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机关炮的坦克设计其实仍然还有。与其说现在少不如说一直都很少。
但是如果过于绝对地说“坦克机关炮无用/冗余论”就比较狭隘了。尤其是随着现代坦克主炮口径越来越大,和车载机枪之间的火力断层越来越明显,两者已经更缺乏过渡和互补。
现代坦克可携带的大口径主炮弹药仅有40多发,为了简化弹种还有性能取舍(尾稳脱穿对轻装甲目标容易过穿透,多用途破甲弹的高爆和破片性能不理想)。在掩护射击中的火力持续能力非常弱,不能长时间压制大量面目标和敌人潜在阵地。缺乏空爆弹药也使得对棱线目标的攻击能力比较差。而且由于口径威力过剩,对于支援射击时的友军误伤以及附带伤害威胁也非常明显。就单纯说射击时的炮口暴风所形成的危险区,给在狭窄地形与步兵的近距离协同就产生了很大限制。
而在坦克上作为次要武器的机枪很难代替火炮的打击和压制任务。虽然备弹充足,但是常见的7.62mm坦克机枪仅能勉强达到1000米的有效射程,对掩体和装甲的侵撤能力很低。部分坦克装备的12.7mm机枪射程可达到1800米,但是穿深一般而且没有破片杀伤半径,毁伤和压制能力仍然比较有限。
机关炮在坦克上的有限使用,主要还是受空间取舍和技术的局限。
坦克装置机关炮的方案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作为主炮的同轴武器,比如AMX-30B装备的M693 20mm机关炮
XM1艾布拉姆斯在早期设计中也有采用25mm的bushmaster作为同轴武器的方案
Strv-2000项目选择了140mm巨炮作为主要武器,因此采用了一门40mm同轴机关炮作为作为补充。值得注意的是机关炮下面还有一挺7.62mm同轴机枪
同轴机关炮的优点是可以利用主炮的炮镜、火控和稳定系统,对精度非常有利,并且武器和弹药相对有炮塔作为保护;缺点则是炮身和弹药占用炮塔前方较多的内部空间,并且影响炮塔主装甲的布置。
另一种情况则是以武器站或炮舱的形式,布置于炮塔外侧,比如题目标签中MBT70装备的RH202 20mm机关炮
乌克兰的T-64E在炮塔尾部上方布置了一门Gsh-23-2机关炮
捷克T-72M1-A的第一辆原型车,在炮塔尾舱两侧安装两门20mm的Oerikon KAA-001机关炮
改进型T-72M2“Moderna”上改为了单门30mm的2A42。此炮使用炮长镜瞄准,不能独立于炮塔水平转动
外置机关炮的可以相对节省和优化利用炮塔内空间,无需顾虑抛壳和排烟问题,而且武器站形式的机关炮可以独立于主炮瞄准。但是外露的炮身和弹药缺乏保护,容易被破片和小口径武器击伤,也客观加大了炮塔投影。在炮塔两侧布置时,后坐产生的力矩也对炮塔的水平稳定产生影响。
在二战后,各国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普遍发展,前线的轻型装甲车辆数量提高,加上双路供弹等技术提高了机关炮的攻击效率和目标多样性,使得机关炮在地面战斗车辆上的运用更为广泛。并且随着攻击和防护能力尚不成熟的早期军用直升机出现,也使得机关炮成为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对抗手段。自然也就有了在坦克上的尝试。但是在以高烈度战争威胁背景下的冷战时期,预想中的武器装备消耗率较高,武器平台的定位突出和设计从简有着更高的优先级,尽量舍弃不必要的武器和系统集成整合。美国陆军在MBT70和XM1项目中曾对机关炮有比较大的热情,但是随着中东战争中收集的战斗经验,坦克车组对所有轮廓近似的敌方车辆,无论能辨别类型与否,都倾向于无差别使用主炮射击,随即陆军便放弃了第三代坦克的机关炮方案。
但是对于后冷战时代来说,局部冲突与非对称战争成为常态,小规模低烈度战争对于火力限制和部队的合成性有更高要求。而且由于先进反坦克武器的扩散,常规防护的步兵战车对步兵的直接支援也暴露出不足。无人炮塔技术可以对机关炮的布置提供明显的便利,埋头/无壳弹技术又可对机关炮的简化和性能提升,数字化体系可以提供更准确的目标信息分享,所以机关炮在第四代坦克上的出现反而更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