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越国的结局是怎样的,最后为什么没成为战国七雄? 第1页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越王勾践用自己国家的国运,给了五百年之后的孙权一个血淋淋的教训

越国的家底

越国虽然地盘大,但是在春秋时期江南尚没有得到开发,这些地盘都是虚的。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越王在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时候,为了生孩子爆兵,可谓是把行政催生的力量用到了极致: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

为了不浪费生育资源,老少配是被禁止的。如果女子十七,男子二十不婚配,父母就要被问罪。要生育的时候,国家提供接生服务;生男子,赐予两壶酒一只狗;生女子,赐予两壶酒一头猪(?)如果生了三个人,怕奶水不够,政府提供乳母;如果生了两个,那么政府提供粮食。

就这样整个国家突突的生了十几年,才凑出一支几万人的军队伐吴:

乃发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伐吴。

而这已经是将越国的十几岁以上的成年男子能征发的都征发的倾国之兵了。这点军队在后来的战国时期,根本不够看。

吴灭楚,越灭吴,从某种意义上,都是灵蛇吞巨象式的斩首行动。小国灭大国的问题就是,灭了之后往往守不住成果。楚国后来借了秦兵,就复国了;而越灭吴之后,吴国的旧地也很多被楚国给侵占,越国根本无力反击。

这个时候的勾践,和五百年后的孙权面临的难题是一样的:作为长江中下游的割据势力,是往北还是往西寻求生存空间

往北是逐鹿中原。对孙权来说,就是往青州、徐州的方向发展;而对勾践来说,就是和齐国去掰手腕。

往西是一统江南,对勾践来说,那就是逆流而上和荆襄之地的楚国死磕,对孙权来说,那就是全据荆州,谋图四川,争取两分天下。

勾践选择了往北,而孙权看到了勾践的下场,所以选择了往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局限性。当时的中原文明和江南有代差,逐鹿中原,获得周天子的承认,这个诱惑是越国、和之前的吴国都很难抵挡的,吴国如果不慕虚名,硬要和晋国在黄池争霸,勾践都未必有机会能灭得了吴国。

在灭了吴国之后,勾践在琅琊建立了新的都城,和齐国隔水相望:

越国的琅琊在现在连云港的锦屏山,就是地图中的那一座山,现在还出土了大量的越国文物。可以看到这已经是越国,乃至于吴国旧地的最北边了。勾践这一手天子守国门,就决定了之后几十年,越国的发力方向,那就是北上中原。

但是越国的人丁还是单薄,越王在琅琊的布置,也不过八千精兵,三百战船。

越王既已诛忠臣,霸于关东,从琅邪,起观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

当时的孔子已经去世。但是在『吴越春秋中』不知道怎么就复活了,还面见越王求用:

居无几,射求贤士,孔子闻之,从弟子奉先生雅琴礼乐奏于越。越王乃被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屈卢之矛,出死士,以三百人为阵关下。孔子有顷到,越王曰:“唯,唯,夫子何以教之?”孔子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故奏雅琴以献之大王。”越王喟然叹曰:“越性脆而愚,水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然,去则难从,悦兵敢死,越之常也。夫子何说而欲教之?”孔子不答,因辞而去。

孔子说:我能讲五帝三王之道,所以用琴奏雅乐献给大王。

勾践说:越人没那么多讲究,船楫为生,打仗不怕死,夫子怎么教化他们呢?

孔子不说话,告辞了。

这个小故事当然是假的,但是这简短的对话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越文化和周文化之间有深深的隔阂,而勾践也试图引入周文化来改造越国。

注水的霸业

乘着灭吴的威慑力,勾践似乎做成了一点事业,居然能迫使当时处在低谷期的秦桓公低头:

勾践乃使使号令齐、楚、秦、晋皆辅周室,血盟而去。秦桓公不如越王之命,勾践乃选吴越将士西渡河以攻秦。军士苦之,会秦怖惧,逆自引咎,越乃还军。军人悦乐,遂作‘河梁之诗’。

但是有什么用呢?马上就进入战国时代了。春秋早期的这套尊王攘夷,慕虚名而不取实地的风格已经过时了。越和秦相隔千里,攻秦胜则利楚,攻秦不胜自折锐气。

而真正和越国接壤的楚国,在史记里面有两段微妙的记载:

勾践已去,渡淮南,以淮上地与楚,归吴所侵宋地于宋,与鲁泗东方百里。当是时,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

但是另外一段是:

是时越已灭吴,而不能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

哪有打了大胜仗,慷慨割地的道理,本传很可能是文过饰非,把越国伐吴之后的虚弱,粉饰成了主动割让罢了。楚国占据了淮水和泗水周边的那一堆小国的资源,吴国好容易从中原割下来的一块肉又还给了宋,鲁。越王有什么资本去逐鹿中原呢?

是能打得过齐国么?还是能从楚国把淮泗诸侯再夺回来?

并且在古代,原始的地方离心力很强。越王迁都琅琊,跑到了自己国境的最北边,那么对其他越国领土的控制力就会下降。原始部落往往乡土气重,保卫本土可以,出去打仗困难,这一点在孙权时代尚且如此,勾践时代只会更加的严重。这样就导致反吴的时候可能会出力,但是你要逐鹿中原,谁跟你去送死?

勾践的这一败笔,直接导致了之后数百年越国的不利地位。

越国的衰落

别说是春秋战国,就是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荆襄对扬州都有很大的战略优势,这个是天然的上下游的优势,很难逆转。所以越国真正的威胁,不在齐鲁,而在楚国

楚国虽强,但是楚国架子铺的很开,一边和秦国拉拉打打,一边又要应付中原诸侯,旁边还有一个越。利用楚国和中原诸侯的矛盾,蚕食楚国,力图恢复旧吴国的疆土,这是一个可以尝试的发展策略。而勾践在自己丢掉了淮泗之地,丢掉了楚国支持的情况下,还试图经略中原,结果是七十年间消耗了大量的国力做了无用功,而自己原来的越国旧地也控制不稳,后代越王在齐楚的压迫下又迁都回了吴地。

国家发展能有几个七十年?发展的窗口错过了,那就要受到惩罚。之后的楚国不断的侵占越国的领土,而越国后来也陷入了争权的内乱。到越王无疆在位的时候,他有一点勾践的雄风,把越国治理的中兴了起来,又有了争霸的本钱。厉兵秣马,准备北上伐齐。

结果半路被齐国的使者忽悠去伐楚,想再来一次趁着敌国国力空虚的时候来一次斩首行动。但是这次楚国精锐尽出,直接击杀了无疆。无疆死,越国群龙无首,楚国趁机尽取吴地。越国被分成琅琊和会稽为首的两块飞地。到此时,越国基本上就是大势已去了。

到了楚怀王时期,楚国取琅琊,秦始皇时期,秦军下会稽。越王的后裔跑去了更加偏远的福建。好在越国虽然生产力低下,人口稀少,但是『幅员辽阔』。所以越虽然不在战国七雄编制之内,但是一直存活到了秦始皇灭六国的时候。如果连闽越王也算上的话,那么一直到公元前110年因为内乱投降汉朝,才算彻底亡国,比秦朝都多存在了将近100年。


user avatar   lu-mi-cai-fu-5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勾践轰轰烈烈的灭吴之战,竟是依赖的楚国军队(“籍楚之前锋,以摧吴王之戈”《吴越春秋》),高端人才更全靠从楚国输入。所以只要越国摆脱不了对楚的依赖,想真正称霸就很难。

更要命的是,越灭吴是复仇战争,打的是生死架,对吴国摧残得很彻底,以至繁华一时的吴京姑苏,到了战国时代已沦为人烟稀少的“吴墟”,也就是一片废墟,以往的生产力被严重破坏。所以,虽说吞并了吴国,却不但没有增加越国的国力,反而成了负资产。毕竟,要融合怀着深刻世仇的吴国遗民,要恢复生产,重新盘活旧吴这个摊子,需要钱,需要时间,从哪来? 更不要说自身也在战争中“豪士死,锐卒尽,大甲伤”。过去越国依靠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培养起来的一点元气也耗尽了。

越灭吴,本就是超越自身国力的勉力为之,越本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国家,生产力、文化都极度落后,最大的短板是人口少。当年面对吴王阖闾的三万吴军,都打得非常吃力,靠侥幸才击败之。后来败于吴王夫差,一度被摧残得只剩方圆百里之地,人口被打出了一个断层,更加稀少。

所以勾践才不惜代价,疯了似的鼓励生育。命令全国的年轻男子不许娶老妇,老年男子不许娶年轻女子,以免影响生育;凡女孩十七岁不嫁,男子二十岁不娶者,罪其父母。有的措施细致入微:妇女要临盆了须预先报告官府,官府好派来医生照料,确保母子平安,绝不损失一人;如果生下儿子,官府赏两壶酒、一条狗,哪怕生个女儿,官府也会给两壶酒、一头猪的厚赏。 要是一胎生两个孩子,官府供他们粮食,如果一胎生三个孩子的,官府出钱派人帮养(皆见《国语》)。可见越国的人口底子一穷二白到啥地步。

靠着楚国的大笔“融资”,越才能用短短二十年时间奇迹般的翻盘,一举灭吴。

可笑的是,灭吴之后,勾践对越、楚同盟依旧抱有幻想,借贷借顺了手,在两国的共同敌人已不复存在情况下,竟还向楚借兵去跟晋国争霸,天真的指望用别人的军队来承载他越国的霸业。“越已胜吴,又索卒于荆(楚)而攻晋”(《韩非子》)。

如此一厢情愿,被打脸是自然的,楚人不但不借,反而敲起了竹杠,趁着越国虚弱,直接翻脸进攻,“起师而从越”,一举占去大片越国领土,“越已灭吴,而不正江淮北,楚东侵广地至泗上”(《史记》卷40)。

勾践大丢脸面,要知道,刚灭吴时,他还狠是风光了一阵,真的尝到了霸主的威风:

“当是时,越兵横行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史记》卷41),所谓“宋、郑、卫、鲁、陈、蔡执玉之君皆入朝”(《国语。吴语》)。

可楚国一但停贷,越国这“霸主”立马现了原形,勾践无奈之下,只得听从文种的意见,将淮泗大片领土割让给楚国:“割露山之阴五百里”(《韩非子。说林下》)。

然后,又不放心文种也是楚人,把文种给赐死。范蠡、文种一去,越国连脑力资源都一落千丈。

所以,勾践才会做出令后人惊讶的举动:从浙江绍兴,迁都到近二千里外的山东青岛附近的琅琊。

此图鸣谢:布哈林、王靖海

勾践此举,明显是为避开强楚,而改去山东发展。因为那里的齐、鲁、郯、邾、滕等国,都被吴国欺侮过,一个个都是软柿子,更不要说齐国正处于“田氏代齐”的过渡期,难于外顾。

可离了楚国的“贷款”,勾践的本钱实在太小了。我们记得,当年勾践向吴国发起第一次进攻时,军队是什么阵容:

“习流二千人、教士四万人、君子六千人、诸御千人”(《史记勾践世家》)。

水军、武士、军官团、车兵部队,好一支兵种齐全的五万熊貔之师!

如今勾践单干了,他带到琅琊的家当,却才“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吴越春秋》)。阵容小了一大截,兵力少,随迁人口也非常少,所以堂堂春秋第五霸主的勾践,号称天下四强之一的越国(《墨子》)在海边建立的新都琅琊,不过才“台周七里,以望东海”,寒酸得可以。

这点本钱,虽说曾灭了几个小国,但想去灭鲁吞齐显然差得老远。只能靠着三晋伐齐,自己也跟着打打秋风罢了。可打秋风终不是长久之计,不过八九十年,“家境贫寒”的越人就不得不黯然放弃琅琊,将国都迁回到江浙。

然后就是越王无疆趁着楚怀王被暴秦欺负,楚兵被秦军斩首八万的机会,孤注一掷向西攻楚,最终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所以,要成为战国七雄,首先自己得盘子大,稳实,立得住。别小看韩国,韩国的资本,根本不是越人能比的。

最后,对于勾践依赖楚国的史料发掘、考证,皆出自罗有锣文章:


user avatar   chen-yao-hao-35 网友的相关建议: 
      

限制吴越发展的首要因素还是地理和人口。勾践反攻吴国时发布维甲令,要求举国男子都要参军,这才勉强打败了吴国,而吴国在吴楚战争中以十万敌楚国无尽的人力,最终导致了吴国自身的灭亡。恶劣的生存条件造成吴越人口较少的局面。时至今日,钱塘江地区的潮水位都高于平原的平均海拔,所以土地普遍盐碱化,即使水稻的粮食平均产量要比北方高,但越国的农业也还是不发达,供养不起太多人口。这也在根本上决定了越国在战国耕战环境下的劣势局面,其经济难以支撑长时间的兼并战争消耗。

而越国在后期的内乱以及战略形势的变化对越国影响极大。越国在战国初期是墨子眼中的四大“好战之国”,而自朱勾以降越国王位继承几乎都是依靠宫廷暴力完成。战略上,越国前期主要战略方向还是在北方的山东诸国,但是在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后形势发生变化,越国于是不得不在战国早期从中原转向楚国。楚国同时受到三晋、秦、齐以及越国的威胁,所以也必须尽可能削弱敌人中相对孤立和落后的越国。纵观战国形势,越国基本上不是在内战就是在被楚国压制,难以称得上一个大国。

吴越战争后楚国虽然没有直接和越国翻脸,但越国还是割让吴国占领的大量领土以缓和关系。而自越国最后一位雄主朱勾死后,越国又爆发了一系列宫廷内乱,庄子描述为“越人三世而弑君”,越国王子为躲避权力斗争躲进山洞中,但国人还是将他用烟熏出山洞令其强行即位,直到史记中越国最后一位君主无强越国才重建了稳定的政权交替秩序。无强之前的无余之属于越国在位时期较长得君主,而无强在先君休养生息基础上,向北向齐国进军,齐国和魏国长年交战国力衰退,于是引诱越国攻打楚国,当时楚国正在和三晋作战,果断反攻越国到钱塘江,打完越国还去攻打齐国以惩罚它的所作所为(还因为齐魏徐州相王),但越国自此一蹶不振,在史记的记录中,公元前333年越国灭亡。

在战国中晚期,楚越战争仍在继续,楚方在越国南北通道的邗沟修建了广陵城扼住了越国咽喉,并且派出了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镇守吴越前线,派出召滑挑起越国宫廷内乱。而《战国策》记载:

(公元前306年)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

句章据考证是今天的宁波一带,楚国此战后占领了越国大部分地区,并在今天的苏州建立了江东郡管理越国故地,江东也是后来项羽的起兵之地,项羽在姑苏城杀会稽太守随后起兵反秦。

史记中,秦始皇统一楚国后,还继续“降越君,置会稽郡”。而根据这种说法,越国可能只是楚国下面的附属国或者羁糜地区,越地另有名义上降服于楚国的君主治理。《韩诗外传》中甚至还记载在秦始皇统一前夕,越国伙同赵国、燕国密谋抗秦。而在史记楚世家中,楚人也说:

(公元前281年)十八年,楚人有好以弱弓微缴加归雁之上者,顷襄王闻,召而问之。对曰:……北游目于燕之辽东而南登望于越之会稽,此再发之乐也。

所以越国可能并没有降服或者降服后再度叛乱,当时楚国人并不认为自己领有越地。而在越绝书中,记载了越国的另外一种结局:

无疆子之侯 ,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亲以上至句践,凡八君,都琅玡二百二十四岁。无疆以上,霸,称王。之侯以下微弱,称君长。

前面已经提到楚国在邗沟旁设立广陵,而越国在北方的统治中心在琅琊。基本上在前述差不多的时间段,楚国攻破越国故都的琅琊,由于邗沟已经被楚国控制,大批越国人只能从海上迁移到当年夫差围困勾践的南山之中,越国的王系也在此时终止。

虽然史学界对于《越绝书》、《吴越春秋》真实性存疑,其和《战国策》一样有着演绎的性质。但也有学者考证越绝的绝是侗台语中“记录”之意,所以推测越绝可能是后人修改后的越国官修史书。而在这两本书中,记载了秦始皇的最终处置:将大越改名为山阴,在越国圣山之地勒石记功,将钱塘江以东故地的越人迁移到太湖流域,将汉人罪犯迁移到越国故地以防备海外的越国残余势力。在此之后越国的语言文化都逐渐从历史中消失。

补充:

  • 《史记》在勾践以后王系错乱缺漏,所以不建议去引证。“或为君或为王”一句更多反应出越国的分封制度,越国国内本来就君王一堆,《越绝书·吴地传》里面就记载越宋王和周宋君的战争:
巫门外麋湖西城,越宋王城也。时与摇城王周宋君战于语招,杀周宋君。毋头骑归,至武里死亡,葬武里南城。午日死也。
  • 越绝中类似的分封君主还很多,例如越干王、越摇王,都不属于越国世系但于史无载,越国的太子在金文中是作“嗣王”,王在越国本身也并不稀奇。可以推测,越国的内乱也很大程度是和这套分封制度有关。
  • 另外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闽越和瓯越是不是勾践后裔问题。个人立场上不是,姓氏就不一样,出土青铜器中越王姓者旨,有学者考证是诸稽,并且史书中还有勾践大夫诸(柘)稽郢,或被认为是勾践太子鹿(适)郢的别称。依据双重证据法的原则,越国王系更可能是者旨姓氏,而非所谓骆越的骆或者大禹的姒。汉末所谓的越国后裔姓氏是骆,有可能是来自越人的不同部落或者越国的羁糜君主。还有一点就是地理,瓯越王在越绝书中属于越国的封国,但闽越不在越国版图中,两者关系可能近似于野人和建州。用古人话说,《汉书·地理志》颜师古注曰:
自交阯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不得尽云(夏代)少康之后也。

user avatar   hei-se-si-fen-ke-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这是Fed一月 memo

先说结论:

FOMC 维持利率在 0-0.25% 不变。且确定 3 月完全停止 QE,同时 3 月加息也是箭在弦上,基本会后声明皆符合市场预期,没有太多的意外。

Powell 记者会确实是偏一点点的小鹰派,但我也认为,Powell 的说法不至于拉升市场加息预期至 5次 、并拉升缩表预期至上半年,反而比较像是在强化加息 4 次之预期。

另外我个人觉得,一些中文媒体似乎误读了Powell 记者会的部分片段,下面 Allen 再进一步说明。


1. 3 月加息停止 QE 早已定价

本次会议 Fed 再次确认 3 月将准备第一次加息,并同时停止 QE。

Fed 也再次重申,货币政策是要支持美国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与通膨长期均值维持 2.0% 的两大目标。

这部分我想市场早已定价,这裡完全不会是问题,所以我们不讨论太多。


2.未来加息在每次会议都可能发生 (?)

Powell 的原文说法是:Won't Rule Out Hike Every Meeting.

但我有看到部分中文媒体写:不排除每次会议都加息的可能性。

上述我想或许是误读了 (还是其实是我自己误会中文的意思 ?)

我的理解是:Powell 是说加息在未来每场会议都可能发生,指的是“不会在特定月份才加息”,不是说每场都要加息。

Powell 说得很合理,经济本来就是动态的,加息本就不会侷限在什麽月份才启动,端看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定。

我认为Powell 上述说法,并未延展今年加息预期至五次或更多,若有这种想法,那绝对是误读了。


3.更大规模的缩表?

Powell 在记者会上提到,Fed 需要更大规模的缩表,但请大家不要恐慌,因为我又觉得部份中文媒体过度解读了。

我认为Powell 说到的“更大规模缩表”,在思维上指的是:

因为当前 Fed 资产负债表高达 8.9 万美元,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之前的两倍大,显然在绝对规模上是非常巨大的。

而上一轮 2017-2019 年 Fed 缩减资产负债表,是自 4.4 万亿美元缩到 3.7 万亿美元停止,缩表的幅度大概是 15.9%,共缩减了约 7000 亿美元。

确实每次缩表的经济背景绝对是不一样的,所以幅度也绝对不会相同,但我们随便抓,假设本轮缩表将缩减 10% 资产负债表规模,那麽这也要降低 8900 亿美元,规模当然很大。

但我认为,不需要过度恐慌在“更大规模缩表”这几个字上。更重要的,我认为是“Fed 缩表的速率是多少?”

我相信缩表没问题,缩表太快才是问题,因为缩表速度若太快,将直接影响的会是美债殖利率升速、以及殖利率曲线的斜率。

这点Powell 也非常清楚,Powell 在记者会上也不断强调,联准会内部尚未具体讨论到一切缩表的进度,要等到 3 月再说。


4.缩表比较可能落在下半年

Powell 在记者会上说明,希望在加息至少一次之后,再来开会讨论缩表的事情,且委员会至少将讨论一次,才会做最终拍板。

更重要的,Powell 希望缩表的进程是有秩序的、是可被预见的过程。

从上述Powell 丢出的时间表看,我个人认为缩表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份,因为在 3 月加息后,Fed 才会来讨论缩表。

我个人相信 Fed 现在内部早已在讨论缩表,但委员会显然尚未准备好来与市场沟通缩表的前瞻指引。

而缩表这麽大的事情,我个人认为 Fed 需要起次跟市场沟通 2 次,并把缩表规划说得非常清楚之后,才会开始进行,所以比较合理的缩表时间,估计将会落在下半年。


5.最大风险:高通膨

Powell 在记者会上,大概提到了 800 万次的“高通膨压力”,并认为目前美国通膨风险仍在上升阶段,但预计 2022 通膨还是会回落。

Powell 说明,目前美国通膨居高不下,主要仍是供应链所致,白话来说就是供需仍然失衡,且供给侧 (Supply Side) 改善的速度是低于预期。

Powell 强调,目前美国高通膨持续存在,而美国经济要的是长期扩张,所以若要长期扩张,物价势必需要保持稳定。

这边开始进入正题了,我认为这是本次会议的最重要核心,是让我体感上,觉得 Fed 鹰派的地方。我认为 Fed 承认自己落后给菲利浦曲线 (Behind the curve),简单而言,Fed 这次的加息速度大幅落后给通膨。

由于 Fed 在 2021 年对于通膨的误判,先前 Fed 在 2021 年认为通膨在年底就可望自然回落,但也就是因为这件事没有发生,反而通膨还更为严重,所以目前才有使用加息来追赶通膨的压力。但当前宏观环境看,通膨的压力是来自于缺工、供应链紧俏等问题,再加上拜登政府的大力推行财政刺激在那边推波助澜~

所以这一次的通膨是来自于实体经济上的供需失衡问题,并不是金融市场过度投机、企业超额投资等问题,我认为 Fed 在这次的通膨问题上,能做得空间非常有限。

这裡将产生一个不确定性的较大风险,就是 Fed 只能靠货币紧缩去压通膨预期,但实体经济的根本性通膨问题,还是没有获得解决。变成最终 Fed 只能再用更剧烈的紧缩政策,去引导通膨预期走低后,尝试来压低实际通膨率,所以这裡将让 Fed 的紧缩路径,存在著较大不确定性。

比较好的处理方式,应该是直接去解决实体经济上的缺工和供应链/例如我之前提到的塞港问题,让实际通膨率自己走低、而不是靠 Fed 挤压通膨预期之后去引导。

谁可以去把坐在白宫裡疑似患有阿兹海默的白髮老头一巴掌打醒...还我特~


结论:我个人认为 Fed 今年将加息四次,不至于加息五次,而加息四次之预期,相信市场应该已经定价;至于缩表,相信市场尚未定价,估计将落在 2022 下半年,最快可能是 6 月。

如果 Fed 今年加息五次,我会感到非常意外,因为这意味著 Fed 很可能在 2023 年底、2024 年初,就因为美国经济放缓太快而需要降息,Fed 这波操作就会变得非常韭。

最后说说股市的想法目前 Nasdaq 已经插水一段时日,抑制通胀是当务之急,而股市所谓修正才多久已出现V转。对通胀而言意义不大,修正数月才可能有帮助~所以我之前一直描述为“恐慌”。因此对白髮老头而言,怎麽做才有利于中期选举就很清晰了。

最好还是坚持认为市场或已定价加息四次之预期,但缩表预期则是尚未定价的观点。

配置上美股我倾向持有科技权值股,一些 Megacap 的估值我认为合理、前景确定性较高,而这样也可以让你的收益贴著 QQQ 走。

考虑到一堆成长股腰斩,我也愿意加仓接刀成长股,但建议佔据投资组合的比例,或许不要超过 15%,如果选股功力不错,这裡就会开始让你的收益拉开与 QQQ 之类的差距。

最后,我相信人人都会想在市场下跌的环境裡接刀,接刀不是不行,但若接刀失败,斩缆我建议速度要快,我个人不考虑价投的话一次斩缆的比例都是 50% 以上。


user avatar   huanyutian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常喜欢这一类文章,比他们之前那个看起来优雅无比的ThunderNet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篇幅短,没废话。简单的改动,明显的效果。一看就懂,都不需要实验就知道肯定会好用。节省了大量踩坑时间。

Anchor Free,节省了大量闹心的工时,也是趋势,Anchor Free YOLO,这三个词连起来就在发光。

三下两下就接近最优,节省了训练费用:

提供各个大小的预训练模型和各个推断框架的C++代码,又是节省了大量踩坑时间:


总之,这个文章,他不是给我们送知识的,是给我们送钱的,我强烈建议以后此类文章在文末附上支付二维码。否则用起来都不太好意思。




  

相关话题

  当时为什么是秦国统一天下而非楚国? 
  《大秦帝国》是否过分洗白白起?白起是否真的很残暴,主张杀降?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在征战中有没有这是一场“华夏内战”的心理? 
  秦国是春秋时期四大强国之一,战国开局为何却沦落成二流国家? 
  战国时各诸侯国人口多少? 
  假如让你穿越到战国初期的韩国做韩国国君,你会如何使韩国强大甚至统一六国? 
  为什么古代的平均寿命很短,而先秦诸子百家的寿命却很长呢? 
  为什么郑国、宋国、鲁国这几个春秋初期版图相对较大,地位也很高的国家到春秋后期乃至战国却成了弱国? 
  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后,如果君王不昏庸,励精图治的变法改革内政还能不能起来? 
  为什么赵氏孤儿可以成为忠义的代表,而三家分晋,却没人站出来呢? 

前一个讨论
假如你穿越回大明王朝,成了明灭亡前2年1642年的崇祯,你会怎么做去扭转局面?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近年来我们的影视题材总局限在抗战、青春、古装片?





© 2024-12-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2-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