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法学院的学生工作助理(第一任应该也是最后一任专管新雅书院事务的岗位),从一开始参与了新雅书院的创办,我想我是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的。
首先新雅书院是什么?按照新雅书院招生手册上的说法,是“2014年清华大学为探索本科教育改革创新而特设的'住宿制文理学院(residential liberal arts college)'”,这就体现了新雅书院从一开始创办就明确的两大特质:住宿制,和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合起来目标就是精英教育。按照我的理解,就是通过博雅教育培养学生们精英意识,再以住宿制对这个小团体的凝聚力和多样性加以强化,并且通过物理的隔离和普通学生相隔绝,进一步提升作为文化精英的自觉。
其实说白了,就是希望有一群学生,在大学里潜心研究和现实没那么大关系的文史哲学科,以此为乐、也以此为傲,形成一个紧密的共同体,同时不受到知乎上这种平均年薪百万的同学的干扰。
如其他答案里提到的,新雅书院的总监是甘阳,从名字也能看出和中山大学的博雅学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给新雅书院提供了灵魂。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一个人,在清华直接负责管理新雅书院的是原外文系的曹莉老师,在剑桥大学受过正统的英式教育,她给新雅书院提供了骨架。
虽然官方上从来没这么说,但事实上新雅书院从建立之初就在思考如何和元培学院相区分(或者如何超过元培学院)。显然清华的老师们无论如何,目标都是牛津剑桥,是不想输给北大的。大面上的东西其他人提到了,我讲一些细节:
直到现在新雅书院也没有自己的独立大楼(预计17年底竣工),但就算在普通的本科宿舍里,新雅书院也一开始就配备了两个common room,就是哈利波特里经常出现的“公共休息室”。我参与了公共休息室里家具的选择,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都是最贵的。在一个晚上十一点熄灯、工科大一不准带电脑的地方,出现了这样一个通宵不断电的乐土,本身就是极具象征意味的一件事。
新雅书院刚成立时还征集学生在美术课上的作业,设计了本院的领带(男生)和丝巾(女生),出席正式集体活动的时候必须佩戴。不要说戴统一的领带了,清华的很多工科生在大学可能都没怎么戴过领带。这种服装上的细节要求,也是培养精英自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家可能都知道西方很多高校有高桌晚宴(high table dinner)的传统,尤其是牛津、剑桥在它们几百年历史的大礼堂里举办,虽然吃的并不复杂,其庄重和严肃可想而知。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如何在清华这样一个理工科占多数、食堂设计平平无奇的学校,怎么搞高桌晚宴?不管怎么说,新雅书院做到了因地制宜,做成了好几次本土化的高桌晚宴。等新雅书院的大楼修好之后,应该就有更大的空间把这种传统延续下去。
诸如此类的细节,举不胜举。虽然实际效果如何大家可能见仁见智,但能很明显感受到曹莉老师和新雅书院的创办者,目标就是以牛津剑桥为参照,在清华里再建一个完全不一样的大学。
除了硬件设施之外,课程方面清华也是倾其所有,大家尽出。我还记得新雅书院开班仪式的时候,陈来、侯旭东、汪晖、万俊人、格非等大佬接受聘书。心中又喜又悲,喜的是这些大佬在哪儿都排得上号,很积极参与新雅书院的建设;悲的是整个清华人文社科领域也就这么些大佬了,任重道远。当然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他们来教一教几十个本科生,当然是绰绰有余的。
我之前是向法学院管学生工作的老师汇报,我们从法学院的角度出发,其实也有担忧。最大的担忧就是如何平衡新雅书院和院系的关系。在当时学生既是新雅书院的学生,同时也归原院系管理,但又不和原院系的人住在一起,课也不完全一样,就有一些管理上的问题。
我觉得这倒是次要的,现在新雅书院独立出去也无所谓管理问题了。主要的问题是学生在新雅书院,固然能加强和其他院系的学生的联络,深化对跨专业知识、文史哲领域的学习,但本专业的传帮带,尤其是就业方面必然要受影响。最简单的,到了要找暑期实习的时候,没有本专业的人共享实习信息、分享各种小道消息,找实习会更困难一些。我认识的元培的同学有一些也有类似的困扰。
毕竟,虽然新雅的同学们在学校里学的是阳春白雪,但四年毕业之后可能还是会有人想像我一样找个外资律所打杂的工作。如果单纯强调博雅教育,不培养他们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我觉得也是不负责的。
事实上,我感觉新雅书院的管理者在有意隔绝同学们的就业压力。不然都从大一就急着去实习,那还搞什么博雅教育。这大概就是一个不可解的矛盾吧。
拉拉杂杂说了半天,回到如何评价,新雅书院是具有浓厚清华特征的一次教育改革,在最现实主义的大学里搞最理想主义的实验,主线明确、目标鲜明,按部就班、一步一个脚印。成功不成功,留待后人评价。如果清华都搞不好通识教育,那中国也就没希望搞通识教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