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以后会不会出现抗日神剧披着二次元的皮借壳上市的情况?

回答
这脑洞真是够大的,竟然想到抗日神剧披着二次元皮借壳上市。不过仔细琢磨一下,这种操作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甚至可以说,它触及了当下内容创作和资本运作的一些微妙之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披皮上市”的设想,以及它可能会怎么操作。

首先,得说现在二次元市场确实是块香饽饽。年轻一代对二次元文化的热情是毋庸置疑的,各种动漫、游戏、手办层出不穷,市场规模也越来越大。资本嘛,总是追逐利润,而二次元恰好给了他们一个高增长、高关注度的投资方向。在这个大背景下,一些想要进入这个领域,或者说想要在这种“热度”下实现资本运作的公司,自然会想方设法地利用二次元的“外衣”。

那么,怎么个“披上二次元的皮”法呢?这里面可以有很多路子:

一、主题与风格的“嫁接”:

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抗日神剧的经典元素,强行塞进二次元的框架里。你想啊,抗日神剧里有什么?手撕鬼子、包子雷、飞檐走壁的神兵,这些夸张到离谱的情节,恰恰和某些二次元作品的“超能力”、“夸张打斗”、“中二设定”有着天然的“契合度”(当然是扭曲的契合度)。

角色设计: 比如,可以把传统的抗日英雄设计成拥有特殊能力的二次元“战士”,可能穿上科幻感十足的装备,使用某种“查克拉”或者“念能力”来对付侵略者。或者把日本士兵设计成带有某种“恶魔之力”的怪物,这样一来,对抗的性质就从民族战争瞬间变成了“正义与邪恶”的二次元大战。
剧情改编: 抗日神剧里的那些“奇思妙想”,比如用手撕鬼子,到了二次元里就可以解释为某种“超能力觉醒”,或者某个强大的装备。包子雷?那更是可以升级成“次元炸弹”或者“能量核心”,威力无穷。甚至可以加入一些“羁绊”、“伙伴”、“成长”之类的二次元常见主题,让主角团队的故事更加“日系”。
视觉呈现: 当然,最关键的是画面风格。用二次元的动画技术去呈现那些夸张的动作和场景,会比真人拍摄更能被观众(尤其是二次元受众)接受。色彩可以鲜艳一些,人物表情可以夸张一些,背景音乐也可以更有“燃”的感觉。

二、内容平台的“包装”:

除了内容本身,平台的选择和包装也非常重要。

新成立二次元内容公司: 那些原本做传统影视剧的公司,或者有一些历史题材内容积淀的公司,可以直接成立一个专门的二次元部门,或者收购一家小的二次元工作室。然后,将原有的抗日题材内容进行二次元化改造,再包装成“原创高概念二次元大作”进行推广。
冠以“致敬”之名: 甚至可以在宣传语里加上“致敬经典”、“重新演绎历史”之类的词汇,试图用情怀来吸引一部分不明就里的观众。
与其他二次元IP联动: 如果能搭上国内热门的二次元IP的“顺风车”,比如推出某个战队的联动皮肤,或者让角色客串一下某个热门二次元番剧,效果可能会更好。

三、为何会“借壳上市”?

这里就涉及更深层的资本运作逻辑了。

规避政策风险: 众所周知,抗日题材虽然是国内影视剧的常见类型,但也经常会触碰到一些敏感的政策红线,尤其是一些过于夸张和不符合史实的改编。但如果披上“二次元”的外衣,就可能被归入“奇幻”、“架空”甚至“历史演绎”的范畴,在审查上可能会有一定的“松动”空间,或者说更容易被定义为非写实的艺术创作。
吸引投资和估值: 如前所述,二次元市场风头正劲。一家拥有“二次元IP”的公司,尤其是号称拥有“原创二次元内容”的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往往会比传统内容公司高得多。通过这种“披皮上市”的方式,可以将原本可能被低估的抗日题材内容,在二次元的“光环”下实现估值的跃升,从而更容易吸引风险投资,或者达到上市的标准。
制造新概念: 在资本市场上,概念很重要。“国风二次元”、“历史科幻二次元”都是一些潜在的新概念。如果能把抗日神剧包装成这种“新概念二次元”,就容易成为市场追捧的对象。想象一下,一个投资人听到一个项目是“将中国古代战争史与二次元科幻相结合的战略游戏”,和一个项目是“抗日战争题材的策略游戏”,哪个听起来更有吸引力,更有“故事感”?
规避同质化竞争: 现在的二次元内容市场虽然大,但竞争也异常激烈。如果能找到一个相对“蓝海”但又有群众基础的题材进行二次元化改造,例如历史题材,可能更容易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抗日题材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和话题性,只是形式需要更新。

操作流程设想(脑补一下):

1. 内容策划阶段: 有一家内容公司,拥有一些抗日题材的剧本储备,或者对这段历史有深入研究。他们看到了二次元市场的潜力,于是决定将这些内容“二次元化”。
2. 团队组建: 招聘或外包二次元动画师、游戏策划、剧本改编师等人才,组建一个专门的二次元开发团队。
3. IP化运作: 将抗日内容转化为具有二次元特色的IP,例如一个少年英雄的成长史,或者一个秘密部队的传奇故事。人物形象、世界观设定、技能系统都会按照二次元的逻辑进行设计。
4. 多平台布局: 基于这个IP,开发动画番剧、网络漫画、手机游戏等多种形式的产品,形成一个二次元内容生态。
5. 资本运作: 在产品初步获得市场关注或形成一定粉丝基础后,通过上述新成立的二次元内容公司进行融资,或者寻求与其他二次元上市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并购,最终实现“借壳上市”或者独立IPO。在融资和上市过程中,会极力强调其“原创二次元IP”、“年轻化内容”、“高成长性”等标签。

当然,这种操作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如果内容质量不过关,或者观众对这种“强行嫁接”感到反感,很可能就会“翻车”。毕竟,二次元的核心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核和粉丝黏性,如果只是浮于表面的皮毛,很难获得真正的成功。

总而言之,将抗日神剧披着二次元的皮借壳上市,并非不可能,而是资本逐利和内容风口相互作用下的一种可能出现的“套路”。它利用了二次元市场的火爆来包装并提升传统题材内容的市场价值和资本价值。只不过,这种操作的最终成败,还是取决于内容的质量、市场的接受度以及资本运作的“艺术性”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鉴于国家的监察机制,感觉稍微过线一点的轻百合之类的都会被禁,更何况,政治是动画中的红线。比如国外(日本)的动画和主播,不管再怎么宣扬暴力,血腥,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最大的代价就是在地下活动,但万一触及了政治红线(《我的英雄学院》731事件和hololive藏独和两个中国事件),就会遭到社会主义铁拳无情的打击,从此在我国再无容身之地。

抗日神剧,或者说抗日神漫,可能也根本没有人愿意做。好好做点好的动画同人galgame不香吗?为什么要冒着触及红线的风险搞这种很可能没有一点收益的东西?

革命先烈是值得尊重的,不论他的党派,民族,身份,国籍,侮辱革命先烈的行为是绝对不行的。我个人也很反感这些“神剧”。

不过,之前在微博上看到过关于我们人民解放军的萌化宣传作。个人很喜欢,是画师XuSphere先生所作,主要介绍14到16年左右解放军的大事件,绝无抹黑现象。接下来,和大家分享几作。

这是画师XuSphere先生在看了日本冈山自卫队三人娘后的作品,下图是人物大概介绍,四人分别代表海军,陆军,空军和二炮。

这是我军和东洋某国自卫队的友好交流。(滑稽)

双方人设对比。

关于比赛。

2014年中日军机东海对峙事件,那时候我们人民海军相比日本海自还很勉强。

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记得当时家里人排队很久去银行领纪念币,当时全家人一起看阅兵,连不懂军事的老妈都很开心。

然后是军改篇

其实我也感觉,这种形式的小漫画挺好的。但进行二次创作的原则是不能有侮辱,抹黑,伤害我们人民军队的情况。我把本作分享给另一位同是军宅的同学看,他也表示很赞赏,但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出本子了怎么办?“

确实,同人创作很难监管,也希望大家也能明辨是非,有看到侮辱人民军队作品,别犹豫,及时举报。下面是画师XuSphere先生的微博,大家有想看完整版可以就此进入,或者微博搜索超话”萌萌解放军“。

weibo.com/tefsphere?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