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的穷人有多穷? 第1页

  

user avatar   pengtian-p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一进修大哥跟我讲的,差不多10年前他所在医院的事情。具体哪个地区就不提了。

不到40岁壮年男性,昏迷伴高热,家人用门板抬了xx里路到医院求治。

总共就带了200块钱——这已经是借遍全村筹集到的全部资金了——家属是这么说的:就这些钱了,治好算,治不好,拉倒

接诊医生直挠头

拍了个CT,只收了机器损耗费,60块

心电图+抽血化验,只收耗材费,总共10多块

办住院手续、建病历……

等到住进医院,住院费里还有120块钱

主治医生绞尽脑汁,选用了所有可能起效的廉价药,这120块钱,硬生生让他住了6天院(床位费、护理费、治疗费等当然是能免就免了)

6天下来,病人刚刚见点起色,账上的钱已一分不剩,家人非常干脆——没钱了,已经尽力了,不治了出院抬回家,后面就听天由命了

……

……

……

200块钱,一条命


...................................

学医后你觉得最恐怖的事情是什么? - 杨嘉煜的回答

user avatar   chi-se-xing-ling-zuo-y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按要求修改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也来自那个gdp第三的大省,不过是在西部穷地方。听我妈说,她怀我的时候只吃过三次荤,一次是在外当兵的二爷爷回家带回的鱼和腊肉,一次是过年别人看我奶奶带来的鸡,一次是二大娘专门为我妈弄了一条鱼,貌似是堂兄在河里捉的。营养不良再加上不停下地干活,我早产了,生下来全身发紫,没有心跳,于是就被扔到太平间,但是家人舍不得我,一直拍打着我哭,拍着拍着,我就活了。回到家后,母亲奶水不足,正好家里的羊下崽了有奶,就给我喝羊奶,但是羊吃不到料光吃草产奶也不足以养活我和羊羔,羊羔是家里重要经济来源重要性不比我低多少,只能平分着吃,于是都吃不饱,羊羔不长个,我也不长个,慢慢我不哭不闹也不动光睡觉,到医院医生说是饿的。回来就喂我喝粥,借的大米吃完了只好吃小米粥和玉米粥,消化不了拉稀,留下了肠胃的病根,到现在还没好。

。。。。。。。。。。。。。。。

有人点赞,更新一下吧。

懂事后,家境好一些了,能新年吃顿肉了,有件新衣服了,而且我会跑能动,烧蚂蚱,掏鸟蛋,捉知了,烤豆虫,田野里小孩能抓住的有肉的,几乎都吃过,慢慢越长越健康。粽子月饼我家是买不起的,但可以去奶奶家蹭,也算知道有端午中秋节了。这个时候的记忆里深刻的还有三件事:

一是河边的小孩尸体,河边没有断过小孩尸体,早产死的,饿死的,计划生育被村干部淹死的,不错,超生下来了村干部乡干部也会扔到河里淹死,我们上学时从来没有遇到过属羊的,因为那一年计划生育很紧,全县新生儿全部杀死,我们县当时六十多万人口,大家能算算那一年死了多少小孩吧。几岁的孩子是不怕尸体的,我们经常踢尸体玩,看着野狗吃小孩的身体,1942里的场景,在九几年照样发生。

二是村里老人的哀嚎,那时村里好多不养老人的,不会动了就躺在床上或地上等死,哀嚎声常年不断。

三是大伯大娘为什么不给我好吃的。大伯是远近闻名的医生,村里首富,“万元户”。但是他从来不帮助我家和二伯家,也很少给奶奶东西。

。。。。。。。。。。

因为穷交不起学费,我9岁才开始上学,这里要感谢一下我爸爸,在家里那么困难的情况下倾尽全力让我上学,上学的那一年新年全家是没有肉吃的。村里的小学要自备书桌板凳,爸爸砍了屋后的树,自己给我做了一套,歪歪扭扭的老晃悠,但总归是有了。我识字很早的,2岁就在爸爸指导下识字,三岁就能读对联,八岁就抱着不知道是谁留下的线装西游记看了,别的小孩的爱好是玩闹,我的爱好就是看书,当然,也和我从小胃不好没有力气玩闹有关系。

不管什么原因,我入学后学习成绩很好,经常给小伙伴们抄作业,他们也把零食分享给我,我也不那么自卑了,也经常去小伙伴家里玩。在一个小伙伴家里我学会了下象棋,一下入了迷,很快村里人没人是我的对手了,有人让我爸爸带我去县城跟那些街头摆摊下棋的较量,赢一局2元,输一局1元,我一天就赢了十几元钱,对我家来说是一笔不少的钱了,毕竟一个羊羔才卖几十元。从此每个周末都去县城赢钱,直到除了一个摆残局的,其他都不敢出摊了。这些钱让我在那个长身体的时候有了一定的营养保障,也让家里买了农具和化肥使粮食产量更高,慢慢我家的生活跟上了村里的平均水平。这个时候印象深刻的是两个方面:

一是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二年级升三年级需要考的,考不上就得留级,有的小伙伴上了8年一年级,然后辍学种地去了。这里面有很多很有天赋的孩子,一个小伙伴自己会自己弄各式各样的小手电,小风扇,还会开锁,无论多复杂的设备玩具,他都能无损的拆开,然后原样重装,一样能用;还有一个小女孩会画画,没有任何训练的她能在地上画出我们的头像,很像,一眼就能看出是谁的那种程度;他们都没考上二年级,现在依然在种地。

二是老师对孩子是向死里打,小孩完不成作业,罚睁着眼睛看毒辣的太阳,很多小伙伴视力终生受损。有一次喝醉的数学老师到教室就提着耳朵把我提出去了,导致我耳朵被扯破,听力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原因是他找不到我的作业,而我的作业就在他教案下面压着。


user avatar   qing-wu-l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一些信息:

癌症靶向药物价格,出处见水印,侵删







跑过来更一下,主要是最近看了个事儿,觉得外国的月亮也不圆:

去年六七月,现代快报连续报道了患有罕见脑瘤的4岁南京女孩媛媛(化名)的故事,引发关注。来自全国的高达600多万元的巨额善款,也使得这家人备受争议。去年7月初,孩子的父母陪伴女儿赴美接受救治。不幸的是,今年10月下旬,孩子在美离世。近日,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公布了孩子在院期间的约合人民币570万的治疗总费用,加上媛媛父亲柯江此前公布的费用,已超过了所收到的善款总额。目前据孩子爷爷奶奶表示,柯江夫妇尚未回国。此前柯江曾回复友人,过一段时间将把相关的信息发布出来。


曾受超600万捐款的南京女孩,10月在美去世

去年六七月,可爱的4岁南京女孩媛媛,因为罹患罕见脑瘤,牵动了无数人的心。一篇微信朋友圈广为转发的求助帖,使得这个家在短时间内收到超600万捐款。但这笔巨额善款,也把这家人推上了风口浪尖,备受争议。

为尽早给孩子治病,媛媛的父亲柯江在公布了截止当时的善款使用情况后,于去年7月和妻子带女儿赶赴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接受救治。

一年多来,孩子的情况牵动了无数人的心。记者在柯江的朋友圈看到,自从去年7月1日带女儿赴美国治疗后,一年多的时间里, 他几乎每天更新朋友圈,通过照片和小视频,发送女儿的相关情况。从这些更新中可以看出,媛媛的情况一直时好时坏,有时候孩子精神好一些,可以坐起来在床上玩一会儿玩具;有时则因病痛折磨,彻夜难以入眠,也让父母心力交瘁、痛心不已;而大部分时间孩子都是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此前还曾进出重症监护室。

今年10月开始,媛媛的情况变得不容乐观。10月下旬,媛媛的父亲柯江向媒体证实孩子已经不幸离世。11月下旬,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的媒体关系经理罗兰佐· 博耐特也给现代快报记者发来邮件。邮件中指出,媛媛已于美国时间 2016年10月19日过世,院方表示,媛媛其所患有的脊索瘤是一种非常富攻击性肿瘤,当孩子来到医院时,肿瘤已扩散到身体许多部分。

听说媛媛去世的消息,不少网友都十分难过,并表示希望孩子在天堂一切安好,不再受病痛折磨,也希望孩子的父母能早日走出阴霾。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网友再次提到此前备受争议的600多万善款。他们希望,柯江能早日对社会公布孩子的治疗费用,包括善款的具体用途;是否花完;如果善款还有剩余,他们希望能捐出来帮助其他有需要的孩子。

美国医院证实在美治疗费用至少为570万人民币

针对在美治疗费用,美国洛杉矶儿童医院回复现代快报记者,自从媛媛7月1日首次入院,他们的脑肿瘤科团队为她提供了连续性的治疗,其中包括多次的化疗及放疗。同时,医院公布了一份账单。其中写明,院方 "确认家属为接受的护理服务共付出8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70万)",不过医院也指出,这其中 "并不包括家属在医院以外所付出的医疗费用、例于耐用的医疗器俱 (医院外使用) ,以及药房费用等"。

那么,善款是否还有剩余部分?

在去年7月赴美前,柯江曾发布声明,公布了到6月9日为止的善款金额以及就医费用清单。媛媛共收到善款648.43万元。当时已经支出的费用包括美国、中国台湾的国际会诊费、曾经计划的赴台医疗和转运费用、银行转账的手续费、美国的儿童医院保证金以及医疗转运费等。其中支付美国医院超过300万人民币的保证金是最大一笔开销,当时善款余额为220多万元。清单中,没有包含柯江夫妇的任何费用,家属表示,生活开支全部由自己及家人承担。也就是说,可以用于支付媛媛医疗费用的善款金额约为520万。

根据柯江的说法和美国医院提供的账单,柯江一家为媛媛支付的医疗费用已经超过了此前收到的善款总额。

12月15日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柯江父母表示,家里已经欠了一百万左右外债,一直挂在网上售卖的房子因为是小产权房,至今没有售出。由于经济拮据、机票昂贵,柯江夫妇目前还没有回国。

女孩已经火化,孩子父母将择期回国

孩子的爷爷奶奶悲恸表示,目前孙女已经在美国火化,骨灰存放在当地一家殡仪馆内。柯江夫妇因思念女儿痛苦不已,媛媛离世后,他们几乎每隔几天就要去殡仪馆看望。而在柯江朋友圈里可以看到,自从女儿离世,他只转发了一些表达思念的歌曲,每一条的配文都是 "爱,永无止尽……"


此前,柯江也曾回复媒体,"我们会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对比罗某,真是……听说最近罗某还要出书,这种出书的时间,我不得不以最大的恶意揣摩他,这孙子想出门想疯了,趁现在人气最高出书啊,可是这种人气……)

———————


抱歉没想到引起了那么大的争论,评论区已炸裂…我在文章里真没提乱七八糟的,我就说了个实话,不知道是触碰到什么了…

为什么那么感慨,是因为我们可能现在都不错,但谁又能保证自己不生病呢…

原答案:

———

不是说难听话

各位,只要家里有一个有重大疾病的

仨月就让你们知道贫困的滋味

要是家是农村又有重大疾病的,半年以后就可以理解“等死”的滋味

在农村,家里有孩子有重大疾病的,或者一个癌症的,这个家基本就完了,就算条件好点的农村,也是这样

都不用穷到其他答主回答的那种地方

在重大疾病面前,就是用钱吊命,最终不得不在钱或命之间选一个

看看农村,打听打听,基本就是拉回家等死了

这话说的难听,但真就这样

国内的信息没扒到,这是香港的仅供参考吧

摸摸自己兜,估计下






至于说医保的,歇歇吧

首先大量的筛查、体检项目医保都不报销

其次,癌症类的特效药(靶向药物)、临床药医保都不报销,营养品也不报销(癌症营养品是主要使用的药物之一),主要原因是特效药物大部分是进口药物,对方代理不接受国内医保,根本不接轨。

这几年情况好一些,一些特效药也有报销的,但是报销额度怎么算呢?就是多少钱以上等比例报销,一般是每月一个额度以上再报销比例,简单算来癌症整体报销大概能达到五六成,但问题是,这个各个省份报销比例是不一样的,百分之九十省份特效药物进口药物是不报销的,也就是说一些省份也就能报销三四成,花10万报销是从3到6万不等的,但是药物又多少钱呢?

我就说几个你们感受下:

现在儿童白血病的很多,大家电视、报纸肯定都看过,有的都跟着捐款,为什么儿童白血病捐款多,第一问题就是药物,国内白血病特效药之一叫“格列卫”,这个药,国内外没有替代药物,注意是“没有任何一种药物”能达到这种药物的效果,价格是多少呢,每月需要120粒,200一粒,一个月2.4万,完!全!不!报!销!另一种省血小板的补充液,我忘了叫什么了,一般是对白血病急重时期抢救用的,大概5000一袋,一次抢救一般是1~4袋的预期。不算icu什么的,光药物两天就几万。



这个药物为什么那么贵,因为临床验证,这个药物可以让白血病人的生存周期从3~5年提高到10~15年,确实有效,诺华推出了包年:7.2万/年随便吃套餐,你说吃不吃,要知道这个药物不是现在7.2,是从他上市开始就是这个价格,现在大部分的工资都不够吃这个药的。而且目前全国可查的,只有浙江好象是报销百分之六十这个药物,其他省都没有。

大肠癌特效药叫“爱必妥”,每月6~8万

肾脏、肝脏“索拉非尼”每月60片,2.5万

便宜一些的,“恩度”平均500到600一支,一个月大概需要20支,(14天一疗程,然后休一周)

第三,报销如果在大病医保项目内的,按照比例报,但是有上限

第四,如果不在医保所在地就诊,去上级医院的,会降医保报销比例

第五,这个报销的过程并不是实时的,有一个周期,这个周期没钱了报销又没下来,没有什么办法的


(说个题外话,抓紧当领导吧!级别高了报效比率水涨船高!这隐形福利大了,事业单位离休100%,退休80到95,处级即县级及以上百分之百,正常咱们所谓五险一金包括国企,以及新农合根据地方从60到80不等,没事补补这块知识吧,等老了有咱们这代人受的)



再说个题外话,听过“失独家庭”吗?

没事了解了解,你就会发现另一种“贫穷”


user avatar   li-yan-lin-22-9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答主地处东部某沿海城市,GDP是号称全国排名第三的大省,每年省建宣传口号都是“抓建设促繁荣”。前段时间,我市要搞什么社会福利,免费给全市所有65岁以上老年人体检,这个所有当然也包含了乡镇里的居民。答主作为被选中的医务人员有幸参与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见识了很多人和很多事,受到了些许心理震撼。

每天凌晨四点钟就得起床出发,坐着体检的班车从市区的宽敞平坦的沥青路行驶到乡镇蜿蜒曲折的乡间水泥路,再行驶进一个个村里,最多的时候光在路上就要耗费两个多小时。有些村子要走过成片成片的田野和荒山,司机经常在一条条的小岔口里迷路,有时候打开手机地图,很多地方根本没有收录。这里要说一下给农村修水泥路这项政策真的很实用,不然有些地方,可能外人一辈子都进不去。

当然相当一些村庄很富足,村卫生室盖得是三层小洋楼,街道宽敞明亮停放很多小汽车这些都不再说了。重点讲一讲那些很穷的,很多村子的名字直接命名为“荒洼、荒坡”之类的,听着名字就感觉很荒凉,而且那些村子大都非常偏僻,经过长时间的颠簸曲折终于进村后,除了满目的贫瘠和落后根本想不出别的词汇描述。

那些村里所谓的卫生室跟村委会都在同一个大院里,建设年代还要追溯到大跃进时期,几十年来没有变过样子。时代在不停地发展,他们却生活在被时代抛弃的角落。屋子是很破很旧很矮的平房,墙皮剥落的不成样子,墙上挂着几条明晃晃的电线,插座,还有几张全是污渍油渍很有年代感的桌子,摇摇晃晃的已经支撑不住一些基本的体检仪器的重量。坐在那张桌子旁一小会儿,白大褂的袖子就会被蹭上一层污黑色,而配备的凳子是几张小圆凳,就是下图这种很简易的九块九还包邮的凳子,凳体和凳身已经分离,坐的时候需要十分小心地把凳面铺上然后不敢用力坐,因为一坐就会塌。房屋面积非常小,十几个人在屋里就会显得十分狭窄局促,大多数检查项目都是直接在大街上摆摊完成的。


知道我们要去,那个村里的负责人已经很认真地提起打扫卫生了,但还是难掩破败的景象,屋里面的水泥地已经坑坑洼洼的有很多窟窿了,墙上接着外线挂着仅有的两个圆形的插座


大概就是这种插座,接着明晃晃很破旧的外线,连接上查体的设备会因为功率太大滋啦滋啦地打火花,我的身高是169,一共三间屋子两扇隔门,两扇门的门框高度都跟我差不多高,屋子的采光很差黑咕隆咚的。因为没有拍照,只能描述一下,这是环境背景,再来说说那里的居民。

并不是“何不食肉糜”的想法,那里的居民给我的感觉就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个环境里,没有走出去过,事实上有确实没有出去过。很难想象在这个年代,东部沿海地区,还有人穿着很破旧的青布粗衣,还有人听不懂普通话。

物质上的困乏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非常差,也面对着非常严重的健康问题,在问诊过程中得知,他们中间的大多数人,从来没有进过医院,从来没有检查过身体,身上有不舒服的就是自己挨着靠着等着,最常吃的药物是“安乃近”,头疼发烧吃那个药,腰腿疼痛也吃那个药,因为便宜又粗暴有效,但是这个药长期服用会有非常严重的不良反应。很多老人的收缩压高达170以上,甚至有200多的,问他们平日里有没有高血压,答曰以前从没量过,那问他们平日里有没有头晕头痛,答曰有,但是从来没有在意过。还有一部分人有很严重的糖尿病,有的人因为口干会不自主地每秒钟就舔一下嘴唇,有的人因为中风后遗症腿脚不利索,有的人白癜风很严重,有的人脑萎缩的症状很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老人的白内障已经到了快失明的地步,有的人牙齿完全脱落就剩一两个牙吃饭只能靠含着......等等等等,见识了各式各样的老年人,症状也多种多样,但是十分一致的是,每当问起他们有没有去医院看过,他们都会很无奈地说:“哪有钱啊”!?

如果不是这项活动,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机会做一次体检,到死都不知道自己身上有啥病。带着两套彩超仪器查肝胆胰脾肾,每天打出来的报告是一大群一大群的胆结石和肝囊肿。由于饮食和饮水质量的问题,很多人都有严重的胆囊结石,每天清晨醒来嘴会有苦味,胸前会不定时地因为结石而绞痛,很多时候单听自我陈述病史就可以知道有些人有很严重的胃食管反流,胃溃疡。而这些,他们都从来没有做过检查,也一直没有去医院看病的想法。

因为贫穷,他们只想着吃饱饭,养大孩子,对于生存质量的要求非常低,炎热的夏天在给一些老年人查体的过程中,经常会被他们身上难闻的汗味儿,嘴里因为常年不做口腔清洁的细菌发酵味,还有一些大小便不方便导致的尿骚味儿熏得晕头转向。说到这些可能会被很多人喷没有爱心没有医德,在这里声明一下,这些只是陈述事实,没有半点情绪和嫌弃的意思。

因为贫穷,现代文明离他们很远,遇到的那些老人里几乎没有识字的。那个村子里的赤脚医生大多是世代传下来的看病手艺,根本没有读过正规的医科学校,只能头疼脑热拉肚子的根据经验开一点药,再大一点的病完全无从下手。村子里只有一个小卖部,进货要到十几里的镇上去,只能卖一点酱油盐打火机等基本生活用品和几毛钱一袋的小孩儿零食。

查体的很多项目比如血分析,尿分析不能一时半会出结果,需要后期给他们做电话回访,但是他们根本都没有电话。说到做尿分析很尴尬的一个事情就是,让一些老年人去厕所接尿,虽然那种厕所也就是一些露天的农村粪坑,但是有的人竟然毫不避讳地随便找个没人的角落就开始小解。有的村子里村委会所谓的厕所只是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露天棚,里面放上两个塑料尿桶。有一天我很想上厕所,但是那个厕所我实在上不下去,就去附近的居民家里借用厕所,一户看起来条件还不错的家庭里,厕所设立在阴暗潮湿低矮的厢房,里面的气味熏得我眼睛直流泪。有些老年妇女,有时候随意地就在人前坦胸露乳。

印象特别深刻地是一对老夫妇,真的是很老的夫妻,男方93岁,女方87岁,两个人拄着拐杖颤巍巍地来体检,老爷爷穿着一身因为太脏看不出颜色的粗布衣服,敞胸露怀,裤子拖着地腰间还系着一条很破很破的腰带,白胡子大概已经留到到胸前那么长,老奶奶白发及腰,用一根非常旧的黑色法绳绑着,穿一身民国时代的衣服,乍一看这俩人这副模样就足够怪异了,当他们举起手的那个瞬间我更是被震惊到了,两个人都留着很长很长的指甲,最长的大拇指指甲足足得有十厘米,每个手指都留着长短不等的长指甲,后面还有更震惊的事情就是他们自己说每天的食物就是去捡别人的垃圾,经常炖别人家扔的死猫死狗死鸡死鸭,炖得黑黑的一锅,吃了也完全没事。这些事情都是在问到他们平时里有没有不舒服的地方,他们很骄傲地回答好的不得了的时候说出来的。

再说一下吃的问题,早上出发太早我们会带着早餐去,所谓的早餐其实也就是豆浆油条包子,然而一些小孩子看到我们手里的油条眼睛里是放着光的,我一次次地把自己的早餐送出去,是因为我们觉得已经吃的恶心了东西,在他们眼里都是稀罕物。查体的很多项目需要空腹检查,怕老人饿太久,当天查完体会给他们分发牛奶鸡蛋饼干,而很多老人,根本不舍得吃这些在我们看来很普通的东西,一定要带回家给小孙子小孙女吃。

还有一次就是刚查过一个村子不久,就传回一个个老太太把我们分发的水银体温表当成药品打碎,把水银喝掉了的消息。听起来很荒谬吧,但这是真事儿,因为那个老人根本不知道体温计是什么,也不知道该用来干嘛。

这个问题问的是中国的穷人到底有多穷,我相信很多地方的贫穷程度远比我见到的这些要严重的多,我看到的也只是一个小小的缩影。但是中国最穷的人大概也就是这些丧失劳动能力又活得没有保障的老人了,到底有多穷,只能说是很多拿着只能手机刷知乎的人想象不到的穷。

老一代人世世代代务农为生,到老了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社会保障,儿女又指望不上,所以他们过得非常艰辛。中年一代人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除了务农就是学点泥瓦工手艺,外出赚钱糊口养活一大家子人。他们的希望全在下一代读好书,自己多攒点钱身上。

遇见过太多让人心生怜悯却无法相助的人,没钱看病被疾病折磨的孤寡老人,路边摆摊卖过时手工品看着过往行人望眼欲穿的老婆婆,简陋理发室里一丝不苟穿着白色工作服却等不来顾客的老理发师,求情办事仍被冷脸敷衍的茫然的农村乡亲,靠捡垃圾为生住在天桥底下无依无靠的老人⋯⋯这个国家培育了太多追不上时代的人,却不知该问谁来承担过错。

幸好的是,即便是再穷的村子,也会在村委会的空房子里办一个简易的幼儿园,再偏僻的村子,也会见到学校,偶尔还会在早上碰到中学的接学生的校车,这大概就意味着希望吧。


user avatar   ojufff 网友的相关建议: 
      

前几天在北京,去了趟国贸的高级写字楼,对着央视大楼,环境很好,看到了中国档次很高的商业综合体,的确也算是我国日益进步发展的缩影。某一天晚上又去了北京的一个高档餐厅,吃烤鸭的,人均600左右,有点心疼,毕竟不是我出钱,就过了。某一天晚上又去了一个高档商务会所见识,涨了姿势,反正就是人均3000往上飘那种。

是的,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可以谈享受了。

直到今天下午至晚上,我被震撼了。

今天来到了一个排名靠后的省的人口最多的市下属的一个县。

昨天坐火车,可能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我拉肚子拉虚脱了,遂找到当地的县人民医院看病。

今年,我算是一个老病号,去了各种各样的医院,几乎每去一个城市,我都要去一次医院。

今天以前,我去过的医院都算是三甲,可是我忘记了,那是因为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等大城市。

今天这个县城的医院,我是第一次亲眼见到。

先上点图片吧。


这是医生办公室的木门


这是六个人的病房


这是楼梯,没有电梯。


这是医院的玻璃窗


病房不够睡,睡走廊


这是走廊上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奶奶。

我的老家的医院,自从我有记忆以来进去的第一天起(2003年),都是现代化的标准医院,有电梯,有瓷砖,有现代化设备。

做了粪便化验之后,肚子不那么疼了,为了打探究竟,满足我个人的好奇心,我走了好几个病房。

毫不避讳地说,病房里有巨大的区别于城市医院的那股异味,很刺鼻,我在想要是我住在这里面,到底应该怎么办。

病房里的人的经济水平我肯定不能去随口过问,我只是在暗自观察他们的“装备”。

接下来,我又看了抢救室、化验室等各种地方,真的让我想到了卫生院三个字,甚至比很多卫生院的医疗条件还要差。


这就是抢救室,有点黑,没开灯。
我要做关于肺部的检查,医生告诉我这里不行,没有那个条件,只能坐车去市里。

在急诊值班医生为我开单子的时候,他接到了一个电话,是急诊,某处发生车祸了,要送伤员过来。他立马为我开了单子,然后飞奔着去抢救室,应该是提前准备吧。

我当时脑海里只有一个想法:

糟了,我要是惊恐症真的又犯了,怎么办?这里会有医生急救吗?要是这个县城的人民犯了重大疾病,需要优秀医生救命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办?

享受的医疗资源不一样,对于生命的呵护程度是不是不一样?

生命权是最基本的权利,但是很遗憾,这里的医疗条件的确让我感到了一丝震撼,这可是一个常住人口十几万的县城啊。

县城姑且是这样,那县城下属的乡镇,是不是更可怕?我没有实地看过,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这里的医生也还蛮年轻的,当我的值班医生离开之后,我去住院部找到了主治医生。

我问他晚上都有医生在吧,他说是的。

我说你要上班到多久呢,他说明天早上下班。

“听你口音,你是外地的吧?”

我说对的,他说:“如果你要住院的话,你可能要忍受一下这里的住院环境,我们这里条件很具体,你也体谅一下。”

我说没事,我看完了就回去了。

当我走出医院门口的时候,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由于贫富的巨大差异,生命权的不平等。

我打开手机,查了查这个县的财政收入,哎,不出我的所料,只有我老家(区)地方财政收入的五十分之一,我老家人口是他们的八倍左右,地方财政收入是他们五十倍左右,这差距真的很大。

而作为他们地方的人民,能享受的改革红利,肯定是要少于我们老家当地的。

我没有去过中国很多县、乡镇的医院,我不敢说中国其他地方的医疗条件很差,但是我今天算是明白了为什么大城市的医院会这么拥挤了,没办法,有些检查,小县城的医院是无可奈何的。

这里的医生很热情,很周到,对我态度特别好,临走的时候我还说了句辛苦了,他说应该的。

不过也有好消息吧,这个医院的新院址正在修建之中,要不了多久,这个县的人民就可以住进崭新的医院了,可以不用在这种八十年代模样的医院看病了。

相信随着国家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贫困地区的医疗条件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吧。

只是今天,我去了几个病房,看了些风烛残年的老人,不由自主升起了同理之心。

------

上一张照片:



这是我朋友上次在这个县城买菜,我捕捉到的画面,当时朋友买了一把蔬菜,三块钱。

朋友在摸钱,不知道你们发现老婆婆那个姿势在渴望那三块钱没?

旁边的老婆婆翘首期盼着我朋友把她的葱买点走,朋友观察能力也强,顺势买了那个框的葱。

买完之后,我问朋友:

“你们这儿的老大爷老大娘为何还要出来卖菜呢?”

朋友说:“他们没有退休工资的,种点吃点,剩余的就挑到城里来卖点儿,也许是他们这辈子习惯了种土,不干活路还不舒服呢!”

一路走下去,沿街卖菜的六十岁以上的老大爷老大娘比比皆是,我完全感受不到所谓的天伦之乐,最大的可能已经八十多了吧,真是跟爱迪生描述的风烛残年没有两样。

他们这辈子啊,由于地理环境因素,没有感受过拆迁的好处,没有感受过城市化,就在农村扎根了;他们也没有走出去的机会,生于此、长于此,也许他们也期盼着绝于此吧。

知乎上最近有个问题是关于为什么有些人那么在乎几块钱,我从这两个头发斑白的老大娘的眼里,大概找到了答案。

我的老家得益于国家政策,开发了,发展了,导致我用周遭的经验推广全国,以为全国人民都不是很贫困的状态,直到我自己走南闯北多了,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前几天我坐火车,由于我手机没啥电了,硬卧车厢没有一对一的单独的插电口,我就选择了软卧,因为软卧床位上有充电的,我要充电办点事。整个行程下来,我那个软卧车厢的人很少很少,特别安静。

软卧紧挨着餐车,餐车过去是硬座,硬座那里还有蛮多站票,有的人路途远,他就直接躺地上睡了。

那他们为何不买一张软卧呢?

答案很简单,他们是真的没有富裕到可以让自己随心所欲坐软卧,我从硬座站票到硬卧到软卧,这其中的苦,是明白的。

跟我曾经一样苦的国人,的确不少。

见过的富人不少,见过的穷人也很多;
见过了富人们挥金如土的豪迈,倒不是羡慕嫉妒,只是对于那些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人们,多了一丝同情和牵挂。

火车站、商业中心,随处可见的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是我第一次跟赤贫接触,跟他们接触久了之后,我才发现命运这两个字的神奇。

曾经,我也算是一名流浪汉,我深知吃不饱饭的那种痛苦,我也算是了解一些目前中国的穷人现状,但是没办法,我们一己之力很难改变所有困苦的人。

不过我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对于扶贫工作的大力支持,先富起来的一些人对于赤贫的关怀,会让我们国家的贫困人口有更大程度的减少的。

这篇文字没有抨击任何一方的初衷,只是描述我看到的客观事实,只是我对某个县级城市医疗条件的客观还原。大家不要去打探这是哪座县城,我目前是在这里静养一周,静养好了就会离开了。

让它依然保持着小县城固有的安详,我们也期待着这个县城的新医院早日建成吧。

这座县城,也有美好的一面,人民生活水平不算高,但是治安挺好,祝福他们安居乐业吧。

当然,还要祝福的,就是愿意扎根在这里的年轻的医生们,感谢他们对我的的耐心和关怀。

我明白解决贫困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所以不会抨击任何一方,只是希望在有生之年少看到同类的一些疾苦,让心不要那么难受。

有一些人说贫穷是原罪,其实我不是太认同,有些穷人,从一生下来,就缺乏走出去的条件,不鼓励大家帮助贫困的人,至少对他们多一些善意吧,少一点恶意吧。

感谢.

-------
评论里一些朋友说我没见过真正的贫穷,也是,从小生长在直辖市的某个区县,后来又一直在直辖市、至少是二线这种水平城市生活,去的医院基本上是三甲,所以对中国底层的医疗条件知之甚少,今天去了这里,形成了强烈反差和对比,才描绘了出来。感谢各位善意的提醒,让我又明白了一些道理吧。你们也就当一个不那么了解贫困的人的视角写出来的感受吧,望包涵。

zhihu.com/question/2937


user avatar   yuan-hao-6-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1985年,在北京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上主持会议的中央领导突然出人意外地放映了一部纪录片《穷山的呼唤》

这部纪录片是时任三峡省筹备组组长李伯宁亲自带人在三峡地区拍摄的当地居民的生活现状,其贫困落后的情况堪称触目惊心。

以武陵山区黔江县为例,全县二十几万人有八万人住在岩洞里,有近40%的农民食不果腹——不仅仅是粮食不够吃,而且常年缺油,甚至连盐都吃不上;超过30%的农民没有棉被,冬天只能围着火堆过夜……

这部纪录片在当时引起了与会者极大的震动,很多中央领导甚至当场流泪:建国36年,想不到还有这么穷的地方!

震动之后却是深深的无奈,当时国家太穷,要彻底解决贫困山区农民的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当时的国力,只能在力所能及的层面对贫困地区给与基本的救济。

解放军总参总政调集了200辆汽车和大量棉被救济三峡地区贫困农民,水利部拨出专项资金为贫困地区打井解决饮水困难,交通部也拨了一笔资金给山区修路。

从1985年—2020年,武陵山区先后经历了不同的脱贫攻坚阶段,包括1985—1993年救济式扶贫,1994—2000年“八七”攻坚扶贫,2001—2014年开发式扶贫。

30年弹指一挥间,虽然武陵山区贫困面貌得到极大的改变,但是截至2014年这个偏僻的山区贫困问题依然很严重。

以酉阳县为例,2014年全县人口不到100万,年收入未达到当年贫困线标准2800元的人口却高达15.3万人。

2015年武陵山区终于迎来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战——精准脱贫阶段。

2020年10月13日,中央网信办组织了一场“网络名人看脱贫攻坚”活动,这场活动在重庆有三个点,都是武陵山区的贫困区县——黔江、秀山、酉阳,我有幸成为这个活动的参与者,以下就是我实地考察贫困地区的经历。

1 黔江之一:学校与养老中心

黔江区我们首先去考察的是中信集团做的扶贫公益项目——位于黔江区沙坝镇的一所学校和一个养老中心

沙坝镇距离黔江城区有1个多小时车程,是一个很偏僻的乡镇。但是,在这个乡镇上却有一所颇为气派的学校——沙坝镇中心学校。

沙坝镇中心学校与科普楼

这是一所覆盖周边几个乡镇的综合性学校,涵盖幼教、小学、中学,共有学生2000多人。中信资助这个学校做得很用心,不但投资修建了一所科普楼,还将这所学校做成重庆首批研学旅行试点学校,资助孩子们走出去看外面的世界。

研学旅行图片

在学校各个角落处处可见中信用心的细节,比如利用每栋教学楼一楼角落做成阅读书吧。


书吧

考虑到这个学校有4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还贴心做了一个亲情聊天室,方便孩子们与外地打工的父母可以视频聊天。



亲情聊天室

我仔细观察了几个教室,很惊异地发现,一个贫困乡的学校居然每个教室都用上了视频投影设备。



这样的学校即使与重庆主城区学校相比至少硬件条件都毫不逊色,那些对孩子们很贴心的细节设计特别让我感动。

为什么?

给大家一组数据。

2016年民政部统计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超过90%分布在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留守儿童比例更是高达20.3%,5户人就有1户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与儿童长期分离,多数学龄期留守儿童不但要自己料理日常生活,同时还要承担一部分家务和农活。

少数儿童还要进行“逆向照顾”,即照顾年纪大或身体状况不好的祖父母,所以相当比例的留守儿童心理都有严重的问题。

2016年底国家卫计委人口流动司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全国12个省27个县做过一次调查。

调查显示,3周岁以下留守儿童出现社交情绪问题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可疑社交情绪异常率为27.5%,高于非留守儿童的19.8%。

随着年龄增长,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逐渐显现。小学四年级和初中一年级留守儿童感到孤独、沮丧、想离家出走、自我伤害的比例都远高于非留守儿童。

其中初中一年级留守儿童“想过离家出走”的占比高达23.1%,报告“曾自我伤害”的比例为16.8%。

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如果有上百万留守儿童心理不健康而得不到解决,这对于我们国家与社会的未来都将是一个极大的隐患。

怎么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的问题?

最重要的让父母与儿童不再长期分离(这个问题我们后面来谈)。

当暂时还无法解决父母与儿童长期分离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的乡村学校就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比如沙坝镇中心学校就是一个不错的样板。

温馨的书吧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我小时候缓解坏情绪最好的办法就是看书);

亲情聊天室给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可以与父母视频交流的渠道;

研学旅行让孩子们有机会走出去接触外面广阔的世界。

这些手段我相信一定能极大地缓解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问题,这就是让我特别感动的地方。我特别希望我们中西部乡镇学校能学习沙坝镇中心学校的模式,给与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这里,为中信集团下沉到黔江做公益事业的干部们点个赞。你们不是简单的砸钱做扶贫,确实很用心在关心孩子的成长。

然后是考察位于沙坝镇木良村的养老中心。



养老中心

这个乡镇的养老中心看上去管理得很不错。



养老中心的厨房、餐厅、食谱、老人居住房间

距离这个养老中心不到50米距离还有一个卫生室。



卫生室

硬件条件看起来没有问题,那么,在这里生活的老人是什么感受呢?



侯文华老人

这位老人叫侯文华,今年67岁,因为没有子女,是木良村的五保户。我问他在这个养老中心过得怎样?老人笑得合不拢嘴。

据老人描述,这里的生活条件比在家里好得不要太多——有专人照顾,房间干干净净,棉被是新的,伙食不错,洗漱也很方便。

这样的养老中心老人每月只要交400元——这个价格完全就是公益价了,一般的农村家庭应该都能承担。

侯文华老人因为是五保户,当地民政局每月给他发1000元,扣除400元养老中心费用后,还能落下600元。

民政局不但发钱,还给当地贫困户老人发衣服,发棉被,医保是新农合,全由民政局负责。

侯文华基本就是衣食无忧的现状。老人接受采访的时候差不多三句话就要带上一句“国家政策好啊”

这些话不知道怎么就引发了旁边一位老人的情绪,那位老人突然无头无脑的说了一句:“这里干部好啊,我见到肖书记(木良村扶贫第一书记)次数比我儿子还多。”

2 黔江之二:电商扶贫基地与扶贫异地安置小区

黔江第三站是考察位于黔江区金溪镇的李家溪异地扶贫安置小区,这个安置小区同样也是黔江区一个电商扶贫基地。



安置小区



电商扶贫生活馆

金溪镇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中的一个。

老实说,我是一直主张把偏远山区的农民搬迁到城市的。原因很简单,要让居住在偏僻山区的农民脱贫代价太大了!

光是架桥修路通电通水等基础设施投资就高得吓人,但是经济学最优方案在现实中却未必能执行。

比如异地搬迁就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当地农民因为故土情节不愿意,另一个就是很现实的问题——农民进城之后,怎么解决就业问题?

金溪镇对于异地搬迁的扶贫户主要采取了4个手段来解决就业问题。

其一是发展特色产业来解决就业问题,包括金溪桑蚕产业、食用菌产业、被服厂等等;

其二是利用重庆市卫健委与金溪镇结队扶贫的机会,培训医院护工到重庆各大医院从事住院病人护理服务;

其三是发展农村电商,做智慧农业;

其四是就地安置贫困户做公益工作。

产业扶贫的问题我们先按下不表,先来说说黔江农业电商的特点。

黔江区做农业电商总体上还是依赖邻居秀山县辐射全国的物流系统。由于黔江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物流基础条件不如秀山,所以黔江无法像秀山一样能将物流系统直接下沉到乡村,只能在乡镇一级做电商。

虽然物流条件差一些,但是黔江农村电商也在两个方面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一个是农业大数据平台,一个是农产品品类形式的开发。



农业产业供应链大数据云平台



桑蚕产业大数据平台



农掌柜

黔江这个农业大数据平台可以对农业生产、加工、运输、销售进行全程监控,全县农业生产每一个环节的数据变化都一目了然。

操作人员当场给我们演示了一下,在大数据平台上点击某镇某村某点,平台上立刻显示这个点农作物清晰的实时视频画面。

我问了一下,目前黔江区有近40%的乡镇规模以上的农田安装了物联网摄像头,预计到明年全县所有乡镇规模以上农田都可以实现物联网摄像头全覆盖。

所谓规模以上农田这是指种植规模达到百亩以上,黔江通过异地扶贫户搬迁,加速土地流转,让更多的土地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种植。

另一个就是黔江电商产品开发做得很用心。

举个例子,普通蜂蜜产品一般就是这个样子:



普通瓶装蜂蜜

但是黔江电商平台开发这样包装的网红蜂蜜:



网红蜂蜜包装

小包装一条15克蜂蜜,兑60毫升温水最合适,一袋蜂蜜7个小包装,正好覆盖周一到周日,每日是否喝过一目了然。

色调鲜明,语言也很贴近年轻人风格,所以立刻成为爆款网红蜂蜜。

走出电商扶贫工作馆,我们进入扶贫安置小区了解这里搬迁的扶贫户生活情况。



王建民

王建民,今年44岁,原黔江区阿蓬江镇彭家村农民。这个彭家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落,是旅游观光很不错的去处,但是对于当地居民而言,在悬崖上居住却是非常恶劣的体验。

王建民在彭家村的房子是一栋木房,不但潮湿而且采光条件很差,最麻烦的是,彭家村基础生活设施非常匮乏。

没有自来水,天然气,通讯网络(现在才勉强可以通2G),也没有生活配套,买包盐都要去镇上,单程路都要走3个小时。

最麻烦的是家里如果有人得急病,只能用门板把人抬到镇里卫生院。

彭家村这样恶劣的条件仅靠种植是很难生存的,所以王建民从部队退伍之后就出去打工。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2013年王建民遭遇一场严重的车祸,整整昏迷了33天,这场车祸不但花光了他打工全部积蓄还背负了十几万的债务。

等到王建民好不容易还清债务,2017年他又被确诊患上白血病。一般人连续经历这些磨难早就垮了,但是王建民却坚持下来。他以顽强的意志坚持完成了整整8个疗程的化疗,忍受了难以想象的痛苦。

但是高昂的医疗费用却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虽然王建民战友发动了多次捐款,然而战友的捐款与治疗费用相比只能是杯水车薪。

阿蓬江镇政府得知王建民情况后立即提供了大量的帮助,在王建民第一次化疗之后就迅速将王建民办成贫困户(贫困户一般医疗费用可以报销90%以上,个人医药费超过一定金额还可以二次报销),提供精准扶贫保障,提供民政救济,提供子女生活费补助。

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全力援助下,王建民不但战胜了病魔,家庭也没有让这场大病击垮。

2019年王建民一家五口从彭家村搬迁到李家溪异地扶贫安置小区,获得一套125平米的住房。

按照国家扶贫异地安置政策,王建民一家每人只要支付2000元,全家支付总计1万元就能获得这套房子永久居住权。房子有简易装修并且配置了简单的家具、家电。



王建民家里照片

按:国家对异地扶贫搬迁给与了极大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7000元/人,专项建设资金5000元/人,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0000元/人,长期信贷资金人均不超过35000元。

以上林林总总加起来国家给贫困户搬迁每人提供了5.7万元资金的支持。这就是王建民一家五口只花1万元就能住上这套125平米房子的原因(贫困户异地安置人均居住标准是25平米)

因为王建民患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所以当地政府给王建民安排做社区公益工作,每月扣除社保之后有1400多元

在采访中王建民一再给我描述,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完全是天壤之别,在这个小区里水电气网络一应俱全,生活也非常便利。

但是,当我问到彭家村的村民是否都搬出来的问题时,王建民却告诉我还有少部分村民没有搬迁——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个故土情节让这些村民死活都不愿离开那个悬崖上的村庄,这个答案让我唏嘘不已。

王建民留在彭家村的土地现在流转给当地政府做花椒基地,每亩租赁价是50元/年,5亩地每年有250元。看上去不多,但是却有特殊的意义。

偏远山区的贫困户异地搬迁到城镇,然后留出的土地可以集中起来做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带动当地不愿搬迁的贫困户脱贫,这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对于王建民而言,如果没有国家的扶贫政策,2017年那场重病可能就已经击垮了这个家庭,更别说能住上现在的房子。

国家大力推动的脱贫攻坚战确实点亮了无数贫困户绝望的人生。

3 黔江之三:扶贫产业

黔江最后一站是考察金溪镇桑蚕产业基地。

金溪镇土地贫瘠,大部分地区都没有地下水(喀斯特地貌),农业种植完全靠天吃饭。

过去这里的农民主要以种植粮食为主,每亩收入只有500—600元,按人均2亩耕地计算(该镇人口有1.4万,耕地面积2.8万亩),年收入只有1000余元,根本就无法养家糊口。

所以当地年轻人只能外出打工,没有能力出去打工的就只能留在当地务农,2014年该镇建卡贫困户505户总人数1988人。

当地的脱贫思路就是发展桑蚕产业,耕地改种桑树,农民组织合作社养蚕。

陈正文,74岁,是当地有名的改粮种桑致富带头人,也是金溪镇桑蚕产业合作社发起人之一。老人之所以一开始就以巨大的勇气改粮种桑,最主要还是种粮收入太低。



陈正文老人

陈正文家里只有5亩地,过去种植粮食每年收入只有3000元左右,根本无法养活一家人吃饭。子女都出去打工后,老人因为年纪太大只能在家务农。

2017年金溪镇长春村村民腾树人、陈正文、腾树长三位老人率先在长春村搞起了桑蚕产业合作社。前期动员几十户村民集中40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次年合作社扣除种桑与养蚕人工成本后还净收入十多万元,参与入股的农户收入远超种植粮食。

以陈正文为例,5亩地入股,每年可收入土地租金2500元,陈正文在合作社上班,每日可拿90元工资(一般农民上班工资是80元,陈正文是管理人员,工资多10元),8个月工资收入超过2万,年底还能拿合作社分红,这样七七八八算下来,陈正文每年收入超过2.5万元,是过去种植粮食的8倍。

金溪镇长春村发展桑蚕产业得到了当地政府大力支持,不但为长春村配套建设了乡村产业公路,还帮着修建了养蚕共育室、养蚕钢棚、智能化温控共育工厂等设施。

当地政府不但为养蚕农户提供技术支持,还为合作社发展提供财政补贴以及免息扶贫贷款,让金溪镇桑蚕产业越做越大,目前全镇桑树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万亩,产值突破1100万元。



合作社收购蚕茧

金溪镇蚕茧合作社收购价是38元/公斤,在现代化设备支持下大致一个月就能出一批蚕茧,全年除冬季最冷的几个月外,养蚕时间长达8个月,可以出7批蚕茧。

这些蚕茧最后由山东丝绸公司收购。

在桑蚕收购点旁边就是金溪被服厂,这是重庆市卫健委支持的扶贫项目,这个被服厂主要为卫健委生产所属医院系统被服,也为黔江区学校生产校服。

目前能解决53人就业(其中建卡贫困户15人,低保残疾人6人),工人月平均工资3000元左右。



金溪被服厂照片

老实说,最初考察这个被服厂我是有点担心的,因为这样在山区建设的小规模纺织企业从成本的角度是很难与沿海纺织大企业竞争的。

如果让医院系统采购金溪被服厂的医院被服成本远高于市场价格,那么这个被服厂未来可持续发展吗?

后来我算了算账也就释然了。

这个被服厂规模不大,去年销售额只有700万元,分摊到卫健委所属医院——一家医院也就是采购十来万的被服。就算成本高一点,让每家医院多付出一两万元代价,但是重庆市卫健委所属医院哪个营收每年不是在几亿甚至10亿以上?

每年多花一两万元支持一下贫困地区就业其实也不算什么,我想没有哪家医院会为这点小钱较真。

4 秀山:发达的物流与扶贫干部

黔江之后我们来到秀山。

秀山虽然地处武陵山区腹地,但是它的地理位置特别好,刚好处于重庆、贵州、湖南、湖北四省交界的结合部。往大了说,秀山占据着成渝双城经济圈、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圈等三大经济圈互联互通的咽喉位置。



秀山地理位置图

这种交通枢纽之地特别适合做物流,所以秀山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五大物流枢纽之一。重庆恰巧也是西部陆海通道的枢纽,所以依托重庆,秀山也成为西部陆海通道的一个东线物流的枢纽。



西部陆海通道东线物流的枢纽

有上述得天独厚的条件,秀山物流系统做得特别好,西部地区一般县城物流最多下沉到乡镇,秀山却将物流系统下沉到乡村。



秀山乡村物流收发点武陵生活馆

这个武陵生活馆不是一个简单的快递收发点,而是集快递收发、生活小超市以及综合金融功能的综合性服务点。

比如这个农业银行的智能终端一体机,不但可以解决农民存取款的需要,还可以办理水电气通讯业务,更可以通过这个终端平台购买其它电商平台的商品——

我看到有京东商城,通过这个农村智能终端机购买网络商品比我们用智能手机下载APP购买还要便宜(估计政府有专项补贴),而武陵生活馆在这个智能终端机每办理一笔业务,农行都要给0.2元—1元的费用。

一个设置在乡村的武陵生活馆每月通过收发快递、出售生活用品、办理金融业务大致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在解决一个农民就业的同时也解决了物流系统下沉乡村的问题。

在强大的物流支持下,秀山农村电商快速崛起。

秀山的农村电商不仅卖秀山的农产品,还为整个武陵山区农产品带货销售。秀山县物流园区有一个武陵山消费扶贫交易中心,在这个中心里我看到有上千个附近几个县的农产品品种。

2019年秀山实现网络零售28亿元,其中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13亿,带动全县电商从业人员达到2.6万人。

秀山县我之前来过,所以在这个点我就没有去采访贫困户,这里讲一个当地扶贫干部的故事。



扶贫干部赵茂兴

赵茂兴,57岁,原秀山县残联副理事长,2015年被派驻秀山县隘口镇富裕村担任第一书记。这个村名字是“富裕”实际却是不折不扣的贫困村,2014年该村建卡贫困人口就达215人。

从2015年—2018年,仅仅3年时间赵茂兴率领全体村民共同努力,在富裕村建成480平米活动室,修好3公里环山公路,4公里产业路,2座水泥桥,整治4100米河堤,新建11口蓄水池,彻底解决村民出行问题、饮水问题、产业运输问题

过去富裕村村民到镇上去办事半夜鸡叫就要出门,到了晚上才能回家,现在汽车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

3年时间,赵茂兴率领村民发展以种植核桃为主的主导产业,开垦荒地3500亩,种植5万多株核桃,加上套种雪莲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让富裕村所有贫困户彻底脱贫。

2018年,当赵茂兴三年任期满了之后,富裕村村民自发组织到镇政府请愿,强烈要求将赵书记留下来。面对村民的要求,当时已经年满55岁的赵茂兴真的就留下来了。

在对赵茂兴采访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印象特别深刻——赵茂兴在给我们介绍富裕村核桃产业时,流利地报出了全村种植核桃的数据:52607株。三千多亩的核桃树居然统计数据能精确到个位数!

怎么做到的?

下来一问才知道,赵茂兴与县里的扶贫工作队在发展核桃产业时,不但要精确统计购买核桃苗的数量,还要建卡跟踪每一株核桃树生长与出产情况。

5万多核桃树要跟踪每一株的生长全过程!扶贫工作能做到这个份上,简直让人叹为观止。

5 酉阳:旅游扶贫与产业扶贫

秀山之后就是到酉阳县,酉阳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地理位置十分偏僻,是重庆市贫困人口最多,扶贫任务最重的区县。

直到2014年全县贫困发生率还高达17.4%,建卡贫困人口15.3万人。到2019年年底,已累计实现14.9万人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降低到0.5%。

那么,酉阳县又是如何扶贫的呢?

酉阳县扶贫还是靠发展特色产业,这个特色产业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发展乡村旅游,通过旅游业带动就业,另一个就是搞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规模化种植。

首先是旅游产业,我们来到位于酉阳县板溪镇叠石花谷生态园。这个生态园占地3000余亩,主要特色是各种石头——

当然,这些不是普通的石头,而是号称“地球日记”的寒武纪叠层石头,在全国都非常罕见。

这些石头虽然有极其厚重的历史,但是对于当地居民却是非常痛苦的绊脚石——土地上到处都是石头,怎么开展农业种植?

最后还是政府投资,将板溪镇这片石头山打造成别具一格的叠石花谷生态园,用石头堆砌各种景观,加上石头上种植花木——叠石开花,既有观赏性又能讲述一大段几亿年石头的历史,自然就成为新兴的旅游景点。



原来的石头地



叠石花谷生态园

这样一个景区对于当地贫困户意义重大。


贫困户张犁与妻子冉慧

这是当地建卡贫困户张犁与妻子冉慧,两人今年都是38岁,家里有20亩地,但是遍地的石头让农业种植出产极低。

没办法,两口子只能外出打工,打工收入虽然要高一些,但是麻烦事也不少。

2000年初张梨父母先后去世,两口子只能把两个小孩带在身边,因为在外面工作不稳定,两个孩子只能跟随父母不断转学。

2017年张犁因为在福建一个采石场打工腰部受伤,只能回到家乡。幸运的是,当地正值脱贫攻坚阶段,两口子没有工作就成为当地的建卡贫困户。

据冉慧描述,他们回家后,当地扶贫干部几乎每周都要上门,关心他们的生活情况,还为两人到处联系工作。

最初给冉慧联系的是到当地一家制衣厂上班,张犁则是到附近做装零修工。不仅联系工作,还为他们两个儿子申请了生活补贴,大儿子读寄宿学校,每月补贴生活费860元,小儿子读走读学校,每月补贴生活费200元。

今年爆发疫情,制衣厂倒闭,然后就联系到叠石花谷生态园上班,张犁做景区保安,冉慧做景区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

景区为工作人员提供一顿中午免费工作餐,两口子每月工资是1800元,扣除社保后大致能拿到1400元多一点。

目前张犁两口子全年收入结构是这样——

工资收入:两人每月拿到手接近3000元,一年3.6万;

土地租赁给景区:每年每亩租金500元,20亩地一年就是1万;

自己房屋租赁给别人做民宿,每平米年租金40元,张犁家房子有300平米,除了留两间自己居住以外,每年可以获得租金1万元左右。



当地出租做民宿的房屋

合计年收入5.6万元左右。

支出方面,每年两个孩子读寄宿学校,学费合计2万元,医保是新农合,个人每年缴纳30元,政府财政为每人每年缴纳220元。

这么七七八八算下来,张犁一家人是衣食无忧的。

酉阳最后一站是车田乡。这是酉阳深度贫困乡,2014年全乡人口8000多人,建卡贫困人口就高达2400人。那么,车田乡又是怎么解决扶贫问题的呢?

车田乡地理位置偏僻,过去对外交通十分不便,镇里人去县城办事基本就要赶一天的路,但是我们去考察却完全感受不到这样的问题,一路行驶都是路况良好的二级路。



车田乡二级路

据当地干部介绍,政府为了车田乡脱贫在基础设施投入相当巨大。近几年为车田乡修建二级公路27公里,仅此一项投资就高达3.3亿元,每公里造价在1000万以上

另外还修建三级道路20余公里(每公里造价200万元),四级公路100公里(每公里造价50万元)。

前前后后砸了4.3亿下去,让车田乡交通状况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条件的改善让车田乡具备了发展规模化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

车田乡的农业特色产业就是油茶基地。



油茶与茶油

油茶被当地农民称为富贵树、子孙树,意思是油茶树成活之后就成了一颗摇钱树——年年都可以采摘油茶籽,一亩油茶就算是只卖油茶籽就可以收入3000元以上,是种植粮食的七八倍。

但是这类高价值的经济作物同样也存在种植门槛高、种植周期长的特点。

比如油茶树种植周期就长达5年。油茶籽主要用于炼油,其出产的山茶籽油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作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油。

山茶籽油富含角鲨烯、茶多酚、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价值还要超过橄榄油,其发展潜力非常巨大。

车田乡目前种植油茶达到2.5万亩,油茶种植主要由酉阳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当地国有企业)投资。这种投资虽然带有扶贫公益性质,但是也兼顾了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目前酉阳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当地农民是这样的合作模式:

农民用土地入股,每亩每年收取150元租金(这个租金看上去很便宜,实际上大多是撂荒多年的荒地);

农民去油茶基地务工,每天工资是100元。

油茶种植产生效益之前,每年每亩按照100元进行保底分红,在油茶种植产生效益之后,公司与当地农户按照6:4比例分红(农户的40%分红还要拿出8%给村集体),以后按照5年一个阶段,每个阶段增加5%红利给农户与村集体,最后农户与村集体分红比例可以达到80%。

按照这个模式,目前当地农民每年能拿到几万元收入,未来这个收入水平还能够进一步提升。

6 重庆扶贫思路的三条主线

本次活动我们花了5天时间,跑了三个贫困县十来个点考察基层脱贫攻坚的实践,总体来说还是收获良多。

通过这次考察我总结了一下,重庆开展的脱贫攻坚战总体思路是三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将政府行政资源与贫困户深度捆绑。

这种深度捆绑分为4个方面,以重庆市为例。

第一是从市、县两级机关抽调干部到贫困村担任扶贫第一书记,同时从县里抽调机关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入驻贫困村,配合第一书记的工作。

第二,每个贫困户都与一个市县机关干部结成帮扶组合,与贫困户结队的机关干部要求每月必问必访(上门),实际上很多与贫困户结队的机关干部几乎每周都要去贫困户家里,有时一周要在贫困户家里住几天。

机关干部到贫困户家里就是为贫困户解决具体问题,小到修房屋,修水管,大到协调联系工作,申请民政救济无所不包。

第三,每个贫困乡由一个市级领导担任扶贫指挥长,并且一般要拉一个市一级某个实权部门进入指挥部

以金溪镇为例,该镇就是由重庆市屈谦副市长担任该乡扶贫指挥部指挥长,市卫健委主任、黔江区一个区领导担任副指挥长。

重庆19个深度贫困乡都是这种模式。

这种模式就让贫困地区扶贫工作能最大程度利用政府的行政资源。

第四就是严格的考核。

从中央到地方对贫困地区扶贫情况有相当严格的考核,特别是中央一级的考核相当严厉,包括抽调中央机关人员、抽调异地机关人员、新闻媒体各种交叉暗访,考核对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的落实情况,考核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贫困户对扶贫工作满意度要达到90%以上才算合格。

去年仅酉阳县就经历了上级部门5次筛查式考核。

靠着这一套严密的模式,重庆市政府(其实全国都一样)的扶贫工作确实是动了真格,也表达对贫困人群最大的诚意。

第二条主线是贫困地区统筹规划。

我们考察的三个点(黔江、秀山、酉阳)同属武陵山区,这几个县的扶贫工作思路不是各搞一套,而是整体规划相互呼应。

比如秀山地理位置好就花大力气做物流系统,物流做好了就把农村电商带起来了,秀山的电商不仅仅是只做秀山的农产品,而是做整个武陵山区的农产品,依托秀山的物流系统,黔江、酉阳的农产品做电商就有了出路。

黔江、酉阳的物流条件不如秀山,就拼命搞异地搬迁,把土地流转集中起来或者做高附加值的农业产业,包括桑蚕、中药材、油茶、茶叶等等;或者做旅游景点开发。

第三条主线就是在贫困地区做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

在偏僻的山区搞工业化产业是不现实的,因为缺乏完整的配套产业链,即使勉强搞一些工厂出来也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所以在山区扶贫主要还是只能在农业种植上想办法。

武陵山区土地贫瘠,种植粮食出产极低,要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入就只能去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型农作物

但既然是高附加值的经济农作物自然种植门槛极高——包括前期投入大,种植周期长(我们考察的油茶、黄精等种植周期都长达四年以上),技术要求高。

不仅如此,要规模化发展高附加值经济农作物产业还得有便捷的交通路网做依托。

所以发展这些特色农业产业都有投资大、见效慢,属于典型啃硬骨头工程。

同样也因为上述特点,这些特色农业产业一旦做出成效,对于当地农民也就拥有了可持续发展的优势产业,脱贫致富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在武陵山区考察的三个县十来个点我们看到的大都是这类“硬骨头”特色产业——包括黔江的桑蚕产业、秀山的黄精、茶叶种植基地、酉阳的油茶种植基地。

各地区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情况种植不同的高附加值农业经济作物,没有一拥而上简单粗暴地复制模仿。看得出来,当地政府与扶贫干部在这方面是真正动了脑筋的。

这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越做越好,也让这些贫困的农村产生了一个可喜的变化——农村慢慢能留住人了!

金溪镇桑蚕产业的蓬勃发展,已经陆续让外地打工的农民回来了十几人,秀山电商的崛起吸纳了2万多人(大部分是年轻人)做直播做电商,酉阳县车田乡发展的油茶深加工产业也吸纳了大量年轻人就业。

农村能留住人,不管是乡村振兴还是逐步解决留守儿童问题才有了希望。

7 扶贫资金的来源

另外我也看到,在偏僻的农村脱贫攻坚确实投入巨大。

首先是基础设施投入,在武陵山区修一条二级路每公里造价就是1000万,三级路每公里造价200万,四级公路每公里造价50万,酉阳县车田乡这几年光是道路设施就砸了4.3亿,秀山县富裕村小小的一个村庄道路设施也砸了2500万。

另外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投资也很大。

在秀山我们考察了一个黄精种植基地,一亩黄精前期投资就高达1.5万,1000亩就是1500万,酉阳油茶种植基地一亩种植前期投资就是3000—4000元,2.5万亩油茶种植面积光是前期投资就要接近1亿元。

以上还是前期投资,油茶种植周期长达5年,这个过程要支付农民务工工资,提供土地保底分红,这也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我大致计算过这些产业未来的收入,这些产业种植成功之后收益非常可观,最终能覆盖这些前期投入成本没有问题,但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持续投入的资金是非常高的数字,如果复制到全国的贫困地区更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那么,资金从哪里来?怎么保障后续的持续投入?

以下有两张图,分别是历年重庆财政收入数据与历年中央财政向重庆净转移支付的数据。



2010-2019年重庆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2010-2019年中央财政向重庆转移支付

从上述图表可以看出,重庆历年财政收入节节上升,同样中央财政给重庆转移支付的金额也节节攀升。

在贫困地区考察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政府财政收入不断提高太重要了!

重庆如果不是这几年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再加上中央财政越来越大的转移支付支持,根本就不可能在贫困地区做出如此出色的扶贫成就!

当然,中央财政能给中西部落后地区提供强大的转移支付支持,归根结底还是东部发达地区的贡献,以上海为例,2000年上海向中央财政上交资金不过1200亿,到了2019年这个数据已经超过10000亿元。

我一直认为转移支付模式是社会主义制度最好的表现。全国集中资源先把沿海地区经济做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中西部地区为沿海发达地区提供廉价劳动力以及广阔的市场。沿海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之后又通过转移支付来反哺中西部地区。

其次,贫困地区除了政府投入,也有大量的企业参与。我们的央企、国企都带有贫困地区的扶贫任务,比如在黔江地区中信集团的扶贫公益投资就达到20亿,国家还动员了1万个民营企业参与到脱贫攻坚战中。

这种动员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颇具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社会主义特色。

为了保障农村地区持续投入的资金,9月23日国务院出台了一个重磅文件《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意见》。

这个文件内容很简单,就是要政府将卖地收入划出更大比例用于农村建设。具体是双指标考核——土地收入不低于8%,土地收益不低于50%。

按:土地收入就是政府卖地直接产生的收入,但是在卖地过程中政府要投入相当的成本去整治土地,包括土地征收赔付,道路与基础设施建设、7通1平等等。

土地收入减去土地整治成本就是土地收益。中央之所以用双指标考核,就是防止地方在土地整治成本上作假,而影响对农村的投入。

卖地收入是地方财政最大的一块收入,也是过去城市对农村最大的抽水机。大量农村土地被地方政府廉价收购,简单整治之后再高价卖给开发商盖楼,中间差额部分就被当地政府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这种城市单方面向农村抽水的模式让我国城市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让农村更加凋敝。

从2005年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文件不断规范地方政府卖地收入的使用范围,其中对农村的投入是重点——

目前土地收入中有10%用于廉租房建设,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10%用于教育投入,这一次又增加了8%用于乡村振兴。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8%,我国一年卖地收入在6万亿以上,增加8%用于乡村振兴这就是近5000亿的资金。

贫困地区多了这一块收入对于后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8 两个很重要的问题

熟悉我的老读者都知道,我一直对扶贫事业非常关心,也多次撰文介绍国内扶贫工作。

但是这些文章出台之后,总有人在后台留言:扶贫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吗?或者是:我是城里的人,我对扶贫不感兴趣。

现在我就来系统回答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扶贫不是政府应该做的事吗?

这个问题我可以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大规模的脱贫攻坚只有中国在做,这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

三个原因。

第一是在西方民主体制下,既无转移支付的制度基础,也无转移支付的民意基础。

想象一下假如美国富裕的加州有两个政客竞选州长,政客甲宣称,如果他当选每年将从州财政拿出1000亿美元去支持最不发达的西佛吉尼亚州扶贫;政客乙则宣称,如果他当选则每年从州财政拿出1000亿美元给加州居民发红包。

请问谁会当选?

人性都是自私的,而且绝大部分人都指看重短期利益。所以,在西方民主制度下,没有哪个政客会提出拿出本地的钱去帮助落后地区的人民,那是政治自杀。

第二是在贫困地区扶贫投入从经济学角度大部分都是沉没成本,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低。同样的资源(资金)投入到发达地区往往能带来更高的回报。所以,全世界99%的国家都不愿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第三是就算有发达国家能够解决扶贫资金的筹集问题,但是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能动员几百万机关干部入驻在贫困地区扎扎实实做扶贫工作。

正因为上述原因,全球所有发展中国家贫困人群的生活是非常悲惨的。



印度贫民窟

(来源:新浪网)



菲律宾贫民窟

(来源:新浪网)



巴西贫民窟

(来源:新浪网)

亚非拉贫困人群居住的贫民窟不但房子破败不堪,还缺乏干净的饮用水、卫生的食物以及其他生活的配套。



菲律宾贫民窟孩子肮脏河里里寻觅食物

(来源:新浪网)



菲律宾贫民从垃圾堆里寻觅的腐烂的肉类

(来源:新浪网)

贫民窟的贫民收入微薄,有时为了一份工作要付出不可思议的代价。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贫民窟还是犯罪的天堂,这里每天都在发生抢劫、强奸、杀人等恶性案件,城市警察甚至根本就不敢进入贫民窟。

即使是号称“人类的灯塔、自由的象征”人均GDP是中国5倍的美国,也有大量无家可归的贫民露宿街头。



露宿街头的美国贫民

(来源:新浪网)

美国最底层的贫民每日除了能领取一些免费的食品券,其余社会保障基本为0,3亿多人口的美国还有8000万人没有医保,而我国医保覆盖率已经超过95%。

与全球其他国家贫困人群悲惨的生活相比,中国贫困人群却能享受“两不愁,三保障”的待遇。

所谓的两不愁,就是吃饭、穿衣不愁;三保障,就是基本住房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基本教育有保障(其实我在贫困地区看到政府对贫困户其实从三保障已经陆续做到四保障、五保障,甚至六保障——饮用干净水有保障,用电有保障,通讯网络有保障等等);



贫困户门前两不愁,三保障公示卡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一票号称更皿煮更有人权的西方发达国家在老百姓生命面临严重的威胁的时候,不但核酸检测要收取高昂的费用,还公然宣布60岁以上老人不能用呼吸机,不能进ICU——因为要把医疗资源留给更有拯救价值的年轻人。

而在中国,不但一开始政府就宣布核酸检测免费,新冠治疗免费,还全力救治上百岁患者,并为此承担一百多万的治疗费用。

这种对老人截然不同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对老百姓执政的诚意。

中国政府在新冠疫情期间对老人的态度只是特殊时期的个案吗?

不是。

在每一户贫困户门口的两不愁,三保障公示卡就代表着中国政府对弱势群体一种旗帜鲜明的态度——

中国这片土地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被放弃!

老实说,这种感觉真好。

扶贫走基层活动结束之后,在一次饭局中朋友们都来问我,这次下基层我看到了什么,最初我想告诉朋友们在基层看到的那些点点滴滴的扶贫故事,但是话到嘴边却突然蹦出这样一句话——

“我看到老有所终,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句话出自《礼记》,是儒家思想对社会的最高理想。毫不夸张的说,这个理想在社会主义中国实现了。

最后我来回答第二个问题:

中国政府实施的脱贫攻坚工程对于城市市民意味着什么?

去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次高达1.4亿,出过国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国的治安即使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是非常好的。

在中国任何一个城市半夜12点出门去吃饭K歌撸串搓麻将几乎都不用担心会有啥危险。在国外则没有这么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哪怕是美国最繁华的城市纽约,有些街区在晚上出行也是有很大危险的。

那么,一个发展中的中国凭啥治安能超过很多发达国家?

这个原因有很多,但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一直在努力扶贫,贫困人口一直在大幅度下降。

请记住,贫困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2000年,我国年收入低于2200元的贫困人口超过2亿,其中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3522万人,那一年公安部立案的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是23163件;

2017年,全国贫困人口4000万人,基本消灭了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那一年公安部立案的拐卖妇女儿童案件降低为6668件,2018年再次降低为5397件;

2000年,全国凶杀案立案有28429起,每十万人发案率为2.03;2019年凶杀案发案数量降低到7379起,每十万人发案率降低为0.53,这个发案率甚至低于富裕的瑞士,而美国每十万人凶杀案发案率为5,差不多是我们的十倍。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你不去扶贫消除贫困,你就无法铲除滋生犯罪的土壤,那么拐卖妇女儿童案件,恶性凶杀案件等发案率就会居高不下,这些恶性案件落到任何一个城市居民家庭头上对于这个家庭都是一场灾难性的毁灭!

十八大以来,大领导多次强调要“依法治国”。嗯,听上去是一个很普通的说法,事实上“依法治国”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全世界绝对大多数国家都——做!不!到!

有没有暮鼓晨钟震耳欲聋的感觉?

为什么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无法做到“依法治国”?

原因很简单,当这个国家的城市还存在大片贫民窟的时候,当警察都不敢进入贫民窟执法的时候,当最底层的贫民根本无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时候,你有什么资格谈“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的基本前提是国家法律没有盲区。

中国的法律虽然没有治理的盲区,但是中国要实现“依法治国”却有不小的挑战。

原因很简单,中国不仅幅员辽阔,而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太大了!

从最发达的上海到最贫穷青海的农村,差不多就是从欧洲走到非洲的落差。想象一下,假如把德国的法律原封不动照搬到非洲赞比亚会出现什么情况?那一定会造成极大的混乱。

中国怎么办?

一个国家只能有一部统一的法律——不管是民法、经济法还是刑法都只能有一个版本。这个法律不但是上海的治理依据,同样也要是青海、贵州农村的治理依据。

所以,法律条款保留一定的弹性就是必然。

所以,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的地区出现不同的尺度判罚也是必然!

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这种体制就决定了在法律制定时更多的是向底层民众倾斜,更多的是站在最底层的民众立场上考虑——由于巨大的地区文化差异、经济差异,就必然导致有些法律条款让城市居民很不理解。

比如,为什么正当防卫标准非常严格,包括为什么见义勇为的标准非常严格?原因就是这个巨大的地区发展差异!

在城市鼓励见义勇为是惩恶扬善,在贫穷落后的农村,一旦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的标准放宽,就很可能导致私刑泛滥,暴力冲突加剧!

比如,安乐死在瑞士是合法的,但在中国就是严重的违法!原因很简单,安乐死对于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代表着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但是一旦在贫穷落后的地区放开安乐死,对于弱势群体就是一场噩梦——

很多不该死的人会死!器官买卖、被抛弃的老人、被放弃的残缺婴儿……严禁安乐死,就是为了镇住那些牛鬼蛇神,保护那些贫穷弱小无依无靠的人。

这样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常说社会的进步首先是法治的进步。

那么,怎么才能推动法治的进步?

修改法律条文还不简单?

但是修改法律条文那只笔却有千钧之重!

首先就得要减小地区与城乡差异,要逐步消灭贫困,要让农村最底层人民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缩小差距!

法律要照顾最底层的民众,只有农村最底层人民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法律的标准才能逐步提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法治进步。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十九大报告的主要观点——要减小地区差异、城乡差异,要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要花大力气打好脱贫攻坚战等等措施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与短期内经济发展快一点,慢一点相比,这些措施才是让这个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百年大计。

为什么我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看到最底层人民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好!

2018年10月17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中国扶贫事业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过去10年,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

过去40年全世界大致有10亿人摆脱了贫困,其中有7亿多就是中国人。

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致敬,你启动的大规模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历史上执政党对贫困人群释放的最大善意。

向战斗在扶贫工作一线的人们致敬!不管你是公务员还是志愿者,不管你的工作是扶贫还是支教还是帮助贫困地区销售农产品——请记住,你们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远远超过了工作的本身。

你们点亮了无数贫困家庭绝望的人生,

你们从事的是民族复兴路上最伟大的事业。


这里是@花猫哥哥,更多深度内容,请关注公众号:猫哥的视界、猫哥的世界;哔哩哔哩:花猫哥哥713

相关阅读(点击下方标题可直接阅读):

原创 | 西藏是怎么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user avatar   da-fa-75 网友的相关建议: 
      

穷人的孩子叫啃老族;富人的孩子叫继承者;

给你一万块,是啃老;给你一个亿,那就是继承;

直接给你留个百八十万的负债,说好听点是接班,说白了就是接盘。

女人嫁个穷鬼,天天不做家务那叫好吃懒做;女人嫁个富翁,天天洗衣煮饭那叫改不了穷毛病。

你做一件事情的价值与意义,根本不在于你本身,全看你站在什么位置上。一样的行为,你却天天被人用贬义词形容,不是你做的不对,是你命太j。

其实月薪5000,就其实站在金字塔上层哦!划重点:我家就没20万~~~


如果你月薪没有1500,还会觉得4块多一斤的鸡蛋便宜吗?几块钱一斤的菜便宜吗?我国物价并不高???


下面开始正文:咱们只讨论收入问题,物价问题!不讨论pdd假不假的问题哈














user avatar   zhi-ai-al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宋太祖、明太祖、唐太宗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流的英主,不存在不能相提并论的问题。同样的,汉高隋文光武康熙也可以与这三位还有秦皇汉武相提并论。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 2018 年中美贸易战打响? 
  如何看待李玉刚向河南捐款 20 万截图疑被盗用,对方经今日头条认证系华为ICT高级工程师? 
  为什么「铁锈带」会衰落? 
  如何评价王思聪因携带弓箭和不配合调查而被警方带走? 
  你是什么时候感觉到「中国强大了」? 
  请问如何客观地分析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人真的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吗? 
  说自己爱猫爱狗愿意花钱买名猫名狗的人为什么不能领养一只猫或狗? 
  你见过最上进的人是怎样的? 
  你见过哪些比穷更可怕的事? 

前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微信朋友圈文章「我上了985,211,才发现自己一无所有」?
下一个讨论
怎样向老人隐瞒孩子离世的消息?





© 2025-01-0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0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