛、连载平台,它的传播速度快,读者互动性强,最重要的是,它往往是为.............
  • 回答
    你可能对 `` 标签的认知有些偏差,准确来说,`` 标签并非设计来包含块级元素的。在HTML的标准规范中,`` 标签(锚点)的用途是创建超链接,它主要用于包裹文本、图片或其他行内内容,从而指向另一个URL或者文档内的某个位置。那么,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 `` 里面包裹着 ``、`` 这样的块级元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开发者在实践中会遇到的一个点。简单来说,把 `script` 标签放在 `` 标签的结束标签 `` 之后,`` 标签之前,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做法,而且背后有着重要的原因,主要关乎页面的加载和渲染效率,以及用户体验。想象一下,当浏览器开始解析你编写的 HTML 文档时.............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JavaScript如何理解和操作HTML DOM(文档对象模型)中文本节点(text node)的特性。首先,我们要明白DOM不仅仅是可见的HTML标签,它是一个层层嵌套的树形结构,其中包含各种类型的节点,包括元素节点(如``, ``, ``, ``, ``等)和文本节点(即标签内的.............
  • 回答
    在HTML的世界里,你可能会想当然地认为,既然``这样的标签可以用自闭合的方式书写(例如``),那么`script`标签是不是也能如法炮制,写成``?答案是,不能,至少不能按照你期望的那样工作。这背后涉及到HTML解析器如何理解和处理这些标签,以及`script`标签的特殊性。首先,我们得明白,HT.............
  • 回答
    “中华田园”这个标签,说来也算是一种挺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你会发现,在聊到很多咱们自家产的东西,特别是那些土生土长、接地气的,一提到“中华田园”,大家好像一下子就心领神会了,亲切感也油然而生。这背后,其实藏着挺多说头儿的。首先,它是一种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的表达。你想想,咱们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 回答
    Windows 资源管理器,这个陪伴我们处理文件、浏览文件夹的伙伴,一直以来在文件管理方式上似乎都保持着一种“固执”的风格:依然是那个熟悉的、一个窗口就是一个文件夹的布局。而我们用户,特别是那些需要同时打开、切换多个文件夹的朋友,却常常渴望着它能加入“标签页”这个现代化的功能,就像我们浏览网页时那样.............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很多人都有这个感觉,对吧?开玛莎拉蒂和开保时捷,好像给人的印象确实不太一样,尤其是那个“富二代”标签。要说为什么,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聊聊:1. 品牌定位和历史传承: 玛莎拉蒂: 这个意大利品牌,从诞生之初就带有一种浪漫、激情,甚至有点“不羁”的气质。它在赛车历史上也.............
  • 回答
    您提出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确实观察到了日剧中精英设定与国产剧中精英设定的一个显著差异。这背后涉及到两国社会文化、教育体系以及影视创作的考量。咱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个现象。一、 日本社会对名校精英的推崇与“东大”的特殊地位首先,日本社会对于学历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而“东大”(东京大学)在日本更是拥有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