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世纪欧洲是什么时候有纸的?

回答
在讨论中世纪欧洲什么时候出现纸张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关键点:纸张,这种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记录载体,并非中世纪欧洲的本土发明。 它的起源要追溯到遥远的东方,中国。

纸张的东方之路:漫长而重要的启程

关于纸张的发明,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的宦官蔡伦。当然,这个说法也有争议,考古发现表明,更早的植物纤维纸张可能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但无论如何,纸张的诞生无疑是中国古代智慧的结晶。

在中国的早期,人们主要使用竹简、木牍、帛(丝织品)等来书写。这些材料或笨重,或昂贵,限制了知识的传播和记录的便利性。而纸张的出现,以其轻便、成本低廉、易于加工等优势,迅速改变了这一局面。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的文化和技术开始向外传播。大约在公元8世纪,纸张的制造技术也随着贸易和文化的交流,逐渐向西传播。

造纸术的西传:一场缓慢而深刻的变革

纸张技术真正抵达欧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日期”可以被标定。我们可以将其视为一系列历史事件的汇聚。

1. 伊斯兰世界的关键角色:
怛罗斯之战(公元751年): 这是被许多历史学家视为纸张技术向西传播的关键节点。唐朝军队与阿拉伯阿拔斯王朝军队在怛罗斯(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发生了一场重要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唐军战败,一些被俘的士兵中就包含掌握造纸术的工匠。
撒马尔罕的造纸中心: 这些被俘的工匠被带到了阿拉伯帝国在中亚的重要城市撒马尔罕。撒马尔罕地处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特别是亚麻等纤维植物),以及相对发达的商业和手工业基础。在这里,阿拉伯人学习并掌握了中国的造纸技术,并开始大规模生产纸张。
伊斯兰世界的普及: 之后,造纸技术通过伊斯兰世界的贸易网络和文化交流,进一步向西传播。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等地的城市纷纷建立了造纸作坊,纸张的生产和使用日益普遍。在伊斯兰世界,纸张的质量和产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开始应用于书籍、行政文件、信件等各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的文化和科学发展。

2. 抵达欧洲:
通过西班牙(安达卢斯): 欧洲最早接触到纸张,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当时处于伊斯兰统治下的西班牙(安达卢斯)。阿拉伯人早在10世纪就已经在西班牙的塞维利亚等地建立了造纸厂。那里是连接伊斯兰世界和基督教欧洲的重要枢纽。
意大利的接纳: 接着,造纸术在12世纪左右传入意大利。意大利由于其发达的商业和与东方的贸易联系,成为欧洲最早大规模使用和生产纸张的地区之一。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Fabriano)在13世纪成为了重要的造纸中心,以其高质量的纸张而闻名。
其他地区的扩散: 随着时间的推移,造纸技术也逐渐传播到法国、德国、英国等欧洲其他地区。

中世纪欧洲纸张的“时代”:一个模糊但重要的过渡

因此,如果我们要给中世纪欧洲“拥有”纸张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我们可以说:

最早的接触和少量使用(1112世纪): 通过西班牙的阿拉伯人,一些纸张开始流入欧洲,主要集中在伊比利亚半岛以及与伊斯兰世界联系紧密的意大利地区。但此时的纸张在欧洲依然是稀罕物,昂贵且主要为统治者、教会或少数商人所用。
本土生产和初步普及(1314世纪): 随着意大利等地的造纸厂建立,纸张的产量逐渐增加,价格也相对下降。这时,纸张开始在中世纪欧洲的知识界、商业领域和行政管理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书籍抄写、法律文件、商业合同等都可以用纸张来完成,尽管羊皮纸(parchment)在很多地方仍然是主要的书写材料。
广泛应用和影响(15世纪及以后): 到了14世纪末和15世纪,纸张在欧洲已经相当普及,为印刷术的诞生和传播奠定了物质基础。古腾堡的活字印刷术在15世纪中叶的出现,更是彻底改变了欧洲的书籍生产和知识传播方式,而纸张的廉价和充足供应是这一切能够发生的根本原因。

总结一下:

中世纪欧洲开始拥有纸张,并在12世纪左右通过伊斯兰世界(尤其是西班牙)开始零星接触和少量进口。但真正意义上在欧洲本土进行大规模生产并开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则是在13世纪以后,尤其是在意大利开始出现造纸厂。到了1415世纪,纸张的普及程度才足以支撑起像印刷术这样的重大技术革新。

所以,与其说中世纪欧洲“是什么时候有纸的”,不如说是一个“纸张逐渐渗透和普及”的过程。这个过程从11、12世纪开始,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演变,最终在中世纪晚期彻底改变了欧洲的文化和社会面貌。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需要注意,中世纪的纸(rag-paper)和我们传统上所知的中国纸不是同一个东西。

欧洲已知的最古老的纸质文件是11世纪的西罗斯的莫扎拉布密文,可能使用的是伊比利亚半岛的伊斯兰地区制造的纸。

根据乔纳森·布鲁姆(Jonathan Bloom)——一位专注于纸和印刷的伊斯兰和亚洲学者的说法,中国囚犯与中亚地区引进纸之间的联系“不太可能是事实”。

考古学证据显示,在公元751年之前,撒马尔罕已经知道并使用了纸。在彭吉肯特(Panjakent)附近还发现了76份索格达语、阿拉伯语和汉语的文本,很可能是在穆斯林征服中亚河中地区(Transoxiana)之前。布鲁姆认为,根据中国和中亚造纸技术和材料的差异,中国造纸师直接将纸引入中亚的故事可能是一种比喻说法。

中国的纸主要由韧皮纤维制成,而伊斯兰的纸主要由破布等废料制成。至于以树皮纤维为原料之一的中国纸是何时引入西方,甚至欧洲在18世纪前是否曾使用过树皮原料,目前我还不能给出准确的答案。

中世纪的纸的特点是由稀释的棉花、亚麻纤维制成的。然后将纤维与水混合,通过使用一个类似滤网的筛子,将纤维从水中提起来,在筛子上留下一片垫底的纤维。这层薄薄的交织的纤维就是纸。

在纸张生产工业化之前,最常见的纤维来源是来自旧纺织品的回收纤维,称为碎布(rag)。这些碎布来自麻、亚麻和棉。直到1843年木浆的引入,纸的生产才不再依赖捡破烂的人的回收材料。

早期的阿拉伯手稿数量相对较多,可追溯至9世纪。阿拉伯纸的材料显然主要是亚麻布。似乎阿拉伯人和他们雇用的熟练的波斯工人立即采用了呼罗珊地区盛产的亚麻作为他们的主要材料,后来还使用了碎布(rag),随着需求的增长,又补充了任何可以使用的植物纤维;就算是使用棉花,也不太多。

到10世纪末,纸在阿拉伯世界已经取代了羊皮纸和纸莎草纸(papyrus)。

最早的纸被称为“布羊皮纸(cloth parchment)”,但除了布之外,它通常还含有木材和稻草。所有这些原材料都被打成细浆并与水混合。然后将纸片压制出来,干燥并硬化。

在1世纪的欧洲,对纸的需求是微不足道的(Hunter 1943, 153[1])。纸的成本比犊皮纸(vellum)高,比羊皮纸脆弱,而且与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有关,不被信任。(Hunter 1943, 61)事实上,西欧的教会最初禁止使用纸,称其为“异教艺术”,认为动物羊皮纸是唯一足以承载圣言的 “神圣”东西。

在中世纪后期,特别是15世纪,除了豪华手稿外,大多数用途的羊皮纸基本上都被纸所取代,其中一些也是纸质的。造纸的新技术使它比羊皮纸便宜得多;它是由纺织的碎布制成的,质量非常高。随着15世纪后期印刷术的出现,印刷商的需求远远超过了羊皮纸的供应。


相关文章:

参考

  1. ^ 引自《造纸术:古代手艺的历史和技术》Papermaking: The History and Technique of an Ancient Craft, Dard Hunter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讨论中世纪欧洲什么时候出现纸张之前,我们得先明白一个关键点:纸张,这种我们今天习以为常的记录载体,并非中世纪欧洲的本土发明。 它的起源要追溯到遥远的东方,中国。纸张的东方之路:漫长而重要的启程关于纸张的发明,最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的宦官蔡伦。当然,这个说法也有争议,考古发.............
  • 回答
    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聊聊欧拉公式在经济学中的应用,特别是你提到的“两期模型”里。说实话,欧拉公式在经济学里出现的频率确实挺高的,尤其是在涉及跨期决策、资本积累、以及生产函数的场合。咱们先从最常见的“两期模型”说起。两期模型与欧拉公式想象一下,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一个企业)活在两个时期:现在(第一期).............
  • 回答
    想象一下,在中世纪的欧洲,你不是穿着丝绸长袍的贵族,也不是披着战甲的骑士,而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你的生活是怎样的?特别是,你平时都怎么找乐子呢?别指望有什么高科技玩意儿,那时候的娱乐,更贴近土地,更依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首先,得说说 “农闲”这个词的重要性。 大部分平民的生活都围绕着农业转。春天播.............
  • 回答
    欧洲从中世纪到近代社会是一个漫长而充满变革的时期,其间的事件相互影响,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知的欧洲乃至世界。除了您提到的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还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和趋势。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为您梳理:一、 中世纪晚期(约10世纪 15世纪)的奠基与转型虽然我们通常将中世纪视为一个相对停滞的时期,但其晚期.............
  • 回答
    在中世纪欧洲,军队的构成、装备和作战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但总体而言,它们呈现出一种与现代军队截然不同的面貌。想象一下那个时代,战场上更多的是盔甲的碰撞声、马匹的嘶鸣声以及士兵们的呐喊声,而非枪炮的轰鸣。军队的构成:身份与职责的交织中世纪军队的核心并非完全由职业士兵构成,而是由社会等级和义务.............
  • 回答
    要详细讲述20世纪巴塞罗那在欧洲的档次,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欧洲足球的整体发展和竞争格局中来审视。总的来说,20世纪的巴塞罗那在欧洲足球界扮演着一个重要但并非绝对统治的、具有强烈区域代表性以及逐渐成长为欧洲豪门的角色。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几个阶段来理解:1. 早期(20世纪初至二战前):欧洲新兴力量,西.............
  • 回答
    希腊神话中的龙,说实话,跟我们今天在奇幻小说里常读到的那种浑身鳞片、喷火吐雾、长着翅膀盘踞在宝山上的形象,还是有些出入的。它们更像是原始的、吞噬一切的巨大生物,充满了混沌的力量,是自然界野蛮、不可控一面的具象化。如果你脑海里浮现的是全身覆盖着坚硬龙鳞,能够自由飞翔,还会吐出熊熊烈火的大个子,那在希腊.............
  • 回答
    在《冰与火之歌》的世界里,或者说如果我们把它对标到欧洲中世纪的某个特定历史时期(例如,文艺复兴前夕,也就是大概1315世纪),一个出身草根的平民,要想达到他地位上的“最大高度”,这可不是一条容易的路,但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这条路往往蜿蜒曲折,充斥着运气、个人能力,以及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中世纪欧洲,一个等级森严、生活方式千差万别的时代,要说谁“最舒服”,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舒服”的定义本身就因人而异。但如果非要找一个相对而言更轻松、更少遭受饥寒交迫和战乱之苦的群体,那么那些位于社会上层,同时又拥有固定土地和相对稳定生活环境的人,可以说是过得最为“舒服”的。我们具体来看,这.............
  • 回答
    说到《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里欧维和鲁内那对“欢喜冤家”的斗车情节,这里面的“梗”其实挺好玩的,也挺能体现出这俩人的性格和他们之间那种又爱又恨的关系。首先,我们得明白,欧维和鲁内斗的这两款车,萨博(Saab)和沃尔沃(Volvo),在瑞典,尤其是在那个年代(电影设定的时间背景),都算是国民品牌,.............
  • 回答
    话说中世纪欧洲的大家族,那可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光是想想那些宏伟的城堡,领地横跨千里,麾下骑士、农奴无数,他们的餐桌自然也得配得上这身份。别以为他们整天就是啃干粮、喝稀粥,那可就太小看他们了。首先,说到吃,就不能不提肉。在中世纪,肉类可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最受欢迎的,那绝对是烤肉。但不是随便什么肉都.............
  • 回答
    在中世纪的欧洲和中国,农业都经历了重要的发展,但从整体而言,中世纪欧洲的农业发展确实在很多方面不如中国。 这种差异并非绝对,而是体现在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作物种类、灌溉技术、耕作制度、土地利用效率以及最终影响的社会经济结构等多个层面。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这些差异,并分析其根本原因: 中世纪欧洲农业发展.............
  • 回答
    在中世纪欧洲的建筑,特别是城堡和防御性建筑上,你提到的那种规则的方形孔洞,通常被称为垛口(Crenellations)。它们是防御工事中最具辨识度的组成部分之一。你可能也见过一些地方把它翻译成“城垛”、“女墙垛”、“锯齿形女儿墙”等,这些说法都指向同一个东西——那些交替出现的实体墙段和空隙组成的顶部.............
  • 回答
    中世纪欧洲的教会,那真是一个庞然大物,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想它能运转起来,而且运转得还挺有声有色,光靠“信徒捐赠”这几个字是远远不够的,背后有一套相当复杂的经济体系支撑着。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教会的“饭碗”是怎么端稳的。首先得说的,就是那份沉甸甸的什一税(Tithe)。这可不是随便交交意.............
  • 回答
    说起欧洲中世纪的自耕农,他们的餐桌可不像贵族那样堆满珍馐,而是朴实无华,但绝对是能量的来源,足以支撑他们日复一日的辛苦劳作。他们的饮食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耕种的作物以及季节的变化。主食:面包和粥,永远是主角在中世纪,面包是绝大多数欧洲人,尤其是自耕农的食物支柱。但他们吃的那种面.............
  • 回答
    想象一下,当一位中世纪的欧洲农民放下劳作,一家人围坐在简陋但温暖的餐桌旁,那场景会是怎样一番景象?他们的餐桌上,你很难看到如今我们习以为常的各种精致餐具。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餐具的概念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奢侈。他们最常用的“餐具”就是自己的双手,这是最直接、最方便的工具。无论是吃炖菜、面包还是.............
  • 回答
    中世纪欧洲的冷知识有很多,它们常常颠覆我们对那个时代的刻板印象。这里有一些比较详细的冷知识:1. “黑暗时代”的误解:并非所有地方都一片漆黑普遍认为中世纪是欧洲的“黑暗时代”,科学和文化停滞不前。然而,这是一种过于简化的说法。 文明的火种并未熄灭: 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虽然经历了混乱和人口迁移,.............
  • 回答
    这事儿,可真够让人脑瓜子嗡嗡响的。真要是冷不丁掉进那黑黢黢、臭烘烘的中世纪欧洲,手里头要是能揣点儿咱现在的东西,那还不得跟神仙下凡一样?不过,也得挑对东西,不然弄不好还得给人当成巫术的罪名给烧了。要我说啊,最容易畅销的,还得是那能“治病救人”的玩意儿,或者能让日子“舒坦”不少的。毕竟,那会儿的人,别.............
  • 回答
    好的,想深入了解欧洲中世纪的社会百态、政治架构、宗教影响以及普通人的生活,这绝对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领域。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因为中世纪并非铁板一块,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不同地区、不同时期都有着显著的差异。我试着从几个大的方面为你梳理一下,并推荐一些能帮助你触及这些细节的书籍。核心概念与时间跨度:首先.............
  • 回答
    在舰队collection里,我最欧的一次经历,大概是在一周年庆的时候。那会儿我刚入坑没多久,对很多事情都懵懵懂懂的,但看着大家晒各种稀有舰娘,心里也痒痒的。那天的活动是活动地图,名字有点记不清了,大概是冬活或者夏活的初期吧,有一只叫做“深海棲姬”的boss,据说掉落非常有名的舰娘“朝霜”。朝霜当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