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警察,面临可能被处分甚至上法庭的危险,试图保护跟自己个人利益来说没有太多关系的他人财物安全。还需要评价什么吗?!?!
他大可以什么都不做,在现在的环境下,没有人会怪他。
————————————
很想知道这个事件的最终处理结果是什么,如果最终这个警员受到了严厉的处置,虽然规章制度什么的也不好说什么,但是就个人来说,我会很失望。
我害怕,运货在高速上侧翻,就算被哄抢,再也没有警察敢为我出头。
我害怕,旅游在外地,就算被恶意商贩坑骗,再也没有城管敢为我维权。
我害怕,忽患恶疾送进医院,就算生命垂危,再也没有医生敢为我治疗。
而我害怕的,有些已经成真了。
我曾害怕,出门在外,跌倒路上,就算苦苦哀求,真的没有人敢扶我起来。
我曾害怕,还没审判,舆论已经占领高地,真的没有法官敢为我说理。
我曾害怕,突然哪天,快速公交或者机场再起硝烟,真的没有人为我鸣冤,而是兴致勃勃的讨论肇事者多么的冤屈。
我真正害怕的是,人和人再也没有一种叫人性的光辉传递,而是利益为先。
那么,好好想想
在执法机关处于绝对的舆论劣势的时候,
打砸抢时可以随意点燃掀翻警车的时候,
暴徒敢光明正大冲进派出所行凶的时候,
作为基层民警一年365天连轴转却还是被各种谩骂的时候,
如果你在那个警察的处境,你会怎么做?
或许
。。。
还记得彭宇案么
————————————
法律用来律人,道德用来自律。
在法律覆盖不到的地方呢?毕竟法不责众。
对哄抢的人群,我什么也做不了,只能表示遗憾。
而对于这个警察,或许一个客观的舆论评价,能挽救他的职业生涯。
每个人都有可能扮演警察,扮演车主,甚至扮演哄抢的人群(虽然我相信各位都会律己的)。
这就是我想说的。
而对于怎么样评价哄抢行为,怎么样改善,以及其他更深入的问题。鄙人才疏学浅,暂时无法给出我认为足够圆满的答案,就不予评价了。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有颗律己又宽大的心!祝好
-------11/08/14更新--------
这事件的处理结果是,此次的警察拔示警并不违规。橘子散落村民哄抢 警察情急鸣枪示警获赞
有些评论,我在这一起回复了。
题目问的是如何看待这个社会事件,那么姑且分为两个方面:对事件当事人做法的合理合法性的看法以及对事件产生的社会影响的看法, 而我之前的回答偏重的是第二个方面,之所以不去细说第一方面的看法,是因为这方面首先可以去查相关法律法规,其次我无法保证媒体是否给出客观详细的事实。涉及法律条文的东西,任何细节都可以影响判决,最客观的是等调查报告。
可是有的评论一直抓着这点不放。。那就按照媒体的报道来看看合理合法性吧。
发生交通意外,交警赶到后随即开始排险,随后封锁了现场。之后,“民警以高速公路护坡下一条沟渠作为警戒范围,要求围观的村民远离卡车侧翻现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第七条:(四)强行冲越人民警察为履行职责设置的警戒线的,经警告无效的,可以使用警棍、催泪弹、高压水枪、特种防暴枪等驱逐性、制服性警械。
顺便科普一下,警械与武器是有严格划分的,使用条例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别什么都说是掏枪,防暴枪不是枪支,是警械。
关于第二个方面,我没有强加我的看法于任何人,赞同便是赞同,反对便是反对,都是正常的,又何来煽情一说?排比只是简洁又详实地罗列事实的一种方法而已,哪一件事是杜撰出来的呢?
这些事情虽然和此事件没有关系,可是深层次的核心是一样的——利己主义与公德主义的博弈。这才是事件应该关注的重点。关于现在的利己主义,第一段话就说了,“在现在的环境下,他完全可以什么都不做”。而我只是希望这件事件的合理合法处理,不要被舆论绑架。
兰州一货车侧翻30万葡萄遭哄抢 有人开车装运(图)_资讯频道
几乎同样的事件,没人鸣枪,什么事情都没有,唯一改变的就是那个货主。
虽然我国不是判例的法律体系,可是社会行为却是判例的。公众绝大多数下是无意识状态的,每一个人都会无意识的基于社会经验,潜意识进行趋利避害的选择。所以这种引发广泛关注的事件的处理结果并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而已,而是会影响潜意识的趋利避害的判断。
也就是说,如果警察不鸣枪,事件过了就过了,大家不会关注或者很快遗忘,但是鸣枪之后的结果,却是一个判例,会深深的影响相关者的本能判断(在这里是一线民警和哄抢者)。这一点已经在各种事件里面不证自明了。勒庞在《乌合之众》中也提出了这种观点。
有些概率上的事情,看上去好像离自己很远,仿佛可以站在事不关己的角度上评判对错。
可是,我作为一个不会去哄抢的人,那警械可不会对我使用。
而一个判例,对人改变就是,在国内,如果不能留下什么确凿证据证明清白,我还真不敢扶。
最后,来个欢乐彩蛋吧!
“警告,我身上携带有佩枪,请退后!”,“我携带佩枪,退后!”,“我已取出佩枪!请退后!”,“啪!”,“我已向天空鸣枪示警,不要再靠近。。” 。。。。。。。。。。
"LAPD! get down! hands over head!" "bang! bang!" "target down".
—————12/08/14更新—————
有多少人能常有律己宽大的心。
.
好警察,果敢决断
楼上居然全是反面意见,我来说个不同的看法。
对战术和阵型设计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要结合自身实际来学习,生搬硬套就没必要了。
来说说实际的案例:
我们是深圳的一只业余球队,网络上召集的,有40人左右,2015年是我们的第四个赛季,截止今天应该已经踢了150场比赛了。球队最大的接近45,最小的16,平均年龄应该在35左右,大叔占了绝大多数。而且这里面大部分人,是已经放弃足球很多年后重新开始的,比如我在加入球队前,已经12年没有踢过足球了。总的来说,球队里面水平参差不齐,业余里面水平偏下的。
我们对内人比较多,经常分为红白两队比赛。白队有一个速度冲击力都很快的前锋,还有一个踢过大学生联赛的后腰,刚组队踢球的时候,白队连续虐了红队有半年吧,每场赢5-6个。红队的优势只在中场有2个公司球队的主力,控球比较好,但经常是围着白队禁区前倒来倒去不进球,一旦失误被白队一个反击就丢一个。随着踢得多了,红队个人能力有所提高输球越来越少,就开始琢磨怎么赢球了。首先是红队设置了一个前置的后腰,一旦转入防守状态这个队员就去贴对方后腰,永远站在持球队员和后腰之间,不让白队通过后腰来发动长传反击,这样一来白队进攻威胁大打折扣。第二是从队内挖掘了一个没人要的小个子队员,因为这个小个子虽然球踢得不怎么样,但是在短距离爆发力极好,三步以内没人能追上他。安排他打边后卫,不许压上,专门站在对方前锋身边2米,对方拿球启动冲刺的一瞬间进行上抢,成功率很高。在这两个战术都采用并且见到效果一段时间后,做了一个最重大的改变,就是把整个防守战术调整成了全队参与的压迫式防守。除了后场2个红队后卫陪着2个白队前锋,其他人全都在对位逼抢,前锋去扑抢白队持球后卫,前腰切断后卫向后腰传球的线路,逼白队后卫直接大脚向前开。这最后一个调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白队不能有序的组织进攻,让他的进攻变成盲目长传解围,再让自己的后卫和对方在小范围拼速度。自从这套战术运转以后,红队遏制了白队长传反击能力,白队的进球率直线下跌,而红队通过战术加强了自己控球的优势,也逐渐解决了不进球的问题。
通过上述自己踢球的经历,可以看到即使是在业余比赛中,通过一定的战术安排,仍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改变战局。顶级比赛的有些战术安排对业余比赛时有一定的启发性的,比如后腰前置就是受到了比达尔踢法的启示。另外,顶级比赛所传达的队足球的理解,才是对业余球队最宝贵的财富,业余球队可能无法踢出巴萨那样的流程配合,但不能阻止大家对于这种技术风格的模仿,对于控制皮球的追求。反过来,在自己业余足球中对于某种战术风格的模仿,也可以极大的增加看球乐趣,更好的揣摩教练意图,从技术角度观赏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