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为什么采用京杭大运河而不用海运? 第2页

     

user avatar   zhang-chen-xu-3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因为即不靠谱,也没有想象中的省钱

先纠正大家一个误区:

走海运就可以放弃大运河,放弃大运河会损害既得利益团体

扯淡

就算漕粮海运,大运河也要一直修,钱一分不少花,既得利益团体一分不少赚,《元史》中明确记载了这一点:

初,伯颜平江南时,尝命张瑄、朱清等,以宋库藏图籍,自崇明州从海道载入京师。而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陆运至淇门,入御河,以达于京。后又开济州泗河,自淮至新开河,由大清河至利津,河入海,因海口沙壅,又从东阿旱站运至临清,入御河。又开胶、莱河道通海,劳费不赀,卒无成效

元朝漕粮以海运为主,但仍在修缮运河,从忽必烈挖到元顺帝,所花费的钱粮劳力不计其数,但效果嘛········

这个世界上,难道还有比即有钱花,又不用出效果更好的事情吗?

漕粮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国家不可一年无漕粮供应,而海运呢?

台风,季风,洋流,海盗乃至人为定位失误,都有可能致使海运阻断,据《元史》记载,海运出现大批损耗,那是常有的事情:

然风涛不测,粮船漂溺者无岁无之,间亦有船坏而弃其米者。

如果不修运河,海运阻断之后怎么办?

是打算走陆路,还是朝廷原地爆炸啊!

要是大元在既有漕运,又有海运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运河而走海运,那确实能说明海运的优越性。问题是大元挖了几十年的运河,没挖通,不得已选择了海运,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user avatar   song-cheng-jun-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看了一圈答案,有的说是海运风险大,有的说是漕工阻力大,还有的说是隋朝的首都洛阳离海远。

其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连续性的问题,在不同的朝代有着不同的考量和压力。后面几代弃不掉漕运的实际原因应该是在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无奈之举。

从隋朝的角度来看,洛阳离海远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修运河不单可以缩短运程,还可以沟通沿岸各地,加强地方统治,况且那时候造船和航海技术还相对落后。所以,隋朝修大运河是几方面的综合因素促成的。

但到了元明清三代,首都迁到了北京,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海运风险相对减小,所以从成本的角度来说应该是海运更优。但此时,沿岸漕工及官吏利益集团已成型,所以他们就取代海运风险成为阻止海运的主要原因。

当然,历代海运风险一直都存在,而保留漕工群体维护运河、沟通沿岸各地的需求也一直存在,所以漕运路线这事儿与漕运本身一样,历代都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百万漕工之衣食,岂是说变就变?

南方士族再精明,也不具备政治话语权。


user avatar   jia-jie-23-5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外挂版

爆改版

正常版


user avatar   wei-liu-ci-gu-h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女王:求求题主放过我,我可不敢有什么政绩。。。


user avatar   guijishengwu 网友的相关建议: 
      

当地居民就偷着乐去吧!




     

相关话题

  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可信度究竟如何? 
  张勋发动复辟的目的是什么?是真心想复辟还是另有企图? 
  郝柏村去世,如何评价他? 
  现代日军中还存在二战时大量甘愿剖腹的武士道精神吗? 
  二战期间,韩国有抗日战争吗? 
  德国一战为什么会失败? 
  朝鲜战争该不该打?战后中国是赢得了世界尊重还是世界疏远了红色中国? 
  古人吃的菜是怎么样的? 
  犹太人对美国有多大影响? 
  韩非子有云 “ 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 可亡也。”? 

前一个讨论
2022俄乌战争,如何看待俄罗斯乌克兰双方军队作战水平?
下一个讨论
万历三大征的明军十分强大,可为什么自萨尔浒之战后就变得如此之弱?





© 2025-02-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2-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