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美国运营商不推广 5G 服务?

回答
“美国运营商不推广 5G 服务?”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说法,但事实是,美国运营商不仅在推广 5G 服务,而且非常积极地在推广。

您之所以会有“不推广”的印象,可能是因为:

1. 您对“推广”的定义与运营商的策略不符: 运营商的推广策略可能并非您期望的、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或者您可能没有注意到他们实际在做的事情。
2. 您所在的地区或接触到的信息来源有局限性: 您可能没有身处 5G 覆盖较好的地区,或者接触到的媒体和信息来源没有侧重报道 5G 的进展。
3. 与前几代技术推广相比,您可能觉得不够“轰轰烈烈”: 5G 的推广过程确实与 4G 有所不同,也受到了一些技术和市场因素的影响。
4. 您可能看到了关于 5G 部署挑战的报道,误以为是运营商的消极态度: 5G 的部署并非一帆风顺,存在一些技术和成本上的挑战,这些挑战的报道可能被您解读为运营商不愿推广。

让我们来详细阐述美国运营商是如何推广 5G 的,以及为什么您可能会产生“不推广”的错觉。

美国运营商实际上是如何积极推广 5G 的?

美国的三大主要运营商(Verizon, AT&T, TMobile)都在不遗余力地推广 5G 服务。他们的推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1. 广泛的营销和广告活动:
电视广告、在线广告、社交媒体宣传: 您会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他们关于 5G 的广告,强调速度、低延迟和新体验。他们会突出“5G is here”或“Get the 5G experience”等口号。
门店体验和推介: 在各地的营业厅,运营商会设置 5G 体验区,展示 5G 在游戏、VR/AR 等方面的应用,并由销售人员向顾客推介 5G 手机和套餐。
合作伙伴营销: 与手机制造商(如 Apple, Samsung)合作,共同推广 5G 手机,并将 5G 作为新手机的一大卖点。

2. 套餐和终端的升级:
推出带有 5G 的新型手机: 现在市面上绝大多数新款智能手机都支持 5G,运营商会以旧换新、分期付款等优惠政策吸引用户升级到 5G 手机。
将 5G 纳入现有套餐或推出新的 5G 套餐: 大部分运营商已经将 5G 服务作为其高端套餐的标配,或者提供不同级别的 5G 套餐以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很多情况下,用户无需额外付费即可使用 5G(只要手机支持且所在区域有覆盖)。

3. 网络建设和覆盖的逐步扩展:
信号塔和基础设施的升级: 运营商正在投入巨资升级和部署新的 5G 基础设施,包括在城市、郊区甚至农村地区建设基站。
强调覆盖范围和速度提升: 他们会定期发布关于 5G 覆盖范围的更新,并展示其在速度测试中的表现,以证明 5G 网络的不断进步。

4. 聚焦特定用例和优势:
游戏和娱乐: 强调 5G 的低延迟和高带宽如何提升云游戏、流媒体视频和 VR/AR 体验。
工作效率: 宣传 5G 如何支持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和更快的下载/上传速度。
物联网(IoT)和企业级应用: 运营商也积极向企业推广 5G 的能力,用于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自动驾驶等领域。

为什么您可能会产生“不推广”的错觉?

1. 5G 技术的多样性与用户感知差异:
不同频段的 5G: 美国运营商主要依赖三种频段来部署 5G:
低频段 (Sub6 GHz): 覆盖范围广,穿透性好,但速度提升相对有限,更接近于增强版的 4G。这是目前覆盖最广的 5G,但很多用户可能感觉不到与 4G 巨大的差异。
中频段 (Cband): 覆盖和速度之间的良好平衡,是目前运营商重点发力的频段。覆盖正在快速扩张,速度提升比较明显。
高频段 (毫米波, mmWave): 速度极快,延迟极低,是 5G 真正的亮点。但覆盖范围非常有限,穿透性差,只适用于人口密集的热点区域(如体育场、市中心)。许多用户可能只在特定地点体验到真正的“高速”5G,而大多数情况下使用的可能是低频段或中频段 5G。
用户感知问题: 如果您所在的地区主要部署的是低频段 5G,或者您使用的设备不支持运营商的某些高级 5G 功能,您可能无法体验到 5G 带来的颠覆性速度或低延迟,从而觉得“没啥区别”或“不值得推广”。

2. 与 4G 相比缺乏“杀手级应用”:
虽然 5G 在技术上提供了更高的速度和更低的延迟,但目前还没有像 4G 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那样,能够立即改变绝大多数人生活方式的“杀手级应用”。用户可能觉得目前的 4G 已经够用,对升级到 5G 的动力不那么强。

3. 部署的复杂性和成本:
频谱拍卖和成本: 运营商需要花费巨资购买 5G 频谱,尤其是中频段和高频段。
基站建设: 5G(尤其是高频段)需要比 4G 更密集的基站部署,这涉及到选址、许可、建设和维护等一系列复杂且昂贵的流程。
与 FAA 的协调(主要针对 Cband): 在 Cband 部署初期,与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在飞机无线电高度计的潜在干扰问题上存在争议,这曾一度阻碍了部分部署。这些技术和监管上的挑战,使得 5G 的大规模推广需要时间。

4. 市场竞争策略:
TMobile 的优势: TMobile 在早期通过收购 Sprint 获得了大量中频段频谱,并在 5G 部署上相对领先,尤其是在覆盖中频段 5G 方面。这使得他们能够更早地向用户提供更好的 5G 体验,从而将其作为市场竞争的优势。
Verizon 的高频段策略: Verizon 初期主推毫米波 5G(称为 Ultra Wideband),其速度确实惊人,但覆盖非常有限,被一些人批评为“假 5G”。后来他们也大力发展中频段。
AT&T 的策略: AT&T 的策略也经历了调整,从早期的一些毫米波部署到后来大力发展中频段。
竞争格局的变化: 运营商会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技术发展来调整其推广策略。例如,当一个运营商开始在速度或覆盖上取得优势时,其他运营商会加大推广力度以追赶。

5. 对企业级市场和物联网的侧重:
除了面向消费者的推广,运营商也在积极推动 5G 在企业和垂直行业的应用,这部分推广可能不像消费者市场那样直观可见。

总结

美国运营商正在积极推广 5G 服务,只是推广的方式和给用户的感知可能与您的预期有所不同。 问题的根源在于:

5G 技术的复杂性: 不同的频段带来不同的体验,很多用户体验到的 5G 可能没有达到“革命性”的程度。
部署的挑战: 频谱、基站建设、技术兼容性等都需要时间来克服。
用户需求的演变: 缺乏明确的“杀手级应用”使得用户升级的动力相对较弱。
运营商的策略差异: 不同运营商有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市场侧重点。

如果您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可以关注各运营商的官方新闻发布、财报电话会议记录以及行业技术分析报告。您会发现他们一直在投入巨资进行 5G 网络建设,并且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市场宣传和用户引导。

总而言之,“美国运营商不推广 5G 服务”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他们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在技术、成本、市场和监管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推进 5G 的普及和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说个冷知识,美国在5G基建上的投资远高于中国。以5G基建元年的2019年为例,中国三大运营商在2019年5G基建投资520亿人民币,而美国运营商同期的投资是291亿美元。美国2019年的5G基建投资是中国的近4倍。

特朗普对5G投资的计划是三年2730亿美元,比中国工信部制定的2020-2025年6年的5G投资最高值1.5万亿人民币还高的多。

美国发展5G慢一些,是因为基建拉胯和运营商造假,并不是因为投入低。

user avatar

我怀疑提问人并不住在美国…?

四大运营商早就开始给5G网络打广告了,家里各种垃圾邮件都收了一堆,去年甚至我用的T-mobile下面的二级运营商也升级5G了,不过我的老iPhone并不支持5G,我时常在农村地带跑也享受不到什么5G的好处,就那么凑合着。

今年因为搬到东海岸,总算有了上大运营商的动力(不然在人口密集地带速度几乎归零…)这才办了Verizon,9月又首发定了个13,总算用上了普通LTE速度的5G(笑

实际体验是在我这城乡结合部,满格信号只有大约100mbps左右的下载,40mbps左右的上传,跟LTE体验也没啥大差。

user avatar

可拉倒吧,美国运营商“不重视”“不推广”5G,为啥T-mobile官网的标题是“T-Mobile & Sprint merged to create the leader in 5G”?

美国的5G覆盖是在稳步提高的。我现在租的这个公寓2020年3月底我刚搬来的时候连LTE+都没有,只有LTE,大概在2020年6月的时候就能收到5G信号了。运营商并不单独为5G设立套餐,换言之你用LTE和5G一样贵。美国的移动通信服务对于单身者非常不友好,几乎所有的服务都要3~4个人凑一个Family Plan才有合理的价格。比如最常见的无限量流量(100G后降到3G的速度)+短信+通话,4个人每个人35刀每月,只有一个人就会收你70刀每月。和国内的任何运营商的5G套餐相比,即使是Family Plan的价格,也贵得离谱,毕竟在大部分地方都有WiFi的环境下,你很难用完套餐里那几十上百G的流量。

user avatar

前几天我老婆偶然看我手机,问了一句:你这居然是5G信号的?


我扫了一眼,还真是;可是我哪注意过啊。


IPhone 13是公司发的;


运营商是Verizon,公司给付钱;


所有的流量、电话、短信都是无限的;


我操心它是5G、6G有什么用?


我喝牛奶,还得去看一眼奶牛?


哦,对他们说巧克力牛奶是棕色奶牛挤出来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