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一张图,让你们看的明明白白:
此图自制,转载请在公众号联系我们,谢谢。
自上一期酸奶测评之后(链接在这里:
市面上有哪些好吃到升天的酸奶?),很多朋友也向小妖精吐槽超市里的同为奶制品的黄油、奶油、淡奶油、half and half,明明都是看起来差不多的东西,却不知道有什么区别。
为此,我们特意精心绘制了一张奶油家族族谱,帮助大家了解常见的乳制品的生产方式和来源,有了这幅图,相信你会更容易体会黄油(butter)、稀奶油(cream)和奶油制品之间的区别和关系啦。
下面开始分门别类详详细细的讲干货:
1. 奶酪 (cheese):
首先说说图中没有的cheese, cheese中文可以叫奶酪、乳酪、干酪或者芝士甚至音译起司。它是由全脂牛奶加上不同菌种发酵后的产物,菌种不同,最后得到的 cheese种类也有所不同。但大部分原理都是通过加入凝乳酶使得牛奶中的酪蛋白相互结合沉淀,而乳清蛋白则保留在溶液中,最终再通过排水(drain),加盐(salt),干燥(dry),老化(age)等步骤加工成我们所需要的cheese种类。思味还有一篇文章是专门说世界上的黑暗奶酪的,欢迎大家去拜读哦!
▲马苏里拉奶酪
2.黄油/奶油 (Butter):
小妖精经常会被问到奶油和黄油是什么区别,能不能互相替代。按照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定义,奶油和我们平时说的黄油是一种东西。因为翻译的原因,在国内奶油一般指的就是 butter,而稀奶油 / 淡奶油 / 鲜奶油才是我们理解中的 “cream”。
通俗来讲,其实奶油就是从牛奶中提炼分离出来的油脂,其中 80% 是脂肪,而剩下的则是水和其他牛奶成分 。黄油拥有天然浓郁的奶香。它应用广泛,无论是做曲奇,做面包,或是涂吐司,它都是外国朋友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日本一家公司发明的黄油笔
3.稀奶油 (Cream):
这就是我们日常平时说的长得比较像牛奶的白白的奶油了。大概是为了和固体奶油(黄油 butter)区分,才加上了 “稀” 字吧。然而稀奶油并不一定是 “稀” 的。国家标准规定,脂肪含量在 10%-80% 的乳制品都可以算作稀奶油。我们平时最常见的两种,是淡奶油(light cream:脂肪含量 18-35%)和重奶油(heavy cream:脂肪含量 36-40%)。
稀奶油还有两种衍生品:打发用奶油和半对半奶油。
a. 打发用奶油 (whipping cream):
按照字面意思,这种稀奶油就是打发之后用来装饰蛋糕的了。打发的原理很简单,就是通过快速的搅打把空气混进去,形成泡沫。稀奶油中有很多很多小的脂肪球,球里面的脂肪有一部分是结晶,负责支撑结构,还有一部分是液体,负责把结晶粘到一起。打发的过程中,这些本来独立的脂肪球会和相邻的脂肪球发生局部的合并,好像大家手拉手一样在气泡表面形成一层膜,把它牢牢的包裹住。经常做甜点的朋友们都知道稀奶油要 “隔冰水打发”,目的就是要通过低温来保证一定量的脂肪是结晶形式。
▲打发奶油结构(Whipped cream structure)
跟普通稀奶油并没有太大区别,打发奶油根据脂肪含量也分为 light whipping cream 和 heavy whipping cream,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普通稀奶油中了加入稳定剂来保证打发的效果。其中效果最好的脂肪含量在 35%-40%。小伙伴们经常吐槽的雀巢淡奶油脂肪含量在 35%,介于淡奶油和重奶油之间。小妖精亲测严格遵守事先冷藏、搅打时垫冰水的步骤是可以打发的,至于为什么那么难,应该是和加工工艺、原料奶的脂肪组成以及添加的稳定剂有关。对此,小妖精的建议是,换一个牌子试试。
另外,超市冷柜里有种喷出来的 whipped cream,对,就是星冰乐上面那一坨,是通过高压将气体打进稀奶油里,通常用作饮品或水果的 topping。这种 cream 口感更轻,但是比较不稳定,很容易消泡,所以并不适合做甜点的裱花装饰。
b. 半对半奶油(half & half):
这种稀奶油是由一半牛奶和一半稀奶油混合而成的,既有奶油丝滑的口感,又不至于被厚厚的脂肪掩盖住牛奶的醇香。可以加到咖啡里,也可以用来做菜。美国人对咖啡的需求量不是一般的高,这种奶油的咖啡伴侣也是随处可见。国内一般只在进口超市或某宝上面有卖,喜欢尝鲜的同学们可以试一下,或者自己动手兑一下牛奶和稀奶油。不过要注意的是,咖啡伴侣是加过稳定剂的,普通稀奶油加入咖啡可能会形成絮状沉淀。咖啡的温度越高、酸度越高、泡咖啡用水的硬度越高,都更容易产生沉淀。万一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可不要怪小妖精没有提醒你哦。
虽然这种看起来跟牛奶差不多,也是装在小房子纸盒里,喝起来很香,脂肪含量却是全脂牛奶的 3-5 倍,可不要拿它当饮料喝哦!
写到这里,小妖精实在控制不了体内的洪荒之力了。真的想忍不住吐槽一句,那些外来词语的中文翻译实在不忍直视!我们猜想事情的经过可能是这样的:butter 进入国门的一刹那,想想自己是牛奶里出来的,于是取了个名字叫 “奶油”。然后 cream 来了,发现用户名已被注册,只能叫 “稀奶油” 了。再然后,light cream 来了.......
4.酸奶油 Sour Cream:
想必不少吃过 Chipotle 的朋友都会以为墨西哥人发明了酸奶油,直到小妖精去了墨西哥才发现,往塔可里面加酸奶油的这个创意,就好像吃中餐最后要拆幸运饼干里的命运小条一样,完全是美国人脑洞大开的杰作!
▲美式墨西哥菜常见的搭配(酸奶油,生菜丝,塔可)
酸奶油发展的历史比较短,20 世纪初期,乌克兰人才从酸奶中得到了灵感,发明了酸奶油。市面上大部分的酸奶油都是用乳酸菌发酵的,当然有的时候也会加入其他的一些酸化剂加快这一过程。酸奶油的地域特称非常明显,就拿美国来说吧,美国联邦法规(21CFR 131.160)规定,酸奶油的总脂肪含量不得低于 18%。法国的酸奶油版本叫做 Crème fraîche,但脂肪含量更高,因此口感更加滑顺,酸度也较弱一些。法式酸奶油不会因为加热产生结块的情况,所以经常在法式烹饪中用于收汁以增加风味,也常常用来制作甜点,或者直接涂抹在糕点上食用。
▲开胃菜:饼干搭配法式酸奶油和鱼籽
墨西哥人民也有自己的酸奶油,叫做 Crema。Crema Fresca 与法式酸奶油类似,酸度不高并且耐高温;而另一种酸奶油叫做 Crema Agria,更接近美国的 Sour Cream。
▲墨西哥酸奶油
5.酪乳 (Buttermilk):
Buttermilk 被翻译为酪浆、酪乳或是脱脂乳,其实是很有歧义的,但是中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最原始的酪乳,是在生产黄油(butter)的过程中,不停的搅拌全脂牛奶(whole milk)或奶油(cream),分离出的乳浆产品,含有不少于 8.25% 的非脂乳固体。然而现在我们市面上可以买得到的酪乳,已经不是传统做法的酪乳了,而是一种叫做发酵酪乳的产品。
▲分离的黄油(固体)和酪乳(液体)
发酵酪乳(cultured buttermilk)是指在牛奶中加乳酸菌,比如乳酸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发酵而成的带有酸味的乳制品。乳酸菌的产生让牛奶中的蛋白质凝结,所以发酵酪乳会比较粘稠。这个产品的初衷是模仿传统的酪乳。那个年代冷藏技术不好,自己家吃不完的酪乳很快就会被天然存在的乳酸菌发酵,变酸变粘稠。
发酵酪乳可以直接饮用,不过最常见的应用还是制作糕点。发酵酪乳不仅可以用来做面包,还是许多热香饼(pancake)、松饼(biscuit)、玉米糕(cornbread)的原料呢!比如做苏打面包的时候加入酪乳,酪乳里的酸会和小苏打(baking soda)或发酵粉(baking powder)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让面包变得松软。另外,酪乳里的酸还可以让肉质变嫩,它特有的质感更是冰淇淋、沙拉酱和奶黄的好盆友。
▲经典酪乳蛋糕
6. 炼乳 (Condensed Milk):
炼乳我们大家都很熟悉,国内大部分炼乳产品都是管状的,比较方便,而北美主要为罐头装。生活在北美的小伙伴去买炼乳的时候总是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到底是该买 condensed milk 还是 evaporated milk? 图中一左一右的都是装在罐头里的,再一查字典,输入 “炼乳” 之后居然会出现 condensed milk 和 evaporated milk 两个释义!最后买回家之后发现两个看上去都是浓缩的牛奶,所以到底谁才是 “炼乳”!简直就是大写的懵逼。
▲左:condensed milk,右:evaporated milk
其实,condensed milk 和 evaporated milk 两个都是浓缩牛奶,浓缩的浓度也相似 -- 都是蒸发了大约 60% 的水分。而它们的区别在于:蒸发完水之后,sweetened condensed milk 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又加入了大量的蔗糖(含有大约 40-45% 的糖),而 evaporated milk 并没有加糖。由于糖分不同,其实从他们的质地很好分辨:condensed milk 非常的浓稠厚重,颜色微黄,当然了,味道是大写的甜。不过小妖精经常自己买回家,用热腾腾红茶 + 炼乳(sweetened condensed milk),自制珍珠奶茶喝,味道很赞的呢。
7. 奶油奶酪 (Cream Cheese):、
奶油奶酪,究竟是奶油?还是奶酪?相信不少人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美国联邦法规第 21 篇(133.133)是怎么说的吧!奶油奶酪是一种软质的新鲜奶酪,奶油奶酪中至少要含有 33% 的乳脂含量,最多 55% 的水分含量(moisture content)。想必你一定会问了,那 Fat free 的 cream cheese 怎么办?的确,根据定义,Fat free 的 cream cheese 是不可以把自己叫做 cream cheese 销售的。而美国联邦法律第 21 篇(130.10)又对 fat free 这个定义做了规定,如果产品满足了 fat free 的条件则不满足一些对于常规产品的定义。所以,fat free cream cheese 还是属于 cream cheese 的,只是产品名前面必须要加一个 fat free 哦!
奶油奶酪是一种 acid-set cheese,也就是说,这种奶酪主要是依靠乳酸菌发酵产生的乳酸将牛奶凝结,变成固体的,而不同于大部分的奶酪主要是依靠凝乳酶凝固的!像美国常见的的 cottage cheese 和 queso blanco(小妖精很喜欢的一种墨西哥奶酪)也都是属于 acid-set cheese 的范畴。奶油奶酪的产品很多,有许多颜色和口味可以选择!最有名的当属卡夫家的 Philadelphia 奶油奶酪,总共有 10 余种口味:草莓、蓝莓、菠萝、葱香、田园素菜、巧克力口味等等。最常见的吃法就是涂抹在百吉饼上(bagel),真是美味至极!
当然,它更是制作芝士蛋糕(cheesecake)和 cream cheese frosting(涂抹在蛋糕外的奶油糖霜)必不可少的原料。
▲Turtle Cheesecake
=============================【思味总结】===============================
1. 在国内奶油就是我们常说的黄油(Butter), 它是从牛奶中提炼分离出来的油脂。
2. 根据脂肪含量稀奶油可以被分为淡奶油和重奶油。
3. 打发奶油可以用来装饰蛋糕,不过喷出来的 whipped cream 并不稳定,不适合做甜点的裱花。
4. 半对半奶油肪含量是全脂牛奶的 3-5 倍,不要当饮料喝哦。
5. 酸奶油(Sour cream)一般是乳酸菌发酵而来的,可以制作甜点或涂抹面包。
6. 奶油奶酪又称作 “鲜奶酪”,可以涂抹面包或做芝士蛋糕。
7. 酪乳(Buttermilk)大部分是用来烘焙。
8. Condensed milk 和 evaporated milk 两个都是炼乳,不过 condensed milk 加了糖,evaporated milk 没有加糖。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帮大家分清了没呢,以后去超市,记得别忘了向身边的小伙伴科(zhaung)普(bi)哦!
==============================【关于思味】===============================
思味是康奈尔大学食品科学系的四位小厨娘创建的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有问题大家到公共账号上来问,我们一定耐心解答。
重申,我们不搞营销,我们只想做高科技的小厨娘^-^。
===================以下是我们的其他一些文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是不是烧烤的方式吃肉比用其他方式吃肉更让人愉悦?为什么? - 思味小妖精的回答关于这个头痛的问题,子懋妹妹也闲聊几句。
天气一冷,就想吃芝士。
芝士排骨、芝士年糕、芝士焗番薯、芝士乳酪蛋糕......只要跟芝士有关的一切,我都想吃。
特别是披萨的芝士拉丝~我的最爱~
说起芝士,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很西式的,而且也是一直搞不清楚芝士、乳酪、奶酪、奶油、黄油的区别(我也是分了很久才分清楚呢)
奶酪、黄油和奶油可以说是,对牛奶中的水,脂肪、蛋白质成分进行分离、或者浓缩所得到的产物,都是奶制品。
①奶酪 Cheese
芝士、起司、起士其实都是cheese的音译,它还被称为:奶酪、乳酪、干酪。(害我糊涂了那么久,音译者真是的)
奶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你也可以理解为浓缩的牛奶。
每公斤奶酪制品是由10公斤的牛奶浓缩而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脂肪、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是纯天然的食品。(整整10公斤啊)
②黄油 Butter
黄油又叫乳脂、白脱油,把新鲜牛奶加以搅拌之后,将上层的浓稠状物体滤去部分水分之后的产物,含脂量很高的(热量超高)。
黄油一般用来抹在面包上吃哦
③奶油 Cream
奶油是从牛奶、羊奶中,提取的黄色或白色脂肪性半固体食品。它是由未均质化之前的、生牛乳顶层的、牛奶脂肪含量较高的一层,制得的乳制品(有点拗口这句话)。
它们三者的区别在于:
黄油和奶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
而黄油的脂肪含量比奶油高。
奶酪的主要成分,则是脂肪和蛋白质。
目前,市面上的奶酪多达数千种之多,大多数是由欧洲各国进口;
在这数千种奶酪之中,产自于法国的最多的,所以法国又被称为“奶酪之国”。
按形状分,芝士有长块状、小块状、片状、碎粒碎条状等。
按种类分,那可多了去咯。
猫和老鼠里面带孔的奶酪,其实是瑞士奶酪Swiss cheese以及baby Swiss。
那些孔眼来自微生物发酵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
小时候看猫和老鼠,经常被馋得流口水,一直在想象是什么味道!
还有美食家们都爱的蓝纹奶酪,虽然闻起来口味重,但做得好真的很好吃哒!
由于绿霉菌的繁殖形成了奶酪表面的蓝色花纹,本宝宝也有幸吃过一次。
闻起来真的是听重口的!
嗯大概是这么多吧,再见!
声明一下,三个故事都是10年前发生的,我现在是一个非常成熟有技能有文化见过世面的IT民工。。。lol
第一个,没文化的故事。
在美国读书的第一个学期,忘记什么课了,小组讨论,10多个美国人,我1个中国人。
不知道讨论到什么话题,我突然很想表达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个概念,我就给大家说:
“英文太简单了,例如win这个字,就几笔,咱们汉语厉害太多倍啦!”(我也不知道当时为什么会有字的笔画多就代表更有文化这个逻辑在脑子里lol)
大家非常感兴趣地看着我,我走上讲台,在白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Win”,然后开始写一个更大的“赢”。
……
赢字写到中间那个口的时候,我忘记这个字怎么写了。。。
太丢人了,忘记怎么下台的。。。
第二个,太自信的故事。
研究生二年级上商学院和建筑学院合开的绿色建筑课程,和一群同学讨论一个设计方案,方案涉及到一个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算术。
在我们这个小组,我一直没有什么存在感,几位大哥大姐都是MBA在读,工作好几年,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比我强太多,一个哈佛本科毕业的大姐是富二代,每次开会都会给全组买咖啡和点心,连请客的机会都不留给我,一个建筑学的大姐基本包揽了项目的所有建筑设计方案。。。
所以这个时候,我一下就兴奋了!美国人心算肯定不如我们中国人啊!哈哈哈哈,终于可以刷存在感了!
我挥手示意大家安静,说,“不用拿计算器,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小case,我来心算。”
在我还想着我在很短时间心算出结果后大家瞠目结舌样子的时候,小组里一个美国帅哥笑了一笑,说,xxxxx,把心算结果说了出来,准确无误。
。。。依然忘记是怎么下台的了。。。
第三个,没见识的故事。
第一次实习发工资,付清了房租,留了伙食费,剩下240美元,我觉得应该给自己买一个礼物奖励自己一下。那时想买一个戒指。
然后我Google附近的戒指店,查到一家珠宝店,下班穿着西裤衬衣我就跑去了。
进了珠宝店,我一副很有底气的样子,毕竟240美元是一大笔钱啊对我当时来说。我叫了一个年纪50多的服务员阿姨,说,我要买戒指,好的那种!阿姨一看我胖胖的样子,高兴得不行,叫了一个很高的黑人保镖一起,把我往店里面带,打开一个一个柜子、箱子,让我看那些花花绿绿的戒指,我依稀记得有钻石的,宝石的,各种颜色,各种大小。这些戒指都没有标价,我当时也没有看到喜欢的,就没有问价格。
后来看了一圈,我想,还是不看了,一会回住处,隔壁中国超市4.75一盒的三菜一汤盒饭别卖完了,所以我给那个服务员阿姨礼貌地说,谢谢你们哈,戒指看了一圈,都不太喜欢,略显老气,我先走了。
服务员阿姨和保镖大哥把我送到店门口,我走到地铁站,坐车回住处买盒饭去了。
后来过了很多年,我带老婆重游曼哈顿的时候,特地绕开了这家曼哈顿中心的爱马仕店。。。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