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中国古代士兵穿轻甲和皮甲较多,而欧洲中世纪士兵多穿重甲?这和同时期铁产量是否有关? 第1页

  

user avatar   fu-li-de-li-xi-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确定不是反过来?

动辄拉出几千几万具装骑兵的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这同时期中世纪早期的欧洲人做得到?











可以看到那时候的中国即便是分裂的,许多分裂政权都有百万大军,但依然不缺盔甲……

辽宁十二台墓出土的具装,公元337年



而南北朝时期的步兵铁甲披甲率也是特别高的,绝非网络暴言传的所谓“少量具装带大量杂兵”





然后来看看唐朝末期,查理曼大帝治下的法兰克帝国。








大概一个700~800亩的兵,需要一盾,一矛,一弓,12箭

披甲的兵是1800亩~2700亩地的事了,总的来说小地主基本全是无甲兵,大地主才算有甲。

至于一名全副武装的骑士,那得有多少人才装备的起啊……毕竟那时候的法兰克可是连是铁制生产工具都缺的




克洛维时代的法兰克则更为可怜,盔甲少到几乎没有

10世纪的法兰西,一件锁子甲等于60只羊的价格(当时西欧是没有全身锁甲的,能防住全身三分之二的锁甲都很少),而且质量还不咋滴。


再来看看13世纪后期的英国

而当时英国的人口是多少呢?



13世纪,一英镑可以买差不多一吨小麦,工人一年的收入往高算也只有二磅,全国收入5万英镑



也许有人说比13世纪不公平,那时候欧洲生产力不发达。那,被很多人口称人手一套全身板甲的15世纪,威震欧洲的瑞士雇佣兵方阵又如何呢?



“只有比较富裕的士兵才装备盔甲,而他们都被布置在最前列。”

“瑞士长矛兵很少披带盔甲,只有前几排的士兵有时佩有胸铠。 ”

——T·N·杜普伊《武器和战争的演变》

总的来说,在14世纪步兵革命前,西欧军队中装备好的也只有少量的骑士而已,步兵的装备远远不能和中原王朝乃至中原王朝在周边的对手相提并论。



即便是在14~15世纪步兵革命时,欧洲士兵也远不能达到人手一套铁甲,为展现欧洲平均水平,下面贴出百年战争时期英国军队重骑兵与弓箭手的比例








还有些中世纪阿拉伯人和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军队的例子,倭马亚王朝时期,还没受到突骑施侵扰的呼罗珊行省,五万人拥有350件锁子甲。


17世纪初西班牙的佛兰德斯军团,长矛手一半有甲

神罗胸甲骑兵,727人中有127人带甲,披甲率为17%

奥斯曼帝国,1379名为高级将领服务的西帕希骑兵家臣,82%的人只有一把剑,5%的人有唯一的防具,盾牌。

三十年战争时,古斯塔夫二世订购的8000件铁甲,仅有197件合格

英国内战,保皇党步兵很多手持草叉和镰刀


英国内战,保皇军有的步兵仅有短木棍,没有一个长枪兵穿着胸甲。长官以骑兵前两三排的胸背甲和头盔为奢望

关于东罗,11世纪前东罗马的步兵装备情况有其他答主发过资料了,就简单的说一说吧



与法兰克人交战的阿拉伯名将阿布德手下的军队,盔甲的数量也是很少的

欧美现代文献中见到的“重型步兵”“重装步兵”,也不代表有盔甲

法兰克人可怕的重型步兵虽然没有盔甲,但装备有盾牌和头盔。他们都配备一把短剑、一把18英寸长(约46厘米)的匕首,还携带着一把斧头和至少一支轻矛。在近距离战斗中,他们的斧头和轻矛都可以用于投掷,据说,法兰克人将轻矛投出,“如果命中敌人,矛的倒刺就会牢固地固定在敌人的身体里,根本不可能将其拔出来。”

——《西方战争艺术》

中国隋代披甲率:

隋炀帝征高句丽,有24军

而每军有具装骑兵四千人,共计就是9~10万的具装骑兵




引用《中国历代军事制度》,《隋书》中的记载是没有夸大的。

而隋代铠甲的质量怎么样呢?也是不差的

中国唐代披甲率:


《旧唐书》 卷五十七 列传第七

... 宫女五百人,并上米九万斛、杂彩五万段、甲四十万领,以供军用。

“铁骑万匹,甲士三万人”——《资治通鉴》


“皆皁衣玄甲”——《资治通鉴》


唐朝发给盐州的装备有“陌刀一百五十口,马甲一百领”《册府元龟·帝王部·修武备》


“率甲骑二千出没于左右前后”——《旧唐书 郭子仪传》

杜骧守职,本在安南。城陷驱行,故非没落。星霜半代,桎梏几年。李氏偷生,空令返国。杜骧早殁,不得还乡。今则训练蕃兵,指挥汉将。铁衣十万,甲马五千。邕交合从,黔蜀齐进。昔时汉相,有七擒七纵之功。今日唐臣,蕴百战百胜之术。勋名须立,国史永书。且杜骧官衔,李瑶门地,不是亲近,但王室疏宗,天枝远派而已。李氏并诏国木夹,并差人押领进送朝廷。是故牒。——《滇考》


李世民在征伐高句丽时就“亲率甲骑万余”《旧唐书·东夷传》,以至于“甲光炫日”《新唐书·东夷传》


史料中记载李世民大破王世充,凯旋归来之时,就足足摆出了一万甲骑具装的豪华阵容来炫耀武功,所谓“陈铁马一万骑”(《太平御览·卷三百二十七》)


公祏简甲士千人,皆使执长刀,仍令千余人随后,令之曰:“有却者斩。”公祏自领余众,复居其后。俄而(李)子通方阵而前,公祏所遣千余人皆殊死决战,公祏乃纵左右翼攻之,子通大溃,降其众数千人。


发舟师十万,沿江东下。汭作巨舰,三年而成,制度如府署,谓之“和州载”,其余谓之“齐山”、“截海”、“劈浪”之类甚众。掌书记李珽谏曰:“今每舰载甲士千人,稻米倍之,缓急不可动也。

翻译:

于是派遣水师十万,沿江东下。成制造巨舰,三年才完工,规模法度如同府第官署,叫做“和州载”,其余叫做“齐山”、“截海”、“劈浪”之类的很多。掌书记李劝告说:“现在每舰载甲士一千人,稻米又多一倍,有个缓急,不能移动。


发天下甲士,召募十万,并趣平壤,以伐高丽。——《旧唐书·太宗下》

时夏竦守泾原,乃拜章求罢兵柄,其略曰:「惟保定之穷边,稽有唐之前制,遥兼郑滑,旁总邠宁,领北平三军,洎安西四镇,精铠五万,具装九千——《儒林公议》

而玄宗时期的大唐边军,皮甲比例只有三分之一,铁甲占了三分之二

中晚唐的披甲率也是不差的,比如刘昌守宁陵时,有“徒兵三千,组甲五万”,这“组甲五万”完全可以确定是宁陵城中的库存,不可能代指士兵,因为资治通鉴记载,当时宁陵城中的守军也只有三千人

始佐宣武军也,任当委重,往必投艰,既定彭城之急,旋假濮阳之守,主忠信以任患难,整偏师以立奇功,奋其材谋,多所克获。抗希烈而壁宁陵也,以徒兵三千,组甲五万登陴搏战,且逾四旬,激众扶伤,竟申九拒。於是救淮扬,拔大梁,或倍道以赴,晨压其垒;或鼓行而进,终覆其巢《全唐书》

《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三十·唐纪四十六》:兴元元年……二月……李希烈将兵五万围宁陵,引水灌之。濮州刺史刘昌以三千人守之……刘昌守宁陵,凡四十五日不释甲。

孟知祥阴有据蜀之志,阅库中,得铠甲二十万,置左右牙等兵十六营,凡万六千中,营于牙城内外。《资治通鉴卷275》

唐末五代,孟知祥库中有铠甲20万

又有雒口等砦砦皆迎刃而下之杀溺之外擒贼军数千人获战舰粮船共数百馀只稻米七万馀石铠甲三万馀副克捷之速未之有也。《册府元龟》

五代,柴荣攻南唐,杀敌数千缴获盔甲三万

中国宋代披甲率:

文献通考》 卷一百五十七·兵考九 ... 教场,已修筑将坛。将来三司马步军并各全装,披带衣甲,执色器械。至日,先赴教 ... 。”从之。十六日,上幸茅滩,抽摘诸军人马全装执仗,前一日於教场东列幕宿营。

《文献通考》今天下甲卒数十万众,战马数十万匹

◎兵十一O器甲之制.

器甲之制其工署则有南北作坊,有弓弩院,诸州皆有作院,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课。南北作院岁造涂金脊铁甲等凡三万二千,弓弩院岁造角弝弓等凡千六百五十余万,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弓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又南北作坊及诸州别造兵幕、甲袋、梭衫等什物,以备军行之用。京师所造,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阅视,置五库以贮之。尝令试床子弩于郊外,矢及七百步,又令别造步弩以试。戎具精致犀利,近代未有。


七年,之纲三上奏,一言修武库,二言整军器,大省国用。诏升之纲为大监,又迁- -官。时宇文粹中赐对崇政殿,奏武库事,因奏: "武库有祖宗所御军器十余色,乞编入《卤簿图志》,遇郊兵重礼,陈于仪物之首,以识武功,且示不忘创业艰难意。“是年,御笔以武库当修军器近一亿万,其中箭镞五千余万,用平时工料,须七十年余然后可毕。于是令邓之纲分给沿流作院,限三年修之,而权住三年.上供军器。


《宋史》 志第七十四 礼二十四(军礼) ... 已修筑将坛,将来三司马步军并各全装,披带衣甲,执色器械,至日,先赴教场下方营 ...


《三朝北盟会编》 卷一百三十八 ... 不能动蓬则火起世忠海船本备水陆之战人皆全装马皆铁面皮甲每船有兵有马有老少有粮食

宋大将韩世忠讨闽贼赐广马七钢甲千副银二万两帛二万疋元右丞相哈喇哈逊行省和林赐黄金三百六十两白金二千五百两钞十五万贯帛四百端乳马六十太后加赐钞五万帛千二百端——《弇山堂别集》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八

... 其立功邪 置御前军器局于建康府岁造全装甲五千矢百万以中侍大夫岷州观察使行营中 ...


《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三百三十九 元豐六年(癸亥,1083):余减磨勘年有差,并以监辖造甲,而所造步人甲十万先毕功也。

步人甲十万,还是先造好的

宣抚自来,有兵二万人,七分披带,持十日粮,今粮尽而归,今张浚军三万有全装甲万副刀枪弓箭皆备,韩世忠军四万岳飞军二万三千王军一万三千虽不如浚之军亦皆精锐,刘光世军四万老弱颇众然选之亦可得其半。

淳熙六年,建康府留守陈俊卿言:“闻殿前司及诸路都统司自隆兴二年以後,诸军所管军匠逐时造甲,至今十五六年,想亦稍备。兼闻御前军器所有工匠三千五百人,若以百工造一甲,日可得三十五甲,岁可得万副。以十五年计之,今不啻十四五万甲矣。及建康行宫见桩管精甲数万副,又诸州新造甲至年终计之,亦可得二三万副。


披甲

弓 10062

弩 8842

枪 5680

合计 24564人


未披甲(准备带甲)

弓 2386

弩 1828

枪 1464

合计 5678

来源于《宋会要辑稿》



清一色的铁甲

通判辰州。章惇使湖湘,拓沅州,荐麟为守,由太常博士改西上阁门副使。徭贼犯辰溪,麟且捕且招,一方以宁。诏使经制宜州獠,降其种落四千八百人,纳思广洞民千四百室,得铠甲二万,褒赐甚渥。加果州刺史,知荆南、泾、那二州。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传第八十九

宋军平定南方瑶人叛乱,缴获铠甲二万

王师进讨,破贼万余众,斩首二千余级。六年春,又破贼于白藤江口,斩首千余级,获战舰二百艘,甲胄万计。《宋史》

白藤江之战,宋军缴获越南上万铠甲

宋军缴获契丹铠甲数万

岳飞征剿杨幺的时候,杨幺农民起义军8艘八车船上的士兵都穿着全装铁甲,手执雁翎长刀

建康保卫战,宋军斩首金人175,获马甲193

岳家军在城皋对抗金齐联军,金军甲骑5000,被岳家军干掉一半

宋代步人甲的制作速度也是相当快的

中国明代披甲率:










查得南京兵仗局、历年收贮直檐等盔三万九千九百三十三顶、铁叶甲五万五千二十二领、皮盔四万二千六百七十三顶、皮甲五千三百七十九领、锁子甲二百六十七领、铜甲一百二十二领、通行盘出、内挑选得堪用朱红油贴金勇字直檐铁盔一千顶、铁叶甲一万四百二十领、量加修理、朱红油贴金勇字直檐铁盔九千四百二十顶、其馀直檐铁皮等盔七万二千一百八十六顶、铜铁叶锁子等甲五万三百七十领


自万历十年始遂沿为例亦既侈矣兹复议增何为修理青甲紫花布甲从来俱用口袋后复改用大布用大布者以会布于甲字库也用口袋者以钉挂铁叶牢固也


得五工部前后解过紫花等甲八万四千副纸甲三千副盔八万顶刀枪斧等器七万八千六百有奇弓矢铳炮火药称是如未角□羊至广宁速催星夜角□羊发车辆则保定巡抚胡思伸所造三百八十辆


万历四十六年至天启元年发往辽东的军器:帽儿摆锡等盔三十六万二百九顶紫花梅花等甲二十六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副绵纸甲一万四千副腰刀九万八千五百四十七把斩马刀二万六千二百十四把长柄斧一千把角弓四万二千八百张

工部尚書王佐疏言廠庫甲仗原收外解專衛京師自有遼警日應各邊取討庫積一空而遼左徵求往往舍庫積外解索取兩廠新造今開局打造良非得已但無額設錢糧計京匠每歲僅可造甲二萬每甲一件照新估一兩五錢分該工銀二萬一千兩應于分得帑金內支發其火器發遼甚多亦應造補缺額請再分帑金九千兩按工成造報可

凉國公藍玉奏奉詔訓練士卒候征西番合用盔甲一萬詔從之命工部遣人運至軍中

萬全都司奏萬全左右等衞補造盔甲刀鎗等軍器一萬三千有餘請給布鐵等物從之

九月壬子陝西都司奏擬造鐵盔青甲萬副所用物料乞令布政司支官鈔買辦

特貯廣寧犒賞庶人飽馬騰得其死命至保定車輛五百餘宣大市馬幾千匹俱等望梅四鎮借用盔甲萬副

丙午縂理三部兵部左侍郎王在晉以河西見在收集兵馬為侍郎張經世所親厯者及戶部發過帑金工部發過盔甲器械具数上聞計鄉兵軍兵三萬六百餘名各城堡鄉兵萬餘收遼瀋潰兵二萬三千餘各鎮援兵先後出関者三萬二千有奇調兌馬匹二萬六千有奇帑金凡百萬工部觧過紫花布鐵甲三萬副選鋒梅花甲三千四百副帽兒盔六萬頂


“大明主将李如松的私人武装卫队苍头军是拥有矫健的骑术和高超的逐斗技艺的战士,而且悍不畏死。这些人内披锁子甲并外罩类似欧洲的钢制胸铠,更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装备有新式的多管连发火枪,这给与他们交战的日本人造成可怕的损失”

——日本随军的耶稣会传教士葡萄牙人路易斯•弗洛伊斯


“明的士兵们身上挂着一个合适的钢铁的铠甲,同样是钢制的膝盖。“即使是在马上,它们也会垂下脚”“即使是在以前发现的东西中,即使是拥有最优秀的日本军的刀和枪,也不会受到任何损伤。”“日本军刀和枪在接二连三的战斗中,威力会不断减弱,而中国军队的武装却很坚固,甚至连日军的刀都无法伤到。”

《完译弗罗伊斯日本史5丰臣秀吉篇2》第41章。


“他们的衣服外层是红色的毛毡,里层用铁链连着一块被切割成大约三寸四平方米大的钢片,有着像道服一样长长的下摆。盔甲是用磨白的钢制成,护臂也是钢制,刀枪不入。”

——《德川家康·乾坤梦》



明代三百民壮的装备,三百顶盔三百副铁甲,披甲率达100%,统计精确到了个位数

今边兵五万皆帶有隨身甲仗舊兵及新募士兵招來潰兵未必全無遮身之盾然解過鐵甲八萬七千五百副又旧甲鐵葉可用者一萬副盔八萬二千一百頂內工部所造新甲極其堅整

14万人,其中5万人装备齐全,都有甲。剩下的9万人也有部分有甲的,但还是为他们调了8.7万套铁甲,工部造的甲“极其坚整”

明代甲胄防御力,荷兰人的火绳枪都能防


至于中国古代的士兵是不是大部分只穿轻甲和皮甲呢?








早在战国时期铁甲已经在部分国家大规模装备,汉代铁甲便已普及,边境有些烽燧的铁甲披甲率甚至达到了100%,铁甲铁头盔都有的那种。

汉初的杨家湾兵马俑,40%的披甲俑穿的都是铁甲(由于刚刚结束秦末大混战,披甲率自然不如武帝时期及武帝之后那么高)

西汉中期的山王村兵马俑,重甲披甲率100%

至于皮甲,某些人是不是大脑刻板印象严重认为皮甲都只是半身甲或胸甲而已?


贞观年间出土的,这玩意儿也是皮甲

从中国内战时期的一些缴获来看,也可以看出古代中国铁甲披甲率相当高:

劉承藴等討之破其衆萬餘斬首二千級獲戰馬鎧甲萬計繼遷單騎遁去三月傅潛等言䕶送二十五州軍芻粟已入靈州㑹上不豫因止其出師

出竒兵以破之乃募敢死士七百人許以重賞使人與謙溥潛為之期既至賊果不為備遂與城中相應銜枚夜擊并人驚潰逐數十里斬首萬級鎧甲萬計

侯仁寶傳王師進討交州破賊萬餘衆斬首二千餘級六年春又破賊於白藤江口斬首千餘級獲戰艦二百艘甲胄萬計

如果想说存在纸面数字与实际差距,以上论文及史料数据通通不存在的话,那不好意思


出土明代中样佛郎机的铭文编号数字可比史料记载的制造数量多得多,如果想说博物馆考古界之类的造假,那我还真没辙了……

在这里回应一下 @瑞典手枪骑兵

原文的确是说到了这批盔甲不比以前的更差,但是问题来了,之前提供的盔甲质量难道就达标吗?不恰恰说明2.5%不到的合格率不是个例吗?

况且“不比以往更差”是鱼鹰社作者自己所想,性质不同于前文所引用之史料(引号内),鱼鹰社本非严谨学术出版物,仅可供业余爱好者一乐而已,其作者之于引用史料以外的【个人看法】,有何说服力可言?您欲证明古斯塔夫之军需官血口喷人,史料引用何在?

原文是armour,而不是three-quarter armour(四分之三甲)……

《抚吴疏草》前文明确提到置五六百至千斤【大铳】于战船,后文又叙郑芝龙舰队大小四十船携【大铳】五百门,请问这里的【大铳】可以加上【五六百至上千斤】的定语吗?如果您认为能,那我可以接受您对于材料的解读


user avatar   da-leng-xian-feng-mi-ru-s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简单,因为我国影视剧的服化道都是垃圾,这帮人可以从殷商到大朙都穿同样的盔甲,老百姓印象里面中国的盔甲也永远都是几千年不变(其实服装也一样,一套衣服可以从三皇五帝用到带朙),除了带清就是号衣以外

其实讲真,鬼佬影视剧的服化道虽然也不见得多准确,但是起码,人家讲特洛伊还是斯巴达300勇士还是鸭梨,肯定不会让利奥尼达还是基佬大帝是这种造型

拍十字军东征,也肯定不会是这样

拿破仑的骑兵更不会穿这个

其实奥秘就这么简单

以及为啥秦代题材古装剧少,无他,兵马俑样子大家都知道,盔甲道具不好敷衍~


user avatar   soviety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国外电视剧电影预算给的足,游戏公司会加料。

英国红白玫瑰战争时期,白玫瑰方一支23000人的军队,有盔甲(就是金属头盔金属甲)700余套,皮甲3000余,其它都是布甲(我也不理解这个布甲是什么东西)或无甲(我也不理解这和布甲区别在哪)。


user avatar   ling-neng-xiao-jie-jie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觉得这个印象可能和中国电影、电视剧行业长期以来粗制滥造的服化道具水平有关。

特别是某个香港导演的飞碟帽,简直是丑到在犯罪!


user avatar   yi-li-bi-ya-bu-bi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什么叫中国轻甲的多。

你这是被国产影片带歪了啊!

《四镇三关志》中明军包括辎重兵,披甲率达到88%


user avatar   black-lo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11月22日,据普洱市失联人员搜救联合指挥部通报,此前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于11月21日被搜救队伍发现时已不幸遇难。11月23日21时50分,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移交失联人员单位。

11月20日,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曾派遣24名搜救人员组成3支重装穿越小组,计划在无补给的情况下,连续5天长途跋涉进行搜救。他们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仅相隔一条山脊。

↑搜救人员发现的失联人员的雨衣碎片。图据央视新闻

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会长胡文琨带领了重装突击队参加救援,他向红星新闻记者详细讲述了救援过程。

“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胡文琨认为,失联疑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24人重装队伍曾做好长期搜救准备

红星新闻:这次派遣去哀牢山救援的重装突击队是怎么组建的?

胡文琨:我们带领了三支重装队重装突击队去哀牢山救援,因为这次搜救的道路非常艰难,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队员也会发生摔倒、罗盘方向受到干扰等情况,所以队员都是从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中,挑选出搜索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强的成员,组成8人一队展开搜救任务。

重装的意思是吃穿住行的装备全套。因为重装穿越基本上没有后援,所以吃穿住行的装备全要背在身上保障自己。这次重装突击队按照五天的给养定位,配备有帐篷、睡袋、GPS卫星电话、做饭的反应堆、燃料气罐、五天的食物、防寒保暖的衣物等。

↑11月21日,救援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委宣传部

红星新闻:重装突击队进入哀牢山救援的情况如何?

胡文琨:在昨晚(23日)九点五十分,遇难者的遗体被护送下山送至镇沅县。这次搜救任务中,重装队扮演的角色是远距离搜索队,搜救选择的道路与遇难者被发现的地方相隔一条山脊。因为当时通过总部对现场的分析判断,认为这个方向比较重要,考虑到各种机会都不要放弃,所以重装队就沿着这条山路往下搜索,大方向没有错,只隔了一个山沟。

事故原因疑为迷路+失温 未打开RTK或因未意识到危险

红星新闻:根据遇难者被发现的现场,您认为意外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胡文琨:通过对他们遗物的判断,当时食物和汽油都还有剩余,所以根据我个人的分析,我认为主要是受当地的磁场干扰造成迷路,在遇难者自身没有认知到危险的状况下,发生了失温意外。在外面的搜救过程中,电子罗盘和机械罗盘都有受到磁场干扰而紊乱。我们都是通过画图重新确定位置。

而14-16号三天大雨,山上一下雨就起雾,容易迷失方向。所以当时四名调查员受大雾和罗盘指向的影响,没有寻找到工作点的正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他们还在工作的状态,没有意识到发生危险,而失温的发展又很快,所以在很短时间里,发生失温意外。

因为意外发生得比较突然,遇难者没有表现得不好的状况,而是呈现失温者微笑的面部表情。四名遇难者相隔不远,有两个人并排躺在一起,一个人顺着一个方向,另外一个人跟他们间隔10米左右。只有户外失温这种情况才会很快地把人的生命带走。

红星新闻:遇难者都配备了RTK装备(实时差分定位)帮助定位,但他们并没有按下该装备,您认为是什么原因呢?

胡文琨:没有按下定位装置可能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危险和问题。我们指挥部在测量该地的磁场时发现,救援地的磁场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所以在事故发生前,四名调查员可能还在寻找工作点样地,他们个人认为还没有产生危险,所以没有打开装备发出求救信号。

遇难者野外生存经验丰富,救援难度巨大

红星新闻:您在看到救援现场和遇难者的照片后,您对四名遇难者有什么判断吗?

胡文琨:四位遇难者一位是干部,三位是战士。他们以前都是中国人民武警黄金部队的战士,最大的32岁,最小的是25岁。我们在这次任务中和他们的战友一起搜救,战友告诉我们,他们的能力非常强。他们主要负责林地调查、地质调查、冶金矿产等工作,至少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在野外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野外生存经验。

他们作为户外调查的地质队员,户外生存能力比我们普通户外爱好者强大得多,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我们有些户外专家都要强大。这也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带那么多装备的原因,因为他们野外生存经验很丰富,就像猎人一样。

消防、武警、当地村民等组成搜救小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图据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他们能认识云南山地95%以上的可以吃的东西,可以就地取材寻找食物和水源。说个小技巧,他们可以用冷水把袋装的方便面煮熟,所以他们不会带很多东西上山。刚好哀牢山在14-16号连下三天的大雨,大雨就会有雾,有雾就会容易产生意外,而这次失温就是个意外。

红星新闻:在您从事的10多次救援行动中,您认为此次救援的难度如何?

胡文琨:哀牢山的地质地形格外复杂一些,这一次测了他们的磁场,发现是四川黑竹沟磁力强度的两倍。我们户外运动协会成立有六七年了,组织了包括山地、洞穴等多次救援行动。今年哈巴雪山就有三次,苍山有两次,洞穴有一次,但从来没有遇见过比这次大的任务。

这次救援行动在中国来说都是最大的了,它的救援难度应该是排在第一。它和其它的救援不一样,比如梅里雪山救援、泰国的洞穴救援和珠峰的雪崩,因为他们的位置比较明确,上山的道路比较简单,指向性非常明确,所以救援很容易开展。

但这一次是在几十平方公里进行大范围搜救,再加上遇难者没有信号、没有报警、没有定位,没有各种信息资源,救援全靠大海捞针。所以这次救援在世界山地救援史上,其难度都算大的。

来源:红星新闻

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在云南哀牢山失联遇难,牵动各方关注。11月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遗体已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有救援人士向南都记者介绍,遗体被找到时呈现出失温特征。针对人员装备问题,24日,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表示,中心给所有野外工作人员配备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此前引发关注的一次性塑料雨衣,用途主要是防护粘性草籽。

南都此前报道,11月15日,云南省镇沅县政府接到报告: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于11月13日进入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失联地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此番搜救规模浩大。据央视报道,普洱和玉溪两地协同合作,从两头向中间合围搜救,玉溪前方指挥部也不断前移,并在救援中加大无人机、直升机的喊话频次。搜救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搜救人员需要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脚出发,翻越海拔2800多米的多座高山。

11月20日,搜救人员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发现了他们的雨衣。附近同时发现了排泄物。

11月21日18时33分,搜救指挥部接到搜救人员报告,在哀牢山玉溪市新平县水塘镇,调查样地东南方向直线距离1.85公里处发现3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11月22日8时32分,发现第4名失联人员,已无生命体征。

24日零时左右,4名失联人员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运送至镇沅县殡仪馆。整个转运过程长达40小时。

参与搜救行动的岳麓蓝天救援队队长谭章此前向南都记者介绍,“失踪人员的户外生存能力还是非常强大的”,痕迹表明,他们曾经顺着河流、溪流往下游走,用油漆在石板上面留下标志,应该是希望沿着水道找到村庄。被发现时,其中一名遇难人员衣物掀起,呈现典型的失温症状。搜救队伍认为,4人的遗体分隔两处,有可能是中途决定由一名队员外出求救,剩下三人原地保存体力。

而据媒体披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

作业工具包括:每人一台RTK,森林罗盘,2把工兵铲,3把砍刀,油漆,排笔,树牌,卷尺,皮尺,钉子,一次性雨衣,1个2万毫安充电宝,1矿泉水瓶汽油。

上述信息引发关注后,公众热议失联人员的装备是否妥帖齐全。11月24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党委书记范忠禹回应南都记者提问表示,“我们给野外所有人员配备探路者防水防雨保暖衣裤鞋。妄自揣测一次性雨衣就更荒唐了,那是工作人员在山上作业时视具体情况用来防护粘性草籽的。”

目前,4名失联人员的遇难原因正在深入调查中。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为知友们补充更多信息:

四人殒命哀牢山,为何进山时穿着“一次性雨衣”?

新民周刊微信公众号 消息,最近两天,“哀牢山”这三个字一直占据热搜位置,引发网友关注。

在失联整整8天后,4名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工作人员全部找到,但都不幸遇难。四个年轻的生命,把心脏跳动的最后时刻留给了雨雾迷离、野兽出没的哀牢山,那个左手写字的张金榜再也没机会提笔写出漂亮的字迹了。

11月13日,这4名工作人员徒步进入云南哀牢山内部,开展野外作业时失联。他们中,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具备野外作业经验和一定野外生存能力。

哀牢山原始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 摄于2018年4月 玉溪市新平县 摄影/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

在为4名遇难人员扼腕叹息的同时,笔者梳理了整个事件,提出几点疑问: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进山人员的装备配发是否合乎标准?为什么哀牢山的搜救难度这么大,需要投入8000余人次和10架次直升机?

目前,救援队伍正在开展失联人员遗体的转移工作,事件原因仍在调查当中。

失温或是罪魁祸首?

据搜救队员描述,4名遇难者被发现时,衣冠较为完整,没有被野兽侵害的迹象,初步判断遇难原因最大可能是失温。

失联人员所在哀牢山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二十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而0-10℃是失温的高发温度区间。

初期会觉得很冷,手脚不自主抖动,中期会出现意识不清,后期可能造成昏迷、心脏骤停。一般在低温下,正常成年人超过两个小时就有可能出现失温症状。

如此低温的环境下,再来看,工作人员携带了哪些装备。据现场救援人员透露,4名失联人员携带的食物不够4人吃一天。具体包括:2包蛋黄派、4罐八宝粥、1包巧克力、1包瓜子、4包鸡翅、4瓶饮料;香烟若干。

衣服包括:张金榜(黄色冲锋衣+保暖内衣),杨敏、张瑜(迷彩服+保暖内衣),刘宇(羽绒服+配发的冲锋衣)。而这些基本的御寒装备,御寒的是够用了,但放在险恶的哀牢山,似乎无法撑过一个夜晚。更离谱的是,救援人员分别在宿营地和下游两条小溪的交汇处发现了粉色雨衣碎片。

经过比对,确认这些雨衣就是由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笔者在淘宝上搜索了同款雨衣批发价,0.4元/件。你没看错,就是这件粉色雨衣,与游乐场玩激流勇进的一次性雨衣一样,被发给队员们带上山去遮风挡雨,给队员们提供生命保障。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顾伯健告诉《新民周刊》,这种一次性雨衣野外根本没法使用,树枝轻轻一刮就烂掉了。


真正适合野外作业的雨衣

难道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经费紧张,置办不起专业的防寒装备?资料显示,2020年9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正式挂牌成立,接受转业的武警官兵就成了这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2021年4月,发布的一则车辆租赁服务中标公告显示,因工作需要,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需租赁四驱高性能越野车用于野外任务使用,租赁车辆不少于20辆,年度预算人民币406万元。



一个一年用400万元预算来租车的单位,为何连基本的专业装备都无法提供?

为何专业人员也会失联?

既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为何也会迷路和失联?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站副站长杨效东教授说,进入哀牢山上的密林,和你在电影《侏罗纪公园》看到一样的。人一旦进到林子里,明明外面的阳光很好,但密林深处光线不好,尤其雨天,特别不容易看清路,很快就会迷失方向。

恰恰,遇难人员的失联位置属于哀牢山地形地貌最为复杂的区域,山壁坡度较大、多悬崖峭壁,就算是巡护人员,在平时走得少的地方也可能出现短时间的迷路现象。遇难人员当时处在高山密林的环境中,一旦迷路,很难再找到原来的路了。

杨效东教授说,即便长久驻扎在哀牢山,但每次上山都非常小心,要防着黑暗中的树枝、溪流深沟的拦阻。还要小心地质塌方和滑坡,出发前都会做好方案,请山民或护林员来做向导。

一名护林员还提到,哀牢山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后,随着管理逐渐规范、完善,进入保护区需获得准许,“游客是不允许进入的,专业人员也需要护林员陪护”。

多位樟盆村村民也提到,近些年他们很少有人进入哀牢山。有村民提到,一二十年前,当地村民曾上山采药,“但到的地方也都是边缘地带,而且都是跟着长辈走原来人留下的路”。

杨效东说,每次出去,大家都要携带对讲机来确保安全。但也不是所有先进的救援设备都可以在哀牢山被用上。当时4名遇难人员每人携带了一台RTK。

RTK是一种能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测量方法。失联的4人各有一台RTK设备。按计划,他们应该在11月14日打开RTK设备。只要按下设备按钮,救援人员就能根据卫星系统传回的数据找到4人所在的位置。

但从11月14日至21日11时,失联4人从未打开过RTK设备,因此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无法据其定位。

不过,有从事地质工作的人士表示,原始森林中如果失去通信信号,即便打开,后方人员也收不到信息。而即便是早早地把RTK设备打开,当救援队的无人机在这里飞行时,也会因为某些地方信号太弱而失去联系。

参与救援的张先生也给出了同样的说法。在搜救过程中,他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经常收不到消息。“主要是雨后雾很大,能见度低,容易找不准方向;而且下了雨温度太低,他们身体上可能也受不了。”张先生分析。

搜救难度为什么大?

据了解,整个搜救行动,云南以普洱市为主,玉溪市、楚雄州协同展开,截至目前,投入专业救援人员和当地干部群众8000余人次、车辆150余辆、卫星电话100余部、无人机50余架、直升机10架次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全力开展搜救。

为什么一次救援要持续8天,先后投入8000余人?这与哀牢山本身的地貌相关。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是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的分界线,也是全国最大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区,最高海拔3156米。失联人员位处的区域是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此前,搜救工作存在三方面主要困难

首先,哀牢山在镇沅境内面积达13.5万亩,此次人员失联的区域,地处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属原始森林无人区,山陡林密、遍布山崖和沟壑,地形极其复杂。

其次,正值入冬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白天能达到20度左右,到了晚上则降到七八度,山区树木高大茂密,加之近期连日降雨,林中有雾,能见度极低。

最后,搜救路线距离较远,从山脚前往搜索区域需要爬山约4个小时,随着搜索范围不断扩大,山中无路,行进困难,不具备夜间搜索的条件,队员往返宿地耗时较长。

11月22日,遇难者张金榜曾经的战友李先生讲述,他和张金榜是2015年武警黄金部队新兵连的战友,“一起入的伍,当时在新兵连,我们一起训练、聊天,他平时非常踏实,训练也很认真,我记得他是左手写字,字迹非常漂亮”。

后来,他们各自退伍转业,分别被分到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下属单位,“他是昆明单位,我是成都单位。”李先生表示,他们的工作项目大致相同,都是日常进行森林蓄积量调查。

事发后,中国地质调查局官方网站切换成黑白色,并发布公告,对因公殉职的4名野外地质调查人员,致以最沉痛哀悼。

来源:新民周刊

user avatar   Gendarm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去问十个人法国战役时没有英吉利海峡拦着德军能否横扫英国?

其中九个人会告诉你:英国危矣

还有一个人会告诉你:这不可能

但就是没人告诉你英国能挡得住德国


user avatar   du-wen-bo-9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史书评价很恰当,欺负孤儿寡母的摘桃咖,刻薄寡恩,评价不高,明清祭祀帝王都把他踢出帝王庙,虽然现在有些键盘侠在为他翻案,但是现在的主流还是对他评价不高,毛主席都说他做法蕴藏大乱,隋文帝是历史上最会扒刮地皮的皇帝,连灾年都舍不得放粮 以下我整理的杨坚实绩

1、欺负女儿外甥摘桃,屠尽宇文家族

2、屠城,毁了两座古城邺城和建康

3、为了多收税大索貌阅、强制析户

4、三斗为一斗,变相横征暴敛剥削百姓

5、大肆发放铸币炉给诸王和大臣,致使货币崩盘

6、东征高丽,三十万大军死了十之八九,二十多万人命就这么没了

7、猜忌太子,好的侍卫自己用,把老弱病残派到东宫,并让老婆毒菇监视东宫

8、杀功臣,杀功臣的数量能排进所有皇帝前三,打赢突突的史万岁一回来就被杨坚砍了,发明廷杖,曾经在朝堂上用廷杖打人,还嫌弃廷杖不够粗,后来把廷杖加到3倍粗

9、佞佛,大肆修建寺庙

10、严刑峻法酷吏,三个人偷一个瓜判死刑

11、修仁寿宫死了几万人,还夸杨素干得好

12、明明国库里装了很多粮食,但是开皇14年灾年不放粮,很多百姓都饿死在粮仓周围,而且还在灾年低卖北周旧米(此时北周灭亡已经14年了)后来忽悠百姓设置义仓(所谓义仓就是让百姓在丰收年把粮食交一些给政府保存,遇上灾荒百姓可以去义仓领粮食,但是这是欺骗百姓的,等百姓交了几年粮食,杨坚全部收归国有,相当于我们交了社保最后被收为国有一样。

13、废天下学校,苛待学官

14、禁绝私史,杀害大儒 15、逼弟弟离婚,弟弟不同意,就毒杀亲弟弟 16、剥削百姓攒钱给小老婆花,宣华夫人容华夫人生活非常奢侈,但是灾年缺不放粮。 17、对结发夫妻刻薄寡恩,妻子重病带小老婆在外游玩,不回来见妻子最后一面,导致妻子都没有机会交代遗言,临死前甩锅老婆,说独孤误我。[/cp]




  

相关话题

  以一个现实国家的军力,是否能够在不动用核武器的情况下破坏一块长宽高均为100米的均质钢立方体? 
  为什么诸如BMP之类的苏/俄系步战车的主武器采用了100毫米主炮和同轴30毫米副炮的设计? 
  能够用地效飞行器的原理,来制造一艘天上航母吗? 
  为什么能造出原子弹氢弹中子弹运载火箭洲际导弹等比肩世界前沿的武器和技术的中国,造不出第五代战机发动机? 
  未来坦克等主战装备有可能会纯电化吗? 
  如何评价保密侠? 
  如何评价这位台湾军事专家对火箭弹的看法? 
  如何看待云南破获武装贩毒案,毒贩扔手榴弹袭警? 
  如何看待国外军迷对中国军机与韩国军机的比较? 
  大疆如此成功,它对中国军用无人机的发展有促进吗? 

前一个讨论
古代从何时起,江南士子的形象不再是古惑仔风的?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说近现代世界的成果几乎都是由古希腊和古罗马贡献的,而华夏文明对世界的贡献可能说是忽略不计?





© 2024-12-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