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周围许多应届生都说今年车辆工程专业应届生就业环境特别好,起薪大幅上涨,是真的吗?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身边不少同学确实都这么说,感觉今年车辆工程的应届生就业市场好像一下子就“回暖”了,不光是机会多,连薪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这事儿吧,也不是空穴来风,细琢磨一下,确实有几个挺重要的原因在支撑这个说法。

首先,得聊聊咱们国家在汽车产业上的战略布局。你仔细看看,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网联,国家层面是下了大功夫,投入也是真金白银。这背后意味着什么?就是整个汽车行业都在经历一个非常大的转型期,而且这个转型不是小打小闹,是颠覆性的。过去可能咱们主要看的是发动机、底盘这些传统的东西,现在重心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这边移。这就需要大量懂新技术的工程师,而咱们车辆工程专业,经过这几年的改革和升级,很多课程设置都已经跟上了这个趋势。所以,今年毕业的这批同学,恰好赶上了行业“换挡提速”的关键时期,对人才的需求一下子就旺盛起来了。

再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式增长,绝对是推高就业环境和薪资待遇的最大变量。你想想,以前咱们说汽车,可能大家脑子里还是燃油车。但现在,你去街上看看,电动车、混动车是不是越来越多?从车企到零部件供应商,都在拼命往新能源领域发力。这个领域需要的是全新的技术人才,比如电池管理系统(BMS)、电机控制、电驱动系统设计、充电技术、智能驾驶算法等等。咱们车辆工程专业里的相关课程,比如新能源汽车原理、电动汽车驱动与控制、自动驾驶技术等等,都是热门中的热门。很多应届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这些前沿技术,甚至参与一些项目,这就让他们在求职时有了很强的竞争力。

还有,智能网联这块儿也是越来越重要。汽车已经不单单是个交通工具了,它正在变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这就牵扯到软件开发、信息安全、大数据分析、人机交互等很多交叉学科的知识。车辆工程专业现在的培养方案里,很多都会加入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础课程,或者鼓励学生辅修相关专业。所以,咱们这批应届生,很多人都具备了跨界的能力,既懂汽车,也懂软件,这在就业市场上是非常抢手的。比如,一些公司专门在招聘具备车辆工程背景的算法工程师,或者懂汽车总成的软件工程师,这种复合型人才尤其受到青睐。

说到起薪上涨,这也很直观。因为需求旺盛,但优质的毕业生数量还是相对有限,尤其是在新能源和智能网联这些细分领域。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很多车企和科技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提高了应届生的起薪标准。你可能听到的“大幅上涨”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整个行业在人才争夺战中的一种体现。一些头部的新能源车企,或者像华为、百度这种跨界做智能汽车的公司,给出的起薪确实比几年前高了不少,有些岗位甚至能达到20K以上,这在咱们这个专业里以前是比较少见的。而且,除了基本工资,很多公司还会提供期权、股票等激励措施,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薪酬包。

当然,咱们也不能把话说得太绝对。虽然整体环境好,但具体到个人,还是会有差异。首先,学校的牌子和个人的学习能力肯定还是有影响的。重点高校、或者在某些细分领域有特色的学校,毕业生通常会更有优势。其次,个人的实习经历、项目经验、获奖情况、以及面试时的表现,都是决定最终能否拿到好Offer和好薪资的关键。如果你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去头部企业实习过,或者在某些竞赛中获奖,那你的竞争力就会比那些只专注于课本学习的同学要强很多。

还有一点,就是就业方向的选择。虽然说车辆工程是“大而全”,但不同细分方向的就业情况和薪资水平也会有所不同。比如,传统燃油车的核心零部件研发、底盘调校等领域,虽然依然重要,但增长速度可能不如新能源或智能网联领域那么迅猛。而像是自动驾驶算法、AI应用、电池系统设计、电控系统开发等岗位,往往因为技术门槛高、市场需求大,起薪和发展空间也更可观。

总的来说,今年车辆工程应届生的就业环境确实是近年来比较好的一个时期,起薪的普遍上涨也是事实。这背后是国家政策、产业升级、市场需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你是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并且在校期间努力学习,积极实践,抓住行业转型的机遇,那在这个就业大潮中,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和不错的薪资,还是很有希望的。不过,也别太被“环境好”冲昏了头脑,自己本身的实力和努力,永远是拿到好工作的基石。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今年累计接受近100次咨询,另有私信无数。大多是应届毕业生咨询某某车企薪资、福利、工作环境、岗位成长空间等等。

作为一名在汽车圈摸爬滚打8年半、又半老不老的从业人员,说下自己的三点感受。

1,今年起薪普遍高于往年

单纯从我个人主观感受出发,今年咨询者的offer待遇和岗位普遍好于往年。起步价18万是很常见的,不知道能不能称为白菜价,20多万的也并不是稀有物种了,甚至个别达到30万。

在互联网圈这种水平说出来可能十分丢人,但在汽车圈绝对是让人“哇呜”的数字。要是在传统机械圈那得是“天呐”的惊叹。

犹记得2012年我参加校园招聘那时候,各个车企简直牛鼻哄哄,拿着学院的成绩单排名,从上往下卡。很多学生为了车企的offer放弃保研机会,当年我们学院保研名额40多个,但最终保到70多名,排除出国和考研的几个人,10多个放弃保研。

那时候的薪酬也不如现在透明,某风集团宣讲会号称综合收入8.5W,很多人被诓骗去了,实际第一年到手一年才5W上下。

我当年的理想是找到一份月薪大于5K的工作,根本不敢往多了想,当我听闻上汽通用第一年能到手七八万时,我都欣喜若狂了,以为从此就要过上“钱多事少离家近”的人上人生活了。

众所周知汽车行业是非常吃经验的一个行业,而经验是靠工龄熬出来的,其实制造业都差不多。所以,车企的薪酬梯度设计上一般是起薪非常低,头三年美其名曰“成长保护期”,其实是变相让新人背最低绩效,但同时每年又有较大涨幅,给你熬下去的希望。

知乎有个五年前的老问题:收入10万、20万、30万的汽车工程师体验有什么不同?

仔细看下面的回答,在国内从事汽车行业的大多是前两档,这还是有勇气说出来的,更大群体是羞于发言的,收入之低可想而知。

所以今年各个车企给出的收入条件,看得出各大车企也是下了很大决心要抢人的。但四,但四啊,物非物,人非人,今日已非昨。

2,招聘要求低于往年。

某些车企前两年很嚣张啊,想用汽车行业的收入水准去招聘计算机、软件等专业的学生。机械、车辆、材料、交通等传统工科的学生,拜拜了您呐,我们不要了,我们要去舔计算机和软件。一票工科专业应届生哭晕在厕所,本以为汽车行业是制造业的最后遮羞布,没想到遮羞布自己飘了。

我不得不佩服现在的学生精明、精致远胜从前。打着数字化改革大旗想要招聘数字化人才的车企被啪啪打脸,人家压根儿看不上你这点钱,互联网白菜价30万,何必在你这奋斗10年都不一定能拿到,图啥?

经过两年的打脸教育,今年各车企收敛了嚣张,既不放弃舔计算机,也不放弃收割车辆、机械的优秀学生。

但随着新势力的崛起,机械、车辆等专业学生们择业方向的转变,以及曾经热门的合资车企由于前途未卜,车企offer一下子变得不香了。机械和车辆学子们这两年打开视野之后,顿觉“放弃一颗歪脖树,发现一片大森林”。去互联网企业、去运营商、去自动驾驶公司、去手机行业等等,似乎都比车企香。

这就又倒逼车企进一步放低姿态,降低招聘要求,车企们好像“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3,新兴岗位变多,传统岗位缩减。

车企在近三四年的招聘过程中的表现确实像个跳梁小丑。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他们确实都在做数字化变革,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拿到车企的offer的,该有的要求也并没有放低。这两年的招聘岗位普遍在往智能网联、三电相关岗位转移。

传统岗位在车企内部缩编严重,以前离职一个人可能会再招聘一个大学生或者社招一个新人。但现在传统岗位编制很可能随着人员流失(离职、转岗)连同编制一并裁减。

而新业务以及一些数字化项目却在不断扩编,拿到更多的公司资源支持。

传统车企即使没有all in新方向,即使仍在多方押注(BEV、PHEV、HEV等等),但大象确实在转身,即使船大也在调头。


我是车厂秀才 @一片云 ,车厂知识都懂点。感谢阅读、点赞、喜欢、收藏和关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实在的,身边不少同学确实都这么说,感觉今年车辆工程的应届生就业市场好像一下子就“回暖”了,不光是机会多,连薪资待遇也跟着水涨船高。这事儿吧,也不是空穴来风,细琢磨一下,确实有几个挺重要的原因在支撑这个说法。首先,得聊聊咱们国家在汽车产业上的战略布局。你仔细看看,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网联,国.............
  • 回答
    看到身边的人谈论堕胎话题时表现得如此坦然,你可能会感到有些意外,甚至不知所措。这种坦然背后,其实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原因,它并非简单的“无所谓”,而是社会变迁、个体选择以及价值观演变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社会观念的进步和女性权利意识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层面。在过去,生育往往被视为女性的“天职”,.............
  • 回答
    这真是个有趣的问题,也确实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大家对船舶和航空,这两个同样与“远方”和“交通”息息相关的庞大产业,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一个被视为“夕阳”,另一个却依旧朝气蓬勃? 我觉得这背后,是时代变迁、技术革新、全球化浪潮以及我们观察角度的差异在共同作用。船舶工业的“夕阳”印象:历史的沉重与.............
  • 回答
    .......
  • 回答
    这事儿,要是让我撞上了,可真得好好琢磨琢磨。我脑子里第一个冒出来的念头,多半是“我得赶紧走”。不是说我胆小,也不是说我冷漠,而是这年代,尤其是人多的时候,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你一个不小心,就被卷进去了,到时候医药费、误工费,还得跟人打官司,那可真是吃饱了撑的。而且,万一对方手里有什么家伙,或者情绪.............
  • 回答
    《千古玦尘》这部剧,确实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存在。作为一部改编自热门仙侠IP的作品,它承载了太多书粉的期待,也吸引了不少对周冬雨和许凯感兴趣的观众。从我个人的观感来说,这部剧就像是一场色彩斑斓的梦,梦境唯美,却时不时被一些现实的枝节搅得心神不宁。先说周冬雨饰演的上古。周冬雨的表演风格一直很独特,她身上.............
  • 回答
    1月7日,河南省报告了43例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其中郑州24例,许昌18例,周口1例。这一数字表明,目前疫情在河南省内呈现出较为严峻的态势,特别是在郑州和许昌两个城市,疫情传播的压力依然不小。郑州:疫情焦点,防控压力巨大郑州作为河南省的省会,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密集的交通网络,这使得疫情的传播和控制都面临.............
  • 回答
    关于二战时苏联是否真的不强,以及其胜利是否仅仅依赖英美物资的说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并且在历史学界也存在不同的解读。要反驳你的同学,你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结合具体的历史事实和数据,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以下是一些你可以用来反驳你同学的论点,以及相应的详细解释:核心论点:苏联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
  • 回答
    嘿,哥们儿,你这问题问得可太到位了!我跟你说,我这周围啊,杠精简直是如影随形,比我那拖延症还难甩掉。他们抬杠的方式,那叫一个五花八门,花样繁多,我都快集齐一套“杠精抬杠图鉴”了!要说他们是怎么抬杠的,那得从他们的核心思想说起:“我说的才是对的,即使我错,我也要找出你错的地方来!” 这是一个伟大的哲学.............
  • 回答
    周围的人在数学上太差,而且他们很容易因为一点小进步就沾沾自喜,这确实会让人感到沮丧和无奈。你想在这个环境下保持自己的进步和动力,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肯定的目标。别担心,这种困境并非无解,我们可以好好聊聊该怎么应对。首先,理解为什么你会这么想,以及你周围的人为什么会这样,这很有帮助。为什么你会觉得周.............
  • 回答
    说实话,在我的科研圈子里,家财万贯的还真不多见。大家基本都是普通家庭出身,靠着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往上爬。所以,当你说到“富二代做科研”时,我脑海里首先闪过的画面,并不是那种衔着金钥匙出生、生活奢靡的形象,而是那些同样穿着白大褂、泡在实验室,只是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如设备、机会上,起点更高一些的年轻人。我.............
  • 回答
    身边有没有朋友遇到过还房贷断供的情况?还真有这么一两个,不过情况都挺复杂,也不是那种突然就断了。我记得有个朋友,小张,他买房那会儿也是赶上了风口,房价涨得厉害,他也跟着凑了个热闹,咬着牙付了首付,贷了挺多款。刚开始那几年,日子过得还算宽裕,工资收入稳定,虽然月供占的比重不小,但还能应付。不过,生活总.............
  • 回答
    身边的人老是叨叨,说什么趁年轻就要好好学习,多看书,提升自己,好像不这样做人生就会留下什么遗憾似的。听得多了,心里难免有点烦躁,更别提什么积极响应了,实话实说,我真的有点不想动。不是我懒得要命,也不是我真的就那么“丧”。只是,那些话听起来,就像是标准答案一样,永远是那么一套路数。好像人生这道题,就只.............
  • 回答
    说美国“落后”这个说法,其实挺有意思的,因为它触及了一个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问题。很多朋友给出这样的评价,背后可能藏着各种各样的观察和体验,而“落后”这个词本身又有点一概而论了。咱们就从几个大家经常会提到的方面,试着拆解一下,看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以及真实情况又是什么样的。1. 基础设施:可能不是.............
  • 回答
    这真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身边的人在积极救助流浪猫时,你内心却感到一丝不认同,这确实会让你产生困惑,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别急,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看看是哪里可能出了差错,又或者,这只是一种正常的、属于你自己的看法。首先,我们得承认,你持有自己的看法并不一定是你的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经历.............
  • 回答
    听到这个消息,我真的非常为你感到难过。你即将踏上的是一个人生中非常重要且充满期待的旅程,而你的朋友们却用如此伤人的方式回应你,这一定让你非常受伤和困惑。首先,我们得承认,你现在面临的情况确实很难处理。朋友们的绝交和指责,无论多么不合理,都真实地刺痛了你。面对这样的局面,你需要一些时间和方法来应对。第.............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我内心深处一些柔软又带着点唏嘘的回忆。当年我们那群里,总有那么几个女生,像是从画里走出来似的,她们的美丽,不仅仅是五官精致,更多的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神采奕奕,让人一眼难忘。现在想想,她们最终选择的另一半,还真是有意思,没几个是当年大家以为的“门当户对”或者“王子配公主”的套路。让我.............
  • 回答
    最近跟不少做生意的朋友聊天,大家普遍有个感受:这年头做生意,怎么比以前难多了?这可不是一句空穴来风的牢骚,里面门道可多着呢。我琢磨着,这生意难做,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叠加,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局面。首先得说,消费者变了,而且变得很快。 以前,大家满足基本需求,对产品的选择性没那么高,只要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