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了个欧洲人。
我的孩子出生以后,有混血颜值,讲四国语言,从小就可以去很多国家。
最重要的是,他未来如果读书不好,保底学校是北大。因为他考北大需要的分数太低了。当然,好好教育的话,肯定是奔常青藤去的。
呵呵,我也是苦读上来,成绩优异,能力强,各方面优秀。但因为地域分数,只上了985。后来留学,考托考G,去留学,才知道自己的能力不比很多北大清华的差。在国外实习进了500强,这是在国内自己家里没有好背景下想都不敢想的事。
后来遇到老公,两人都是高学历高收入颜值高,且感情很好。工作时间自由。
生了小孩发现,这孩子福气太好。在国内同龄小孩家长挤破头买学区房,给孩子上补习班时,他可以进家附近的蒙特索利,学费比上海低。学校或社区的课外活动是滑雪,射击,高尔夫,画画,芭蕾,大部分价格都是政府补贴掉的。从小就讲四门语言了,也走过很多国家了。我和他爸也有很多自由时间陪他。医院也免费。最重要的是,他玩的时间很多。
等他长大了,应该能申请不错的学校。我和他爸的校友里有不少人能写有分量的推荐信。如果他真的不争气,成绩烂到家,就回国进个北大,混个文凭。
想到这里,就觉得兴庆之中有些难过。原来曾经的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如何优秀,只因一个户口的限制,青春都是试卷和名次,万人过独木桥。原来这一切只是看投胎在哪里。
我自认并不是天才型,不是高考状元,学校排名前20,高考也有630+,进个985,我曾一度以为我就是很中庸。直到我自己出来留学,我开始知道很多事情是看平台的。给我视野,资源和机会,我的潜力可以发掘很多。
我没想过会嫁老外。刚好上学时遇到了现在的老公,刚好有感情,顺其自然就谈了好多年,都想和对方在一起,就结婚了。直到开始有孩子,才发现,原来只是这个婚姻,就可以给孩子那么多的平台。他即使资质平平,也不需太努力,就可以拥有我曾经梦想都遥不可及的高度。
有时候自私点的想法,真觉得讽刺和不公。
真让人流泪的真相是,那些很努力挤上985211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的努力,天分,汗水,坚持,相比起他们出生在哪里,几乎没有什么分量。
匿名了。因为这个回答太丧了。预计大概会有很多不好听的评论。不是我不想爱裹佳,只是单相思太没意思了。
——————————-
看了评论更新下:
北大躺进有疑问的,看下这个问题里的回答:
http://www. zhihu.com/question/5898 5723
另外,已经说明,是小孩不争气,确实很糟糕的情况下,才会考虑他去北大混个文凭。但请注意这是最坏的考虑。
事实上,因为他从小本身的经历和视野,以及家庭教育,还有最重要的,是我和先生两个人有时间陪伴他。所以我想他会在他的平台里走出自己的天地。
关于语言,因为我本人就讲四个语言,我先生三国语言,基本没有失语或混淆的问题。所以对小孩在来说,应该是OK的。这方面我们找过很多资料,也和很多情况类似的国际家庭的朋友探讨过。基本上,这种混合文化环境长大的孩子,开口说话会比普通孩子晚,但是9岁以前,小孩子是有语言学习天赋的,所以基本没有问题。当然,不再中文环境,教中文的担子肯定在我身上,我在打算怀孕生孩子开始,工作空闲的时候会教一对一的中文,算是外快,也算是提前练习吧。
其实这个帖子呢,信不信是随看的人的。匿名很重要的一点,是我知道,作为既得利益者来回答这个回答,是很招人讨厌的。我不想把这些恶意带到眼前,毕竟平时也玩知乎的。而对于另一部分人,如果让他们看到了可能和选择,也是一件好事吧。毕竟我也曾受人点拨才决定去留学的,因此改变了道路。
另外说中介广告的... 我留学都是自己申请的。现在网络那么发达,每个学校的application都可以直接网上提交。T和G都网上报名,资源论坛也不少,我那时chase太傻小马,里面各种牛人和资源,现在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新的站点。很多学校接受你的application后是可以电话面试的。如果有心点,知道要去的专业,里面的权威的导师信息都可以找到公开资料(也可以找学长学姐询问)。往返几个email谈学术和你对这个专业的passion,基本都有回复。如果本科就在US的,甚至还可以约open day或open class去体验下,顺便得到更多信息,以及和学校建立沟通(面对面永远更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那些说编的,如果我告诉你,我的真实生活比这里写的还要精彩,不知道会不会气到你吐血:p。
和钞票印多了,物价就会上涨一样。
中国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文凭一年比一年贬值。
以前一流大公司校招的门槛是名校本科,现在基本都抬高到名校研究生了
更糟糕的是,目前中国社会发展趋于稳定,大部分行业进入成熟稳定期。
企业不扩张,招聘人数减少。再加上国家延迟退休政策。
所以可以预计的将来,即使是名校学生就业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最直观的现象是到学校招聘的企业整体质量一年年下降,
你大一在校园招聘见到的名企。到你大四的时候可能不来了!
更残酷的是,有可能你本科毕业能进的企业,到你研究生毕业了反而进不去了。
2000年我国出生人口为1771万人,千禧年,出生的孩子比较多,我们1999年也算这些吧
2018年,你们十八岁开始高考,复读的和提前考试的我们为了方便就先不计算了
我们看去年的
2017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940万人
2017年本科数量呢:
根据已有的数据显示,本科录取人数最多的省份依次是河南、广东、山东、河北,这和本省报考人数众多有一定关系。本科录取率较高的省市依次是,北京、江苏、重庆、河北,基本超过了50%,相当于一半的考生都考上了本科。
那就是,450万人考上了本科
我们再看985,211级别
是的,百分之一点五
一百个人里边只有一个半,
别忘了,这是900万人报考
实际上和你一起起步的是1700万人
换句话说,和你一起的100人,能和你一起走到985的,只有0.75个!
现在大家算算,是不是在小伙伴们排在前一两位了?
额,没有……
直辖市是特咧,大家不要管这个
几个要点:
1.年轻记者没经验总喜欢搞猛稿,搏一把大的,也容易被一些消息提供者利用,很常见,但是澎湃这样的“主流媒体”连个帮忙审核的老司机都没有,或者说老司机别有用心,这就是内部新闻管理制度的问题了。
2.这些年都在吹嘘网媒、自媒,搞算法抓取新闻,很多机构已经不生产新闻了,也不培养自己的调查记者和编审团队,结果就是假新闻、错误消息乱飞,智能算法目前在消息识别上可没有啥作用,这涉及到逻辑、经验和敏感性,还得靠专业团队和老司机。
3.很多人看到这样的消息就容易激动,实在是太不了解官僚系统的行动逻辑了,官僚系统一般不愿意主动搞事,宁可压事,尤其是这种不涉及人命案、没有上面压力的地方性强奸案。所以,受众也需要加强学习,了解各种系统的运转逻辑,避免被人带节奏。
4.对于背后这律师,律协该出手了,诚然,这年头很多记者都会抓住媒体上帮自己当事人争取舆论支持我机会,但这哥们一直以来大力带节奏的做法,已经跨越了边界了,会砸了大家律师圈吃饭的锅的,不自己治理,等到哪天权力部门出身,那就是误伤无数,就像一个pgone,砸了嘻哈圈的锅。
作为一个过了CATTI一级口译的人,感觉有义务来分享一下经验。负责任地讲,如果说学翻译、做翻译,尤其是学口译、做口译有任何秘诀的话,就是下面这句话:
CATTI一级口译难不难?这是一个小马过河的问题。同样一条河,小马去过觉得浅,小猫去过觉得深,一切难不难的问题,到了最后,都是会不会的问题。就比如,我去考CATTI一级的时候并不觉得多么难,所以过了也并不意外。但如果一个人方法没有掌握,主要靠所谓应试技巧和肾上腺素练习,那可能确实没那么简单吧。根据我的经验和理解,很多人觉得CATTI一级口译难,其实就是因为他们到了考一级的时候,发现考CATTI口译二、三级的那些应试技巧通通失效了。
所以,题主回答的重点会在学习翻译和练习口译的方法。我这里故意用“学习翻译和练习口译”而不是“”通过人事部CATTI一级口译“”,就是因为,考试是末,能力是本:
能力是考试的终极目的,不要把考试当作终极目的,这是我一直强调的概念。
世间的各种问题, 大约可以分为道、术、器三个层面。
”道“的问题,有鸡汤成批供应,但有用吗?听了那么多大道理,不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为什么? 因为”道“不亲自经历些事情,是无法真正内化的。在”得道“这件事上,没有鸡汤可以为你代劳,我也不能。更何况,得道后往往就忘言了,这里面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太多,唯知己可略叙一二。就比如说,我在这里讲,我之所以裸考过CATTI一级口译(这是真的,我并没有找过真题、也没有看过任何catti辅导书),就是因为我平时勤于思考、善于钻研还特别努力,这样的话除了勉强给你打针鸡血以外,并不能起到实际的作用。
”器“的问题,讲的人太多,都是经验主义当道,也是忽悠重灾区。比如说,在更为热闹的讨论如何过二口和三口的经验帖里,很多人会说你要保持语流流畅,这就是经验主义的东西。当然,这个我觉得没错,因为我的经验确实也是如此,作为一个口译员,让自己的翻译在别人听起来舒服,而不是尴尬,是基本职业素质。
但是,你也会看到一些人说,听不懂你就编,哪怕啥也没听懂,就使劲儿说,不要卡壳就能过。这种话在我看来是非常不负责任的忽悠。我不是说你按TA说的这样去做,肯定过不了。二口、三口的考试空子绝对是有的,尤其是对发音、音质和语流控制不错的人来说。我见过听力很弱,弱到希拉里语速的泛主题讲话,翻译出来意思都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因为语音语调不错,神奇地过了二口。这类人的特点就是明明在胡说八道还一本正经、特别流畅(其实现在市场上很多“混会”翻译也就是这样)。这不难理解,考二口、三口的人多,录音海量,还都是差不多一个意思的,换你当考官你听着也累。遇到声音好听,发音不错,语流流畅的,能给过就给过了,要是一走神,可能你翻的硬伤也就过去了。
如果有人按这样的路子,确实通过了,很可能会觉得翻译也就不过这么一回事儿。未来,在口译学习和练习上,也不再往提高能力上使劲儿,而是在“蒙人”上花心思,还会自己觉得自己口译很不错,难以接受别人的中肯意见。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样的忽悠,是非常不负责的,我本人是坚决不会给人这样的建议的。因为表面上,TA帮了你一时,其实,是在毁你的长远发展。这样的心态再迁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会让人变得投机取巧,而投机取巧是不会长久的,这句话有点社会经验的人,大约都有体会。我希望看到我答案的人,能够有所警醒,也不枉我在这苦口婆心。这些“器”的东西,一则主观成分太重往往答案见仁见智,二则往往裹挟着并不讨喜的小聪明(就比如让你不懂瞎编蒙考官)。市场上经常有人利用人们对“器“”的问题的疑惑,来吸引眼球以期牟利。类似的标题你肯定见到过,什么20天达到雅思7分啦、学会了这一招再也不怕***,基本都是这样。真正的作用如何,你就看你有没有20天达到雅思7分,学会了那一招有没有走上人生巅峰。很多“器”的存在,就是售卖虚假的希望。它利用了人们希望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解决眼前最急迫问题的焦虑。但到最后,一定是然并卵。
最简单的例子,你蒙、你编,到了CATTI一口怎么就没用了嘛。为什么? 一是人少了啊,确实考的人少,考官可能没那么疲劳,走神儿少;二是一口的设计,一口题目内容不再是二口那么泛的内容了,很多会涉及一些专业内容(当然不至于非常精,但肯定会有点专业),内容不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这种泛泛的东西,瞎编?很可能整个意思都颠倒了。说白了一口内容的设计就是让你编都编不出来,非得你能听懂说透才行。三是传说中的通过率限制(不确定是不是真的),一级肯定比二三级要低啊,那估计考官就不会有能给过就给过的宽松心态,而是能不给过就不给过的心态吧。
所以,我想说,CATTI一级口译并不至于有传说中的那么难。很多人拿它跟二级比,觉得好难啊, 其实就是因为三级可以瞎编而不离谱,二级还算好编,但到一级编不下去了。考二级应该下的功夫没下够,靠点儿小聪明蒙过了,考一口的时候又露馅儿了。所以,同学们,出来混,早晚要还的。有人说,那我不考一级不就完了,我去当翻译,我就混会赚钱呗,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肯定不推荐,具体原因请参考我在回答考研想考上外的同声传译? - 知乎 里提到的翻译市场的二八现象,或者看我公众号专门分析口译行业的文章,这里不展开说了,默认大家都听进了我的劝告,愿意努力提高硬实力。
那么我们继续讲如何提高硬实力。这就要回到开头的那句: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用在口译学习上再适合不过。细心的同学可能发现,我刚才说了道术器三层,只具体讲了道和器,术还没提。因为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硬实力,主要是靠术。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就是典型的术,它讲的是个策略和方法论的问题。
我们以口译为载体,来讲讲如何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博观,很多同学应该能理解,翻译涉及领域很广,所谓的jack of all trades,你什么都得懂点儿。可惜,很多同学把这个理解成了啥都看看,啥都不好好看,觉得自己好像都懂,张口才发现其实了解的连皮毛都不够。
真的想做好翻译,一定要能够快速学习,但快的前提是会学习。会学习要求你有一个学习方法论,遇到一个新领域,你如何着手,如何深入,如何搞清前因后果。如果你这个基本的学习力没有养成,就要快,结果一定是蜻蜓点水,脑子空空。这个能力养成了,别说翻译,你跟我一样,换个领域混,也一样没问题。
那如何养成学习力呢?阅读。我这里说的,不是让你拿小说从头看到尾,看到好看的情节跟着乐呵。我说的是,深入阅读,读你看不懂的书,最好讲的还是你比较陌生的内容。你说书太厚,看不完,没时间,那好,我推荐Economist。很多人都知道这本杂志,好好看了,每篇都真的读懂看透的,恐怕不多。我曾经也混过Eco中文网,上面有很多翻译,都还是文字层面的转化,理解层面的转化还少,而混Eco中文网的大多还都是学习努力认真的孩子了。可见,这本杂志虽然名声在外,真的能读懂其脉络,get到它英式幽默笑点的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大量阅读有难度的、内容相对陌生的书和文章,这就是博观。
博观而约取,约取是什么呢?约取是深入阅读,磨炼思维,提炼精华。更具体地说,逼自己去理解陌生和未知领域,通过学习这些新知识、内容,慢慢摸索出理解陌生领域的一个方法论,把这个领域核心内容的逻辑链提取出来,这,就是约取。这个这个过程非常的有意思,只要你想,只要你做,你会发现这可能是脑力劳动最有乐趣的一部分了。插一句,其实我想方设法混入了科研圈,也正是因为我通过翻译,感受到了这种思维的趣味,里面包含的这个思维过程太有意思了,具体如何有意思,有点偏“道”的境界,我真是难以言传,真心希望你去试试,去感受一下。我会在我的live里分享我总结出的套路和方法供大家参考,这里不是主要内容,不展开说了,何况展开说全靠码字讲估计我得累死。总之有兴趣的欢迎来听,不来的,也请你一定试试我说的这个摸索办法,因为学习力一旦形成了,你的世界会宽广很多,什么一级口译,不过是顺便,港真。
如果说博观约取讲的是输入,厚积薄发讲的就是输出。厚积是什么?其实就是沉淀和内化。很多孩子过了三口就恨不得去市场上接会,把生活过得跟大幂幂的《翻译官》一样。其实真没必要,而且也不太可能。持久和高质量的输出,是需要根基的。你才搭好了半条堤坝,就跑去抗洪,是自毁根基。时代浮躁,不是你放任自己的理由。我学英语多年,从没出去给人做过应试辅导;做到同传,不论给钱多少从不混会。为什么?有人觉得我清高,其实并不,只是我不愿意为了输出而输出,那会掏空我自己。我知道应试是无用功,我不愿意为了几百块浪费时间做于人于己都没有长远好处的事,有这时间不如学习。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靠蒙骗别人也蒙骗自己赚钱,我晚上会睡不好,费心思坑别人不如全力以赴。这不是道德问题,是利益问题,我为自己好,所以不能为了点儿小钱,把自己掏空,砸了自己牌子,我需要建起足够强大的堤坝,才能经受的住惊涛骇浪的考验。所以我建议,没有厚积,不要忙着出去做翻译,这个市场,不是你做了100次低端翻译就能换来1次高端翻译,做100次低端翻译的最可能结果是你成了个低端译员。同理,自己积累不太够的时候,不要心急火燎上一级,也不要忙着变现,好好打牢基础,不要为了小利贱卖自己的未来。那什么才算厚积了呢?
10w小时定律我这里就不重复了,不知道的同学自己百度。我练习同传口译的时候,练习的录音材料满了一个移动硬盘。基本保证每天做20min的素材口译,比赛考试前期会稍微增加强度。注意,我说的是素材时长,不是我的训练时长。训练素材不要给自己找乔布斯讲话这种大家都看了一百遍语速内容还特别友好的。我说一下练习素材的选择。英到中,用国外学者的讲座,内容都有逻辑有深度。中到英,用辩论节目,最好内容包罗万象,参与者也都是行业专家,有逻辑之外,思维还有交锋。素材语速快一些最好,练反应、练听力。我曾经拿《一虎一席谈》练同传,简直有飞一般的感觉,爽歪歪。这些素材,都属于一边练,一边能开阔眼界的。你的博观约取能力可以在练习这些素材时,得到充分的释放和应用。所谓厚积,其实就是长期高频使用和磨炼你的博观约取能力,用我更喜欢的表达来说,就是应用和加强你的逻辑链拆解重建再表达能力。
厚积到什么时候薄发?其实这都不用你操心。你的水平到了一定程度,你的光芒是遮掩不住的。但为了让你放心,我给大家一个标准吧,就是你去考CATTI一级口译不管过不过,并不再觉得很难。一级口译你来说,不过比二级口译内容更深入、时间更长、中间间隔更短,仅此而已,我觉得从口译来说,就成了。本来嘛,我平时练习的难度强度本来就不比它弱,我为什么要觉得难。
这基本就是我要分享的,有关翻译学习,口译练习的经验。因为是针对CATTI一级口译,英语学习问题基本默认为已解决,没有多讲,如果对提高英语能力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这里,在你学习英语(比如记忆单词、练口语、练听力等等)的过程中,你觉得最有效率的方法是什么? - 知乎。
我讲的这些,都是摸着良心的。我深知厚积而薄发,这也是为什么,我跨界之后,才开始分享英语和翻译的“术”。因为学习使用英语和翻译学习的“术”,让我摸到了一点“道”,这点“道”,又让我有了更高的,也是更新的起点。现在对我而言,英语和翻译的“术”体系已经基本建好了,不怕大风大浪,随便冲刷。此时来分享,既丰富我自己,可以把这个体系做得更完整和细致,也能真正帮到别人,何乐而不为?
但同样的, 在新领域,又一次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开始了。这不也是生活的乐趣吗?
关于我的英语翻译学习之“术”,我有专门开live分享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通过live,除了赚点零花钱,我希望真的能帮助到一些人,让有心上进的同学不要因为“器”的忽悠走了弯路。我这个人做什么都讲求性价比,不喜欢浪费时间,没有结果。因此,如果你选择参加live,听我分享我的英语翻译学习之术,希望你能愿意互动,提前把实际存在的问题发到指定邮箱,让我能有针对性地备课,在live里切实解决问题。
我为什么愿意这样?是因为我今天能跟你讲这么多,也是因为曾经有恩师敲打和指点我。我愿意把这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传递下去。
最后还是附上那首小诗,自勉勉人:
你必须拥有很大的福德,
才能遇到那个把你唤醒的人。
事实上,即便你遇到那个把你唤醒的人, 你是否愿意醒也是个问题。
有很多人觉得睡觉更舒服。
有些人找老师并非为了觉醒,
而是为了睡的更舒服。
即便你遇到有伟大证悟的老师,
他也不可能魔法棒一挥你就证悟了。
因此你需要更大的福德,你才能按他说的做。
你需要极大的福德,才会在你的自我被挫伤的时候不会跑开。
想微信公众号接头的同学,微信搜索“草头萃”即可关注,比较方便回看英语翻译相关干货,当然你也可以关注我知乎,看相关答案。当然,最系统的,肯定是live知乎 Live - 全新的实时问答,毕竟live的逻辑架构是由我定,而不是围绕单独问题展开。
下面是接头二维码: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以上。集邮爱好者一枚。
以上。集邮爱好者一枚。
我来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
YAMY本来就不好看,没必要因为这件事把她吹成美女,
这属于矫枉过正,是美是丑,自己判断,别被资本和大众洗脑。
这件事你问我一万遍,我的答案依然是YAMY不好看。
但问题是,徐明朝你不是观众,你是她的老板,YAMY是你公司旗下的艺人,
你要对YAMY的演艺生涯负责,长得不好看在演艺圈发展得很好的姑娘又不是没有,
韩红也长得不好看啊,但我很喜欢韩红的歌,也很喜欢韩红,
这说明啥,一方面韩红有实力,另一方面韩红老师背后的公司还是有本事的。
你如果嫌她不好看,那当初就不要签她,既然签了她,就得想怎么帮她发展。
举个简单通俗的例子,徐明朝是个厨子,YAMY是个苦瓜,
对于我这样看了苦瓜就想吐的挑剔食客来说,
你能把苦瓜做成一道名菜,我愿意尊称你为大厨,并且为你的苦瓜买单,
结果你这个厨子,对着苦瓜叽叽歪歪半天,怒批苦瓜不太好吃,太苦了,不太好做菜,
那你跟我这个食客有啥区别?就这手艺,你还是别开店了。
这对于我这样的食客,对YAMY这样的苦瓜,都是好事。
补充几个观点,顺便给大家科普一下影视圈的基本规则:
1、在其他行业,恶意评价女性的相貌,是一件非常恶劣而且没有素质的行为,如果你是一位女性医生/教师/公务员/工人/程序媛等等,被你的同事、上级骂丑女,我第一个站出来帮你说话喷他们,并且强烈支持你维护自己的尊严。
2、但在娱乐行业,评价女性艺人的相貌与身材,是一件非常客观而且常见的事情,明星的相貌、身材、气质本身就是资源,如何根据艺人的自身条件,打造适合的人设,为其选择适合该艺人的艺术作品,是每个娱乐公司都要考虑的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
你让金城武、吴彦祖、朱一龙这样的帅哥,去演个赵子龙,完全没问题。
你让郭德纲去演赵子龙,这叫闷声作大死,德云社被三国迷们冲了,我都要拍手称快。
那些说YAMY是美女的,你敢让YAMY去演小龙女、王语嫣、黄蓉这样的古装美女吗?
敢让她挑战一下“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这样的四大美女吗?
或者难度低一点,演个四大名著里的大小乔或者李师师?
你YMAY能演吗?她没这个能力,你知道吗?
说她是高级脸的,甚至达到亚洲审美标准的,
行,我让她演个《回家的诱惑》里的小三可以吗?
我看哪个倒霉孩子演洪世贤,对着她的脸说:你好骚啊。
当年西门大妈还没把你们这群玩政治正确的人恶心吐吗?
我都心疼刘德凯,为了赚点钱,太不容易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荧幕上的美女没多多少,
各种妖魔鬼怪倒是来群魔乱舞了。
3、这个世界上有美女,自然就会有丑女,有帅哥,就会有丑男。不要搞什么政治正确,什么每个女孩都是美丽的,这叫睁着眼睛扯犊子,和指鹿为马一样离谱,你既然尬吹YAMY是美女,为什么不承认八两金是帅哥?
气冷抖,中国的男人什么时候能够站起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帅哥?
这话你听着恶心不?我一大老爷们都觉得恶心。
4、我之所以要骂徐朝阳,因为你作为老板,你既然签了YAMY,要做的就是根据他的自身条件,去量体裁衣,去打造作品。相貌不佳,但是凭实力走红的女性艺人又不是没有,你自己没这水平,就不要怨天尤人,搞得自己多委屈一样。
骂员工能力差的老板,是最蠢的,因为当他们说出句话的时候,只能证明自己既不懂管理也不懂培养。
你见过刘备骂诸葛亮,孙权骂周瑜,曹操怒斥郭嘉的吗?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从管理学上来看,就是在嘲讽许多老板,压根就没有驾驭千里马的能力,更没能力当伯乐,只能当个喂马的。
要我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你徐朝阳实在打造不出来明星,那就承认自己水平不够,和YAMY好聚好散,在业内也不失一段佳话,闹成今天鸡飞狗跳的模样,纯属自找,但凡有点能力的老板,都整不出这么离谱的活。
就像我说的,把你那个破店关了,对你,对你手下的艺人,对于我们这些观众,都是有好处的。
---------------------------分割线---------------------------
本来呢,审美是一件很个人的事,但现在有的人,上个网发个言,都要搞政治正确。你要凹人设是你的问题,不过我个人觉得,既然上网了,跟你现实中身份都已经切割了,可以痛快做自己了,那咱们能不能多一点真诚,少一点虚伪,多一点爽快,少一点套路?
我就问你们两个问题,希望你发自灵魂深处来回答:
1、觉得YAMY很美的,如果你是女人,你愿意长成YAMY这样吗?
2、觉得YAMY很美的,如果你是男人,你愿意你老婆长YAMY这样吗?
就像有的网友说的,说她的长相只是不符合主流审美,不算丑,这个观点我都认了,而且我觉得这位朋友真是人才,说话又好听,我超喜欢他的。
但求求你们别吹YAMY是美女,好吧?难道你从小到大,见到的班花、校花,都长YAMY这样,我的娘啊,你的学生生涯有这么不幸和恐怖吗?
再说了,你们这些伪善粉,嘴上这么吹,心里又不这么选,你这不是欺骗人YAMY感情吗?
说的不好听点,YAMY搞成今天这样,在座那些鼓吹YAMY是美女的粉丝们,要负很大责任的。
-------------------------无奈的分割线-------------------------
鉴于这个帖子里,依然有人睁着眼睛说瞎话,学习白左玩政治正确,鼓吹YAMY是美女,甚至声称YAMY达到了亚洲美女的标准,我觉得我身为亚洲男人的身份和审美都被侮辱了。
我懒得说服她们,因为我这个人能动手的时候,绝对不逼逼。我就上两张图,你们自己去选,哪个美哪个丑自己判断,尤其是某些男士,人家姑娘要面子,嘴硬一点,我还觉得挺可爱的,你一个大老爷们跟着凑什么热闹?想当舔狗也不是这么当的。
同为男人,我就直接点,直接问你:下面两个妹子,你选一个当老婆,你选谁?
为了符合亚洲美女这个身份,我特意没选中国的美女,否则上个范冰冰、刘诗诗、刘亦菲或者巅峰巩俐这样的,这游戏就结束了,而且没有亚洲氛围。
因此,我特意挑了一个亚洲网红妹子,据说是印度的,来,请大家告诉我,哪个姑娘美?这是知乎,不是豆瓣,别玩什么政治正确。